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論繁體漢字^^

(2007-02-27 11:34:07) 下一個
說起來,我也是新中國誕生後出生的,卻不知為什麽,總對包括繁體字在內的舊時景物懷有莫名的好感。每到一座城市,眼睛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掃描街頭招牌用字。若繁簡並見,便覺一陣釋然;而若清一色簡體字,不免悵然若失。走南闖北二三十年,好在隻發現一座城市——那是一座極其有名的大都會——除了偉人名人題寫的以外,所有招牌統統是簡體字,而且字形大多是電腦裏蹦出來的,淺薄單調,毫無生氣,美感更是無從談起。悵然之餘,心裏好不氣惱:何必呢,不就是繁體字嗎?就算不規範又怎麽樣?社會上不規範的事多了,哪個不比這個嚴重?比如食品安全煤礦安全,比如公款吃喝公款出遊,比如權錢交易行賭受賄……哪個不比封殺繁體字重要得多緊迫得多?再說國家法律對於普通話和簡體字隻是“提倡”,社會上一般表述為“請用規範字、請講普通話”。相比之下,卻沒發現有“請勿行賭受賄”之類的說法,可見二者性質截然不同。也就是說,公民仍有使用繁體字的相對自由,卻沒有行賭受賄的自由——作為當務之急,該封殺的不是前者而是後者。
追根溯源,自五四以來近一百年時間裏,以繁體字出現的漢字就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胡適、陳獨秀、錢玄同、劉半農、翟秋白、魯迅等人無不主張廢除漢字,“走世界共同的拚音化道路”。魯迅先生去世前還念念不忘“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四九年以後,作為廢除漢字的第一步,開始實行簡化。應該說,漢字簡化自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其中含有的政治性因素也是人所共知的:“漢字太繁,簡化有助於勞動人民學文化”。影響所及,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竟至出籠一批不倫不類形喪義失的簡體字,結果勃然而興倏然而亡。
愚見以為,大凡文化上的事情,都不宜出手太狠,基本規範固然要有,但一刀切大可不必。對待繁體字尤應這樣,因為事關文化血脈、文化傳統的傳承,事關中國人自己的根。據媒體報道,兩年前進行的“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大陸有四成人看不懂繁體字。看不懂繁體字意味著什麽呢?意味無法直接閱讀古典文獻(過去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中國人即可做到)。這又意味什麽呢?在很大程度上意味文化傳統的割裂。漢字無疑是中國文化基因,漢字不變,文化即在,文明香火即可接續,文化血脈即可相承。
退一步說,即使“簡化有助於勞動人民學文化”這一說法也未必多麽正確。中國大陸漢字簡化四十多年了,文盲仍高達兩億,文盲的大部分仍是“勞動人民”。而在繼續使用繁體字的港台地區,打燈籠也找不出幾個文盲。可見能否普及教育掃除文盲不決取於漢字之繁簡,而關鍵在於政府在教育上投入的多寡,在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程度。我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而對教育的投入卻舉世矚目地偏低(世界平均為4.2%,而我國不到3%),失學兒童問題仍未得到徹底解決。失學了,漢字再簡化也沒用。
另外——也許是我個人的偏好——我覺得繁體字能給人一種莊重、深邃、工致而又靈動的審美愉悅,能使人對先民非凡的智慧和悟性產生敬畏之心,能讓我們對綿延五千年的故國文明湧起繾綣的鄉愁。麵對繁體字,如窺廟堂之深,如望五嶽之高,如睹星漢之燦爛,如見江河之邈遠。可以說,中國美學的神髓蓋源於此,由此而有詩詞之工,而有繪畫之韻,而有建築之美……。相比之下,簡化字顯然意在實用性和工具性,有的已簡化得近乎失衡和醜陋,失去了涵養美感和人文情愫的獨特功能。豈不惜哉!
不謙虛地說,我本人倒是基本能認也能寫繁體字。這主要是因為學了日語,日語中的漢字多為繁體字所使然。而一般人是很難有這樣的機會的。所以,作為不成為計的一計,鬥膽建議請勿封殺街頭招牌的繁體字,使得廣大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之中多少記住幾個作為簡體字母親的繁體字。於國無損,於民有益。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NewMan2000 回複 悄悄話 反對!
識繁寫簡,最好。我是看舊版書認識的繁體字,繁體字寫起來太費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