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院子裏有一隻雀兒在啁啁啾啾, 青澀的聲音在晨曦中把清脆勻了一點給我, 於是, 忍不住跟著開嗓, 輕吟淺唱, 在天亮了的時分. 亦常常在衝涼房飆歌, 如此一來, 聲音仿佛離天籟不遠了. Why? Because of the echo.
大溫地區某市教育局因經費短缺, 將公校課後樂隊的 Program 砍了. 為了孩子可以繼續玩樂器, 家長們籌款集資聘請音樂人, 學校的樂隊遂得以存活, 每周排練兩次, 每學期都有正式的演出. 我的一位好友今秋將受聘出任一間小學的樂隊指揮, 她告訴我時, 像報道一個新鮮出爐的 Top story, 眉飛色舞. 我很是羨慕, 夢想自己能夠勝任這樣的兼職, 做 Volunteer 也願意. 被仙樂飄飄和幹淨的童聲團團包圍, 那是一種怎樣的小確幸?
那天午後, 看見不遠處有一位女子, 斜陽橘紅色的光, 透入她亞麻色的長發上, 卷發愈加蓬鬆. 她說話好聽嗎? 沿著 Seawall 走過她的身邊時, 她正在講電話, 我一耳朵就收到了, 那聲音堪比屋簷下的風鈴, 和風輕拂, 飄來蕩去, Rhythm + Flow, 如花, 似玉. 女兒家家, 知性典雅的柔聲, 煞是動人. 聲音這東西, 聲不過是附麗; 音, 才是千回百轉的生命的況味.
涼涼的風, 送來陣陣玫瑰的香, 內心竊喜, 溫柔的九月, 你來了. 入夜, 聽張愛玲《花落的聲音》“家中養了玫瑰, 沒過多少天, 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聽到了花落的聲音. 起先是試探性的一聲啪, 像一滴雨打在桌麵. 緊接著, 紛至遝來的啪啪聲中, 無數中彈的蝴蝶紛紛從高空跌落下來. 那一刻的夜真靜啊, 靜得聽自己的呼吸猶如傾聽漲落的潮汐. 整個人都被花落的聲音吊在半空, 尖著耳朵, 聽得心裏一驚一驚的, 像聽一個正在醞釀中的陰謀詭計”. 私語從字裏行間溢出, 澄澄澈澈, 暫時阻隔了那些喋喋聒噪. 此時無聲勝有聲.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頗為久遠的事兒, 可她的記憶力驚人. 娘慢條斯理地說 “你本該有一位哥哥的”. 我旋即一個激淩紮起: 媽呀, 你這是唱的哪一出? 她的不少病人來自大江南北, 各省市地區, 醫患之間以普通話溝通. 有一位少年反複胸腔積液, 終於治愈, 其母親萬分感激, 想將兒子過繼給我娘. 媽媽思想新潮, 腦袋瓜壓根就沒有燒香上契, 契媽契仔這根筋. 她一人飾演兩個角色, 把當年如何婉拒的對話, 複述一遍給我聽. 娘的國語帶些許南方口音, 語速稍稍放緩, 不少去聲字讀成了三聲, 尾音有一點點上揚, 柔語可心, 恰似德彪西的月光曲.
聽著比風更柔的話兒, 說著比風更柔的話兒, 就這樣, 不知不覺間, 我把時間養大了.《Speak Softly Love》無以倫比的美麗, 教我如何不想一聽再聽呢.
這是明擺著的 ---- 你在玩文字 :)
This musical piece evokes a deep sense of love and tenderness that wells up from the bottom of the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