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是從2012年東盟最先開始倡議,經過8年的漫長談判,在2020年11月15號,這15個國家終於正式簽署了協定,在之前其實還有印度,他也參與了談判,但是在最後一刻,也就2019年11月份的時候,印度臨時決定退出談判,原因是因為印度擔心低關稅衝擊本國尚不成熟的產業鏈。
貿易協議總體來講有很大的進步意義,主要是削減了關稅和非關稅的壁壘,統一的區域內的規則,推動亞太經濟的一體化,RCEP這15個國家承諾通過立即降稅和10年內逐步降稅的方式,最終實現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零關稅。
RCEP框架之內。中國和日本第一次實現了之間的貿易協定安排,中國其實跟除了日本以外的RCEP的其他國家,早就有了雙邊的貿易協定,唯獨這些年跟日本沒有,這也是為什麽中日十多年以來,貿易額停滯不前的一個原因,接著我們來看一下RCEP成員國整體在世界經濟中的一個位置。
這張圖是不同國家在2019年GDP的一個分布圖,裏麵比較明顯有一個特征,亞洲、歐洲、北美三分天下的一個特征。比如說亞洲最大體量就是中國,有將近14.34萬億美元的GDP,占到全球16.34%的比例,美洲最大的就是美國,也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有21.43萬億的體量,占到全球經濟的24.42%,所以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加起來,就可以占到全球40%的體量,這15個國家構成的RCEP,它也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3個30%
第一個30%涵蓋全球22億的人口,占了全世界總人口數量的30%,第二個30%是15個成員國GDP的總和是25.6萬億美元,約占到全球GDP總量的30%,第三個30%是區域內的貿易額達到了10.4萬億美元,占到全球貿易總額的27.4%,正是因為這3個30%也造就RCEP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
接著我們看一下中國對RCEP14個成員國的貿易結構,我們先看一下它的占比,中國對RCEP成員國的貿易占比達到31.9%,然後對其他國家是68.1%,在這31.9%裏結構又是什麽樣的呢?
其中最大的是對東盟的貿易占到45.8%,第二是日本 ,第三是韓國,第四是澳大利亞,最小的部分是新西蘭。
02
接著我們就說一下最重要的幾個特點、就是怎麽去理解怎麽去看待RCEP貿易協定。
+出口產業結構
15個國家之所以能坐在一起談成一個協定是有原因的,跟他們的貿易結構,經濟結構有深刻的關係。
首先我們看日韓日韓,它是以中高端產業鏈為主,裏麵有芯片和汽車零部件,明顯是處於比較高端的產業鏈,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是以礦產品和農產品見長的,這方麵競爭優勢非常強,這四個國家跟中國產業都有很強的互補性。
但是東盟卻不同,東盟的產業結構跟中國有高度的相似性和重合性,我們來看兩張圖就能明白,第一張圖是中國對東盟的出口結構。
第一是機電然後是紡織後麵是賤金屬還有化工,再看一下東盟對外出口的結構。
你看這個圖會發現兩個結構非常像,東盟跟中國的出口結構很類似,所以東盟和中國之間的產業結構有高度的重合性和相似性,都是機電產品紡織品和賤金屬製品為主。
+誰到底賺了誰的錢
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這15個國家裏麵中誰賺了誰的錢,中國賺了誰的錢,誰又賺了中國的錢。
這個是2019年中國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貿易情況,可以看到我們對東盟是貿易順差,但是對其他的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是貿易逆差。
接著我們再拓展一下,看一下中國在全球的貿易夥伴裏麵,到底是誰賺了誰的錢,我們的主要順差來源於哪,逆差又來源於哪。
這張圖是2019年中國進出口貿易情況,大家可以看到順差的前幾大國家,包括美國前幾大國家和地區美國、香港、荷蘭、印度、英國、越南這些國家和地區。
因為很多轉口貿易都是通過香港,其實最終香港出口賺的錢也是歐美的,或者是發達國家的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貿易的順差來源。
我們再看一下貿易的逆差來源,也就是誰賺了中國的錢,第一個大的就是台灣地區,賺了中國1179億的貿易逆差,然後是澳大利亞、韓國、巴西、沙特阿拉伯、日本,這個就是中國跟各個國家之間貿易順差和逆差的一個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究竟是誰賺走了誰的錢,那麽再往深說一下,就是中國在產業鏈上,如果往上延伸,也就是往中高端產業鏈延伸,它其實就是要搶日韓台的生意
如果它往下延伸或者說守住下麵的中低端產業鏈,它其實就是要搶東盟和印度的生意,在中低端產業,其實中國更多需要做的是,守住原有的中低端產業鏈,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因為那邊還比較窮,依然需要有大量的就業崗位。
其實中國它不光是有沿海的發達地區,還有廣袤的內陸地區,盡可能的守住一些中低端的產業鏈不要過早地遷移到,東盟和印度這些地區和國家,對中國中西部地區人民的福祉至關重要。
+RCEP和CPTPP
CPTPP最早的雛形是叫TPP叫跨太平洋合作組織,最早是美國發起的,但是在2017年的時候,特朗普政府退出了談判,最後就變成由日本牽頭的叫全麵與進步跨太平洋合作組織,大家看可以看到這裏麵有些重合,它CPTTP和RCEP有一些重合,也有一些不重合的,就是加拿大、智利、墨西哥、秘魯這些,總體來講CPTPP的標準比RCEP更高,它更加開放,然後對國有企業壟斷、勞工、環境等條款門檻比較高。
中國在這方麵達到門檻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就是CPTTP,要做到零關稅的貨物比例更高,達到99%的貨物都零關稅,第三個要求馬上就進行零關稅,不存在10年的這種過渡期的說法,還有3零標準,零壁壘、零門檻、零補貼,所以總體來講CPTPP,它的標準門檻比RCEP更高一點,主要是CPTPP組織裏麵發達國家比較多一點。
+真相
關稅其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多,其實在進口環節,還有進口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今年前三季度進口環節的關稅它其實隻有1899億元,但是進口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合計可以達到1.1萬億。
大家知道進口有些商品,尤其有一些奢侈品、進口汽車,它消費稅也是非常高的,所以進口增值稅和消費稅才是大頭,大家這張圖上也可以看出來,所以關稅的減讓,對最終購買者的影響是有限的。
總結
最後再給大家總結兩點,第一點就是中國和東盟的出口結構非常相近,他們之間有合作更有競爭,尤其要保護中國的中低產業鏈,產業鏈的遷出要循序漸進,RCEP簽完以後,必然會導致中國一部分,中低端產業鏈向東盟流失,在簽署過程中要注意,保護中西部地區老百姓的福祉。
第二點就是要清楚,誰是真正的需求來源國,其實真正的需求來源國還是那些發達國家,以歐美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中國主要是在這些國家上麵賺取巨額的順差,所以說協議的簽署是一件進步的事,但也不能盲目自大,需要進行更高水平的開放和改革,迅速像中高的產業鏈去接近,進一步提高中國老百姓的福祉,否則產業鏈停留在中間的話,就會受到擠壓。
中低端產業鏈由東盟和印度的競爭,高端產業鏈又有日韓的擠壓,如果中國不進則退就如逆水行舟,最終可能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文章總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