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無關華為還是中興,國企還是“民企”,“姓黨”才是中國企業的致命傷。

(2019-01-30 03:22:08) 下一個

為了一個孟晚舟,中國政府動用“舉國體製”加以應對。外交、宣傳和國安司法部門都出動了。此舉再清楚不過地暴露了中國政府與華為的關係。華為這個“民企”比一般的國企更國企,它高於國企直屬“國戚”。動了華為,朝廷都要震怒。即便不敢得罪美國,也要抓住加拿大狠狠出幾口惡氣。

這一切,讓外國人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體製的理解。圍繞孟晚舟而展現出來的“中央級”政府作為,坐實了西方的長期以來的懷疑。即中國的公司不是獨立於政府之外、自主經營的經濟實體,而是受到政府嚴格控製的工具,確切說是中共的工具。不管國企民企,它們都必須做到“黨叫幹啥就幹啥”。也就是“姓黨”。

中國現行體製要求“黨管一切”。大學要姓黨,央視要姓黨,工會婦聯紅十字會要姓黨,解放軍情報部要姓黨,公有民營企業要姓黨,華為當然也要姓黨。也就是說,在姓黨這一點上,華為和解放軍情報部是沒有差別的。

答案就很清楚了。任何國家,如果無法接受解放軍情報部門介入本國網絡建設的話,也一定無法接受華為。就這麽簡單。

華為的遭遇,體現了中國式一黨專製、黨管一切體製與外部世界不可調和的衝突。這種體製性的衝突,在企業產品還是一般消費品的時候不會引起關注。誰都不會擔心買包中國產花生豆吃下去就會遭中共隔洋控製。但對於那些具有強大的數據收集和網絡傳播功能的產品,就沒人能掉以輕心了。網絡設備是會從網絡上接受指令的。設備是誰造的,它就會接受誰的指令。這些指令可以是非常一般的狀態查詢、發放安全補丁或安裝升級包。也可以是搜集數據加以回傳的要求,還可以是摧毀係統的命令。

網絡設備越來越多,安全隱患也越來越多。不單是華為、中興等通訊企業的產品,最近連中國企業生產的地鐵車廂也引起了美方的安全擔憂。顯然也因為那些車廂是姓黨的企業造的。車廂已不再是單純的載客容器,它也是一個網絡設備。它會搜集車內和車廂沿途的各種信息並向外部發送。它也會接受外部的指令改變車廂的運行狀態。惡意的外部勢力一旦成功控製車廂,就有能力引導列車造成災難事故。當國家處於戰爭狀態時,被敵國掌握的車廂就能成為破壞本國的武器。

地鐵車廂有這樣隱患,無人駕駛的汽車、船舶、飛行器等等也都會有。5G網絡實現後,幾乎所有東西都能連上網絡成為網絡設備。這將導致數據信息安全問題更加突出。到那時說不定連電視機、冰箱、微波爐等等都會引起安全關注。按這趨勢,將來可能會有更多姓黨的中國企業造的產品象華為一樣遭到排拒。

所以,氣勢洶洶地和西方人爭辯什麽“至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華為設備有後門”雲雲根本沒用。人家不在乎你的設備是怎樣造的,隻在乎是誰造的。姓黨的企業造出的產品會聽黨的話。這就夠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