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語

半路出家,不要嫌我老矣,但願還有餘熱發光,秋末涼意已去,寒冬悄悄走來,我喜歡梅花的骨氣,不媚,不豔,不俗,不嬌,一片白雪幾點紅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拜登心中的“世界與中國”將是如何?

(2020-11-08 20:00:44) 下一個

原創:耀楠

2020年(庚子年),世界注定不平安。

大選折騰(一)

美國大選折騰了美國人,美國人投票熱情空前高漲。這是百多年沒有過的現象。

美國大選揪住世界人的心。全世界人都屏息凝神關注著美國大選結果。

尤其在美國華人,支持拜登與支持特朗普,兩股力量勢均力敵,愛恨交織。

昨天(7日)最新民調有了結果。

當拜登獲得內華達州6張選舉人票之後,共獲得290張選舉人票。

拜登已經宣布勝選。

隨即,英國首相強森,法國總統馬克宏,加拿大總理杜魯賓都電賀拜登當選。

雖然,特朗普尚未宣布敗選,或許,他會繼續把官司打到底,但是,特朗普的“執著”估計不會改變大選的結果。

拜登勝選了。拜登的執政理念如何?將牽動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走向。

拜登入主白宮以後,中美關係會不會趨於緩和?還是會更加緊張?拜登對華政策會不會回歸奧巴馬時代的競爭關係?

這不僅中國人十分關注,世界各國都密切注視著,因為拜登全球戰略與特朗普有著明顯區別。這些區別在哪裏?

讓我們一起梳理拜登時代的全球戰略與對華政策。

拜登其人(二)

1942年拜登出生於美國特拉華州一個偏遠小鎮。他出生後,正值家道中落。他的父親老拜登是一位失敗的商人。

但是,窮則思變,從小立誌要成為總統的拜登,並沒有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差,和從小就有口吃的毛病,而失去人生宏大誌向。

當他在高中三年級時,結識了第一任妻子娜利亞。

他的未來嶽父問他,將來你要做什麽?他脫口而出說,要成為參議員,要當總統。

拜登憑著他堅韌的意誌,不但克服了口吃,還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順利進入一家律師事務所。

律師生涯剛剛開始不久,拜登就參加競選縣議員並成功當選。

1972年,29歲的拜登決意出來競選特拉華州參議員,在大家不看好的情況下,拜登意外地成功當選。

正當拜登準備慶祝登上州參議員位置之際,一場大禍悄悄逼近他的家庭。

那一年的聖誕節之前,他的妻子帶著三個孩子去買聖誕樹,遇到車禍。他的妻子和小女兒當場死亡,大兒子,二兒子都受到重傷。

那一天拜登崩潰了。

拜登決定辭去州參議員職務,做一個全職的父親,照顧還在病房的兩個兒子。

結果被民主黨前輩說服了,告訴他不可以自暴自棄。拜登答應了繼續擔任州參議員。

從此,他每一天花4小時車程,往返於州政府與家庭之間。

這樣日子過了37年,直到他當選副總統才結束。

拜登是一位負責的,很有愛心的父親,他愛家庭勝過愛自己。為了家庭的幸福和平安,他寧願自己受苦受累。

當大兒子中年因病過世之後,他傷心欲絕,也就更加寵愛二兒子。

命運多舜的拜登,1988年出馬競選總統,因為被揭露大學期間論文抄襲,而被迫退選。就在退選後不久,在一個大學演講中,拜登因腦部長兩個動脈瘤,而當場暈厥,不省人事。

經過緊急手術後,醫生認為,拜登活下來機率隻有50%,但是,他奇跡般“複活”了。

2007年再一次出馬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卻敗在奧巴馬手中,隻好屈居副總統。

拜登理念(三)

2020年,74歲的拜登,在民主黨人才匱乏的危機時刻,他挺身而出角逐白宮大位。

具有豐富從政經驗的拜登,在美國政壇上摸爬滾打近五十年。練就一身典型政客處事圓滑世故特性。

他性格溫和,處理國事、家事總是四平八穩。

他入主白宮肯定會放棄“美國再一次偉大”的政治訴求,轉而尋求國際合作。

他的價值取向基本上延續民主黨的黨綱,鼓勵美國社會多元化,追求社會人人平等,關心弱勢群體,支持移民政策,鼓勵年輕人創新,創業與自由。

他的外交政策與奧巴馬不會有太大不同,鼓勵多邊合作關係,反對貿易關稅壁壘,尋求建立區域合作聯盟。

對華政策,以競爭求合作,反對特朗普對華關稅壁壘政策,鼓勵中國在國際秩序框架內發展,尋求台海模糊戰略。在全球氣候變化方麵力求與中國合作。有可能恢複環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協議。

拜登與歐洲(四)

拜登將推翻特朗普對歐洲戰略。特朗普上台以來,改變了奧巴馬時代對歐洲政策。從征收鋼鐵反傾銷稅,追討北約軍費,德國撤軍,與歐盟領袖關係緊張等,特朗普無論從政治,經濟,以及全球治理觀念上都與歐洲漸行漸遠。

拜登執政以後,這一切都將改變。

拜登與歐盟,與歐洲各國領袖之間關係將會大幅改善。拜登將重樹美國在歐洲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

拜登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議應該可以預期。

拜登與歐盟加速合作,這對中歐關係會產生相當的影響。

拜登視俄羅斯為敵人,這在未來很有可能把普京推向習近平,俄羅斯與中國建立戰略聯盟可能性大增。

拜登與中東(五)

拜登應該會繼續延續特朗普中東地區地緣政治。

繼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等國建立外交關係之後,拜登團隊應該會繼續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因為這符合美國全球戰略。

收縮中東地區軍力部署,集中力量重返亞洲。這是每一位總統都應該會繼續推進的亞洲再平衡戰略。

拜登與印太戰略(六)

雖然,特朗普取消環太平洋貿易合作夥伴關係協議(TPP),但是,特朗普加大了奧巴馬重返亞洲戰略力度,發展出印太戰略。

拜登上台以後,美國在印太地區地緣政治不會有太大改變,甚至會繼續強化印太戰略,因為,這符合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利益。

如果說,拜登有可能改變西太平洋戰略的話,應該是朝著不利於中國方向發展。從長遠來看,民主黨更主張遏製中國的戰略。

拜登政府是否重新加入環太平洋貿易合作夥伴關係協議,此事值得觀察。

因為重返亞洲戰略和環太平洋貿易合作夥伴關係協議,就是拜登當副總統時候推動的亞州戰略再平衡的主要內容。

如果美國加入TPP,這無疑對中國在環太平洋政治、經濟具有重大影響。

拜登與日本、韓國(七)

拜登繼續履行美日安保條約,加強與日本合作,打造西太平洋防禦戰線,掌控東海南海航行權。這個趨勢不會改變。

改善美韓關係,加強美日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是可預期的。

凝聚韓日科技力量,聯合壓製中國,這個戰略已經形成,拜登估計會順勢而為。

拜登與台海(八)

拜登恢複美國台海兩岸模糊政策,這是可以預期的。“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這符合民主黨重返亞洲戰略。

因此,拜登不會沿用,特朗普“拉台抗陸”政策。不過,國會已經批準售台武器應該不會撤銷。

拜登保持台海模糊戰略是否會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數位化產業發展,值得關注。因為,特朗普和安倍鼓勵美資、日資企業撤出中國,給台灣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國際資本搖擺於投資台灣,還是投資大陸,這關係到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重要關鍵。

拜登對華政策必然會影響國際金融大鱷的投資意願。

拜登與中國(九)

拜登對華政策,短期利多,長期利空。

因為中美政治和價值結構性變化,這個趨勢徹底改變了中美之間利益關注點。

拜登在總統辯論中已經明確說了,如果他當選,他將取消特朗普關稅壁壘,停止中美貿易戰。

拜登認為,中美是競爭關係,而不是敵我關係,因此,恢複與中國外交,軍事對話。這是可預期的,

拜登是否繼續開放中國留學生政策,開展中美科技文化交流,這方麵持謹慎樂觀。

以上幾方麵對中國而言,都是利多消息,至少,給中國帶來喘息機會。

中美結構性改變(十)

奧巴馬政府悄然做了兩件事。

一是,提倡美國重返亞太戰略;

二是,呼籲傳統產業回歸美國本土。

中美之間結構性改變就是從奧巴馬時代開始。有三個方麵結構性發生改變。

——民主黨對中國綏靖政策在奧巴馬時代已經結束了。這意味著克林頓時代嚐試著,幫助中國發展經濟,期待中國納入西方發展路徑的努力已經失敗了。

重構中美關係奧巴馬政府已經開了頭,特朗普政府隻是繼承奧巴馬遺產而已。拜登還會繼續奧巴馬對華政策,這是不管誰當總統,都不會改變美國對華戰略的大方向。

——對人類文明價值判斷標準出現嚴重對立。中國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治理構想,背後的理論基礎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產主義終極目標就是要解放全人類。

美國以及西方所構建的民主與自由價值觀,主要體現在普世價值之中,這是資本主義社會得以發展的價值根基所在。

因此,不同價值觀對壘已經處在楚漢兩界,勢不兩立。

——美國認定中國是世界和平發展的威脅,這種觀念在美國精英與民間產生高度共識。

未來在很長時間內,恐怕不會改變。

觀念的改變將會影響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思維,從而影響未來很長時間的中美關係。

看兩國關係,通常有兩個標準。

如果國家領導人變動,他僅僅是調整國家政策,那隻是影響兩國的短期關係。最多在一定時期內,改變兩國關係走向,或許向好,或許向壞,端看政策而定。

如果兩國結構性發生改變,那麽,影響將是兩國發展長期趨勢。

尤其是兩個大國之間關係,結構性的改變意味著兩個大國已經都調轉發展方向。不可能出現相向而行,更多時候,是背道而馳。

因此,如果拜登執政以後,中國不能對拜登抱有太大期待,不過,可以利用短期中美關係得以改善的時機,改善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以應對中美長期對抗的發展趨勢。

南山書舍讀書筆記

原創:耀楠

11-8-202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