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哪些欲蓋彌彰的騷操作?

(2021-11-06 16:27:30) 下一個

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王二不曾偷的故事。
話說老趙家有銀子三百兩,這在那時候是很值錢的。在人類的某種社會,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老趙頭沒有錯,但有錢就是原罪。拿著大家都想要的東西,還不分給大家,你這是打算挑戰人類的妒忌心,還是挑戰人類的好奇心呢?

老趙頭活了一大把年紀,有的是辦法。俗話說,財不露白。隻要錢不露出來,不見光,不就沒有問題了。

於是老趙頭就決定把銀子埋起來。反正大家都這麽窮,我有三百兩銀子不花,才能給大家一起吃苦,我這種吃苦就叫有水平。

老趙頭找了把大鐵鍬,吭哧吭哧挖地三尺,把銀子埋了進去。

老趙頭的年紀可沒有活到狗身上,想得很周到。埋完銀子,首先就想到了以後找不到的問題。於是他立了個牌坊,此地有銀三百兩。剛立完,他就發現不對頭。說有銀子,別人不就知道了?不行,老趙頭這麽有水平,不能讓別人知道。所以牌坊改成了“此地無銀三百兩”。

隔壁住著王二,年紀也不小了。為啥老王總在隔壁,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王者老二,誰是老大,這個也沒法交代。不管怎麽樣,王二去老趙家串門,王二的探索精神讓他找到了一把小鐵鍬,在“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牌坊下挖啊挖,最後發現了銀子。

作為精致利己主義者,王二自然是要把銀子拿走的。剛拿走,王二也一想,覺得不對。要是老趙頭發現銀子丟了,自己來過,要懷疑自己怎麽辦?王二馬上也有了辦法。既然老趙這麽喜歡立牌坊,他也立牌坊,他就在原來銀子的墓地上,立了一個“隔壁王二不曾偷”的牌坊。

銀子到底是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老趙頭和王二還在同甘苦共患難呢。


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故事。

據說有個趙州城,在趙州橋邊上,有個當官的,名叫趙大燈。上任後發現百姓們晚上有點燈的習慣,一到晚上,百姓們就喊著點燈。

趙大燈聽著覺得刺耳。我名字叫趙大燈,你們天天晚上點燈,那不是叫我的名字嗎?我一個州長的名字是你們隨便叫的嗎?不行,你們不能這麽幹。

趙大燈於是下令,從今以後,百姓不能再說點燈,改成放火。

從此,趙家城裏,百姓每天晚上都開始放火。


趙大燈因為很能幹,最後升了官,位居三公之一,叫公開。這三公就是公平,公正和公開。

趙大燈為了慶祝自己升官,還打算洪福高照,按照算命先生曹老師的八卦,改名叫趙天燈。把公開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趙天燈當官後,要解決百姓的房子問題,決定把百姓的房事公開。

趙州城裏有兩個名人,一個叫雲中客,另一個叫雨中仙。

雲中客幹的所有事情,簡稱雲事。

雨中仙幹的所有事情,簡稱雨事。

雲中客和雨中仙強強聯合,他們倆幹的事情,簡稱雲雨事。

趙天燈當官這麽有出息,自然是知道名人的。也知道怎麽讓老百姓高興。

趙州城的老百姓有一個愛好,喜歡看熱鬧。

趙天燈就給老百姓安排了一個節目,公開雲中客和雨中仙在房子裏幹的雲雨事。皆大歡喜。

趙州城的老百姓還有一個愛好,喜歡吃瓜。

趙天燈為了更好地實現公開的原則,更好地讓老百姓高興,專門建了個塔,因為塔的形狀有點象褲子,簡稱褲塔。塔頂上要有人天天鎮守,封號為鎮塔真人。真人的任務隻有一個,公開吃大西瓜。反正趙州城的城民們覺悟高,自己吃不到瓜的時候,看吃瓜也能滿足自己的幸福需求。

鎮塔真人的篩選非常嚴格,一定要自帶濾鏡,仙風道骨。

因為選擇標準高,為了盡可能地找到合適人選,趙天燈舉行了海選,海內外都可以報名參加。朝鮮也派了代表,最後因為高貴的白頭山血脈,光榮入選。

朝鮮真人別看仙風道骨,卻特別喜歡凡人的肉身凡胎。他想吃大西瓜,就想起了一個吃瓜達人。可是這褲塔不對凡人開放,吃瓜達人也不行。

怎麽辦呢?

朝鮮鎮塔真人不愧是真人不露相,想出了這樣一個妙計:吃瓜達人乘坐她的吉祥鳥飛到西子廟,下鳥,朝鮮真人則派一隻金烏鳥,再上鳥。

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經過鳥和鳥的接力,吃瓜達人就上了塔。

塔上忽然間雲雨聲大作。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凡人們誰也不知道。倒是有到處的小紙條,說看見了兩隻鳥。


吃瓜群眾怎麽會錯過這樣的吃瓜盛宴。名人代表凡人出名,真人代表凡人說真話,達人代表凡人吃瓜,三個代表的吃瓜事,那是經典永流傳,怎麽能不讓凡人們開眼呢?

趙天燈怎麽辦呢?

他靈機一動,想起了老趙和老王的故事,決定:禁止百姓提到說任何和朝鮮真人和西瓜達人沾邊的話。

趙天燈的腦回路為什麽這麽神奇呢?

這問題可能誰也回答不上來。這大約也是趙天燈為何榮任三公之一而凡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

凡人的思維,怎能及得上大公的萬一?

不管怎麽樣,多虧了天燈的命令,公開是做到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