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markya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克談天下(33)聊一聊香港的輝煌與沒落

(2019-07-05 10:39:17) 下一個

最近香港的街麵不太平,百萬港人又上街遊行了,然後開始你來我往,各種的媒體開始站隊,各國的要人也開始點評,好像這個昔日的“東方之珠”就是一個國際的大舞台,成為大家關注又消遣的談資。而我想任何一個運動,背後的根源無非兩條,一個是民族與宗教,一個經濟與民生,有時兩者都有,那香港為什麽會有這麽大規模的遊行,拋去意識形態的分歧,我想就兩條根源的第二條來談一談香港的輝煌與沒落,看不到明天與希望的港人上街遊行,與其說是反對送中條例,不如說是發泄自己的怨憤和不滿。那香港為什麽會從一個昔日的“東方之珠”逐漸沒落成為今日的“四小龍之尾”,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香港的輝煌與沒落吧。

Image result for ??????????? 

明代的香港地區在商貿上已漸漸蓬勃起來,人口亦有所增長,更成為海防要地;當時,明代在這裏設防,主要是為了防禦南中國海一帶的海盜、日本來的“倭寇”、葡萄牙、西班牙及荷蘭的侵略者。明朝中葉,廣東沿海有三路巡海備倭官軍。清朝的香港屬寶安縣管轄。清廷為防沿海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遂於1662年(康熙元年)下令遷海,沿海居民須向內陸遷徙50裏,使居民家園盡失。加上實施海禁,香港本區受到嚴重影響。遷海後漁鹽業廢置、田園荒蕪,沿海居民深受遷海之苦,廣東巡撫王來任、廣東總督周有德請求複界。1669年(康熙八年)朝廷終允複界,本區居民陸續遷回。

1839年6月20日,九龍尖沙咀村發生林維喜案。英國水兵在村內醉酒鬧事,打死村民林維喜,林則徐要求英國商務總監義律交出凶手, 義律卻自己輕判了事。此事因而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為香港割讓和香港被英國發展成為大城市埋下伏筆。同年11月,中英隨即爆發穿鼻之戰,英方戰敗後逃回尖沙咀,林則徐便下令軍隊駐在尖沙咀附近的官湧(今佐敦)還擊,結果成功將英軍驅逐出尖沙咀,史稱官湧之戰。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道光皇帝由主戰轉向主和,派欽差大臣琦善到廣州與英軍談判。1841年1月琦善與義律在清廷與英國政府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並於1月20日由義律發出《致女皇陛下臣民通函》中,宣稱他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議”[注 6],包括“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並於1月26日於香港島北岸的水坑口登陸。但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但英國軍隊並沒有撤出香港島。直至1841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國打敗,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正式割讓給英國。此後,香港人口漸增,逐漸發展成一個以貿易業、貨倉業為主的轉口港。

英國於1841年正式殖民香港島後,即宣布香港為自由港,不斷沒收原居民的土地,是為“香港開埠”。英國的商人,包括鴉片商販,逐漸將香港建立成與東方自由貿易的樞紐。美國的鴉片商販及銀行家亦有到香港參與跟中國華南即廣東福建台灣一帶的貿易,而華中一帶的貿易則主要經上海進行。踏入20世紀初,香港發展成為與南中國貿易的轉口港。香港人口穩步增加,市區麵積亦按此增大。1876年香港人口14萬人,至1914年已增至50萬人。隨著城市發展,香港一路增設各種現代市政建設,例如電車、火車、水塘、醫院、煤氣、電力、電報等等設施逐漸在香港出現。而於1912年成立的香港大學,為香港培養技術人材。

香港的良好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軍占領而中斷。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即展開對中國的侵略。1937年7月,中國抗日戰爭全麵爆發,日軍在大亞灣登陸,並迅速攻占廣州及鄰近地區,之後南下至深圳河北岸,與英軍為界。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當日,即1941年香港時間12月8日早上,由酒井隆指揮的日軍從寶安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有英國、加拿大、印度士兵和香港義勇軍。日軍不單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在開戰的首日便取得製空權。英軍和印軍撤退到醉酒灣防線,然後撤出九龍半島。英軍和渡海後的日軍繼續激戰。最終英軍失去唯一的水庫。因此,港督楊慕琦於同年12月25日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九龍半島酒店三樓的日軍投降,香港人稱這一日為黑色聖誕節。香港經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本占領時期。

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戰勝利以後,中華民國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當時國共內戰已經開始,國民政府又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如果我們把曆史的時針撥回到1949年,四野兵峰直抵深圳河北岸,隻要北京一聲令下,一日之內便可奪下香港。隻是,戰爭終究沒有打響,炮火也沒有燃燒到這個小島上,偉人的眼光,著實高人一等,他已經看到了美蘇冷戰的序幕,也看到了,香港這個窗口,所能帶給內地帶來的實惠:成也政治,因為兩大陣營的分裂與對峙,香港成了內地唯一可以與世界接觸的窗口——隻要這扇窗留著,總有派上用場的那一天。而在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英國承認位於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蘇聯以後第一個承認新政權的歐美國家,這個裏麵暗含的曆史玄機,可能隻有當事人知道,但是卻是深刻的影響了中國大陸和香港半個多世紀。

曆史也證明了偉人的遠見。50年代到80年代之間,這是香港騰飛的30年,老實講,一方麵固然與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有關,這個貿易的不眠港  --- 成了亞太最繁華的通道;另一方麵,也與其背靠大陸,具備進口轉內銷的得天獨立的優勢。內地買不到的,它可以轉運進來;內地賣不出的,它可以轉運出去。就是這個窗口的存在,解釋了一個內在運行的經濟體係何以健康運行 --- 它並非和外界沒有聯係,而是有一條秘密通道——香港!

由1950年代香港隻有英國的23%人均GDP急速上升到1987年追平英國的人均GDP,同時使香港金融業起飛。1950年爆發的韓戰使聯合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禁運,香港原先依賴的轉口港貿易不能再維持。這些都為香港經濟轉型為工業為迅速發展創造條件,使香港搖身一變成為製造業中心,初時以紡織業為主,其後擴展至成衣、電子製品、鍾表及印刷等。香港也就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在上世紀的末期達到了輝煌的頂點。

等到80年代,內地開始改革開放了,香港有遠見的商人率先來這裏安營紮寨,繼續憑借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來分這杯羹。於是曆史見證了港商在內地的崛起,李嘉誠先生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等到形勢有變,先知先覺的他,抱著不賺最後一桶金的處世哲學拍拍屁股滿載而歸一走了之,後知後覺後,想走也走不掉了。另一方麵,內地的經濟迅速崛起,沿海城市全線開放,內地可以繞開香港——直接與國外貿易了。

2001年,中國加入WTO,這是一個永載史冊的時間節點——老實講,從這一天開始,香港與內地的此消彼漲,已經成了不可逆轉的曆史大勢。因為香港的唯一優勢,就是貿易中轉站,就是進口轉內銷。當內地的政治走向發生根本變化,經濟體製得到根本變革時,香港所具有的優勢消失了,雖然它今天仍然是世人矚目的金融中心,不過是由於內地的金融管製原因罷了——就在數日前,川普總統訪華後,內地在金融上將更大程度放鬆金融準入,一旦內地的資金自由兌換得以達成,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將立馬讓位於上海——自貿區隻是香港厄運開始前的一小步。

Image result for ??????????°?é?? é?????

如果沒有兩大陣營的對峙,沒有西方對內地的圍追堵截,就不可能有香港這樣一個彈丸之地的窗口存在;如果沒有內地的改革開放,沒有內地的經濟發展,香港今天的地位將依然穩如泰山。成也政治,在於香港的特殊位置——東西方文明交匯的窗口;敗也政治,在於香港的政治自大——以為自由是繁榮之基,卻忽視了時代的變化,看不到曆史的潮流,因而隻能沉浸於過去的輝煌之中而對眼前的衰落無可奈何。

香港的興衰不過是一個大時代的縮影。香港的崛起得益於中國內戰後的封閉數十年。內地在內戰後選擇了自己的陣營,兩大陣營在將近30年的時間內沒有任何直接來往。但事實上,內地並未完全與對立陣營隔絕,香港就作為兩大陣營間溝通的橋梁而存在。香港的橋梁作用在內地改革開放初期表現得尤為明顯,大量的商品通過香港進入內地。內地從香港進口的商品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占到了很大的比例。正是這樣的一種地位,讓香港經濟迅速騰飛,同時富裕起來的香港也反哺內地,在內地進行了大量的投資,極大的促進了內地經濟的發展。

但隨著內地的日益發展,香港作為貿易中轉站的地位開始削弱,製造業也開始加速向內地轉移,以製造業發家的李嘉誠在香港轉行做起了房地產,日益高企的用地成本和人工成本讓香港實體產業更加空心化。好在香港保留了港英時期建立起來的良好的法製環境,讓金融業得以一枝獨秀保持繁榮。然而,金融業是一個準入門檻較高的行業,且無法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這讓擁有700萬人的香港進入了發展瓶頸。

由於高收入的崗位太少,有能力的香港市民選擇北上或到外國發展,更多技能不足的香港市民隻能從事較低收入的服務行業,限製了收入增長的空間。然而無奈房價持續高企,讓越來越多的香港人,特別是年青一代感到未來希望的渺茫,一些極端思想便開始萌發。於是乎我們看到,“強國人”“蝗蟲”等字眼不斷從香港人口中冒出,甚至有一些年輕人呼籲英國幹涉,想要回到港英時代,甚至搞“港督”。這些行為必然招致內地人的強烈反彈。但內地人的反彈也同樣表現得極端,更多的是以牙還牙的發泄,諸如“港燦”“英國狗”之類的羞辱性詞匯層出不窮。旺財理解香港人在這個由盛轉衰的時代心中的怨忿。有句話說得好:“世上最痛苦的事就是曾經幸福過。”即便是知道輝煌不再,但到了麵對現實的那一刻時,誰能真正的做到心如止水呢?

我們來看一看香港在曆史上的地位。1997年,香港回歸。當時的它風光無倆,以萬分之一的人口基數,創造了相當於內地20%的GDP。去香港“淘金”,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夢想。

然而,22年後的今天,香港像一個褪去了神秘麵紗的老人,滄桑且乏力。一灣之隔的深圳,也早在2015年超越了它。高度金融房地產化,讓香港停止了創新和進化。在香港回歸前,房地產和相關聯行業戰據了其總GDP的40%以上,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的60%以上,債券市場中房地產股占總市值的30%以上…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也來源於土地收入和房地產相關稅收。從那時起,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等人,靠著房地產正式發家。直到今天,香港的富豪榜前四,依然被房地產大佬們牢牢占據著。


不斷攀高的房價,肥了開發商們的錢袋子,卻吃掉了香港的經濟活力。對於富商而言,麵對著房地產的高回報率,哪裏還有心思去冒險投資新興產業、製造業?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麵對著越來越高的房價,滿腦子都在想怎麽省錢攢首付、還房貸,勉強維持著可憐的生活,沒有任何希望,哪還有什麽精力去創業、拚搏?新興產業、製造業萎靡不前,老百姓又都把錢砸在了房子上,無法拉動內需,最後反過來又進一步加深製造業的萎靡。惡性循環下,最後能夠存活的也隻有房地產、金融行業了。更可怕的是,香港占據著90%房屋的少數人,為了維持自己的利益,采取了很多限製性政策,維持著高房價,一步步擠壓著底層空間。

曆史在發展,時代在前進,當香港人隻是把原因對準外麵,而絲毫不檢討自己時,當年輕人因失業而焦慮,卻不願意將目光掃向內地,來內地尋找未來時,我們很難看清香港的未來在哪裏。

有關香港如何重現輝煌,重新出發,這個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我想單獨寫一篇來拋磚引玉。

 


(此文總結自網絡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馬克的文章都是個人觀點,盡量客觀公正,不帶入自己的個人喜好,希望大家評論時也是就事論事,不要發表太多情緒化的留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