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建,河南大學國學研究所、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小說與中國文化研究學者,《西遊記》研究專家。
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西遊記》裏玉皇如來老君誰大?
(2018-07-08 18:11:34)
下一個
《西遊記》裏玉皇大帝、如來佛祖、太上老君誰最大?
曹炳建
筆者在《〈西遊記〉裏有幾個妖怪》一文中,曾提到2013年複旦大學自主選拔錄取麵試時,考生被問《西遊記》裏有幾個妖怪。其實,早在2012年,複旦大學就出過另外一個和《西遊記》相關的考題:“《西遊記》裏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誰大?”筆者在上課期間,亦有學生問過類似的問題,隻不過對比的人物中加上了太上老君,如本文標題所示。對於這樣的問題,當然是沒有什麽標準答案,考生的回答隻要做到有理有據即可。這裏僅僅談一下筆者自己的看法。
筆者認為,要回答上麵的問題,首先就要審清題意。這包括兩個方麵:
一是要看清楚題目的限定。就複旦老師出的題目來看,是限定於“《西遊記》中”的玉帝和如來對比。因此,我們就既不能拿別的小說如《封神演義》裏的形象來對比,也不能拿宗教意義上的形象來對比,更不能僅僅拿《西遊記》電視連續劇裏的形象對比。比如說有人認為,《封神演義》中的準提道人就是如來佛祖,並拿準提道人和玉帝進行對比,就不很恰當。再比如就玉帝和老君的關係來說,道教向來以太上老君或者三清為其神仙世界的最高神。幾乎在所有道教典籍中,玉帝都隻不過是道教的四禦之一,而四禦隻不過是太上老君或三清的臣屬和輔佐。特別是根據道教重要典籍《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簡稱《玉皇經》)記載,玉帝的母親寶月光王後夢見太上老君送子與她,才生下小王子。小王子修行了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又經億劫,始證玉帝。可見,比起老君,玉帝不知要低上多少輩份。但是,我們卻不能據此就認為老君大於玉帝,因為這不是以《西遊記》中的形象所作的對比。至於說一些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縱然如86版那樣的經典作品,其中的形象和原著裏的形象也有巨大差別。如果考生沒有讀過《西遊記》原著,僅僅根據電視連續劇裏的形象來對比,也是不恰當的。
二要看清題目的概念表達。嚴格來說,“誰大”、“誰小”這樣的題目,在邏輯概念上是不嚴密的,因為題目沒有說清楚“大”或者“小”的標準。這當然不是出題老師的失誤,而是故意留下這樣模棱兩可的概念,以方便考生從不同側麵回答問題。當然,如果考生能從題目概念的不嚴密談起,從不同側麵分析其大與小,可能更會得到考官的認可。
明白了以上兩點,也就是審清了題意,我們就可以真正地進行對比了。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首先,可以認為三人中太上老君是最小的。我們先來看看如來佛祖和太上老君的關係。在《西遊記》中,雖然老君是道教教主,如來是佛教教主,似乎二者分不出大小來。其實不然。表現在法力上,老君明顯不如如來。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過程中,老君可以說是受害者——先是五葫蘆金丹被孫悟空偷吃,再是孫悟空從八卦爐中跳出,老君“趕上抓一把”,卻被孫悟空“捽了個倒栽蔥”。作為受害者,老君對待孫悟空,可以說欲除之而後快,一旦出手絕對毫不留情,不會留著什麽法術不用。但是,在天宮捉拿孫悟空的戰鬥中,老君惟一的一次出手,就是用手中的金鋼琢打了孫悟空一下,屬於物理而非法術攻擊。捉住悟空之後,太上老君自告奮勇將悟空放到八卦爐中鍛煉,沒想到沒有燒死悟空,反而煉出他一雙火眼金睛。正因為老君法力不高,所以玉帝在無奈之下,才派人去請如來前來降妖。反觀如來,見到孫悟空僅僅一個回合,就五指化山,將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又貼上了“唵、嘛、呢、叭、呢、吽”的壓帖,徹底降伏了孫悟空。二者法力誰大誰小,一目了然。
當然,也有讀者會說,太上老君的法力並不弱。如在金角、銀角相關的故事中,老君一個盛丹的葫蘆、一個盛水的淨瓶、一把煉魔的寶劍、一柄扇火的扇子、甚至一根勒袍的帶子,都讓悟空幾次被捉,傷透了腦筋。他的那個金鋼琢,不僅在花果山暗助二郎神打了悟空一跌,而且後來被他的坐騎青牛精偷去,在金兜山,竟然連悟空的金箍棒、眾神的武器和火具、乃至佛祖的金丹砂,也都被套去,嚇得佛祖也不敢說出妖怪的來曆,害怕妖怪“定要嚷上靈山,反遺禍於我也”。佛祖連老君的一個坐騎都如此害怕,豈不說明老君“大”於佛祖?
其實不然。佛祖不向悟空說出妖怪的來曆,也未必是真的害怕青牛精和太上老君,隻是不想因區區一個妖怪,而引起教派衝突罷了。最後如來不還是通過降龍、伏虎二位羅漢,“教孫悟空上離恨天兜率宮太上老君處”尋找妖怪的蹤跡,仍得以降伏了妖怪?眾所周知,《西遊記》是曆代累積型文學作品,其不少故事情節在《西遊記》成書之前就已經出現。在不同的故事中,由於作者對太上老君的態度不同,對其法力大小的處理也就不盡相同。這些不同的故事被作者組織到同一部作品中,就出現了前後的矛盾。就《西遊記》的作者來說,由於對明代統治者崇奉道教而禍國殃民十分不滿,所以連帶對道教乃至於其教主都給以某種程度的醜化,如把太上老君塑造得如此猥瑣卑劣,把道教的三清聖像丟進“五穀輪回之所”等。正因此,作者才沒有讓太上老君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一出場就用幌金繩套住悟空,用盛水的淨瓶和盛丹的葫蘆裝住悟空,用金鋼琢套去悟空的金箍棒,而隻是在西天路上,讓其手下的童子和坐騎來使用這些寶貝,並由此再讓孫悟空問太上老君一個“鈐束不嚴”,“縱放家屬為邪”的罪名。相反,作者既然要寫佛教的取經故事,就不能不突出如來佛,突出“佛法無邊”。
我們再來看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的關係。雖然道教徒認為玉帝隻是三清手下的“四禦”,但是在民間信仰裏,人們並不承認老君或三清的至尊,而把玉皇大帝認作萬神之王。《西遊記》顯然正是按照民俗信仰來安排天界佛國眾神秩序的。在《西遊記》中,老君隻不過是一個煉丹的老道,居於兜率宮中,每日除了煉丹,就是講道。見了玉帝,他要口稱“陛下”,還要向上“朝禮”。他煉製九轉金丹,是要“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他想要把被捉的孫悟空放在自己的八卦爐中燒煉,還要先向上“啟奏”,得到玉帝允可才“領旨去訖”。觀音菩薩朝見,要先“與玉帝禮畢”,才“與老君、王母相見”。由此可見,老君隻不過是玉帝手下的朝臣,遠遠比不上玉帝的權勢和地位。
其次,可以說如來佛祖在法術上大於玉皇大帝。玉帝這個形象,顯然是作者根據世俗帝王的形象塑造出來的。這個形象,根本看不出來有什麽法術和治理天宮的謀略,有的似乎隻是眾神之王的地位。孫悟空出世,“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玉帝知道後,掉以輕心,認為“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孫悟空鬧龍宮,鬧地府,後來又嫌官小不做,反下天宮,聲言要作齊天大聖,玉帝兩次都是先要派遣神將下界收伏,而當太白金星提出招安時,他又馬上同意招安,似乎毫無主見,隻想息事寧人。孫悟空偷蟠桃,盜禦酒,偷吃老君仙丹,他“聞奏,悚懼”,“越發大驚”。捉住孫悟空後,見悟空“刀砍斧剁,雷打火燒,一毫不能傷損”,他竟然束手無策,大叫:“這廝這等,這等……如何處治?”直到孫悟空走上了取經之路,玉帝對其還心有餘悸。第31回玉帝派兵幫助悟空收伏了黃袍怪,悟空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眾神還有不忿,玉皇大帝卻說:“隻得他無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
相對於玉皇大帝,如來佛祖的法術就要大多了。別的不用多說,僅從大鬧天宮來看,老君、玉帝及普天神祇,都對孫悟空無可奈何,是如來於談笑之間,製伏了妖猴。青牛精作怪,到處都查不到其根源出處,如來佛祖僅“慧眼遙觀,早已知識”。假猴王變化為悟空的模樣,觀音、天庭、地府都辨認不出真假,又是如來將妖怪的出處說得清清楚楚,並幫助悟空剿滅了假猴王。
其三,可以說玉皇大帝權力和地位要大於如來佛祖。過去有人認為,如來佛祖掌管西牛賀洲,玉皇大帝掌管南贍部洲,二者沒有可比性。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實際上玉帝不僅掌管南贍部洲,四大部洲都在其掌管之中。東勝神洲花果山的石猴一出生,就“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玉皇大帝看到後,就趕緊讓千裏眼、順風耳前去查看,及至知道不過為一石猴出世,才放下心來。西牛賀洲天竺國外郡鳳仙郡三年不下雨,孫悟空前往天宮詢問原因,玉帝就親口說道:“那廝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師監觀萬天,浮遊三界,駕至他方,見那上官正不仁,將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穢言,造有冒犯之罪。”所以才罰鳳仙郡三年不能下雨。可見,就連佛祖所在的天竺國,也在玉帝的掌管之下;天竺國要下雨,也必須經由玉帝同意,派遣四海龍王去執行。所以,玉帝可以說是上管天庭,中管人間,下管地府、龍宮,權力的觸手遍及四大部洲的一切神仙和世俗事務。
相比較來看,如來統治的區域就要小得可憐,僅限於靈山一隅。如來的日常事務,主要就是三件事:著述、講經和降妖。如來自己就曾說過:“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可見三藏真經大多都應該是如來自己的著作。至於講經,作品第八回、第五十五回、第五十八回等,數次提到如來在靈山講經說法。這裏的講經,也應該是如來在宣講自己的學說。作品寫如來親自降妖的事情不多,隻有降伏孫悟空、剿滅假猴王和收伏大鵬精等數次。特別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如來傳播自己的學說,並不是通過自己的權力來實現。比如,如來所在的天竺國,對於如來的學說就並不推崇。天竺國鳳仙郡,也是在連年幹旱,聽了孫悟空的勸善之後,才“召請本處僧道,啟建道場”,“一壁廂又出飛報,教城裏城外,大家小戶,不論男女人等,都要燒香念佛”。可見這裏的老百姓平時很可能並不燒香念佛。天竺國金平府的和尚倒是經常看經念佛,但其目的卻並不是渴望成佛而留在極樂世界。按金平府慈雲寺和尚的說法:“我這裏向善的人,看經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想來真真讓人感到滑稽可笑。
其四,我們還可以說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沒有可比性。這裏所謂的沒有可比性,並不是如前文所說如來管理西牛賀洲,玉帝管理南贍部洲,因為那是不符合《西遊記》描寫的實際的。我們這裏說二者沒有可比性,正是綜合了上述第二點和第三點: 如來在法力上大於玉帝,而玉帝在權力和地位上大於如來,所以很難說誰大誰小。
總之,玉皇大帝在權力上要大於如來佛祖,如來佛祖在法力上要大於玉皇大帝。至於太上老君,不論權力和法力,都要小於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筆者這樣的結論,是不是更有一些說服力呢?相信讀者自有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