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語

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
正文

鮮為人知毛澤東重上井岡山

(2020-07-02 06:43:18) 下一個

鮮為人知毛澤東重上井岡山

 

1965年5月22日至29日,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毛澤東深情地說:“1928年8月30日,敵湘贛兩軍各一部趁我軍欲歸未歸之際攻擊井岡山,我守軍不足一營,憑險抵抗,將敵擊潰,保存了這個根據地。”看到碑上刻寫的《西江月·井岡山》一詞和架設在哨口上的一門大炮,毛澤東談起這門大炮是南昌起義軍帶上井岡山的,至於黃洋界上的三發炮彈,人們都說前兩發受潮,第三發沒有受潮,所以“炮聲隆”,其實也受潮了,隻是打前兩發時,使炮筒加熱,為打響第三發提供了條件,“從這點說,前兩發的功勞不能抹殺喲!這就是事物的辯證法”。大家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井岡山黨委同誌見毛澤東談興正濃,便將隨身帶來的黃洋界講解詞呈給主席審閱。毛澤東看到其中有《空山計》唱詞,興奮地笑了起來。 

毛澤東是一位京劇行家,美國記者斯特朗稱他為“戲曲鑒賞家”。毛澤東偏愛《空城計》,經常唱諸葛亮的“我正在城樓觀山景,……”這是因為他不喜歡京劇裏的搖板和慢板,而喜歡歡快的二六和流水板,正好當年紅軍編唱的《空山計》是二六板,於是他興致勃勃地輕聲唱起來:“我站在黃洋界上觀山景,忽聽得山下人馬亂紛紛,舉目抬頭來觀看,原來是蔣賊發來的兵。……”毛澤東唱罷吸口煙說:“看來井岡山時期就開始了京劇改革囉,舊瓶裝新酒,用革命鬥爭內容,便成了革命戲曲了。實踐證明,隻有廣大群眾聽得懂,京劇才有生命力。”

管理局的同誌向主席匯報:“去年‘末代皇帝’溥儀一行也上井岡山瞻仰革命遺址,唱了這段《空山計》京劇,還賦了兩首詩。”毛澤東說:“共產黨把皇帝都改造好了,我請他到中南海作客,吃了一次飯,坐在我身邊,我勸他結婚成家,他很感動。我還用稿費幫助他改善生活,他不好意思收下。你們說他在井岡山賦詩二首,我也想在山上填詞二首。”大家聽後熱烈鼓掌。

毛澤東以這種憶往昔、抒豪情的海闊心胸、浩然情愫,結合自己重上井岡時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所見、所感,前實後虛地填寫了兩首詞作: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淩雲誌,重上井岡山。千裏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 

念奴嬌·井岡山

參天萬木,千百裏,飛上南天奇嶽。故地重來何所見,多了樓台亭閣。五井碑前,黃洋界上,車子飛如躍。江山如畫,古代曾雲海綠。 

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猶記當時烽火裏,九死一生如昨。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礴。一聲雞唱,萬怪煙消雲落。

5月25日下午2時,汪東興、張平化、劉俊秀被召進賓館會客室,毛澤東問:“這次你們陪我上井岡山印象如何呀?”大家都談了參觀井岡山的感受,尤其對井岡山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的認識。毛澤東對他們說:“我離開井岡山已經38年了,這次舊地重遊,心情格外激動。回想創建第一塊根據地,許多革命誌士、英才良將犧牲了生命,盧德銘、何挺穎、王爾琢、張子清、伍中豪……這一張張年輕的麵孔,在我腦子裏都是活生生的。他們都是有堅定信仰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犧牲時都是二十幾歲呀!”毛澤東站起來倚著窗戶,望著窗外的景色,不禁想起從這裏走出的兩位綠林好漢袁文才、王佐。他說:“袁、王都是好同誌,雙雙入黨,為創建根據地作出了貢獻,我表揚他們對邊界的工農運動‘功莫大焉’!可是極‘左’路線和土、客籍矛盾把他們殺了,這一泣天曆史悲劇,我在閩西聽到後,幾天飲食無味。”

這時井岡山管理局的幾位領導同誌也來了,毛澤東利用這個機會,放開思路,縱談井岡山鬥爭的風雲歲月。他說:“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後發動反革命事變,中國革命遇到巨大挫折。8月7日,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上我被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後來瞿秋白在湖南弄到一本小冊子,裏頭有我說的‘槍杆子裏麵出政權’,他們大為惱火。斯大林也說,槍管的彈道裏怎麽能打出一個政權來呢?於是把我的政治局候補委員撤了。這件事中央特派員到井岡山誤傳我的黨籍也被開除了,這樣一來,井岡山人火了,不服氣,為我打抱不平,要向中央寫報告,恢複我的黨籍和名譽,我勸他們不要寫了,開除就開除唄,有啥子要緊?他們真開除了我的黨籍,我還是要幹革命的。井岡山人聽了我的話,很認真地說:‘開除了你的黨籍,你就不能當黨代表了,但師長總還是可以當的吧!’你們看,井岡山人的感情,對我有多好啊!”

汪東興問毛澤東當年井岡山紅軍由哪些部隊組成?毛澤東告訴他:有四支部隊,一是秋收暴動隊伍;二是袁、王地方武裝,改編時提出條件,保留原來建製,有一定獨立性;三是南昌起義餘部和湖南農軍會合的隊伍;四是後來上山的彭德懷紅五軍。 

毛澤東點燃一支煙,接著說:“你們大概不知道我為什麽選擇井岡山作革命根據地吧?井岡山是個好山寨,它與湘、粵、贛交界,周圍500裏全是峭壁山崖,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山上有袁、王綠林武裝,周邊六縣農民運動活躍,群眾基礎好,就是生活條件相當艱苦,吃紅米飯、南瓜湯,住破草房,蓋禾草,穿草鞋。那時隻有極少數人鬧點情緒,大多數指戰員都是堅定樂觀的,因而作戰非常英勇,黃洋界保衛戰就是有名的戰例。後來魯迅在上海看到我的詩詞寫‘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感到有種‘山大王’氣概,我笑了,確實有股梁山好漢的氣概。我對這個‘稱號’甚為得意,也喜歡結交綠林朋友,‘落草為寇,殺富濟貧’嘛!” 

這時毛澤東踱著方步對大家說:“今天的井岡山,比起38年前,大不相同了,修了公路,通了汽車,住進樓房,飯菜多樣,衣著整潔,還看電影,神氣多了,我相信井岡山將來還會更好,更加神氣。但是我勸大家,過上好日子,艱苦奮鬥的精神千萬不能丟掉,要知道,沒有井岡山過去艱苦卓絕的奮鬥,就不會有今天革命的勝利。人民江山是用無數生命換來的啊!”

5月26日,雨後天晴,陽光照耀著翠綠的山崗。毛澤東在汪東興、劉俊秀以及管理局袁林、孫景玉等同誌的陪同下,在井岡山賓館附近散步。

毛澤東時而欣賞門前豔麗花卉,時而駐步細看路邊田間禾苗生長情況。毛澤東問:“通往參觀點修了幾條路?”袁林答:“修了兩條路,還準備修通黃垇公路。”毛澤東說:“黃垇我去過,1928年1月,我率部攻打遂川縣城時在黃垇住過。”毛澤東指著賓館旁邊的禮堂說:“這幢房子為什麽沒有完工呢?”孫景玉回答:“缺乏資金。”毛澤東說:“既然建了,就把它建成。”毛澤東又問:“井岡山現在建有博物館、紀念碑,還有這樣好的賓館,來客多不多?”袁林說:“不少,特別是熱天,參觀的人就更多。” 

毛澤東聽了他們的回話後,意味深長地說道:“井岡山道路,已被中國革命證明是正確的。你們應該利用這部井岡山鬥爭史,多宣傳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讓後來的年輕娃娃們了解中國革命來之不易,教育他們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祖國。”

後來主席與陪同人員回到賓館休息室喝茶,毛澤東抽著煙,又深有感觸地說:“我這次重上井岡山,真是彈指一揮間。”停了片刻,毛澤東將目光射向未來,潛心思考著,亮出內心的憂慮:“千百萬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人民江山,會不會因為我們隊伍裏滋長特權思想而改變顏色呢?我一想到建立紅色政權犧牲了那麽多的好青年、好同誌,我就擔心今天的政權。你們看,蘇聯黨內特權、官僚集團占據了國家要害部門,撈取大量政治、經濟利益,一般黨員和老百姓沒有什麽權利,你提意見,他們不聽,還要打擊迫害。我們國家也有這種危險啊!官僚主義作風反過多次,仍然存在,甚至還嚴重。你們比我知道得多,但報喜不報憂。做官有特權,有政治需要,有人情關係。縣官不如現管,假話滿天飛,這些很容易導致幹部腐化、蛻化和變質,蘇聯就是教訓。我很擔心高級幹部出現修正主義,擔心有沒有製度管住他們,所以我強調井岡山革命精神不能丟,不能從我們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丟掉。” 

毛澤東這些令人振聾發聵的思想,是繼1945年論說跳出“興勃亡忽”曆史周期率、1949年提出“進京趕考”等一係列思考的延續和深化。那麽後輩共產黨人怎樣才能交出一份讓革命先烈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滿意的答卷呢?

毛澤東這次在井岡山探索了破題之途。他在與陪同人員討論什麽是井岡山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的時候,特別強調了士兵委員會的重要作用。他說:38年前,井岡山摸索到在連以上建立各級士兵委員會的製度,效果很好。“士兵委員會就是監督院,是監督官長的”,後來大家熱心提倡的是艱苦奮鬥,重視的是支部建在連上,忽視的是士兵委員會。雖然現在也說政治民主,不脫離群眾,但比井岡山時的士兵委員會就差得多了。全國性的政治民主沒有成為一種製度和一種有效方式。

由此可見,“文革”前一年的1965年,毛澤東在井岡山上就思考這個重要問題,提出要通過有效的政治民主製度,依靠群眾的監督力量,來保證人民江山永不變色。

5月28日下午,毛澤東找汪東興作出部署:“明天我們要下山了,作些準備,我要會見老紅軍、井岡山幹部和群眾,同他們合影。”於是汪東興與管理局同誌商量,作如下安排:先接見老紅軍、老赤衛隊員和黨政軍中層以上幹部及寧岡縣委成員,同他們合影留念;後接見工人、農民和居民,分幾批照相。要求大家見到主席後,不要搶著去同主席握手,隻恭立鼓掌。

與此同時,毛澤東生活管理員提前與交際處和賓館結清住宿、用膳賬款。按以往規定,毛澤東的夥食標準,除按定量交全國糧票外,每天夥食費交2.50元,七天合計17.50元。在賓館當了六年會計的雷良釗堅決不肯收下,他說:“38年前,毛委員在井岡山吃紅米飯、南瓜湯,為窮人打天下,如今他老人家故地重遊,是對我們井岡山人民的最大關懷。我們沒有拿出好東西來招待毛主席,連酒都未喝一次,僅僅嚴格按你們的規定為他做點普通飯菜,才十幾塊錢,叫我們怎麽忍心收下?”生活管理員解釋道:“你句句話在理,但首長和工作人員有嚴格的約法規定,這是紀律,我必須遵守。”雷會計還是搖著頭,不肯收下。管理員又說:“毛主席最反對搞特殊化,認為‘吃飯給錢,天經地義’。前幾年,主席身邊的個別工作人員隨他外出巡視時,曾向一些地方無償索取東西,後來我們院內整風,對這位工作人員進行了批評和幫助。主席知道事實後非常氣憤,不顧這人在他身邊工作多年,仍果斷決定將其調離中南海,另行分配工作,隨後主席從自己的稿費中拿出近2萬元,派人到各地一一退賠並道歉,以挽回造成的不良影響。你說,我能不交清錢、糧票離開井岡山嗎?”雷會計聽了這番話後,還能再說什麽呢!他噙著熱淚,開出了編號為0006484的發票。

5月29日,井岡山天空萬裏無雲。中層以上幹部都集中在賓館餐廳門前,其他幹部、職工及2000多農民在茨坪公路兩旁等候。9時整,毛澤東神采奕奕地健步走出賓館,茨坪立時沸騰起來了,人們歡聲雷動,沉醉在幸福之中。毛澤東在賓館門前與幹部合影後,於10時分四批同群眾代表合影,然後在公路上揮手接見兩旁的鄉親們。霎時間,“毛主席萬歲!”的口號聲此起彼伏,萬山呼應。毛澤東慢慢移動步履朝轎車走去,他走走停停,幾次回過頭來想多看一眼井岡山的親人。

歡送隊伍裏的雙雙眼睛望著主席一步步走近轎車,大家又像疾風卷過水麵似的向轎車湧了過去。毛澤東微笑地站在車旁,注視著送行的井岡山人。人們拚命鼓掌,拚命高喊:“再見吧,敬愛的毛主席!”毛澤東踏上汽車,再次向井岡山人揮手告別。轎車徐徐往前行駛,井岡山人仍依依不舍地目送主席,汽車轉彎了,許多人還久久不肯離去。

毛澤東乘坐的吉姆車途經吉安稍事休息後,於下午到達南昌。南昌是建軍聖地,一年前他曾來過。當年的八一起義距今也是彈指38年了,南征北戰的將軍們有的已是“鬢雪飛來”。人老了,這是規律,是辯證法,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永遠是這樣。為此毛澤東在古稱洪都的南昌城飽含激情地賦《七律·洪都》詩一首,以誌紀念:“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擊楫至今傳。聞雞久聽南天雨,立馬曾揮北地鞭。鬢雪飛來成廢料,彩雲長在有新天。年年後浪推前浪,江草江花處處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