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語

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
正文

“財,不如義高;勢,不如德尊。”

(2019-06-05 16:47:13) 下一個

 “財,不如義高;勢,不如德尊。”


[清] 袁枚:“天上若無難走路,世間哪個不成仙?”

[清] 金纓《格言聯璧》:“罪莫大於褻天,惡莫大於無恥,過莫大於多言。”(最大的罪惡在於褻瀆上天,最大的惡行在於無廉恥,最大的過錯在於多嘴多舌。)

 [五代十國] 馮道:“平庸者無譽無毀,優異者怨謗加身。”

[戰國] 列子:“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積於柔必剛,積於弱必強。觀其所積,以知禍福之鄉。”

[西漢]劉向:“財,不如義高;勢,不如德尊。”

有的人來到你身邊,是告訴你什麽是真情;有的人來到你身邊,是告訴你什麽是假意;有的人來到你身邊是為了給你溫暖,有的人是為了使你心寒。這一切都是生命的禮物,無論你喜歡與否都要接受,然後慢慢理解它們的意義。

[西漢] 賈誼:“賤而好德者尊,貧而有義者榮。”

 [清] 王永彬《圍爐夜話》:“奢侈足以敗家;慳吝亦足以敗家。奢侈之敗家,猶出常情;而慳吝之敗家,必遭奇禍。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庸愚之覆事,猶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見大凶。”(浪費足以使家道頹敗,吝嗇也一樣會使家道頹敗。浪費而敗家,有常理可循,往往可以預料;而吝嗇的敗家,卻常常是遭受了意想不到的災禍。愚笨足以使事情失敗,而太過精明能幹亦足以使事情失敗。愚笨的人壞事,隻是個小過失;精明的人壞事,事情就很嚴重了。)

[北宋] 林逋:“以謙接物者強,以善自衛者良。”

 [明] 洪應明《菜根潭》:“貧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權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於膏粱,布袍暖於狐貉,編民不讓王公。”(一個貪得無厭的人,你給他金銀,他還怨恨得不到珠寶,你封他公爵,他還怨恨沒封侯爵,這種人雖然身居富貴之位卻等於自願淪為乞丐。一個自知滿足的人,即使吃野菜湯也比吃山珍海味還要香甜,即使穿布棉袍也比狐襖貂裘還要溫暖,這種人雖然說身居平民地位,實際比王公更為高貴。)  

[明] 呂坤:“無欲之謂聖,寡欲之謂賢。多欲之謂凡,貪欲之為狂。”

人不是物品,不必陳列在他人麵前,供人一覽無遺。留些空間給自己,把靈魂安置在一塊清淨的空間裏,讓時間和智慧慢慢地撫慰內心的傷痕,使其變暖變軟。

閻錫山:“利人,人助;利己,人離。利人者智,利己者愚。”

善良,是生命營養素;寬容,是道德提升膏;樂觀,是心理快活劑;淡泊,是健康免疫丹。

[唐] 孫思邈:“恣其情欲,則命同朝露也。”

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嫉妒者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折磨他的不僅是自己本身的失敗和挫折,還有別人的成功!”

[法國]巴爾紮克:“一個人倒黴,至少有這麽一點好處,可以認清誰是真正的朋友。”

當下最珍貴,緣去即成幻。人世間,沒有什麽東西是不能放手的。時日漸遠,回首時,你會發現,你曾經以為不可以放手的東西,隻是生命裏的一塊跳板。

[東晉] 葛洪:“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

人不敬我,是我無才;我不敬人,是我無德;人不容我,是我無能;我不容人,是我無量;人不助我,是我無為;我不助人,是我無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