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繆《局外人》讀書筆記
2023年10月24日
這是我第二次讀加繆的《局外人》。記得第一次讀完後,有種對這世間荒謬的悲涼感覺。
這一次再讀這部小說,是在了解了加繆的一些生平之後。加繆1913年出生於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父母均未接受過教育,他一歲時父親在一戰中負傷離世,母親帶著他投奔外婆。他的童年是在貧困與外婆的毆打下長大的。
看著他那副叼著香煙微笑的照片,我不禁心生同情。不知道為什麽,每當我知道某一個人不幸的童年時,都會有這種感覺。
維基百科介紹他是法國的小說家、哲學家、戲劇家和評論家。於1957年44歲時獲諾貝爾獎。三年後因車禍去世。
在我看來,加繆小說的文學性和思想性並駕齊驅。這篇小說中,世界的荒誕以及個人的被拋棄感使我深有共鳴。他在二戰中的巴黎參加過地下抗德運動,後期文學中也有很強的抗爭意識,這些“認清世界後依然熱愛它”的行動在我內心也如亮光般閃耀,有著不一般的敬意。
今天讀了前四章。這次讀更關注他的文學性。
他以第一人稱敘述。“今天,媽媽死了,或許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相信這個開場是很多喜歡加繆的讀者都記憶深刻的。他試圖給讀者一個什麽第一印象。“我” 似乎是一個對母親漠不關心的人。
前四章裏,他沒有任何對母親過世後的悲傷心理的描述。他的行為倒是隨處可見:在去母親養老院的路上暈暈欲睡;拒絕再看棺木中的母親最後一眼;為母親守靈時抽煙,也不去問候前來為母親守靈的朋友;第二天去遊泳、找女人看電影做愛尋歡等等。在“我”看來,“生活還是老樣子,沒有任何變化”。
如果一個人對母親沒有強烈的愛和過世後的悲傷,一定有著不尋常的原因。在我看來,雖然不合常理,但也是可以理解的。
2023年10月25日
今天完成了第一部的第五六章和第二部分的前兩章。
默爾索的鄰居雷蒙邀請他和女友瑪麗去海邊馬鬆那裏玩。三個男人在海邊散步時碰到了雷蒙以前情婦的哥哥。(以前雷蒙認為他的情婦對他不忠打過她,也由於情婦哥哥的挑釁打過她的哥哥。)
默爾索、雷蒙、馬鬆和情婦的哥哥以及另一個阿拉伯人在海灘打過一架後,默爾索獨自來到海灘。當那個阿拉伯人拿出刀子後,默爾索在酷暑的眩暈中開了五槍把對方殺死。
默爾索在獄中,律師對他說預審官對他在母親葬禮上的無動於衷很不滿意。預審官也質疑他在母親的葬禮上漠不關心、以及為什麽還要向死人開槍,希望他接受上帝的寬恕。默爾索沒有為自己做過多的解釋,認為母親葬禮上的事情與殺人案件毫無關係。
誰是對的?默爾索是有道理的。一個人在母親葬禮上沒有痛哭流涕不能成為他不愛母親甚至冷酷的證據,當然和他事後殺人也是沒有實質聯係的。他殺人的起始動機是自衛。
通過作者的描述,默爾索是一個沒有很明確的人生目標與規劃的人,看起來比較散漫,但他並非是一個偽君子或者惡棍。他喜歡女朋友的美麗,可以娶她,但也明確告訴她他並不愛她。對丟失了狗的鄰居沙拉瑪諾也給予了安慰,還幫雷蒙去警局作證,這些都表明他並非麻木不仁漠不關心他人的人。
法語LEtranger翻譯成中文是陌生人,指不屬於某一國家或團體的人,指那些與我們沒有共同點的人。加繆塑造一個這樣不符合大眾行為模式的人,讓讀者看一看這個社會會怎樣對待他。
我聯想到了我生活中發生過的一件事。我在國內晉職稱的時候沒有去送禮,心裏認為不應該通過這樣的手段去戰勝競爭者,也不應該在以學術水平評定的老師前輩麵前這麽鄙俗,希望以公平公正的態度按實力去坦誠對待,但得到的反饋卻是“其他人都和評委打了招呼,你本來應該是分數最高的,但是太清高了。”
社會潛規則代替了公正的評判,不符合大眾的行為模式(無論對與錯,好與壞)都將受排擠,不人雲亦雲,不跟風都會受壓製。群眾運動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一個利用這一社會心理得以成功的例子。
2023年10月26日
今天,我把全書讀完了。確切地說,我是在隨著作者“第一次向這個冷漠而未餘溫盡失的世界敞開我的心扉”中,幾乎淚目地讀完了最後一個段落,然後看到了“全文完”三個字的。
默爾索上了法庭,證人養老院院長說他不願意看媽媽的遺容、沒有哭;門房說他抽了煙;媽媽的男友貝雷茲也說他沒有哭;塞萊斯特說他是個男子漢,殺人是不幸的事故;馬鬆說他是個正直的老實人;雷蒙說他是無辜的;女友瑪麗說他沒有做過任何壞事。檢察官依據他對母親的冷漠、母親過世第二天就去看滑稽電影、遊泳和搞不正當關係進行了抨擊,認為他因為傷風敗俗的糾紛去隨隨便便地殺人。最後法官宣布他將被在廣場上斬首示眾。
默爾索拒絕和神父的談話,但在文中抒發了自己的內心。他覺得自己善良隨和,但就因為自己在母親葬禮上行為的與眾不同,卻被剝奪了說話和生存的權利。“我的命運由他們決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見”。
我有點為他著急,為這個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深埋於內心的人著急。法庭給了他說話的機會,他卻說得“沒頭沒腦”。
那就讓我來為他辯護吧:
我不是一個喜形於色的人,但不代表我冷漠。我喜歡我的女朋友,她有著“充滿陽光色彩與欲望火焰的麵孔”。我“熱愛的城市”裏的“小鳥的啁啾聲”“小販的叫賣聲”,讓“我都心滿意足,精神愉悅”。“安葬媽媽那天,我又疲勞又發困”,還沒有反應出發生事情的意義,“我是不願意媽媽死去的,” “我愛我的媽媽”。——我不是一個麻木不仁的人。但我很明白每個人都會死去,這也許對媽媽而言也是種解脫。
“我並沒有打死阿拉伯人的意圖”。我那天被酷熱的天氣搞的暈暈沉沉,當看到對方拿出刀子時,本能地開了槍,就像塞萊斯特所言是一個“不幸的事故”。
你們在大談特談我的靈魂,覺得我冷漠。即便是和我朝夕相處的朋友們都為我作證,說我正直、老實、無辜、沒做過壞事,但你們就憑那些根本不能反映我的本質的、也沒有對任何人造成傷害的與眾不同,來解讀我的靈魂。你們這些決定他人生死的人,有誰真正關心過我的內心?相信過我所說的沒有裝飾的真實的話?就這麽冷酷草率地決定了我的生死,到底是誰更冷漠無情?!
2023年10月27日
加繆的小說蘊含著很深的哲學思辨,也有很獨特的文學價值。
比如被法國文學評論家羅蘭·巴特稱為的“零度寫作”。《局外人》的筆調是中性而冷靜的。加繆筆下的“我”對於別人給予的無端蔑視和控訴都表現出一種幾乎事不關己的冷靜,“存在於各種呼聲和判決的環境裏麵又毫不介入其中”。
相比於大喜大悲的情感強輸出,一路克製的情感不僅會產生會讓讀者對後來出現的高潮部分產生更激烈地反響。比如,當我讀到塞萊斯特為他作證時內心就有強烈的共鳴,對主人公的處境產生了深切的同情。
其二,加繆通過複調式寫作對道德判斷進行了懸置。在法庭上,養老院的工作人員、默爾索的朋友們和檢察官從不同的角度對“我”是什麽樣的人做了陳述。從而可以看出,很多時候,我們在道德判斷上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人性在每個人眼中是不同而複雜的。對世界複雜性的哲思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事情的不同方麵。
我個人對加繆的價值觀還是相當認可的。他不僅以冷靜的筆觸去揭示這個世界的荒謬,並且在後期積極地去思考解決的辦法,是相當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從寫作技巧上而言,以哲學思辨為主的現代主義風格無疑是一座並不容易攀登的高峰。
(文中某些文學理論參考自王威廉老師的文學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