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網紅潮人們在拍照時都愛擺個剪刀手的姿勢。再後來,剪刀手劈天蓋地,勢不可擋,無論是青春美女,還是半百大媽都樂此不疲。雖說如今有被嘟嘟嘴取代的趨勢,但還遠沒有絕跡。
說起剪刀手的起源,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提到二戰。著名人物丘吉爾在當時就是這一手勢的代言人。他叼著雪茄,舉著剪刀手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在戰爭年代給英國人民傳遞了堅定的必勝信念。(V字代表Victory, 英文勝利; Victoire, 法語勝利; Vrijheid, 荷蘭語自由)。
那時人們對V字的鍾愛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在餐館裏,桌子上的刀叉被擺成"V"字,其至鍾表店裏的時鍾也被撥到11點5分。此風傳到美國,婦女們紛紛佩戴起人造寶石嵌成的"V"形胸針,成為一種時髦。
戰後V 字手勢也為一些名人所喜愛,如約翰列儂。六、七十年代風靡的嘻皮文化因反戰也常常使用這個手勢。於是剪刀手除了表示勝利以外又被賦予了和平的意思。1972年在日本舉辦的劄幌冬奧會上,美國花樣滑冰選手珍妮林恩意外摔倒後,依然保持優雅和微笑的表現感動了日本觀眾。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頻頻使用的V 手勢不脛而走,從此在亞洲流行開來。
可能多數人並不知道剪刀手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415年的英法亞金科特戰役。傳說戰鬥開始前,傲慢自大的法國士兵宣稱說一旦抓住英軍俘虜,會剁去其中指和食指讓他們一輩子不能再射箭。然而打臉的是這是一場英法百年戰爭中,著名的英軍以少勝多的戰役。戰鬥結束後,英國弓箭手紛紛叉開雙指,向對方炫耀自己的手指仍然完好,以此羞辱法軍。這裏要強調的是(敲黑板,記重點),此時的剪刀手是反V,亦即手心朝裏,手背朝外。後來人們為了表示勝利,去掉其中的羞辱成分,把這一手勢改為手心朝外,手背朝裏。
手心朝裏的剪刀手,即反V手勢,如今在歐洲依然是個十分不雅的動作,其意義等同於美國的豎中指。(two fingers 在渡過大西洋以後被簡略為 one finger 了:))。另外,在南歐,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在別人腦後偷偷做V手勢,表示"他妻子給他戴綠帽子!"。在希臘一般V字手勢代表了視對方為邪惡之人。
記得當年在網上看到下麵這張孫紅雷在巴黎的結婚照時,著實被二人的剪刀手嚇得不輕。
大家外出旅行還是要多了解一些當地的習俗為好,不然難免貽笑大方。
(另,日本國立信息學研究所教授提醒廣大網友,拍照時擺V字手勢,很有可能被盜取指紋)。
日本人照相也喜歡用剪刀手,不過人家是手心向外。什麽事兒一到中國就會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