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都被發生在中東黎巴嫩貝魯特的超級大爆炸刷屏,但是刨去這個中東國家在近十幾年來一直混亂的局勢,大家對於這個曾經被稱為中東巴黎的黎巴嫩,大家其實了解並不太多。
因為我有個學生是來自黎巴嫩貝魯特,大爆炸後我第一時間就聯係他,表達了問候,還好,他們全家都不在海港區,一切平安。
那我今天就收集整理一下有關這個美麗國度的一些美食美景,簡單介紹一下這個中東巴黎,雪山沙灘的國度。
貝魯特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個一天之內可以同時享受雪山滑雪和海邊日光浴的城市,加上眾多的文化遺產和美食美景,多元文化的並存,被稱為世界最適合旅遊的國家毫不為過。
對於許多不熟悉黎巴嫩的人來說,一提到黎巴嫩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戰亂」和「動蕩」。
的確,這個地中海邊的小國,東部和北部接壤敘利亞,南部比鄰以色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無法免於中東的政治紛擾。
但這也確實是一個美麗且值得一看的國家:這裏有多元而深厚的曆史底蘊,有中東地區最讓人驚豔的美食,有美麗的沙灘和雪山,也有充滿活力的「中東小巴黎」——貝魯特。
黎巴嫩是當今世界上文化、宗教最為多元的國家之一。
在中東,這絕對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在黎巴嫩,伊斯蘭教、基督教以及同一宗教不同教派基本和平共處,教堂和清真寺並肩而立;從貝魯特的基督區出發,花不了多長時間就走到了穆斯林聚集區,一不小心又走到了亞美尼亞人聚集區。
黎巴嫩也是中東阿拉伯國家中最為自由開放的,在被法國殖民統治期間,當地的文化和當地人的生活習慣都受到了法國人的影響,現在法語和英語在黎巴嫩的普及程度都很高。
古文明的發祥地,五處世界遺產等你來探索
公元前 2200 年左右,黎巴嫩境內就已經有了城市的雛形。不同的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它們的印記:腓尼基人在這裏發源起家,希臘、波斯、羅馬、十字軍、奧斯曼帝國都曾在這裏活躍過,在黎巴嫩隨便一處古遺址裏,很可能看到不同時期文明遺留的建築。
黎巴嫩目前有五處世界遺產,包括阿拉伯倭馬亞王朝古城安傑爾(Anjar)、腓尼基的「太陽城」巴爾貝克(Baalbek)、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比布魯斯(Byblos)、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修道士聚居地聖穀(Ouadi Qadisha),以及擁有諸多腓尼基和古羅馬遺跡的提爾(Tyre)。
比布魯斯曾是腓尼基人的發源地,從新石器時代就開始有人居住。三千多年前,腓尼基人從比布魯斯的港口出發,將黎巴嫩特產——雪鬆木材運送給埃及法老,在地中海地區發展起了自己的商貿活動。幾千年來,比布魯斯與地中海地區的曆史密不可分,現在保留的遺址是由不同曆史時期遺址組成的,其中包括腓尼基時期、波斯時期、羅馬時期、十字軍東征時期、奧斯曼時期等。
作為一個國土麵積隻有一萬多平方公裏、不到北京總麵積三分之二的小國,黎巴嫩的地形可以說相當多變:這裏有蔚藍的地中海岸、綿延的沙灘,也有蜿蜒的山脈、深邃的峽穀和美麗的湖泊。你可以在一天之內享受海灘和山峰的美景。
黎巴嫩的氣候條件也是許多中東國家所沒有的。
黎巴嫩位於地中海東岸,典型的地中海氣候讓夏季和冬季都非常宜人。夏季陽光充足,天空藍到刺眼;冬季多雨,卻不會太過寒冷,一旦下雪,人們便高興地跑到雪山上去滑雪。無論什麽時候來到這裏,都有不同的美景可以欣賞。
如果黎巴嫩冬季下雪且雪量充足,許多雪山就會開放滑雪。當地人一般會前往 Mzaar,在 Faraya 山區滑雪。滑雪場附近有許多租用滑雪設備的商店,旅行者不必自己攜帶裝備,可以選擇在 Faraya 山區留宿或當天往返。
黎巴嫩的氣候條件也是許多中東國家所沒有的。
黎巴嫩位於地中海東岸,典型的地中海氣候讓夏季和冬季都非常宜人。夏季陽光充足,天空藍到刺眼;冬季多雨,卻不會太過寒冷,一旦下雪,人們便高興地跑到雪山上去滑雪。無論什麽時候來到這裏,都有不同的美景可以欣賞。
如果黎巴嫩冬季下雪且雪量充足,許多雪山就會開放滑雪。當地人一般會前往 Mzaar,在 Faraya 山區滑雪。滑雪場附近有許多租用滑雪設備的商店,旅行者不必自己攜帶裝備,可以選擇在 Faraya 山區留宿或當天往返。
離貝魯特不遠的喬福山區(Shouf Mountains)是徒步愛好者的天堂,這裏有黎巴嫩最大的雪鬆自然保護區,是許多黎巴嫩人周末逃離喧鬧,享受清淨的好去處。
黎巴嫩的美食也享有盛名,被認為同時擁有法餐的精致和阿拉伯菜的靈魂。黎巴嫩飲食算中東地區和阿拉伯世界裏最好吃的,不同於其他阿拉伯飲食以烤肉為主,這裏的飲食裏還經常用到海鮮和蔬菜,食物的做法也更為精致。
黎巴嫩最有特色的菜品包括法圖時沙拉(Fattoush,由生菜、馬齒莧、西紅柿、檸檬、炸大餅薄片等食材配以橄欖油、檸檬汁和石榴醬等調料製成)、塔布勒沙拉(Tabbouleh,主要由幹小麥碎與切碎的羅勒、薄荷、西紅柿及洋蔥等混合,加入檸檬汁、橄欖油等攪拌而成)、鷹嘴豆泥(Hummus)、茄子醬(Baba Ghanoush)等。
如果想把黎巴嫩特色食物都嚐試一遍,可以點 Meze 拚盤。這是由很多盛著不同黎巴嫩經典菜肴的小碟組成的。
黎巴嫩也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紅酒產區之一。最好的葡萄園大多集中在貝卡河穀(Bekaa Valley),這裏有許多酒莊,大部分酒莊都接受參觀及試酒。背靠山脈的葡萄園美景、屢獲國際大獎的紅酒、諸多提供當地特色美食的餐廳,讓這個區域成了黎巴嫩最吸引遊人的目的地之一
其中 Ksara 酒莊是黎巴嫩最古老、最大、商業運作最成功的一個酒莊,每年訪問人數甚至比貝魯特國立博物館還多。酒莊提供專人講解,出售的各類酒品價格比市麵上便宜 10% 左右。
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你一定會感受到強烈的對比:戰爭留下的創傷依舊曆曆在目,但同時這座城市又顯現出別樣的年輕活力。
20 世紀 60 年代曾經是貝魯特最輝煌的時期,那時貝魯特是許多歐洲人的度假勝地。但之後的內戰以及黎以衝突,使貝魯特遭到了嚴重的破環。現在貝魯特許多的街區都是修複之後的樣貌,也有許多大樓還沒有修複,依舊千瘡百孔。
但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黎巴嫩人也沒有忘記狂歡和派對。貝魯特是中東最開放的城市之一,夜生活豐富,尤其在夏季的周末,夜店往往人滿為患。
貝魯特的各種屋頂酒吧和海邊的露天 Club 也是一道風景。其中最著名的 Skybar 曾經上榜世界最佳酒吧,是貝魯特夜生活的象征之一。
黎巴嫩是一個在短短幾十年從基督教多數的國家轉變成了穆斯林多數的國家。國內宗教派係十分複雜,最主要的是遜尼穆斯林(Sunni),什葉穆斯林(Shia),基督徒(Christian)和德魯茲徒(Druze)。先稍微掃盲下德魯茲教,他們是阿拉伯人從什葉派分裂出來的“自成一體”的教派,自己不認為自己是穆斯林。相信轉世,人數100多萬,主要分布在敘利亞,黎巴嫩和以色列。
黎巴嫩的政治體製更為奇葩,從20世紀初開始,為了平衡權利,總統是基督教馬龍派, 外長希臘東正教人,總理遜尼派,議會主席什葉派,國防部長德魯茲派。
亞洲大陸最小不點黎巴嫩黎巴嫩幾乎被曆史上的所有統治者都虐過,腓尼基人,埃及人,希臘人,波斯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十字軍,土耳其人。。。有沒有點小受的感覺。
這塊地有7000年證據可追溯的曆史,公元前1550年被腓尼基人統治了1000年,至今好多黎巴嫩人都不願說他們是阿拉伯人,而自詡腓尼基人,其實早沒關係了。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被引進,後演繹出黎巴嫩流行的馬龍派。再後來阿拉伯人統治時期,基督教人備受壓迫,躲進了山區,建了滿山的修道院。十字軍東征期,基督徒們和歐洲天主教重新建立了聯係,也承認了羅馬教宗。
黎巴嫩有的不隻是7千年前的曆史(最早有人類定居的城市Byblos)和時裝走秀的美女(不過葉公眼光高,不覺得黎巴嫩女人有傳說中的美啦),它有著和它國土麵積不相稱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
作為中東唯一一個沒有沙漠但有雪山的黎巴嫩,休戰後在黎巴嫩山(mount lebanon)滑個雪也不失為其樂融融的家庭娛樂方式.
真的希望黎巴嫩能夠像阿聯酋一樣有和平安寧的局勢,那樣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安全的去這個中東的巴黎度假享受,探索多元文化的魅力,希望我們能夠看到那一天。
有一段重複,但是上了城頭不能改,出了城再刪除重複的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