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土地公

北美土地公 原創的北美商業地產投資案例
正文

北美最大爛尾樓之一的傳奇前世今生 | 土地公案例002 (二) Pritzker家族,賣 或是 不賣,曆史性的選擇

(2018-07-26 12:23:13) 下一個

第二部分:Pritzker家族,賣 或是 不賣,曆史性的選擇

 
經過全方位采集資料,盡可能地還原曆史,土地公認為,Pritzker沒有任何資產相關的理由,在2007年公開售賣Presidential Towers。而想要更好地理解Presidential Towers項目的拋售,就不得不談到,Pritzker的家族曆史——
 
Pritzker家族的財力全美皆知——從1982年,Forbes(福布斯)發布”全美家族財富榜“(America's Richest Families)開始,Pritzker的名字從未下過榜單的前十。
 
沒有人比Pritzker更清楚”美國夢“的極限在哪裏。
 
Pritzker家族財富的真正積累,開始於族內第二代移民。
 
Abram Nicholas Pritzker,1920年畢業於哈佛法學院的他,進入了父親的律所成為一名律師,幾年後他的弟弟,Jack Nicholas Pritzker,跟隨哥哥Abram的腳步也成為了一名律師。
 
1936年,兄弟倆發現投資機會,雙雙離職,在美國中西部的房地產市場和小型公司股權市場中掘金,完成了Pritzker家族的原始積累,成功打破了父輩(第一代移民)中產階級的隱形的天花板。
 
 
所謂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在家族原始積累的基礎上,Pritzker 的第三代,也就是圖中所示的Abram的三個兒子,進行了一場酷炫吊炸天的富二代逆襲,使得 Pritzker 家族躋身全美富豪榜。
 
Pritzker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Jay Pritzker,是不良資產的運作高手,經常並購破產企業的債券,得到控製權後,將旗下資產盤活,簡直是不良資產私募股權的鼻祖。
 
 
截至1985年末,Jay Pritzker和其兄弟注資購買的瀕臨破產的公司以及物業資產得以百位數記。
 
當時的他們還不知道,也許冥冥之中,天選之力無可阻擋。第三代所創造的財富將會遠超祖輩,Pritzker的影響力將會拓展整個美國的版圖。
 
1953年,Jay Pritzker 32歲,結識了一名有誌青年,沃倫巴菲特。23歲的巴菲特,每天心裏惦記著可可豆的交易。芒格還未成為他的搭檔,巴菲特還沒有完成“從猿猴到人類的進化”。
 
 
而已經“進化成人類”的Jay Pritzker,深得父親對於收購不良資產,以及運營企業的真傳——
 
在認識巴菲特的那一年,Jay Pritzker連同他的兄弟,Robert Pritzker,作價三百五十萬美元,收購了一家瀕臨破產的俄亥俄工廠,怡口母公司(Marmon),將不良資產剝離,改善經營。
 
怡口母(Marmon)沒過多久便開始盈利,一旦開始盈利,怡口母就變成了Pritzker家族第三代的收購平台。
其他製造業的小企業被一一囊入旗下,Marmon的資產逐漸壯大,包括車軸,火車車廂,汽車,電線電纜,等等一係列的製造產業。
 
1976年,Marmon收購的Cerro Corporation,使得Marmon的每年營收直接翻番,第一次超過了十億美金。
 
1981年,Marmon繼續拓展版圖,收購了美國三大消費者信用體係公司,Trans Union Corporation,使得營收直逼三十億美金。
 
時間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一種成全。
 
距離收購Marmon的六十年後,Marmon成為了Pritzker資產體係中最珍貴的明珠之一,在全球23個國家共有19000個員工,營收達七十五億美金。
 
而當年的有誌青年,巴菲特,也在時間的成全裏,憑借Berkshire Hathaway這一史詩級的企業收購平台,修煉成了世界級的頂尖投資者、企業家。
 
六十年後,Pritzker家族又和巴菲特交集在了一起。
 
第三代掌門人已逝,第四代繼承者共有十一位,股權分散,無法對Marmon的未來達成一致。
 
雖然當時的Marmon利潤率高,且每年為Pritzker貢獻超過50億美金的營業收入,但家族爭鋒已無可調解,第四代中有誌在商場做出一番大事業者寥寥無幾。唯一能平息家族內部鬥爭的辦法,就是用屁股決定腦袋,出售資產,拿現金走人。
 
 
既然Pritzker的第四代,不是所有人都有心耕耘龐大的商業帝國,巴菲特適時主動提議一個解決方案——Berkshire Hathaway提議收購Marmon,作價48億美金率先將該資產63.6%的股權囊入懷中,再逐步分幾年收購剩餘的36.4%,定價以Marmon的年營收入為基準。
 
2010年,Berkshire為16.6%的股權支付了15億美金的價格;2012年,作價14億美金收購9.8%的股權;2013年將剩餘的股權以14.7億美元全部買入。
總收購價格為91.7億美元。
 
曾經一心關注可可豆的交易員,曆經六十多年的商場浸染,終成奧馬哈先知,再一次成功地為 Berkshire Hathaway 添加了一名現金牛大員。
 
 
另一邊,雖然Marmon難逃被收購的命運,但是在50年代被收購的資產中,有一顆閃閃發光的鑽石,逃脫了家族內部的爭鋒,仍然牢牢地掌控在 Pritzker 家族的手中。
 
就在收購 Marmon 後的四年,1957年——
 
第三代家族掌門人Jay Pritzker和兄弟Robert Pritzker,由於十分中意一家汽車旅館的名字,有錢任性地”揮霍“了220萬美元,購買了一個獨立運營,臨靠著洛杉磯機場的汽車旅館——
 
這個旅館的名字,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凱悅(Hyatt)。
 
 
經過十幾年的經營,Pritzker將凱悅酒店(Hyatt)從獨立的汽車旅館擴張成為國際化全價位連鎖酒店,於1962年上市。
 
1968年拆又分成了兩個獨立的上市公司——凱悅集團(Hyatt Corporation)擁有所有酒店物業的產權,凱悅國際(Hyatt International)則實現了重資產退出,品牌留存的輕資產模式,管理酒店運營,授權 Hyatt 酒店品牌,主要收入來源於酒店經營的費用。
 
之後一直到2004年,Hyatt 的上市股權部分,經曆了包含私有化和公司合並在內的複雜資本運作,最終合並更名為凱悅酒店集團(Hyatt Hotels Corporation),旗下包含777個酒店物業,遍布54個國家。
 
凱悅酒店集團(Hyatt Hotels Corporation)被 Pritzker 持有至今,僥幸逃脫了被收購的命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