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我們全家都是在暑假回國探親訪友。北京夏天的高溫悶熱對於已經習慣了英國夏天溫潤涼爽的我們而言十分難挨。
兒時北京的夏天曾是我喜歡的季節。氣溫沒有如今這麽高,最主要的是即便高溫,也是一種純粹的熱,很少和悶相連,往往隻是會在陣雨來臨之前,帶給人們一些悶的感覺。那時對悶熱沒有太多的直觀感受,通常隻是在常駐深圳和去過香港的大人們的交談中提及。而且當太陽落山以後,夜晚的北京會涼爽很多,睡覺時還要蓋毛巾被。
平時盡管陽光毒辣,可隻要人走在樹蔭、樓影裏就會感到清涼。還記得在中午放學和下午上學的路上,和小朋友們穿行在核工業二院的大院裏,太陽懸在當空,天是我喜歡的藍色,純淨高遠。我們專挑有陰涼地的一側走,要麽嬉笑打鬧著,要麽靜靜地聽著蟬兒不知疲倦地鳴叫。半路上會停下來花上五分錢買一根小豆冰棍,恣意地吸吮著。那很是平常的一幕,如今在我腦海裏是一幅幅美好的畫麵,回想起來都是滿滿的溫馨。
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北京,我愛戀著的北京。然而說不清自打何時,北京的夏天一年比一年悶熱,興許是全球變暖的印證?從商家到住家,電風扇被空調取代。北京變成了一座沒有冷氣便難以安然度夏的城市。每一台空調又無時不在地向外界散發著熱量,於是需要安裝更多的空調,惡性循環,周而複始。北京的夏天已變得令我生畏。
兒子上了大學以後,我就計劃著避開暑期回國,最終選在了春暖花開的四月底。臨行查看天氣預報,氣溫雖有波動但大多數時間是在27°C 和30°C 之間。對於此時隻有13、4°C的英國來說,絕對是盛夏也難以達到的高溫了。
在英國我一年四季都是以裙裝為主。因此在準備回國的行裝時,想著彼岸的高溫,自然而然地裝入了幾套裙子。考慮到尚未進入盛夏,所以以質地稍厚、七分袖的連衣裙為主打,隻帶了一條九分長的窄腿褲和兩件上衣。考慮到旅途中,飛機上會放冷氣,又不想用航空公司提供的毯子,所以準備了牛仔褲和夾克衫在路上穿。
到家第二天氣溫是27°C,出門辦事前退下居家服換上連衣裙,走出臥室,被在廳裏的母親撞見,老人家大聲質疑道:怎麽還沒到夏天,你就穿裙子?趕快去換掉。
我抗議道:在英國冬天下雪我都穿裙子的!母親凜然道:你不要跟人家老外學,人家是吃牛肉、奶油長大的,跟咱們中國人體質不同。再者說你在英國穿什麽,我看不見也就不操心,可你到了我這裏就得入鄉隨俗,隻能在夏天穿裙子。
看著母親認真的樣子,心下想著一年就回來這麽幾天,不忍逆著老太太,隻得無奈地回房換了褲子出來。因為是九分褲,按照著裝的常識是不能穿超過腳踝的襪子的,我自然地配了一雙低幫的運動襪。誰知母親見後又評論道:這種襪子隻有小年輕的才能穿,你都五十了,穿這個出去會讓人笑話。
我先前的無奈已經變為哭笑不得了。沒法子,為了不氣著老人家我隻得換了一雙符合“標準”的襪子。
由此,整個十幾天的假期裏,我準備的五條裙子一條也沒穿,怎麽帶去的,怎麽帶回, 被老夫子一路添油加醋地取笑:都五張的人了,還讓媽媽管教著如何穿衣!我憋著的火兒就隻能一股腦兒地撒給他了:)
告別了父母,回到英國以後,我忽然感到,人到五十還有八十的老母親管教,雖是無奈,卻何嚐不是一種幸福?
北京發展的越快就越是懷念兒時的北京,京腔、京韻、京味隻存在心中,愈發的濃烈,如同一鍋久燉的老湯。
至於說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到了我們這一代也不會少。作為中國父母,我們似乎更愛在子女的吃穿上瞎操心,至少我是這樣。記得你在一篇博文裏提到總是擔心兒子在冷天裏穿得少,我也是一樣的。“有一種感覺是你媽覺得你冷”, 我兒子都會說這句話了:D
記得你的新工作始於三月份,以你的聰慧能幹,想必如今已經得心應手了吧?All the best!
我也是,夏天冬天都不願意回北京,太熱太冷,跟我們小時候北京的天氣全不一樣了。好像當媽的都一樣,不管子女多大了在她們的眼裏還是小孩。不知道我們自己老了以後會不會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