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不久前看過一篇文章,講以前西方的年輕人,一代吸毒,一代濫交,如今的年輕人不吸毒了,也不濫交了,卻抑鬱了。
且不去評論這種說法是否準確,但就我切身的感受而言,確實有相當數量的年輕人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疾患。尤其是近幾年聽到的案例很多。究其原因,一方麵,可能是因為在全球範圍內對精神健康的廣泛宣傳,使更多人了解到這類疾患的各種表現,更為大眾認知。一方麵也的確感到如今的年輕人罹患此疾的比率比以往高很多。
我一直對此現象感到困惑,很想知道其原因何在。是這一代人太脆弱了?是social media 的原罪?是社會、家庭壓力使然?是父母及與的關愛不夠?似乎每條都有些相關,又不完全相關。其成因興許是很多不起眼的因素疊加一起,產生了放大效應;興許是執拗與某一單一事件,不一而足,似乎很難簡單地歸納。
我想說患上抑鬱症也不可輕易放棄。如今社會的認知與關注,迅速發展的醫療技術都是患者和家屬的希望。最為人痛心的是有人因此放棄了生命。是不是如今的孩子物質生活無憂,精神空虛,無法也不知如何麵對挫折?
想想我們這一代,甚至我們父母輩,生活中的壓力,一個個的坎兒也不少,但似乎我們都很皮實,摸爬滾打著就過來了。我們中很多人竟然闖出國門。不但立足於一個個完全不同的國家,而且還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的也大有人在。
再往上追溯,想想一、二戰期間的年輕人吧,十七八歲就上戰場的並不罕見,他們麵對的是生死瞬間,生存的壓力是實實在在的。那時的他們為了能保住生命,忍受一切,堅持到最後一刻,而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在他們想都不敢想的美好日子,卻那麽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生命,怎能不令人扼腕歎息呢。
是什麽原因讓人們在物質豐足的年代,不再珍惜生命?難道這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相關嗎?生理上的需求容易滿足,精神層次上的東西很飄渺,不容易獲得和堅守?
答案在哪裏?
可現代人,還沒死,就很安詳,酸爽了,不折騰了。
有背天意啊。就憂鬱了。
18歲以下的男孩子, 有15%的 有過自殺的念頭.
聽了,很驚人的
以前人要適應自然,現在人要適應社會。身體素質以前較重要,心理素質現在較重要,適者生存。如果得了抑鬱,過不去,是社會選擇的結果。這類人要渡過難關,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