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平

特別介紹本人的三大發明:1.自然世界曆方案 2.曾碼切音子聲漢字輸入法 3. 巧智圖
正文

談閏年和閏月

(2019-01-26 17:22:26) 下一個

談閏年和閏月

曆法裏有閏年和閏月兩個名詞。它們的意思卻很不相同。

閏年是公曆裏的名詞。它表示大年,即366天的年,比365天的年多一天的年。這樣的大年是有規律出現的。規律就是閏法。閏法是人製訂的。不同的閏法就是不同的曆法。

譬如,儒略曆的閏法是:逢4的倍數年為閏年。

而格裏曆的閏法是:逢4倍數年為閏年;逢100的倍數年減閏;逢400的倍數年免減閏。

這樣,儒略曆的平均年長為365.25日。格裏曆的平均年長為365.2425日。

由此可知,每一年的曆法日數都不是精確的回歸年長,而是近似的回歸年長。

為什麽要這樣定曆法,是為了方便。曆法的年長有了規律,曆法的年就透明了。年透明了。人人都知道今年是什麽年?有幾天?哪一天是新年元旦?年如果用精確的回歸年,那哪一天是新年元旦就很少人知道了。年就不透明了。就這一點區別,你讚成哪一種年?想必多數人讚同閏法固定的年。

公曆裏本來沒有“月”這個東西。月是月亮繞地球一圈的時間長度。精確說朔望月是29.53059日。把它整日化,就得大整數30日,小整數29日。這就是陰曆的大月和小月。

精確的朔望月如果模仿陽曆的做法,把29日的小月叫平月,30日的月叫閏月。也規定一個確定的數學規律來確定閏月。那麽大小月就透明了。人們就都能知道哪個月是平月,哪個月以閏月,這樣陰曆就方便了。

可惜中國幾千年使用陰曆(學名稱夏曆,現在俗稱農曆是錯誤名稱),卻沒有人倡導把陰曆透明化。實際上中國曆史三千多年。一直是用的精確朔望月。哪一天合朔,要由主管天文的部門(皇朝年月是“司天監”,現在是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觀測計算後公布。這就是過去的皇曆,或稱“老黃曆”上的每月初一。每月初一當然是不透明的。人們隻能查老黃曆才能知道。現在是查公曆日曆或曆表才能知道。

自然世界曆方案給出了一個配套的“透明陰曆方案”。裏麵給出的小月變大月的規律,就是閏月的閏法規律。

要注意:透明陰曆裏的“閏月”,不是夏曆或“農曆”裏的“閏月”。因為透明陰曆裏沒有“年”這個概念。月不分年。月隻按紀月排序。即從紀月1月開始,連續不斷用序數排序號。所以“閏月”就是小推變大月的月。

自然世界曆的閏年閏法是在格裏曆(即公曆)閏法的基礎上增加一條:逢長紀元萬年中的3200倍數年減閏,即長紀元3200年、6400年、9600年、13200年16400年、19600年減閏。

配套的透明陰曆閏月的閏法是:

紀月雙數月為閏月。

每百月的30倍數月(30、60、90)為閏月。

每萬月的1000,3000,5000,7000,9000月為閏月。

每十萬月的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月為閏月。

如果要透明陰曆的月與自然世界曆的月相對應,那麽規定:‘

透明陰曆的1日在自然曆x月的1~15日歸x月,

透明陰曆的1日在x月的16~30日或年餘日的歸x+1月。

夏曆裏的閏月則是另一回事。它不是陰曆裏的小月變大月後的名稱。夏曆裏的小月不會變大月。夏曆的月序號隻有12個。但夏曆的年卻有大小年兩種。小年有12個月。大年有13個月。但月序號隻有12個。即月名隻有12個。那麽大年裏的13個月怎麽辦呢?隻好把多出的一個月不給月序號,即不給取月名,而稱為“閏月”。哪個月是閏月呢?陽曆不是有24節氣嗎,其中12個單數節氣稱為“節”(取自竹節的節字),12個雙數的節氣稱為“氣”。夏曆月中包含有第幾個“氣”,這個月就稱“幾”月。因為陽曆一年隻有12個“氣”,所以有13個夏曆月的大年,必定有一個夏曆的月中不包含“氣”。這個月就是閏月。它前麵的月是幾月,它就叫“閏幾月。就好像這個”月“不是親生的女兒一樣。

所以夏曆(或現在俗稱的農曆)的閏月,與公曆中的“閏年“完全不是一樣的意思。這一定要明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