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獨嘯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科舉、高考、中國教育製度

(2019-05-13 08:28:17) 下一個

科舉、高考、中國教育製度

 

       從表麵上言,中國曆史上的科舉取士製度和現代高考製度,沒有任何相同或相通之處。然而,中國現代的教育製度,從精神思想內涵方麵而言,延續了中國曆史上的教育製度,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的教育傳統方式和教育傳統體係,尤其是國家政府興辦教育的思想神髓和興辦教育的最終目的,沒有任何改變。

 

第一節   科舉

 

       再讀《儒林外史》,……當六十多歲、久困科場的周進,看到貢院的號板,不覺眼睛裏一陣酸酸的,長歎一聲,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被人救醒後,周進看著號板,又是一頭撞將去……周進隻管伏著號板哭個不住,一號哭過,又哭二號、三號,滿地打滾,哭了又哭……直哭到口裏吐出鮮血來……

       當中舉後的周進回到鄉裏,汶上縣的人,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相與的也來認相與……(就在幾天之前,汶上縣的人,誰也沒有把周進當著一個人物……)

        ……去鄉試時,範進沒有盤費,走去同丈人商議,被胡屠夫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一頓夾七夾八,罵的範進摸門不著……出了場,範進即便回家。家裏已經餓了兩三天。被胡屠夫知道,又罵了一頓。

      ……範進不看便罷,看過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

       ……胡屠夫作難道:“雖然是我的女婿,如今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卻是不敢做這樣的事!”……胡屠夫站在一邊,不覺那隻手隱隱的痛將起來,自己看時,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自己心裏懊惱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

       ……胡屠夫見女婿衣裳後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上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到了家門,屠夫高聲叫道:“老爺回府了!”……(胡屠夫)又轉回頭來望著女兒說:“我早上拿了錢來,你那該死行瘟的兄弟還不肯,我說:‘姑老爺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銀子送上門來……’……”

       ……自此以後,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範進:有送田產的,有人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仆圖蔭庇的。到兩三個月,範進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錢、米是不消說了……(範進的母親因突然變為富貴,太高興激動,心髒病發作而去世)

 

       在中學的語文教科書裏,就有《範進中舉》的節選文章,當時老師講的主要是針對範進在五十四歲時中舉後,高興激動而變瘋了,卻沒有對當時的社會背景做些介紹,對範進中舉為何變瘋,沒有闡述。老師講課時,僅僅是語焉不詳地鞭笞科舉製度對人性的摧殘……

       中國曆代的讀書人,他們讀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貨與帝王家”。在儒家封建帝王神權統治的社會裏,帝王選擇“任人唯賢”的標準,是符合儒家封建帝王神權統治的要求,因此曆代讀書人隻能把自己,變成儒家封建帝王神權崇拜的思想文化意識的忠實的精神走狗,以符合“貨與帝王家”的基本要求。科舉製度就是在這種儒家封建帝王神權崇拜的政治製度,和社會思想文化意識的土壤裏麵的必然產物。

       科舉考試製度,誕生於隋朝,發展於唐宋,在明朝時正式定型,清朝沿襲明朝的科舉考試製度。隋、唐、宋初,科舉考試主要以詩、賦、文章為主;北宋中期開始、南宋、元朝則以文章為主;在明清時代,八股文成為科舉考試的唯一文體。中國曆史上的科舉考試內容,僅僅限於儒家經典。

       在等級森嚴、儒家封建神權主宰一切的中國封建社會裏,存在一個特殊的階層——儒士階層。儒士階層在中國儒家封建神權崇拜的社會裏,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和各種特權。例如,儒士階層不需納稅,享有政府官員的待遇,普通百姓對他們必須禮敬……

        在唐朝以後的中國封建社會裏,處於底層的“芻狗”百姓,想進入儒士階層,唯有通過科舉考試,這一唯一的途徑。一旦通過科舉考試,即“一舉成名天下聞”後,他們立即享有儒士階層的各種特權和崇高的社會地位。例如社會地位低下、生活極端貧困的範進,在他中舉前,嶽父胡屠夫可以隨意辱罵範進;中舉後,胡屠夫立即畢恭畢敬地稱範進為“老爺”……胡屠夫對待範進這種前倨後恭的、截然不同的態度,是等級森嚴的儒家封建神權崇拜的社會裏的必然產物,並非源於胡屠夫是一個勢利小人,整個中國曆史社會都如此,即所有的中國人都如此。

       而生活在中國儒家封建神權崇拜的社會底層的周進、範進,他們一旦通過科舉考試,成為儒士階層後,他們的社會處境立即提升,猶如從地獄進入天堂。像周進這種始終處於社會底層的、赤貧讀書人,一生都在為科舉考試而埋頭苦讀、努力奮鬥,六十多歲了,連一個秀才都沒有考中,當他看到貢院裏的號板,能不發狂嗎?像範進這種處於社會底層的、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缺衣少食的讀書人,一生都在為科舉考試而奔波,當他中舉後,能不激動高興得發瘋嗎?

       在周進、範進的精神思想意識裏,僅僅存在科舉考試。他們真正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例如,範進連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蘇軾都不知道,更不必說其它了。因此像周進、範進他們反常的行為舉止,是等級森嚴的中國儒家封建神權崇拜的社會裏的必然產物。這應當是吳敬梓的據實描寫,不是小說家的誇張筆法。而且,當極端貧困、社會地位低下的範進中舉後,榮華富貴隨之到來。“到兩三個月,範進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錢、米是不消說了”。

 

第二節   高考

 

       高中時代,每當新學期開學的一、兩周內,我的物理老師總是繪聲繪色地,重複他的兩個同村、同社的女學生的故事:一個出身於村幹部的家庭,比較富裕;另一個出身普通農民,家庭比較貧窮。出身富裕家庭的女學生,長相漂亮,酷好打扮,卻不喜歡讀書學習;出身貧窮家庭的女學生長相普通,讀書刻苦用功。高中畢業,酷好打扮的漂亮女生,沒能升學,回到農村;長相普通的女學生經過幾次高考,最終考上大學。

       幾年後,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女學生,穿著氣派,帶著英俊瀟灑的城市裏的丈夫,在回家探親的路上,遇到當年漂亮的女同學——如今成了地地道道的村婦:她懷裏抱著一個小孩,背上背篼裏背著兩頭小豬準備到集市上出售……在她們聊天的過程中,村婦懷裏的哭鬧不休的小孩拉了一泡尿;背篼裏的“嘰哩哐啷”叫的小豬,拉了一泡屎……當年的漂亮容顏和酷好打扮的習慣都已煙消雲散、蕩然無存……

       這個故事是否真實,不可考證,但是它有真實存在的社會現實土壤。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城鎮和農村存在巨大的等級差別,這種差別簡直就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在等級森嚴的、傳統的儒家封建神權崇拜的思想文化意識氛圍裏,在城鎮人口的眼中心中意識裏:農村人就是“貧窮、齷齪、愚昧、落後”的代名詞。幾乎沒有城鎮人口的女青年下嫁給農村男青年,隻有在城鎮娶不到女人的男人,才會娶農村戶口的漂亮的青年女子。

       當時從農村戶口轉變成為城鎮戶口,對於一般的農村家庭而言,簡直就是“難如上青天”。唯一的希望就是兩條路:一、參軍,通過軍人生涯轉為職業軍人,但是絕大多數農村籍軍人仍然會回到農村“修理地球”,因此從參軍的途徑轉為城鎮戶口的幾率極低;二、升學,在初中畢業時考上中等師範學校、或中專等,在高中畢業後考上中專、大專、大學等。因此,中考、高考升學,這是農村人轉為城鎮戶口的唯一希望。

       然而,中國政府的教育政策體係一直向城鎮傾斜,廣大農村地區的師資力量和教育質量水平,遠遠低於城鎮。而且,國家高校的招生政策也是向城鎮傾斜,農村地區的考生考試成績分數,需要遠高於大城市的考生的考試成績,這就大大地增加了農村學生考學的困難!尤其是偏遠山區的農村學生,如果從小學開始統計,最終能夠考上“國家鐵飯碗”的,不到百分之一!例如,我所在的村小學,整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的啟蒙小學生,最終考上“國家鐵飯碗”的不到十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比喻,對於偏遠地區的農村學生而言,顯得多麽蒼白無力!

       因此,對於偏遠山區的農村學生而言,如果立誌以升學的方式,擺脫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的“修理地球”的命運,那麽,讀書就是一場費時持久的戰爭。他們就必須從小學開始自覺努力讀書,而且遵循的是一種“野蠻”的自然淘汰法則。

       由於農村的生存條件極其惡劣,營養嚴重不良,讀書學習的壓力超大,從初中開始,我的許多同學的身體就開始吃不消了,各種慢性疾病就開始發生,最常見的是“神經衰弱症”。到高中畢業的時候,超過百分之八十的農村學生得了“神經衰弱症”。然而,這些生病的學生,他們沒有退路,隻能繼續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努力讀書……他們隻能自我安慰,等到考上“鐵飯碗”後,在高等學校裏養病……

       在漫漫的艱難坎坷的求學之途中,出現許多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發人深省的現象,他們要麽成為後繼者的楷模,要麽成為後繼者的反麵教材。例如,我的一個中學校友,參加五次中考,最終考上中師;我的一個中學女校友,參加七次高考,進行“八年抗戰”,最終考上大學(那時是兩年製高中),他們的精神動力一直鼓舞著後繼者;我的另外一個中學校友,他參加四次高考,最後一次的高考分數,超過四川省規定的重點院校分數線,卻遲遲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在九月初選擇跳河自盡,沒想到他自殺身亡的第二天,其家人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這些現代版的“周進”、“範進”的悲劇淒慘性,遠遠超過周進以頭撞號板,哭得口吐鮮血;更超過範進中舉後,歡喜而發瘋……(當我第一次高考落榜後,我的家人時時刻刻注意著我的行蹤,我自己知道他們是在擔心我可能“想不通”而“自殺”……因為流傳著無數起高考落榜者自殺的悲劇事件,讓家長們人人自危)

       像這些悲喜劇,在偏遠山區的學生中時時刻刻地發生!我有許多同班同學,他們經過七、八年“抗戰”,最終沒能考上“鐵飯碗”,他們的悲慘人生怎樣?因為天各一方,我沒有他們的任何音訊……因為流傳的大部分是最終“跳出龍門”的故事。有些長期“抗戰”的校友,他們的同班同學師範專科學院畢業後,成為他們的補習輔導老師……

      生存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地方小官吏橫行霸道,各種各樣的“攤派”、“亂收費”蔚然成風,老實巴交的農民們麵對強大的國家暴力機器麵前,顯得蒼白無力、隻能聽天由命、忍氣吞聲……“貪汙腐敗”已經是農村農民默認的“社會法則”,農村土地上的出產總和,還不夠繳納各種“苛捐雜稅”,許多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打工賺錢來養活家人……農民們生活在城鎮居民不可想象的極端貧困的狀態下。如果農民家庭中有人讀中學(初中、高中),這個家庭必然陷入更加貧困的境地,家庭的所有成員都必須節衣縮食,來供養“中學生”。

       這些“長期抗戰”的農村“考霸”們,他們自己背負著怎樣的精神壓力,不是“道中人”,很難領會其中的“酸甜苦辣”,如果說他們的精神思想意識裏時時背負著“泰山”,則毫不誇張,而名副其實。一旦他們的最終希望完全落空後,精神崩潰則是必然的結果。

 

第三節  中國的教育製度

 

       自從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帝王——黃帝,把“教化治國、禮儀興邦”作為治理中國“芻狗”的核心主要的方針政策,逐漸形成一套“教化芻狗”的教育製度。儒家聖人孔夫子,把這種教育方式發展和完善,因此,孔夫子被尊為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是當之無愧的。

       當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孔夫子的儒家經典、教育方式和教學精神,就成為中國曆朝曆代的教育製度、教育體係、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的基礎。

       在西周以前,所受到教育的對象,主要限於貴族、官僚子弟。從春秋時代開始,所受到教育的對象,開始麵對社會各階層,但仍然主要限於貴族、官僚、富裕人家的子弟(奴隸除外)。真正把受到教育的對象推廣到社會各個階層,是確立科舉考試製度的唐朝,在以後的曆朝曆代,社會各個階層,都是接受教育的對象,但是奴隸階層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權利。

       1905年,清朝政府在大臣張之洞的建議下,廢除科舉考試製度,廢除完全以儒家經典為核心內容的考試方式,興辦歐美式的各種學校。但在教學內容上,僅僅是在儒家經典的基礎上,增加了西方的科學技術。

       到1927年前,中國各地的各種學校,大多仿效歐美的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對教學內容沒有多大的限製,因此中國出現了曇花一現的百家爭鳴的時代,各種思潮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各個校園裏傳播。

       從1927年到1949年,中國各地的各種學校,大多仍然仿效歐美的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對教學內容沒有多大的限製,但是對於各種思潮有了一定的限製,中國內部的兩大黨派:國民黨和共產黨等,都出現了“思想警察”。

       1949年之後的中國大陸,各地的各種學校,成為國家的統一財產,被共產黨統一管理。教學內容受到共產黨的價值觀的精神思想意識的束縛,凡是不符合毛澤東思想、不符合共產黨統治的的其它一切思潮,均被鏟除殆盡。中國確立中考、高考等考試製度。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十年,考試製度被廢除。直到1977年底,才開始恢複中考、高考等考試製度。

 

       中國曆朝曆代的教育製度、教學體係、教育內容、教學方式等,都是為曆朝曆代的儒家封建帝王神權崇拜、儒家封建帝王家族的神權統治服務。因為朝代不同,帝王家族統治的姓氏不同,因此在教學內容上,在以儒家經典為基礎上,也會做出相應的修改。但是曆朝曆代的統治中國“芻狗”的精神思想意識,和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方式完全一致,因此這種修改是非常有限而且簡單。例如,漢朝的教育,是以對劉氏天下歌功頌德為主要目的;唐朝的教育,是以對李氏天下歌功頌德為主要目的;明朝的教育,主要是對朱氏天下歌功頌德、維護朱氏皇家統治為主要目的……

       當中國共產黨統治大陸後,中國現代的教育製度、教學體係、教育內容、教學方式等,都是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政權統治服務為主要目的。(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教育製度、教學體係、教育內容、教學方式等,是以維護毛澤東個人神權崇拜和神權統治為目的)

 

       中國曆朝曆代都對優秀的讀書人,給予崇高顯赫的社會政治地位和許多特權。而這些受到儒家封建帝王神權崇拜的儒家經典教育的讀書人,他們的思想文化意識,完全被控製在儒家封建帝王神權崇拜的“緊箍咒”之內,他們不遺餘力地維護儒家封建帝王神權的統治。因此,中國曆朝曆代的讀書人,他們完全被儒家封建帝王神權崇拜的思想文化意識所武裝,他們沒有獨立的人格和獨立的思考能力,他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貨與帝王家”。

       現代中國的教育,從本質上言,延續了中國曆朝曆代的教育製度、教學體係、教育精神、教學方式的精髓,雖然廢除了儒家經典為教學的主要內容,以在中國共產黨的共產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增加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教學而已,其實質是為了維護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為核心教育目的。這與儒家封建神權崇拜的治國理念完全一致:“教化治國、禮儀興邦”,“造輿論”,就是這種教育方式的主要表現形式。

       現代中國的高考製度,實際上是繼承和發展了中國曆朝曆代的科舉考試製度。“政治科”考試就不必多言,“語文科”的命題作文的寫作方式,實際上就是“八股文”的現代翻版。這兩項的總分高達一百五十分,超過總分的五分之一,任何一個考生都不能忽視。而且現代中國的教學方式方法,完全延續了中國曆朝曆代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方法,考生隻能死記硬背教科書上的“知識”,不能有自己的精神意識,標準答案是唯一、正確的“真理”。所以現代中國的中學、大學等畢業生,他們除了掌握部分的現代科學技術,他們完全被共產黨的神權崇拜的思想文化意識所武裝,沒有獨立的人格和獨立的思考能力,沒有創新精神,他們讀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貨與共產黨”。

 

       從1998年起的現代中國高考製度的改革,對偏遠地區的農村學生而言,不是福音,讓他們失去努力讀書的原動力。高額的學費,高昂的付出,卻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找不到相對應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絕大部分是出身於農村的孩子;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村大學生,他們隻能與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農民工一樣,從事非技術性的工作;更不必說能夠在權力壟斷的官場上,混個一官半職了。

       現代版的“周進”、“範進”們逐漸走入曆史,也徹底地消除了農民們的最後希望,他們的戶口永遠隻能在農村,他們的子子孫孫隻能忍受城鎮人口,高高在上的歧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luck86 回複 悄悄話 標準化考試也有杜絕走後門,買入學資格的積極作用。
獨嘯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曌' 的評論 : 謝謝您,的確不是讀書,是應付考試。
獨嘯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冇醉' 的評論 : 謝謝您,非常正確。
我冇醉 回複 悄悄話 八九十年代就是如你寫的,現在想來還是令人摣狂,農民那時對子女的最高要求‘脫穀殼’-就是吃米不用吃穀。
回複 悄悄話 是,不是讀書,是應付考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