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美國不急於建高鐵》
原創:耀楠 (自由撰稿人)
於洛杉磯
12-21-2018
在過去十五年中,凡是去中國旅行的,都有這樣感慨。中國變化太快了,快到三個月不回家鄉,都找不著回家的路,但是,最讓人最驚歎的,還是中國高鐵。
短短的幾年功夫,中國自主品牌高鐵已經開始運營在祖國的大江南北了。現在中國高鐵總長度超過2.5萬公裏,並作為國家品牌輸出世界各地,包括美國。雖然美國進口中國高鐵整個係統還在評估中,但是,高鐵車廂已經進入了美國市場。
在美國,當我們談論中國高鐵的時候,大家都很納悶,美國這麽發達的國家,無論技術,資金都不缺,可是,為什麽不發展高鐵呢?
在中國坐過高鐵的人都知道,那實在太方便,太快捷了。那種舒適,寬敞,安全,又快速的感覺實在難以言狀。原來做火車,要花十個小時時間,現在做高鐵一個多小時就到達了。一天辦事的區域比原來擴大幾倍,甚至更大範圍,效率更高。
那麽,美國為什麽不建高鐵?或者說不急於建高鐵呢?
從以下幾個因素中,應該可以找到答案。
第一,美國財政體製決定了在美國建設高鐵並非易事。由於,美國全國交通網絡建設職責與權限歸屬於中國有很大不同。這很大程度上製約了美國發展高鐵的計劃。聯邦財政隻負責跨洲高速公路,鐵路等全國性基礎設施建設。州政府財政負責跨郡或跨市,屬於州一級公路網建設。對於屬於郡或市內的交通網絡,一般由郡或市政府財政負責。當然,州級,郡級和市級交通網建設,在資金上都可以向上一級申請財政補助。
另外,美國聯邦政府對州政府,或郡政府,或市政府沒有行政直接管轄權,隻有通過聯邦體製內財政撥款權限,製約州或郡或市履行政府權力。
這種製度的安排,顯然不利於聯邦政府實施全國一盤棋的計劃。效率低下就成為必然的結果。
高鐵屬於跨洲交通運輸網絡,聯邦政府在沒有急迫需要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動用大量財政撥款布局像高鐵這樣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美國完善而高效的高速公路網遍布全國城鄉,除了東部老高速公路網還在收費外,絕大部分地區高速公路網都是免費。
在上個世紀初世界經濟危機以後,美國聯邦撥付大量資金布局現代化的全國高速公路網。這個高速公路網運營了近一百年,對振興美國經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今天,穿梭在美國東西岸和南北走向高速公路上的貨櫃絡繹不絕,川流不息。其繁忙程度和高效率令人歎服。
然而,高鐵主要是載人,而高速公路即可載人,又可載貨。因此,對於美國人口密度並不算大,產業布局相對比較分散的具體情況而言,建設專一用於載人的高鐵,其投入與產出看起來並不匹配,也就是說,建設高鐵並不劃算,所以,眼下也就沒有緊迫性。
第三,美國幅員遼闊,空中交通網絡十分發達,一般大中型城市機場都有三個,或五個,或十個,像洛杉磯這樣國際大都會,國際機場就達到五個,國內機場至少十多個,還有專門服務於私人飛機的小機場遍布各個小城市。
以目前,美國空中交通運輸能力足以承擔人們外出旅遊,公務等需要。因此,高鐵也許不是那麽急迫的需要。
第四,從美國相關機構看到消息,高鐵作為鐵路的升級版,它還不是未來交通運輸網絡最適合的運輸方式。同時,高鐵隻能滿足於載人,而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鋪設軌道,成本高,加上功能單一,這些都製約高鐵在美國和其他人口並不稠密的國家發展。
另外,我們還看到,美國在解決載人的交通工具方麵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也取得很多科技成果。比如,地下單向運行通道,地上與地下汽車有效匹配,無縫連接。這在無人駕駛時代來臨時刻,應該很快成為現實。
還有很多種類的空中飛行汽車,或者稱之為空中小型飛行器,這些新科技,相信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夢想很快都會成為現實。
第五,地麵新型快速膠囊車,或許可以成為高鐵之後,地麵運行最舒適,最快捷,最具創新的交通工具。其速度超過高鐵的三倍。從舊金山到洛杉磯,900公裏路程,膠囊車隻要運行45分鍾。目前,舊金山到洛杉磯膠囊通道正在建設中。如果成功,這將是高鐵之後,交通運輸工具一大突破。
從這些分析來看,美國大麵積發展高鐵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是,個別地區建設高鐵還是很有必要,比如,洛杉磯到拉斯維加斯,紐約到波士頓,紐約到華盛頓等。至於是否使用高鐵,還是等待膠囊車技術成熟,這就不知道了。
無人汽車Will kill all passage trains, high or low speed, except metro.
美國是自由市場私有製經濟,沒人會投資一個不賺錢的項目。而且美國人均汽車普及率和公裏人均公裏數都是中國的十倍,普遍開車很方便。美國車價遠比中國便宜,汽油價格更低,人均收入更高,公裏網發達,高速公裏幾乎都是免費,城鎮普遍停車很方便。飛機票又不貴。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鐵完全沒競爭力。
美國全部人口三億多,分布在可居住麵積相當於中國兩倍的國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