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語

半路出家,不要嫌我老矣,但願還有餘熱發光,秋末涼意已去,寒冬悄悄走來,我喜歡梅花的骨氣,不媚,不豔,不俗,不嬌,一片白雪幾點紅
個人資料
許楠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房價:斷崖式大跌嗎?》

(2019-01-28 14:52:01) 下一個

《中國房價:斷崖式大跌嗎?》

原創:耀楠 (自由撰稿人)

於洛杉磯

1-28-2019

中國房地產是否會下跌,或下跌幅度多大,是斷崖式下跌呢?還是緩緩下跌?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先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中國房地產是否存在泡沫?

第二,中國房地產下跌的原因是什麽?

中國房地產存在泡沫嗎?

中國房地產是否存在泡沫,關於這一點海內外經濟學家都有共識。那就是中國房地產確實存在泡沫。目前問題的分歧在於,這個泡沫有多大。是不是已經大到即將破滅的程度。

大家看一個宏觀數字。摘取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2017年底,中國房地產總價值大約65萬億美元,這個總價值超過美國+歐盟+日本房地產60萬億美元總價值。這個龐大數字不是變魔術出來的,而是,一磚一瓦壘起來的。這是在不到三十年時間裏構築起來的一座房地產通天塔。

按照一般邏輯,或經濟規律,任何商品價格每年增長速度超過12%,那已經屬於超過正常商品平均增長速度,是不可持續的。

我們先以12%增長率計算,隻要6年時間,其價格就能增長一倍。但是,中國房地產價格增長速度是按照倍數計算,遠遠超過年增長12%。也因此大家常常用坐火箭的速度來形容房地產價格的增長。這也是在過去三十年中,所有投資房地產人都津津樂道的“成功”經驗,“遠見”的目光。

因此,中國房地產泡沫的確已經形成,這是沒有異議,隻是這種泡沫為什麽一直不破,背後原因是什麽?值得我們深思。

人均收入與房價相關性

探討人均收入增長與房價增長之間的相關性。這是國際上通行的衡量房價高或低的標準。在成熟的經濟體國家,一般居民按照平均收入計算,7-8年收入就可以買到一棟房子。大家扳一下手指,算一算在中國買一套房子需要多少年的收入。國家統計局今年一月份剛剛公布一個數字,中國中等收入範圍是2000-5000元。按照5000最高計算,在二線城市一般均價15000元/平方米,一套120平方米房子,需要180萬元。如果中等收入家庭每月儲蓄3000元,一年36000元,按照可以負擔貸款計算,頭款必須達到120萬元。如此算來,這個家庭需要儲蓄33年才能付得起頭款。有人說在北上廣買一套房子,那可是需要三代人努力工作,還要不吃不喝,或許才有機會買到一套房子。

從收入與房價比來看,顯然,中國房價偏高,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都是如此。如果看美國收入與房價比,一般大學畢業生,工作5年以上,都有機會買到房子。比如,剛剛大學畢業生收入5萬美元,每月儲蓄1500美元計算,一年儲蓄18000美元,5年儲蓄9萬美元。那樣賣一套30萬美元別墅,頭款達到30%了。剩下的按揭貸款每月900左右,加上房產稅,也就是自付1100美元/月。因此,儲蓄1500美元/月,支付按揭貸款還有剩餘。這樣房子價格在大部分美國城市都可以買到。

這也就是中國很多人看到美國房價,大呼這個價格太便宜。前幾年,中國購房團,大手筆進入美國房地產市場,就是因為價格便宜,如賣一套北京房子,可以買美國4-5套房子。

在中國都是哪一些人在買房

看看都是誰在買這些房子。目前沒有具體資料。不過我們可以從房子空置率狀況,來判斷這些房子所有權歸屬。官方有一個空置率數據。很長時間裏,一線二線城市房子空置率都在20-30%之間徘徊。

到底是什麽人買了房子不住,而長期空置著呢?通過下麵購房者分類,基本上就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購房族類,來自農村人群包括來自農村大學畢業生,或城市剛需一群人。這一大群體人,因為他們收入處於中低水平,屬於城市邊緣人,他們屬於剛需群體,或那些等房結婚的人,或農村進城的年輕人,如果買了房子,那是迫不及待的要搬進去住,那是他們一生的夢想。所以,空置那麽多的房子肯定不是剛需買房人,或農村進城的人,包括農村來的大學畢業生。

第二購房族類,那就是生意人,這批人買房子主要作為投資,在中國投資房地產不是依靠租金作為回報,而是,期待房子價格上漲,以增值作為投資第一考量,所以他們很多情況下不去裝修房子,寧可胚房閑置著。這是空置房一大來源。

第三購房族類,外國投資者,這裏包括公司,機構投資人,在華工作人員,尤其港澳台,以及歐美澳日本發達國家華裔回國創業或工作人員。這一族類特點是以實用加投資為目的。對於這一部分外資湧入房地產市場,他們多以實用為主,兼有投資功能。

第四購房族類,那就是權貴階層,中國公務員達3000-4000萬,這是一個龐大購房族類。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公務員,擁有如此大的係統。這些人往往有錢,有權,他們屬於中國房地產最強的購買力,一般公務員擁有幾套房子那是正常現象。這部分購房族類除了自己住以外,其他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投資,而且,他們憑借著權力,購房成本相對比其他族類偏低,因此,通常情況下,不會拿去裝修出租,而是等待合適時機出售,這是空置房又一來源。

第五購房族類,就是中產階級。這裏指的中產階級不等同於中等收入階層。以現有中國實際情況來看,中產階級主要指在各大公司工作了十年八年,年收入超過十萬以上的階層。這些人有了相當儲蓄以後,一般情況下,投資房地產就成為他們的首選。第一套房子自己住,當他們發現自己第一套房子越住越值錢,於是,投資性買房的想法很快就付出實踐了。這個族類購買的房子占比相當大。而且,這一族類與之前幾個族類所不同的是,他們都使用了高杆杠方式,利用銀行貸款購買房子。官方有一個數據,中國個人負債率達到80%,這其中,中產階級占比相當高。從這個平均數看,這些使用高杆杠的族群,肯定有人負債率超過100%。這部分高負債率的人都是中產階級。還有,中產階級購房者都是知識分子,文化素養很高,懂得投資理財,因此,他們買了房子都會拿去裝修並出租。這是他們利用房租收入支付按揭貸款一個重要來源。

由於這部分購房者多采用高杠杆,過高的負債率所產生的風險相對比其他族類都高很多,也就是說,房子價格不能跌,如果房價下跌到一定比例,這些人的按揭貸款支付就有可能出問題。

同時,更重要的是高杠杆引起的心理壓力,有可能造成他們擔心房價下跌太快,於是,急於出賣手中房子,寧可虧損一些,否則,一旦房價斷崖式下跌,這些人有可能連自住房都不保。由此看出,這部分購房族類,也不是空置房的製造者。

如果房價斷崖式下跌,它不會提前告訴你

在中國房地產泡沫已經形成一段時間,國內外很多經濟學家都在預測中國很快出現房地產泡沫破裂,結果呢?中國房地產泡沫不但沒有破滅,反而,房價越漲越高。這種現象並不是一種正常經濟現象,這其中有政府強力幹預的結果。筆者認為政府幹預房價不是不可以,關鍵的問題是,政府幹預是否破壞了房地產運行機製,是否扭曲了房地產市場規律。現在出現一種令中國擁房者得意忘形的思想,不管房價怎麽下跌,政府都會政府兜底。因而,這些人自我麻痹,他們忘記了一個基本常識,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更何況房地產投資在所有資產投資裏麵屬於中等風險投資標的。這種對房地產市場風險視而不見,麻痹大意時間越長,整個市場出現風暴的風暴的機率越大,市場可控的能力越弱。從曆史角度看,往往市場爆發點出現在一些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小事上,這小事就有可能釀成巨大災難。

從以上幾方麵可以看出來,中國房地產存在泡沫已經是事實,隻是什麽時候會被搓破。目前還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這是很難預測的。08年美國次貸危機出現的時候,也是在沒有任何預警信號的情況下突然間爆發出來的。而且,房地產危機會迅速波及銀行信貸,銀行信用,以及銀行資產平衡表,隻要部分銀行出問題了,或破產了,所有經濟體都不能幸免於難,所有人都會成為受害者。全美房價平均下跌40%以上,很多城市房價下跌到70%。這就是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後果。中國是不是也有可能出現突然間房價暴跌呢?且看且說。

回答第二個問題,也就是造成中國房地產下跌的基本原因在哪裏?

房地產屬於特殊商品,它兼具使用功能與投資功能。從官方公布的住房數據來看,中國十四億人平均住房麵積達到三十多平方米,這些數字還不包括農村自建房。如果把農村自建房加進來平均的話,中國人均住房麵積超過五十平方米應該是可信的數據。

中國住房過剩這是官方給出的答案,那麽,既然房子過剩了,為什麽開發商還在繼續蓋房子呢?這不是違反經濟規律嗎?任何商品進入市場以後,如果出現供過於求,那麽必然價格下跌,這是一般常識。比如,豬的出欄數量超過市場需求量,必然出現豬肉價格下跌。按照這個邏輯,房價為什麽已經供過於求了,房價還是跌不下來呢?

房價既然過剩了,為什麽跌不下來

這就是中國特色。這個特色體現在中國特殊的體製上,中國既不是計劃經濟,也不是市場經濟,這種倆不像的混合體製,與過去任何一個時代,所定義的國家經濟體製都不同。它把市場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不在乎手段與過程。它也不僵化地固守計劃經濟管理製度,當人的思想從僵化中解放出來以後,追求權力的欲望在利益催化劑的作用下,很奇妙地化著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這股力量就像物理學上的合力原理,各方麵力量都作用於一個點,那就是發展經濟,政府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最近一直在討論的中國模式,或稱之為中國製度優勢。當然,今天主題不再討論中國模式,而是在這種混合體製中,房地產如何做到隻漲不跌,至少到今天為止是這樣的。

 

房價上漲的客觀原因

首先我們看到,政府強製幹預房地產市場很容易造成一種假象。就是政府一直在托住房地產市場價格。這就給投資人搭建一座永不倒的通天塔,這座塔的基礎是政府不會倒,也不可能倒。因此,投資人認為中國房子隻有漲,不會跌,即使漲到今天這麽高,大家還是認為房價會繼續漲,不可能跌。現在擁房者把房價與政府信用劃等號,政府與政權劃等號,隻要政權穩定,政府信用就有保正,隻要政府信用還在,房價就會繼續漲。這就是目前中國擁房者的邏輯。

即使,大家明知道,這是不可能。但是,所有買房者仍然相信過往的經驗,這就是所謂經驗勝於雄辯。在過往二十多年中,專家不斷警告房價太高了,那些不顧專家警告,抱錢跑步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人,這麽多年來,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個個笑逐言開。而那些瞻前顧後,願意聽取專家意見的人,或害怕擔當風險的膽子鬼,都把錢存在銀行,結果呢?錢越存錢越小,本來可以買一套房子的,幾年以後,發現這些錢連一個衛生間都買不到了。

這種現象說明什麽問題,對已經購房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經驗,對於等候買房的人而言。那是一個後悔莫及的慘痛教訓。

當這兩方購買力疊加起來之後,房地產市場就形成一種勢不可擋的驅動力量,那就是已經買了房子人,信心十足繼續勇往直前,還沒有買的人,擔心錯過這一波漲價,於是誠惶誠恐地追高市場,不顧後果地跑步跟進。這就是今天中國房地產市場房價不斷飛漲的客觀原因。

房價上漲的內在原因

當然,房地產市場價格不斷上漲,背後推手市場隻是輔助力量,真正原因是政府幹預的結果。

讓我們來解剖一下,中國政府是如何成為房價上漲的推手?

在中國房地產價格組成中,房價的30%是出讓金,10%是稅和費,兩項加在一起占房價40%。也就是說,房子買賣中有40%財富被政府拿走了。在很多城市,土地出讓金已經成為地方政府財政一個重要來源,甚至,成為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號稱土地財政。隻要屬於土地財政的城市,那些政府就有內在動力推動房價上漲。一方麵,房價上漲,土地拍賣時,買家就多,買家一多,競價就高,競價一高,土地出讓金收入就水漲船高,政府財政充裕了,政府投資就可以隨心所欲,基礎建設到處鋪開,不計成本,不計效益,隻要麵子,隻要政績,隻想升官。這是政府官員推高房價的動力之一。另一方麵,保持本地房價隻漲不跌,有利於本地方經濟穩定發展,房地產繁榮,就會帶動相關產業繁榮,這是一種聯動關係。

如果從2018年全國財政收支來看,去年財政赤字達4.2%,創曆史新高。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當政府出現嚴重的財政困難,再加上政府債台高築。如果維穩因素再考慮進來,幾個因素交互作用,怎麽看,政府都不允許房價下跌。

但是,我們之前談到中國混合體製,除了政府幹預力量外,市場依然在起作用,隨著這麽十年來,政府不斷通過調控房價,幹預市場,使房價不斷推高,可是,我們看到市場的力量也在加速發揮作用,那就是供過於求,導致價格下跌的原理,逐步在市場中開始顯現,因為政府幹預的空間越來越小。中國混合體製就是政府幹預與市場處在天平兩端,政府幹預空間小了,那就意味著市場力量在逐步加強。這種平衡的態勢很容易被一些不經意的事件而打破,往往一夜之間就有可能讓天平一下子倒向市場一邊。

2019年中國房價走勢

對於2019年中國房價走勢判斷是,房價不會大跌,也不會大漲,應該處在橫向盤整階段。但是,正像最近中國把房地產比喻成灰犀牛一樣。什麽時候灰犀牛起來攻擊,沒有人知道。

不過,有一個基本邏輯有助於我們判斷這隻灰犀牛會不會攻擊我們。

那就看中國經濟整體走勢。雖然,2018年中國GDP增速達6.6%,但是,這是28年來最低增長速度。中國經濟放緩已經是共識,否則,官方不會發出,“穩中有憂”“下行壓力大”等警告語言。可是,中國官方公布經濟數據,也常常被人質疑數據真實性,或是不是有造假嫌疑。最近,中國體製內經濟學家向鬆祚說,2018年中國真實GDP隻有1.67%,如果真實情況果真如此,那麽,2019年中國經濟肯定更為糟糕,出現負增長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這個判斷是正確的,那麽,中國經濟已經步上衰退途中,經濟衰退典型特征就是社會上出現大批失業人潮。失業意味著沒有了收入,或收入大幅度減少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中產階級,這一族類是房地產主力軍,如果大批中產階級房子按揭斷供了,銀行勢必收回房子,那時候,房價就會像坐滑梯一樣,順勢而下,沒有力量能過阻止的住。

當這種態勢形成時,政府想阻止房價下跌,恐怕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結論:2018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驚險中度過,2019年房地產已經成為一頭巨無霸灰犀牛,隨時都有可能攻擊市場。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