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醫學

分享美國最新醫療理念,傳播基本醫療科普知識。創立“邏輯醫學”微信公眾號,用邏輯來剖析醫療真相。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熱點:傳播正能量,如何預防醫鬧醫暴?

(2019-12-28 17:21:18) 下一個

 

楊文醫療慘案,割的是楊文醫生的喉嚨,痛的是廣大醫生和民眾的心。

 

我本人既在中國做過醫生,又在美國接受過係統的住院醫生培訓。希望通過中美醫療差別的比較,看看有沒有可能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點。

 

美國醫療費昂貴,這個大家都知道;醫療官司巨額賠償,這個大家也經常聽說。如果醫院一味的隻是治病救人,忽略了醫療官司的預防,醫院很可能會很快被虧空、破產。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醫院的重要職能部門,風險管控部門(Risk Management)應運而生。這個部門不僅可以幫助醫院節省很多的醫療官司賠償,還避免了醫生和患者的直接溝通接觸,緩和了醫患之間的關係。

在國內當醫生的時候,記得我們科室也有好幾例的醫療糾紛,當醫療糾紛變的嚴重時,就會有醫院包括醫務處在內的人介入,幫忙協調和商量解決。但是醫務處的人很多時候並不是專業的風險控製人員,很可能隻是相對有經驗一些的醫生。在醫患關係的處理上有一些經驗,但是並不專業,沒有一套係統的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醫患糾紛很多時候都是圍繞著錢和命展開的,往往都錯綜複雜,僅憑個人的經驗,實在很難處理好。另一方麵,一般向醫務處等匯報情況時,事態都已經發展到一定嚴重的程度了,所以並不能做到早期的介入。

 

在美國住院醫生期間,ICU輪轉的時候,我也遇到了非常難弄的病人家屬。我們的經驗是,一有察覺到可能會走向醫療官司的情況,我們就給風險管控部門(risk management)打電話聯係。很多時候,醫生是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病人進行溝通交流的,尤其是出現針鋒相對的情況下,這個交流溝通就更困難了。有了這個風險管控部門,他們會找家屬單獨談話或者開家庭會議(family meeting),深入的了解家屬的期望和顧慮。作為第三方介入,可以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將事態控製住,用非常專業的處理方法早期的處理和解決問題,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真正的做到防患於未然。

 

在中國,醫學的培訓主要以知識的教育和臨床問題處理技巧為主,忽略了人文很大的一塊內容。美國的住院醫生其間有一項專門的職業化訓練(professionalism)。在美國有過看病經驗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美國醫生的門診或者床邊的談話和舉止特別專業。這和職業化的訓練分不開。這項培訓告訴大家如何和病人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如何減少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當麵衝突。

 

 

擴展閱讀:

原創 視頻教學-如何向病人通告醫學壞消息?

原創 美國病例(14)---37歲,陰道黑色素瘤

 

在美國,住院醫師畢業之後,每個醫生就成了主治醫師(Attending Physician),就都獨立執業了,就需要獨當一麵了。以下是醫生職業化教育的核心內容。我們醫生在提高醫術的同時,也要不斷的提高這些品質和能力。裏麵我覺得相對比較難,也需要不斷練習的,就是non-judgemental和effective listening。不要做論斷和有效的傾聽,才能更加有效的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

 

 

對於傷醫事件,必須零容忍,而零容忍需要從杜絕語言上的傷害做起。一旦出現病人或病人家屬對醫生有言語上的傷害的時候,就需要向風險管控部門匯報。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防患於未然。

 

Take Home Message

總結:處理醫鬧醫暴需要盡早

零容忍需要從語言暴力做起

 

圖片部分源於網絡

版權屬於原作者

 

參考來源:

Johns Hopkins Modul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janejane 回複 悄悄話 美國槍擊案和是否應該允許合法持槍從來都是辯論熱點吧,怎麽能說沒人關心?
近10年中國死於暴力傷醫的有24人,但傷醫事件卻有300起!醫生被打到住重症病房,被打到不能繼續從業,被群毆,這些都不算嗎?這還隻是媒體披露了的,那沒披露的呢?國內的孩子考大學都不想選醫療專業,苦和累是一方麵,生命危險也是原因之一!國內每個醫生每天接診量都很大,失去一個醫生都可能影響一大批人。如果是個案就不會有這麽多人呼籲要求立法。
通州河 回複 悄悄話 洗腦洗的,美國一年40000起槍擊,導致10000人死,沒有人介意明天會多死一個。
不是我想轉換話題,這麽多人關注,寫文章,本來就證明了這是小概率事件,發生一次間隔很長時間,所以都來湊熱點。中國的醫患關係的確不怎麽,但不至於惡化到和美國槍擊一樣的常態。
剛剛查了一下,最近10年約24醫生死於醫患衝突。也許美國芝加哥一天就死那麽多人,但沒人在意。
iced91030 回複 悄悄話 這件事情是不是被炒得太大了。有必要這麽撲天蓋地的講嗎。
中國2019年一共幾個醫生被病人殺害?當然一個都太多,一個也不應該。但是至於這麽多人討論嗎?
我們這兒19年開槍都打死好幾百人了,不是也沒人管嗎。
還有能不能不要什麽事都往製度上扯?上綱上線的,要文革嗎?
吃飽了撐得。
May_加拿大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好,用製度來約束。說個與醫鬧無關的。我剛來加拿大時辦了個銀行卡。需要打電話激活,我那時英文很差,對方找了個翻譯,我一聽說這個翻譯說中國話特別激動,就虛寒問暖。結果很慘,銀行的人說我的大聲音調非常不禮貌,拒絕繼續服務
碧螺春珍珠奶茶 回複 悄悄話 沙發!寫得非常專業!感謝普及知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