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markya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克談天下(404) 以哈衝突,你與誰共情

(2023-10-11 18:04:23) 下一個

10月7日,加沙的哈馬斯恐怖組織,突然發動了對於以色列的全麵大規模的襲擊,哈馬斯從加沙發射了大約2500枚火箭彈(哈馬斯宣稱是5000枚),但是更加嚴重的是,數百名哈馬斯武裝分子通過卡車,摩托和飛翔傘,衝破了以色列的邊境圍欄,對該國發動了幾十年來最為肆無忌憚的襲擊,對包括這裏在內的二十多個城鎮和社區進行血腥屠殺,據報有大約1200多名以色列和其它國家的公民被殺害,同時有大約60多名以色列公民被劫擄到加沙。

哈馬斯發動規模空前的突襲以色列證實士兵和平民被擄走- 禁聞網

這個突襲是阿以五次戰爭以來,以色列最大的一次挫敗,尤其是以色列(包括美國)情報機構的重大失敗,因為這次突襲的日子就是贖罪日戰爭的50周年紀念日,這次的突襲對於整個阿拉伯世界,幾乎就是一個複仇的狂歡,那我們在討論其它話題之前,先來回顧一下贖罪日戰爭的曆史。

贖罪日戰爭(希伯來語:????? ??? ?????????;阿拉伯語:??? ??????‎;又稱第四次中東戰爭、齋月戰爭、十月戰爭)發生於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於埃及與敘利亞分別攻擊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戰爭的頭一至兩日埃敘聯盟占了上風,但此後戰況逆轉。至第二周,敘軍退出戈蘭高地。在西奈,以軍在兩軍之間攻擊,越過原來的停火線蘇伊士運河,直到聯合國停火令生效為止。

這場戰爭對多個國家有深遠的影響,相較之前埃敘約聯盟在六日戰爭慘敗,阿拉伯世界從這場戰爭早期的成功進展找到信心,而以色列意識到盡管在戰場取得一時的勝利,也無法確保能持續在軍事上戰勝阿拉伯國家,這些變化給未來的和平進程鋪路,1978年《大衛營和約》和隔年《埃以和約》使以埃關係正常化,埃及成為首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同時埃及持續遠離蘇聯乃至完全脫離其勢力範圍。

以色列被打的差點亡國?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怎樣改變了阿以之間的政治格局?強悍的以色列該怎樣立足中東? | 說真話的徐某人-

美國在這場戰爭中采取了幹涉行動以幫助以色列,但同時歐美國家害怕OPEC會因此停止向其出售石油以及關閉蘇伊士運河。戰爭結束後,阿拉伯國家對歐美和以色列的仇恨進一步增強,同時阿拉伯國家在戰爭期間將原油價格從戰爭前的不到3美元一桶提升到接近12美元一桶,迫使美國尋求其他方法滿足自身的能源需要(如降低限速和室內溫度,以及研究水力壓裂技術等)。贖罪日戰爭是阿拉伯國家在二戰之後發起的第一次同時反對歐美的聯合行動。

以巴衝突│哈馬斯為消滅以色列而成立如何冒起?誰在背後撐腰?

如果我們從種族和宗教來看,大部分的阿拉伯人對於這次的哈馬斯恐怖襲擊可以說是支持和歡迎的,那麽,對於一個和中國已經長期友好了幾十年,而且和中國的科技,農業等等都有著重要交集的以色列,中國的多數國民也表現出一種異常的亢奮,甚至是強烈的支持,這個就讓人非常奇怪了。

在我們討論“以哈衝突,你與誰共情”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哈馬斯那種突破人類底線的暴行吧。


屠殺普通以色列國民


無差別屠殺非以色列國民

慘絕人寰以色列農莊大屠殺嬰幼兒被砍頭| 哈馬斯| Kfar Aza | 大紀元
對於老幼婦孺都無差別進行屠殺

對於這種突破人類底線的恐怖暴行,如果不能用令人發指來形容,我不知道有其它的任何語言。

我無意給以色列的各種行動辯護,但是稍微有點獨立思考和常識的人都可以找到以色列是如何處理加沙的平民和恐怖分子的。

加沙居民:以色列不再警告_北京論壇-愛卡汽車網論壇

我的理解是,幾乎所有不同的反應,支持巴勒斯坦,或是支持哈馬斯,或是支持以色列,或是支持以色列極端猶太複國運動,或是支持俄羅斯,或是支持西方國家,或是真正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是那種所謂的中立,厲害國那種中立不是中立,是對於恐怖襲擊的默許),都是因為你會與誰共情。

同樣的衝突,會有不同的共情,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個體差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曆、價值觀和信仰,這會影響我們對衝突的理解和感受。例如,一個經曆過家庭暴力的人在看到父母吵架時,可能會更容易產生共情,因為他們可以理解衝突中的一方所感受到的痛苦。但是如果幾乎沒有關心過其它人的人的確可能是不會和任何人共情的,純粹的個體利益者而已。中國人很多不太關心這次衝突的人就屬於“現世安好派”,自己能過好小日子,哪管天崩地裂。

2. 情緒狀態。當我們處於負麵情緒狀態時,更容易產生偏見和歧視,這也會影響我們對衝突的共情。例如,一個感到憤怒的人在看到別人吵架時,可能會更容易責怪一方,而忽略另一方的感受。同樣,如果一個自以為的弱者通常容易和弱勢一方共情。這種在中國人中也很普遍,通常會認為巴勒斯坦是弱勢的一方,而以色列是強勢一方,但是有意忽略哈馬斯恐怖襲擊的性質,這種其實是沒有道德底線的共情。

3. 信息獲取。我們對衝突的了解越多,就越容易產生共情。例如,如果我們隻聽到一方的說法,我們可能會更容易同情這一方,而忽略另一方的感受。通常,同情巴勒斯坦的人,容易和哈馬斯共情,認為是被打壓後的反抗,這裏很多的信息都是一邊倒的來自國內自媒體,片麵的報道。同樣,同情以色列的人,更多的是從西方媒體得到的信息,但是明確的說,西方媒體即便是親以色列,也還會有部分有關巴勒斯坦的難民的報導,這對於與以色列共情的人,會同時對於巴勒斯坦真正的難民有一些基本的人道同情,反之不然,很多不和以色列共情的人,都是不給以色列人民基本的人道同情的。

4. 文化背景。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衝突解決方式和價值觀,這也會影響我們對衝突的共情。例如,在一些文化中,衝突是不可避免的,而另一些文化中,衝突是不可接受的。

兩個國家因為領土爭端而發生戰爭。如果我們認為一方的領土要求是合理的,我們就會更容易同情這一方。但是,如果我們認為一方的領土要求是無理的,我們就可能會更容易同情另一方。在以哈衝突中,很顯然很多人認為以色列是侵略者,就會更加同情哈馬斯,即便他們也知道這個是恐怖襲擊,但是如果了解過一些以阿戰爭曆史的,就可以知道,現在的以色列的國土大部分是因為被阿拉伯世界發動的戰爭,然後反過去占領的,有點像當年1962年,印度發動對中國的戰爭,但是被中國打得落花流水,其實當時的狀態是,中國完全可以直接占領那些我方認定的藏南土地的,當然因為當年的經濟狀態和交通條件,不支持中國做占領的動作。

曆史:不可思議的以色列六日戰爭| 六日戰爭| 以色列以色列複國| 埃及約旦敘利亞|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六日戰爭| 希望之聲

總而言之,同樣的衝突,會有不同的共情,這取決於個體差異、情緒狀態、信息獲取和文化背景等因素。提高共情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從而促進和諧的社會關係,所謂和而不同,大家不用強推一致性,但是理解差異性的前提是,有著基本的道德底線,人文關懷,還有就是要尊重事實,而不是順從情緒。

先談一下我個人的共情,算是拋磚引玉吧。

我個人在2001年之前,偏向粉紅,堅決維護GCP的領導,認為世界上大多數的矛盾都是西方帝國主義製造的,直到2001年,中東恐怖分子的911事件,開始讓我懷疑我的個人理解,為什麽那些恐怖分子是被沙特的富豪資助,其實很多恐怖分子都不是城市貧民,開始有了反思。

後來看了很多的書,了解了更多的世界不同的聲音,從最開始對於巴勒斯坦也是無腦支持,到後來的有條件支持,直到看到巴解的頭頭阿拉法特那個一點幾億美元給老婆的遺囑,徹底理解了巴勒斯坦人民的痛苦,其實不是他們不夠努力,而是成為了整個阿拉伯世界反以反西方的人肉盾牌,控製他們的組織無非是利用全世界人民的同情,采用襲擾,被打,賣慘三部曲,完成背後支持金主的KPI而已。

一文讀懂】哈馬斯為消滅以色列而成立如何冒起?誰在背後撐腰?

以我個人的理解,世界上各種的種族矛盾,宗教矛盾,我給出的判斷不是絕對的民主自由,那種形而上的標準,而是這種矛盾中,哪一方是首先發動衝突的,哪一方是尊重基本人權的,哪一方是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很顯然,以這些標準來看,以色列在多數時候都是更加合理的一方,它基本不會主動發動衝突(除非是為了防止被襲擊),不會主動針對老幼婦孺(當然你可以把那些被迫當人肉盾牌的死傷的巴勒斯坦人民,拿來批判以色列,不過我的理解是那個就是賣慘的一部分,是恐怖分子懦弱的利用自己同胞做人肉盾牌的結果),不會不顧以色列人民的死活,一直都是努力提高以色列(包括境內的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以哈衝突中,我會先和以色列人民共情。

以哈衝突,你與誰共情,也請你發表你的意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人無完人。縱觀人類曆史,戰爭殺戮遠長於和平安寧。因此,人類文明需要外力,加以改造。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馬克的文章都是個人觀點,盡量客觀公正,不帶入自己的個人喜好,希望大家評論時也是就事論事,不要發表太多情緒化的留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