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要再對美國抱有任何幻想了》
原創:耀楠(自由撰稿人)
洛杉磯
6-26-2019
中美關係何去何從?牽動著無數中美兩國人的心。引用一句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基辛格博士的話,“中美關係一去不複返了。”這句話即是對中美兩國人民的警告,也是指明中美兩國未來的走向。
這句話至少包含了幾層含義。
第一,中美兩國都要丟掉幻想。
這不僅僅指中國對美國要丟掉幻想,以為美國人民生活離不開中國製造,如果這句話放在十年前,應該說非常貼切,但是,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占有率已經大幅度下降,另外,中國製造商品價格也不便宜了。
美國對中國一樣也要丟掉幻想。自從克林頓說服美國精英鼓勵中國加入WTO的理由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政治體製必將伴隨著經濟體製改革而推進,當中國中產階級階層逐步形成的時候,這必將倒逼中國政府加速國家民主化進程。現在看起來這一切希望都成為泡影。
中美建交四十年來,中美在溝通中取得逐步相互信任,在合作中取得共贏,促進了中美兩國經貿發展,也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都做出巨大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成就。尤其是中國在這一波難得一見中美合作共贏的旗幟下,營造出來的國際和平環境,中國獲得長足發展機會。中國政府也不失時機地開足馬力發展基礎設施,發展民族工業,服務業,科技產業,培育出來全世界最完善的產業供應鏈。這是中國至今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也是美國最擔心中國強大的地方。
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了,中美合作共贏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中美彼此之間是互利互惠的關係。中國有求於美國,如資本,技術,人才,而美國一樣有求於中國,如價廉物美的商品,大批留學生,以及中國逐步放大的市場規模,同時,我們看到了事實,那就是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取得雙方互信,才造就了四十年來的共贏局麵。
如今,這一切隨著中美實力平衡被打破,中美曾經的互利互惠基礎也逐步被瓦解。在新的中美平衡關係尚未建立之前,中美怎麽可能再走到一起呢?
合作互利這是一個普遍認同的原則。但是,合作必須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沒有互信到哪裏談合作。
所以,中美兩國目前最需要做的不是惡語相向,而是,要重新培養和建立互信基礎。
第二,中美脫鉤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在全球化時代,如果從經濟角度來說,的確是誰也離不開誰,一台手機需要多個國家的合作才能製造出來,合作是全球化的顯著特征。
但是,政治與經濟最大不同點,那就是政治是以國家利益為重中之重,也就是說,為了國家核心利益可以暫時舍棄某些經濟利益,美國人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而中國呢?如果說,中國一直固守著“誰也離不開誰”的老觀念,那麽,當真正“脫鉤”時刻來臨的時候,吃虧的就是中國。
記得二十多年前,朱隆基總理訪問美國的時候,在洛杉磯僑社歡迎會上說,有資料顯示,美國人民已經形成對中國商品的高度依賴。在佛州有一個議員,做了一個實驗,不買中國商品一年,看看生活會是怎樣,結果堅持不到半年,弄的他生活一團糟,結果不得不購買中國商品。那個時候,在沃爾瑪等大型商店裏,一眼望去幾乎都是中國製造。可是現在情形已經改變了,美國製造商品逐步增多了,墨西哥製造商品比比皆是,其他東南亞國家製造商品已經大幅度地取代了中國製造商品。
所以,中國對美國來說,最大的優勢正在逐步削弱了,美國不一定需要中國了,但是,現在反而,中國必須依靠美國。如果大家沒有忘記,去年,美國商務部製裁中興公司時,中興公司瞬間停擺了。華為公司一樣也有這樣問題。
雖然,中國已經在做這方麵準備,比如華為自發芯片,自帶軟件係統等,但是,這隻是華為一家,要知道中國一年向美國采購最大宗商品,不是大豆,豬肉,也不是石油,天然氣,而是芯片,每年支付美國芯片采購達2000多億美元。
這說明了中國在整個空間領域與美國仍然還有很大差距,尤其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麵中國更是落後美國一大截。因此假如中美真正脫鉤了,也就是中美之間豎起來銅牆鐵壁,老死不相往來,那麽,美國失去了中國巨大市場,但是,中國失去的是追趕的機會。
第三,中美對抗機率越來越高。
基辛格說的,中美回不到過去的意思,非常清楚地表達了,未來中美合作的機率在快速下降,對抗的機率在快速地上升。這種對抗不僅僅表現在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還有可能出現軍事衝突。在核武時代,核武大國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那是一種毀滅性戰爭,但是,局部軍事衝突還是很有可能發生。
自從特朗普執政以來,發動的中美貿易戰,白宮團隊非常清楚,傷敵一千自傷八百的道理,但是,特朗普還是堅定不移地把貿易戰打到底,這說明了什麽?事實非常清楚地表明了,特朗普甘願冒著中美對抗的風險,也要與中國打到底。
再看看這兩年多,美國國會和特朗普政府做了哪些事情,就更加清楚地看出來,美國是鐵了心與中國對抗到底。
去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台灣旅行法》和《美國國防授權法案》,這兩個法案都違反了《中美817聯合公報》。其中,允許台灣總統及政府高級公務員訪問美國,並從事台獨活動。這些法案一再突破中美關係底線的做法,卻看不到中國政府采取嚴厲反製措施,唯一看到的就是外交部發言人,口頭警告或者口頭譴責而已。
當中國拿不出有效地反製美國措施的時候,致使蔡英文訪問美國時,可以在美國本土到處宣傳台獨理念。也就是說,美國更加肆無忌憚地推出各種圍堵中國的措施。今年八月份特朗普再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9月25日美國國會再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動作,難道美國是朝著中美合作方向發展嗎?明眼人一看都知道,美國是朝著中美對抗方向發展。
無論是去年彭斯提出的鐵幕說法,還是特朗普今年聯大提出,社會主義幽靈說法,都在告訴全世界一件事情。美國已經不可能與中國走在一條路上了。
沒有了合作,美國還有機會改變中國嗎?美國知道她沒有能力改變中國,但是,美國也知道她有能力與中國對抗。黃奇帆前不久提出中美衝突三個必然性,其中,引用了“修昔底德陷阱”理論,這必須引起中國人足夠重視,而且,中美關係已經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中了。
第四,美國不可能與中國一起共擔世界責任。
美國自恃是世界最優秀的國家,最好的民主法治國家,因此,美國不可能與中國一同站在國際舞台上分享治理世界的權力。美國擁有這樣的優越感體現了美國人的自信,但是,也暴露了美國人傲慢與無理。這種矛盾的心態對世界而言,是福,還是禍,現在還難以定奪。
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前蘇聯體製解體以後,這二三十年,美國習慣了獨霸全球,單一主導世界事務做法。美國自以為這個世界在美國主導下,世界已經避免了像“一戰”,或“二戰”那樣的大規模戰爭,至少這一段時間,世界處在相對和平的時期。
另一方麵美國以世界警察自居,全世界到處都可以看到美國執法的身影。有時候利用聯合國國際條約執法,有時候利用美國國內法,通過長臂管轄權直接在他國執法。美國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美國自以為美國價值觀代表著世界文明,以及美國有足夠經濟實力,有公開的政治,有自由民主體製,有公正的執法機製。
但是,美國忽略了一點,在美國行得通的自由民主體製,不一定在其他國家行得通。
這個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國家之間文明發展步伐並不一致,國家政體多元化,經濟製度差別化都注定了以美國為首的價值觀,在全世界推廣過程中失敗的命運。
當中國在過去二十年中異軍突起,在2010年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美國突然間發現,中國比俄羅斯對手更加可怕,更難對付。那個時候開始,美國精英已經意識到,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可敬,可畏,可懼的真正對手。很多專家學者,尤其中國專家學者以為中美關係惡化是特朗普時代才開始。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奧巴馬第一個任期時,奧巴馬團隊就推出《美國製造業促進法案》呼籲美國在中國投資商回歸美國。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那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經過這幾年的努力,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依賴程度大幅度的下降,這就是特朗普發動中美貿易戰的底氣。
很遺憾,中國很多政府官員並沒有看到這一點,而且,還以為美國民主黨政府對中國十分友好。殊不知,如今美國從精英到百姓,從共和黨到民主黨,唯一形成共識的地方就是圍堵中國的議題。
特朗普之所以如此執著地踐行他競選承諾,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45%的關稅,這隻是在實現他年輕時候的夢想,雖然,目前關稅還沒有提高到46%,但是,阻止中國商品進入美國決心始終沒有變。
特朗普一直認為,美國這二三十年停滯不前,那是因為中國占了美國的便宜。所以,美國如果要再一次偉大,就必須打趴中國。這就是特朗普一貫的主張和全球的戰略。
從以上分析我們非常清楚地得出結論,中美關係做實了基辛格說的,中美關係一去不複返了。如果從特朗普執政以來圍堵中國各項戰略部署來看,中美關係早已經陷入泥潭,中國不要再對美國抱有任何幻想,即使明年大選特朗普落敗,民主黨上台,中美分道揚鑣的格局不會改變。
用句高大尚的說法,這叫“戰略欺騙”!
這回你們懂了吧?
本來就不應該,對美國抱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