女兒大一就開始規劃歐洲留學。2021年疫情原因,好些項目都停了,但女兒申請的米蘭的項目按原計劃進行,條件是父母需要簽免責書。我們出於安全考慮規勸她放棄留學。但她哪裏聽得進去?那時她的暑期實習已敲定翻過年就畢業了,米蘭之行是她大學時代唯一一次機會遊曆歐洲了。二十幾歲的女孩眼中隻有朝陽何懼疫情?她走了我的心也懸起來了。我告訴她:打完第二針疫苗就去看你。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打上第二針。到9月底本州55歲以上的人可以打第二針了。聽說關門前會有剩餘疫苗,就跑到Meijer藥店跟他們說計劃去歐洲需要打第二針。啥也沒問就給打了,竊喜! 10月份飛米蘭的機票真便宜! 直飛來回僅要$420美元。那個時候病毒還未變異疫苗對德爾塔病毒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選擇相信科學,勇敢出行。女兒也敲邊鼓:意大利疫情高峰已過,公共場所他們比美國人守規矩都戴口罩!
冷清的機場
全程躺飛,醒來機艙外一幅錦繡圖畫。就要見到女兒了,有點小激動呢! 天下當媽的都一樣嗎? 那天跟閨蜜聊天。她說去波士頓參加娃的畢業典禮。10幾個小時的旅途一點不覺辛苦越開越高興。因為離孩子越來越近了! 女兒交代了,下了飛機就去找Train。從機場坐到米蘭中央火車站終點。她在米蘭火車站出口等我。我還沒有買Sim卡,出了機場就會和她失去聯係,有點忐忑不安。等車的時候,看到乘客上車前都到一個小機器去Scan一下票,立馬也跟著照做了。如果不Scan有啥不妥不知道,鄉巴佬進城怕怕。
見識了歐洲鐵路運輸的發達,米蘭火車站好壯觀! 小棉襖在人群中朝我揮手。酒店就訂在車站附近便於出行。女兒每天從宿舍去學校要在這裏轉車。我在的期間她幹脆住過來了。她在唐人街給我買了自燃鍋麵,榨菜和喜歡的酸奶。暖心的女兒!
小睡一會就馬不停蹄地去了米蘭大教堂(Church of Duomo)。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規模僅次於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世界第二大教堂。米蘭大教堂曆時近 600 年建成,擁有135座尖塔 和 3400多座雕像。疫情期間加之雨天人不多。買了套票,參觀教堂,Rooftop,和博物館。
廳內全靠兩邊的側窗采光。窗細而長,上嵌彩色玻璃,光線幽暗而神秘。
大廳聖壇
大廳共有24扇玻璃窗。主要以耶穌故事為主題。
教堂內設有兩部電梯,可登上屋頂欣賞更多雕塑和米蘭天際線。
從第一平台看到各種火焰式哥特裝飾和立柱。
還要上一層才是屋頂。
每個立柱上都是聖經中的人物或聖人。這樣的尖塔有135座。
最高大平台,聖母金像是製高點。
從教堂出來雨還在繼續下。
主廣場(Piazza del Duomo)
晚餐還是想吃重口味的飯,查到米蘭中央火車站旁邊有家叫《重慶印象》的中餐館。堂食需要出示CDC疫苗卡,當地人則要出示疫苗Green Card。味道正宗! 尤其是老媽蹄花和蘸醬。女兒直呼過癮: 媽咪,去中餐館我隻知道魚香肉絲和回鍋肉,其他的都不敢點。我說:要想能點老媽蹄花你的中文學習還需繼續努力。女兒扮個鬼臉不服氣地樣子。大二暑假她去上海實習過3個月,中文有所長進都可以和小販砍價了。10月米蘭濕雨夜,一碗蹄花解秋寒。
女兒要上課。今天一個人去看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熱門景點門票不好買,除非官網一放票就訂,通常會秒光。不過跟團遊永遠都是有空位的,就是貴。讓人懷疑景點和旅行社串通一氣逼你買高價票私下分成,哼!
每天來往於米蘭火車站廣場
旁邊地Market麵包蛋糕看著十分誘人。
我一個人糊裏糊塗在去聖瑪利亞感恩教堂時坐反了地鐵,進而錯過隨團參觀的時間。左求右求聖瑪利亞感恩教堂的工作人員查到我的參團信息才允許我與其他團隊的遊客一同參觀。千裏迢迢來米蘭,能看到達芬奇地巨作令人欣慰! 補充一下:疫情期間每次隻允許15位遊客進去參觀《最後的晚餐》,這變相保證了參觀時長和質量。
外表普通的教堂
《最後晚餐》是意大利藝術家達•芬奇的曠世之作。它描繪的是《聖經》中耶穌在被捕前最後一次與十二門徒共進晚餐的場景,重點表現了耶穌預言“你們中有人將背叛我”後的門徒反應。
畫中人物從左到右:巴多羅買,小雅各,安德烈,叛徒猶大,西門彼得,約翰,耶穌。慌亂的猶大,手肘碰到了鹽瓶,身體後仰,滿臉的驚恐與不安。
畫中人物從左到右: 耶穌,多馬,大雅各,腓力,馬太,達太,和西門。
16世紀起,修道士們在餐廳使用該牆麵,油煙、濕氣導致畫作受損。1652年,修道院在牆上開了一扇門,直接破壞了畫作下方部分(耶穌的腳消失了)。
對麵牆上是一幅描繪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壁畫。
女兒在米蘭要修6個意大利語學分。老師經常帶他們去戶外上課。比如斯福爾紮城堡附近。她知道我喜歡草坪花園就帶我過去了。這座城堡最初是斯福爾紮伯爵家族的住所。呈方形平麵,有一個大公園,四周圍有高牆。
在其後的擴建過程中,不少大藝術家曾參與其中。達•芬奇就規劃過堡內的水利工程和劇院內的機械結構。雕刻館現存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的作品。
大片綠地讓喧囂的米蘭有一處靜謐之地。有點像巴黎盧森堡公園的存在。我和女兒坐在草地上休息閑聊。從她的歐洲旅行計劃,到回美後要修的課程,要考的執照,再到畢業後在紐約找房子找室友,還有她那些或遠或近的戀情。美食,時尚,旅遊,,,,
總和娃有說不完的話,直到黃昏來臨。我和女兒的關係與其說是母女不如說是閨蜜。我的故事,她的夢想,斯福爾紮城堡綠茵上這個美好的下午!
謝謝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