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顯示:治療後3周,雙側“白肺”完全消失
描述:這是一位24歲的男性病人,來就診是因為咳嗽和發熱五天。檢查胸片發現病人肺部有兩大病灶-右上肺和左下肺。病人臨床情況穩定,決定在門診隨診。在用上抗生素之後,病人的體溫很快就消失了,咳嗽也明顯好轉了。完成10天的抗生素療程之後,病人所有症狀基本消失,偶爾有一點幹咳。三周時,臨床症狀完全消失,複查胸片的時候,兩側的肺部病灶都完全的消失了。
作者簡介:金衝飛 博士
美國Patient First急救中心,在Brookdale大學醫院和醫學中心完成內科住院醫師培訓,並獲得美國血管超聲資格(RPVI)認證。畢業於浙江大學醫學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博士後,先後在國際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0多篇。熱愛科普寫作,創立“邏輯醫學”微信公眾號,原創醫療科普文章很受讀者歡迎。建立了“金點預防 JinCare Prevention First”治未病網站(網址:http://Jin.Care),希望可以更係統的科普大眾。
點評:在新型冠狀病毒盛行肆虐的當下,很有必要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肺炎的轉歸,希望可以減少大家的恐慌。病毒性肺炎和細菌性肺炎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差別,發病機理也有所不同,但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肺部的愈合能力。在合理的治療之下,肺髒可以幾乎痊愈,不會太多影響以後的功能或者落下後遺症。很多時候,給肺炎病人造成重創的,往往是它的一些合並症,比如說,心髒疾病,和原有的肺部疾病,或者是肝髒和腎髒的疾病,或者是治療期間使用大量激素之後出現的股骨頭壞死。有一部分病人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並發了細菌性感染,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在沒有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時候,我們是有肺炎球菌疫苗的。對有肺炎球菌肺炎疫苗適應症的人群,及時接種上該疫苗刻不容緩。(具體適應症見:也談疫苗(2)-中老年人最需要打的疫苗)。肺炎導致死亡的重要相關因素除了年齡大於65歲之外,還有三個:血尿素氮大於20 mg/dL (7 mmol/L), 舒張壓小於 60 mmHg 以及呼吸頻次大於30次每分鍾。對於在家隔離的人群,如果出現呼吸頻次明顯增加,自測血壓有所下降的,立馬聯係自己的家庭醫生或者聯係協助自我隔離的衛生部門。
肺炎疫苗的音頻,掃描在點擊視頻鏈接收聽:
歡迎關注“邏輯醫學”微信公眾號
以及“治未病”網站:Http://Jin.Care
相關科普閱讀:
原創 一圖一解(16)-腎髒裏為什麽會有氣體?如何預防腎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