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八方

四季美景,八方朋友,一園淨土,九州茶香。百年滄桑,千古遺訓,兩袖乾坤,天下興亡。
正文

民主與發展(七)- 結束語●

(2006-06-21 18:59:35) 下一個

民主與發展(七) - 結束語

《正確理解美國的“人人平等”》隨想
(有關討論見後麵的回帖)

好文!一個詮釋利益與權力區別的好例子。

該文從美國人權宣言出發,詳細闡述了一個基本概念“人人平等”是“權利”的平等而不是“結果”的平等,也就是說保障人人平等的權利,不等於保障人人平等的利益結果。“權利”和“利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範疇,是不能混為一談的,盡管他們有時的聯係是很密切的。同理,對民主的訴求,是對民主權利的訴求,並不會直接帶來利益訴求的結果。所以,說:“有了民主就能保證社會公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是對民主製度及其運作的誤解或幻想。相反,不以相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基礎,就很難催生足以相互製衡的多元利益群體,就很難產生作為利益製衡產物的、健康有效的民主製度。如果不是建立在這種多元利益製衡的基礎上,現代民主製度的監督功能也隻是紙上談兵。

民主與發展話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7466

-------------------------------------------------------

附原文:

文章來源 : 作者不詳 於 2006-06-21 09:18:52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ychina&MsgID=174207

正確理解美國的“人人平等” ------<< 等級森嚴的美國 >> 讀後
西向東

讀罷 << 等級森嚴的美國 >>(fhyxg0306a) ,認為作者在“人人平等”這個概念上存在許多模糊認識。文章開頭寫道:“把 ‘ 人生而平等’寫進憲法的美國,人與人之間其實難以平等;……美國社會中的人以類聚、等級森嚴像是一幅漫畫,讓所謂“人生而平等”的神聖信條顯得可疑和虛偽”。

實際上,美國憲法裏之字未提“人人平等”,其內容是如何實現自由平等公正的具體條款,更明確地說是如何建立運作美國政府。 << 等級 > > 所提的內容其實是在美國獨立宣言裏。既然以美國標準批判美國,理所當然要了解標準本身。什麽是美國人心目中的人人平等呢?獨立宣言的第一段是這樣寫的:“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所以才在 人們中間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當權力,則係得自被統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種形式的政府變成損害這些目的的,那末,人民就有權利來改變它或廢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顯然, << 等級 >> 第一個問題是沒有正確理解獨立宣言中“人人平等”強調的是政治法律意義而不是經濟意義,從而過分強調“結果” 的平等,花費大量篇幅來撰寫不同等級的社區。從獨立宣言裏我們不難看出,美國人理解的平等,是權利的平等 ( 你能做的我也有權做 ) ,是追求的平等 ( 富人追求的窮人也可以追求 ) ,是生命的平等 ( 一命抵一命;法律條款貧富相等 ) ,是自由的平等 ( 言論自由,遷移自由,…… ) ,不是 << 等級 > > 作者向往的窮人富人住同一個社區的平等。當然經濟上的不平等可能造成政治不平等,對此美國人也僅僅是強調“起點”的平等 ,“ 規則,過程”的平 等……而不是結果的平等。
 
<< 等級 >> 第二個問題是認為既然目標還沒有達到,目標就是虛偽的。然而,美國先人已經為自己留有餘地,獨立宣言說明了人人平等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一帆風順的,它甚至可能受到破壞,因此設立政府來保護這些權力;如果政府無法履行義務甚至破壞平等,人民就可以更換政府。不難看 出, 2003 年的美國,是完全按照先人製定的目標行事的,美國人享有獨立宣言裏闡述的自由,並且根據時代發展不斷調整和完善。美國人理解的“人人平等”不 是完成時,而是現在進行時。比如現在常常成為媒體焦點的同情戀者的權利,就是隨時代發展而對原有宣言中“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的具體發展完善。
 
第三個問題是, << 等級 >> 認為“在一個主要以金錢為中心的社會,談人生而平等是蒼白無力”,這種觀點不僅沒有正確理解金錢的作 用,而且等於否定了全人類追求人人平等的權力:因為任何國家都是金錢操作的,任何國家都是“人以類聚”,任何國家都是富人請名醫,窮人找田春苗賈月仙,連大鍋飯時的中國都不例外:首長看禦醫,木愉諧和這些“集體創作人員”頂多上北醫三院。有人天生在北京吃大米白麵,投胎鄉下則連幹淨水都沒有。按照作者的標 準,上述種種都是不平等的。如此一來, << 等級 >> 就不是在討論美國了,成了 << 等級森嚴的人類 >> , 成了“人類追求人人平等的神聖信條顯得可疑和虛偽”;由於 << 等級 >> 作者是人類一份子,自然也逃不脫“可疑和虛偽” 的命運 。
 
另外,即使作者是按照自己的定義理解美國的人人平等,也沒有指出如何才能達到作者心目中的人人平等的目標。比如作者認為美國政府對印第安人給予各種補助,結果造就了一幫頹廢的“八旗子弟”。那麽,政府是否應該對其實施經濟製裁,以便使這些印第安人在逆境中發憤圖強呢?就象中國當年的兩彈一星樣。美國的“平 權法案”包含印第安人,是否應該取消?如果金錢造就了“不同等級”不同的社區,那用什麽代替金錢?用科處局不同的行政級別?等等,這些作者都沒有說明,成為本文的一大遺憾。當然,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難度是顯而易見的:人類絕大多數文明成果都不可能讓全體人類享受,隻能是一部分人享受,就是到了共產主義也是 如此,隻不過“等級劃分”不一定再用金錢罷了。那時候可能是三好學生去月亮,五好戰士上火星,八個代表出太陽係。
 
<< 等級 >> 作者花了絕大部分篇幅,通過列舉不同社區,不同等級的酒吧餐廳,不同行業“龍生龍鳳生風”來說明美國人生來不平等,這是非常錯誤的。
 
首先作者的事例不一定有代表性,比如本公司 (10 萬人的道指企業 ) 清潔工就同我們這些研究人員用一樣的餐廳或休息室,我們之間關係融洽互稱名字,沒有任何 相互不自在。即便是有 << 等級 >> 所列舉的現象,也同等級森嚴不一定相關。比如,把延安農民同 << 等級 > > 作者安排同吃同住同勞動,作者會覺得情同手足嗎?我相信肯定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因為雙方的背景不同,共同語言就少,你能說作者就是等級歧視?作者為什麽不娶 ( 嫁 ) 一位農民為妻 ( 夫 ) ?我相信,如果是,那要麽作者自己是農民,要麽對方已經跳出了農民圈子不再是農民。社會上門不當戶不對的是極少數,為什麽?也是等級森嚴?

不同社區的形成有很多語言文化社會習慣的原因,並不單純是因為金錢。否則,唐人街,小台北,小意大利,小香港這些特定人類的社區,都是等級製度的產物?顯然不是。事實上, << 等級 >> 作者的另一篇作品 << 美國的田園牧歌 >>(fhyxg0304b) ,講述 了與世隔絕的阿米什社區,其中寫到當作者詢問是否可以加入到阿米什社區時,阿米什人明確告訴他“不歡迎你們到我們社區!”按照作者的標準,這似乎已經不僅僅是等級製度,而且有點種族隔離了。可是 << 等級 >> 作者不僅沒有拿這個事實作為美國等級森嚴的例子,反而對阿米什社區讚美有 加,為什麽呢?這裏麵顯然不是金錢因素。既然如此,將其他社區簡單歸於金錢就過於片麵了。
 
當然錢也是分離社區的一個因素。但是當今社會,金錢是衡量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因此,除去非法所得外,金錢是人類的勞動成果,多勞之後理應多得,這裏的多得就包含 << 等級 >> 所批判的不同的社區。好社區學校好,那是因為居民繳的稅多。不同的社區,本質上就是不同的人享受不同的勞動成果,這同你出的錢多,就可以請到好律師,好醫生,就可以開好車,穿名牌道理是一樣的。這裏的“好”是勞動的所得,如果掙大錢不能住好房子開好車,與 不掙錢掙少錢的沒有區別,那才是真正的不平等。

人人平等,並不要求紐約的建築承包商和包工頭必須與印度建築工人同住一個社區,必須拿同樣的工資,開同樣的車;人人平等說的是包工頭不得歧視工人。如果包工頭對印度人腦袋上的圍巾指手劃腳了,法院就判他們 200 萬罰款 ( 好像這是 97 年左右的事 ) 。

人人平等不是律師見了清潔工就要發自肺腑地,油然而生地冒出一種親切 ( 我們誰見了清潔工會那樣?撐死了學學首長:清潔工同誌辛苦了! ) ,相反,律師希望自 己的兒子將來千萬別幹清潔工正是美國獨立宣言裏賦予律師的天賦人權:追求當律師的權利。人人平等是說律師膽敢侮辱清潔工的人格,就要吃官司。 < < 等級 >> 的作者恰恰沒有能夠舉出律師冒犯清潔工而不受罰的例子。

中國有句話叫“富不過三代”。筆者認為在美國是窮不過三代!窮過了三代,就要好好問自己了。從國務卿鮑爾,到州長駱家輝,都是從“壞”環境下成長的例子。請不要以“這些人是少數”為借口:難道白人,東方人當州長國務卿的是多數?再說誰也沒有要求你當州長。不當州長可以,但你通過努力脫貧難嗎?通過努力不靠 國家福利救濟難嗎?通過努力讓下一代住好一點的社區難嗎?沒有文化可以從幼兒教師幹起,從裝卸工幹起。筆者兒子的幼兒園老師是年薪 2 萬的低收入者,由於沒 有幼教文憑,隻能幹副手。她自學考上普林斯頓的幼兒教育專業,將來她的工資就會是 3 萬, 5 萬。這便是有追求和沒有追求的不同。以自己先天條件差,社區不好 作為不求上進的借口人,先不忙怪罪美國社會,先打聽打聽駱家輝的父親當年吃住在 MALL 裏,每天幹 14 個小時工作的故事;先回家問問:你爹是幹什麽吃的, 你自己是幹什麽吃的。

至於 << 等級 >> 作者提到的“龍生龍鳳生鳳”,更是與等級無關。家裏祖傳中醫,你再幹中醫不僅不是被迫無奈,恐怕還要把“祖傳” 拿來當招牌。 << 等級 >> 作者以當兵,下礦舉例子,仿佛是在用中國大陸的標準來衡量美國。其實,很多在中國人看來不屑一顧的行業在美國收入並不低,以 1999 年統計,美國汽車流水線上的普通工人,平均年薪最低的是阿拉巴馬州 3.4 萬,最高的是密西根州三棱工廠 6.4 萬;密西根州一 個公路收費員的年薪平均 6.4 萬。剛剛看中文 << 世界周刊 >> 報導美國失業問題:一家公司的送貨員 ( 開開小卡車 ) 年薪是 5.9 萬,由於不景氣,薪水降到 4.5 萬。礦工的職業比警察安全,比大多數藍領薪水高很多。所有這些行業,都同“窮” “ 低收入”挨不著邊兒。

至於當兵, << 等級 >> 作者更是不了解當今美國的實際情況。首先服兵役現在早已不再是危險職業。美國最危險的職業是警察消防隊 員;以過去的十年時間為坐標,美國死於車禍的比率是千分之 1.3( 十年死了 40-50 萬 ) ,而美國軍人的死亡率是千分之 0.35(120 萬大軍海灣戰爭之 後在阿富汗伊拉克死了三四百 ) ,僅僅是車禍死亡率的四分之一。服兵役還可以帶來眾所周知的許多好處。另外,服兵役也不是窮人的專利。美國總統肯尼迪,老布什,當兵時都被擊落擊沉過,他們是從貧民窟出來被迫當兵的?筆者無法證實有關美國政治人物 11% 服過兵役的報導,但是僅僅從當今 400 位參眾議員及州長 裏,筆者就可以隨便舉出布什,參議員馬坎,國土安全部長瑞奇以及民主黨幾位總統侯選人中的兩位 ( 一黑一白 ) 是退伍軍人。單單這幾位就已經超過了美國千分之 三的全美平均服役比例的三倍。這個數字是告訴我們富人,名人衝鋒在前享受在後?還是告訴我們他們為自己塗脂抹粉?但無論如何,它不能說明“窮人被迫服兵役”這個結論,除非你證明窮人無路可走非得通過當兵“賣命”來保命。關於兵役的另一個誤區是黑人幹危險的任務死亡率高。事實是無論是二戰還是近來的伊拉 克,白人的戰死率都高於黑人。

當然,筆者不是在暗示人人都想當礦工服兵役;但是,美國是一個供需調節的資本主義社會,沒有人強迫你幹什麽。筆者也不原意幹實驗室,費腦筋掙錢又少。如果覺得委屈了自己,可以去幹別的,比如看大門,不費腦子,坐著也掙錢。所以沒有去看大門,就是因為現在的工作雖然不喜歡,但綜合費效比最好。當兵下井的也如 此。

當我們在埋怨富人不公平的時候,不要忘記我們自己相對窮人說來也是“富得流油”。我們原意把自己的汽車賣掉,換 100 輛錳鋼飛鴿,送給邊區窮老百姓嗎?我 們原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回中國,紮根農村,或至少讓他們再考一次托福,以便同自己當年有同樣的經曆,以便與那些父母不在美國要靠自己拚搏托福的人“人人平等”嗎?我們準備把工資的 99% 捐獻給非洲難民嗎?我們想搬到費城芝加哥貧民區嗎?我們原意到貧困山區教書而放棄留在紐約律師事務所幫助富人“欺壓”窮人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麽我們為什麽沒有覺得我們占了窮人便宜高高在上呢?為什麽我們沒有覺得自己“顯得可疑和虛偽”呢?因為我們不過是享受自己的 勞動成果,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把這個成果傳給自己的後代而已。

07-13-03

------------------------------------------

隨後回帖:

你要的平等是結果的平等,我指的平等是權利的平等

文章來源: 作者不詳 2006-06-22 06:57:11

而你的利益平等指的是絕對平均主義。民主保證的是最大限度的權利的平等,特別是在法律麵前的平等,而結果則依每個個體的追求和付出的不同而不同。每個人的利益訴求不同,一個喜歡簡單生活方式的人,如果你將奢華的生活方式塞給他,對他的利益是個損害。而一個追求奢華生活方式的人,你不給他這個追求的權利,他就會想辦法反抗。

地下tmxk說得好,普通人每天最大的快樂就是每天一睜開眼就看到希望。我要補充的是,人失去平等的權利,就不會看到希望。如果他/她自己可以小富即安,養幾隻兔子,吃幾頓肉就能讓她滿足,那麽她願意她的子女去繼續這種生活嗎?

小的時候,我隨父母走遍大半個中國,在河北農村上過一年多的初中。那些農村同學中,不乏天資聰穎者,但是農村戶口將他們死死地釘在農村,而唯一的出路---高考的分數線明顯地向著沿海大城市傾斜。這就是權利的不平等給他們帶來利益的損害。

大學畢業在國內工作那段時間,單位經常有各種應酬。當我坐在飯店裏,看著那些從農村來打工的服務生,我就想起了我過去的農村同學。他們中的有些人可以比我優秀得多,我卻在這裏坐著享受他們的服務。在那一刻,我心裏湧起的是恐懼。我能像他們這樣生活嗎?雖然我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雖然我的生活在不斷改善,但社會上太多的不平等帶來的是壓抑而不是希望和喜悅。

來美國讀書才讓我感到什麽是真正的自由。我記得第一個寒假身揣150美元去紐約找工作,第一個工作隻幹了一個星期,然後又去找第二個工作,幹了一天。我還記得我在第二次被解雇,趕火車去職業介紹所時,天下著雨,我被淋得渾身透,地鐵裏的暖氣呼呼吹著,讓我突然想起家。那時,我得心裏沒有恐懼,沒有悲哀,隻有希望和喜悅。因為我知道我當時的每一分努力都會給我帶來回報,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

說反了吧? 海外“民運”的方向迷失正在於此!

文章來源: 西遊 2006-06-22 11:31:38

“你的利益平等指的是絕對平均主義”,我那300百字的隨想好象壓根兒就沒談這個問題,而是用“好文”一詞同意了你引文中的結論。如果你把“利益製衡”理解為“利益平等”,那可真是風馬牛不相及了,該複習一下什麽是“政治”,什麽是“民主製度”了!

我們的經曆十分相似,但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你好象常以單項思維來理解你所引用的文章的,這似乎不是第一次了吧,上次引用俄羅斯問題那篇文章也是同樣。從你回文的題目可以看出你並沒理解我表達的意思,但你文中的內容卻給我的論點提供了證據。

我的短文就那麽三層意思。“權利”與“利益”並沒有必然聯係(你引文中的觀點),所以“權利訴求”不會直接帶來“利益訴求”的結果。因此,認為“有了民主就能保證社會公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對民主製度及其運作的誤解。要建立有效的民主製度,必須有成熟的利益製衡機製為基礎,沒有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相互製衡,民主監督隻能是空談。一黨製下自我監督的難以奏效就是反證。在當今世界,沒有相當普及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基礎,這種足以相互製衡的多元利益集團是難以形成的。

你回文說你追求的“平等是權利的平等”,也就是你引文中的觀點。這種追求的起源,從你所舉的例子看,顯然是對國內不民主的製度下,權利不平等導致獲取利益機會不平等的不滿,加上在西方民主製度下,對由於權利平等使獲取利益機會更加平等的狀況的滿意。所以和許多向往民主的人們一樣,得出了類似“有了民主就能保證社會公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結論。如果隻看到這個層次,也隻能說是對民主在理念層次上的幻想,因為沒有有效的運作保證,這也隻能是個美好的願望。

現代代議製民主製度的實現是集團間政治角逐和利益製衡的結果,人民民主權利的保障有賴於這種製衡的效率,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你回文中所舉的發達國家的例子,正是社會發展和成熟民主運作的證明。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和“該不該”實行民主製度的問題,而是“怎麽”在中國土地上能成功建立和有效實行現代民主製度的問題。這其中的經濟發展、法製建設、社會文明和民主教育等問題多了,不是罵幾句中共,喊幾句口號就能解決的。何況那些成天罵共、高喊民主口號的,不見得是真的希望中國富強民主的。這一點大家看得很清楚。如果中國海外“民運”還是停留在以“該不該”實行民主製度的問題反複在那裏教訓人,而不能立足中國國情做點實事,那也就隻能莫落下去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