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印度貅
中國、印度,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擁有悠久曆史文化的兩個文明古國,在二十一世紀的這場世界經濟戰爭的競賽中,誰勝誰負?
中華民族的圖騰是龍。印度是崇拜多神,各族人擁有不同的圖騰。現代印度各族人認可一個共同的圖騰:嘴巴像豬,頭像老鼠,軀體像牛,腿像象腿,腳像猴爪,尾巴卻像虎尾……因此筆者以中國上古傳說中的猛獸“貅”,來命名印度圖騰。二十一世紀的龍、貅之戰,精彩之極?
曆史文化。龍、貅兩國都擁有沉重的曆史文化包袱,而傳統的曆史思想文化意識,正是阻礙現代經濟發展的絆腳石。例如,歐美國家正是通過“文藝複興”,甩掉了曆史思想文化的羈絆,才可能創造出現代的科學技術;日本、亞洲“四小龍”,正是拋棄了傳統的精神思想的枷鎖,大膽地接納歐美的資本主義經濟管理體係和政治製度,才可能創造經濟奇跡。
龍、貅兩國都屬於延續性文明體係,四、五千年來,都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對於現代中國的儒家封建神權崇拜的社會管理體係的變遷,筆者無意多談。印度在大約兩百年前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殖民統治者,並沒有以暴力的方式,強迫印度人改變他們傳統的精神思想,僅僅在印度建立了資本主義管理體係(研究英國人在香港的殖民統治,就可以知道英國人的殖民統治術)。二戰結束後,印度的民族主義高漲,印度獨立(雖然印度仍然屬於英聯邦,英國女王仍然是印度象征性的國家元首,但是英國對印度沒有真正的束縛力)。正是因為印度狹隘的民族主義的精神意識,印度的統治者與歐美保持相當的距離,與歐美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微妙而曖昧的關係(歐美指責印度傳統的侵犯人權的種姓製度),而與蘇聯接近(印度的武器供應商以前主要是前蘇聯或俄羅斯,就是印度對外政策的體現)。雖然印度實行資本主義民主政治製度,沒有根本改變英國殖民統治者,在印度建立的資本主義經濟管理體係——市場經濟;但是印度是實行的一種近似於對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閉關鎖國”的經濟政策。近五十年來,印度依靠蘇聯的保護,依靠蘇聯的經濟援助,印度經濟沒有發展,幾乎是原地踏步。當蘇聯解體後,印度被迫向歐美靠攏,實施的經濟改革,全方位地向歐美開放。印度的經濟改革開放,比中國晚了十多年。
印度的社會精英階層,絕大部分接受歐美的高等教育,他們幾乎是歐美的留學生出身,絕大部分印度政客,在精神思想意識地裏,認可和接受歐美的思想文化意識。而中國的社會精英階層,大部分沒有接受歐美的高等教育,絕大部分中國政客,在精神思想意識底裏,並不完全認可歐美的思想文化意識。因此,印度傳統思想文化意識對印度的社會管理階層的影響和束縛,遠遠低於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意識,對中國的社會管理階層的影響和束縛。
教育。教育是社會經濟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這個觀點已經得到全球的認可。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起,中國開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製度。然而中國的義務教育製度,僅僅是小學生、初中生免交學費而已。而且中國的管理階層,把教育事業當作一種賺錢的企業來經營。在農村地區,地方政府強迫小學生、初中生統一住校,必須繳納生活費、住宿費、服裝費等,許多學校的這種雜費,遠遠超過當地的市場經濟所需要的費用!這就給貧困的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災難,許多孩童根本享受不到義務教育的任何好處,隻能失學。而且中國的高中教育、大學教育,完全自費,高昂的學雜費讓貧困家庭根本不能負擔。中國的孩童,是在“望子成龍”的家長的強迫要求下,被迫努力讀書學習。
印度從2000年起,實行全部免費的義務教育製度:印度孩童從六歲起到十四歲,隻要上學,免交一切學雜費,包括飲食生活費、住宿費、統一服裝費、交通費等一切費用。而且印度法律規定,接受義務教育的所有孩童,每天每頓飲食生活的營養成分,絕對不能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規定的最低需求。這就吸引所有的印度孩童接受基礎教育:即使貧困的印度家庭,為了節省食物和服裝費用等,而主動讓他們的孩童接受教育;而貧困家庭的孩童,因為學校的飲食生活,優於自己的家庭,而主動到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印度的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實行獎學金製度:凡是學習成績優秀,而家庭貧窮,能夠考上高中、大學或研究生等的學生,給予全部免費的獎學金教育製度:包括住宿費和飲食生活費等。因此,對於學習成績優秀的印度學生而言,能夠享受到全部免費的教育,直到博士畢業;而且他們在接受教育期間,飲食生活水準,與印度的中產階級相當(印度教育體係的獎學金,絕大部分來源於印度富豪的捐贈)。印度的教育管理製度,吸引了所有的印度孩童,主動努力地讀書學習。
中國的教育方式,延續中國傳統的儒家封建神權崇拜的教學方式:以填鴨式洗腦的教學方式,強迫學生必須接受教科書上的觀念。這就讓中國的孩童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造性,而不具備挑戰權威的思想意識底蘊。
印度的學校,是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作為學校的必修科,教學方式采用歐美的開放式的教育方式。因此印度孩童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造性,具有挑戰權威的思想意識。(印度存在無數種方言,不同種族的印度人之間的交流,往往以英語作為他們之間的溝通語言,因此受過正規基礎教育的印度人,一般會說英語。)
經濟管理。中國和印度兩國的經濟管理方式完全不同。
按照中國官方的說法:中國經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事實上,中國經濟,是由權力主宰的權力經濟體係,政治神權主宰中國的經濟命脈,政治神權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呼風喚雨。市場的自我調節,僅僅起著無足輕重的輔助作用。
印度經濟,是由英國殖民者建立的完善的市場經濟體係,完全由市場決定。政府的職能在經濟生活中起著輔助作用;權力不能主宰社會經濟生活。
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政策是複製亞洲“四小龍”的成功經驗:首先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如紡織業,玩具業等,逐漸向低、中端勞力技術密集型的產業發展,如電子裝配業。
印度的改革開放政策,不是簡單地複製已有的成功經驗,而是走了一條自己的道路:首先向全球出售智能產業——軟件業。這種大力發展智能產業的政策,在印度取得巨大的成功,印度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軟件生產商:在2000年,印度的軟件出口,達到一百億美元。但是卻有致命的弱點:底層無技能的民眾,得不到任何實質的好處。因此2000年前後,印度政府及時調整政策——雙管齊下:不僅大力開發智能產業,而且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直接與中國進行競爭。現在,中國的紡織工業、玩具業已經向印度轉移;低端勞力技術密集型的產業也開始向印度轉移。
產品質量。中國經濟是由權力主宰,沒有商業誠信。中國政府片麵地強調快速發展,卻忽視產品質量。而且中華民族的精神意識,從來就不注重產品的質量;中國商人,缺乏起碼的商業誠信(《孫子兵法》居然成為中國商人的必讀書,就是沒有商業誠信的體現,中國式的商戰,就是一次性的交易,而不是長期的貿易往來)。因此,中國製造的產品,因為質量的因素,受到歐美消費者的抵製。許多歐美消費者看到“MADE IN CHINA”,立即放棄購物的欲望。而中國製造商現在隻好以“MADE IN PRC”來欺騙歐美的消費者。但是這種曲徑通幽之法,能夠長久嗎?
印度經濟是完善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係,商人之間以商業道德誠信,進行相互約束。印度政府不僅僅注重經濟發展的速度,而且對產品質量,完全依靠法律製度進行監督和約束。因此,印度製造的產品,幾乎不存在質量問題。印度政府可以公開以“MADE IN INDIA”,為印度製造的產品做鋪天蓋地的廣告。
而且印度工人與中國工人一樣的吃苦耐勞(阿拉伯石油富國,寧肯舍近求遠地雇傭不同宗教信仰的印度勞工,而不願意雇傭相同宗教信仰的巴基斯坦勞工,就是明證),印度工人比中國工人具有創造性,印度工人比中國工人認真負責(此觀點許多中國人不認可,但筆者無意多談,因為這是曆史文化和教育製度等因素造成的)。
國際資本的投資環境。中國的所有土地,屬於國家所有,中國政府可以隨意把任何一片土地,作為“招商引資”的經濟開發區。對於外資而言,在中國的初期投資,非常低廉。
印度的土地,很大部分屬於私人所有。印度政府不能隨意把私人土地征收為國有,必須爭取私人同意,必須以高昂的代價,按照市場價格購買私人土地,來作為“招商引資”的經濟開發區。對於外資而言,在印度的初期投資,高於中國。
中國是“權治”社會,政治神權主導社會生活的一切。因此在中國投資的外商,必須依賴政治權貴的支持,必須對政治權貴支付昂貴的“保護費”——即中國式的政府官員集體化的貪汙腐敗,讓外資企業付出慘重的代價,許多外資企業因此而血本無歸。而且中國的法律製度對政治神權,沒有多大的約束性,因為中國的政治神權淩駕於法律製度之上的。投資商因中國官員集體化的貪汙腐敗,有苦難言而叫苦連天,並且申訴無門。(美國政府試圖在全球製定反官僚腐敗法案,以保護國際投資商的利益,就是專門針對中國的官僚腐敗。雖然此法案流產,中國將會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國際投資商將不會以中國為首選投資國。)
印度屬於資本主義“法治”社會,由市場決定經濟生活。雖然印度官員也存在貪汙腐敗,但是印度官員在法律的製約下,不像中國官員那樣肆無忌憚。投資商對於印度官員的腐敗,付出的代價,遠遠低於中國。而且在印度的外資企業的切身利益,能夠得到印度法律的保障。
總體而言,印度的國際資本的投資環境,優於中國。
國內市場。中國是由政治神權主宰一切的“權治”社會,權貴集團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肆無忌憚地侵占、掠奪絕大部分社會財富。而處於基層的老百姓的利益得不到任何保障,他們辛辛苦苦出賣勞動力而賺來的財富,很大的比例,最終流到了政府權貴的腰包裏……因此中國基層老百姓對未來毫不樂觀,他們的消費欲望極其低下,所以中國的國內市場非常狹窄。而且中國政府對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裏有許多限製性的規定,甚至不允許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裏,銷售他們在中國生產的產品。所以外資企業的產品,主要是麵對國際社會,很少的比例在中國國內市場銷售。
印度是資本主義民主社會,擁有完善的法製,保護社會各階層的切身利益。印度擁有全民醫療保險體係,因此印度基層老百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敢於消費他們出賣勞動力所賺來的財富。而且印度是完善的資本主義社會,外資企業可以在印度市場銷售他們的產品。
對外資企業而言,印度的國內市場,遠遠大於中國的國內市場。
社會財富。中國是由權力主宰一切的社會,政治權貴通過非法手段,占有很大比例的社會財富。準確地說,中國社會的財富,被大約三、四百個中共開國元勳的家族所壟斷。這些權貴不是把巧取豪奪而掠奪來的中華民族的財富,用於社會再生產,而是絕大部分地轉移到國外。例如因政治神權爭奪失敗的薄熙來,僅僅轉移到美國的個人財富,就達到七十億美金。中國的商人,絕大部分不是依靠合法手段而獲取財富,而且他們對中國社會未來毫不樂觀,中國的法律並不能保護他們的私人財產,因此他們也把自己的財富大部分轉移到國外,不會用於中國國內的社會再生產。由於傳統的思想文化意識的原因,中國的富豪一般不會把他們的財富,回饋於中國社會。國際資本家所獲得的利益,絕大部分不會留在中國。總而言之,中國經濟發展所創造的社會財富,真正遺留在中國社會裏的實際財富並不多。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國際資本的投資。
印度是資本主義民主法製社會,印度的法律保護印度人的財富神聖不可侵犯。絕大部分印度商人是通過合法手段,獲取財富。印度人對他們的社會未來非常樂觀,他們不會大規模地把自己的財富轉移到國外。印度的政治權貴所占有的社會財富的比例不高,他們一般是通過合法手段獲得,一般不會把他們的財富轉移到國外。由於傳統的思想文化意識的原因,印度的富豪一般會把他們的部分財富,回饋於印度社會。例如印度的許多學校,是由印度富豪捐贈的;印度的許多慈善機構,就是由印度富豪建立的。總而言之,印度經濟發展所創造的財富,大部分遺留在印度社會裏。
實際國民生產總值GTP。中國是權力主宰一切的社會,地方政府官員為了升官發財,為了所謂的政績,虛報地方的國民經濟產值,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中國的特殊國情,也決定了中國的經濟統計數字極不準確:例如一個四川農民工到上海打工,把他的收入寄回四川;上海市政府已經把這個農民工的收入,統計入上海市民的收入之中,而四川的地方政府也會把這個農民工的打工收入,統計入地方政府的國民生產總值裏,全中國有幾億流動工人。因此,中國實際的GTP與官方公布的GTP的數字,有極大的出入。據筆者估計,中國的實際GTP可能超過法國、英國,可能與德國接近;但是絕對沒有達到日本的水平。中國政府宣稱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是與“大躍進”時代一樣的“放衛星”式的神話。
印度的實際GTP。印度是資本主義民主社會,印度政府官員是由印度人民選舉的,而且印度的反對黨和各種媒體像獵犬一樣,時時刻刻監督印度民選官員的行為,像弄虛作假虛報GTP數字的醜聞,印度官員一般會盡可能地避免的。因此印度政府公布的GTP的數字,與印度實際GTP的數字差別不大。
社會穩定性。中國社會裏隱藏著各種不可調和的矛盾:城鄉矛盾、貧富矛盾、官民矛盾等,占中國大多數人口的農民,沒有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筆者無意多談中國社會的不穩定性。
印度社會裏也存在各種矛盾,但是印度是資本主義民主社會,各種矛盾隨時浮現在社會的表麵,不會隱藏在社會的深處。因此印度的社會矛盾,通過社會的自我調節,通過各種政治勢力的折衝樽俎而隨時解決。所有印度人享有完全免費的醫療保險。
總之,印度社會是穩定性的資本主義民主社會,中國是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的。
綜上所述,二十一世紀的龍、貅之戰,印度占有極大的優勢:國際資本將像潮水一樣,勢不可擋地從中國流到印度。
要多少時間, 不會是1000年吧?不會是5年吧?
科技,製造,汙染,文化,經濟,社會,軍事,識字率,印度值得驕傲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好多國際友人都豎起大拇指說”India OK!”
做為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唯才是舉,舉賢不避親,讓最優秀的人領導國家,比如尼赫魯,英傑拉,拉傑夫三代傑出領導人。
做為文明民主高度法治的社會,各個民族和睦相處,印度教徒,穆斯林,錫克,泰米爾都包容友好。錫克,泰米爾族還為了政權的順利傳承作出了巨大貢獻。
做為有信義,契約精神至上的社會,和周邊國家友好相處,比如巴基斯坦,斯裏蘭卡,孟加拉。
做為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重視婦女地位和安全,是聯合國評價對單身婦女最安全的地區之一。
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