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

東一點西一點, 點點撩人
正文

用 AI 將照片變影片, 摸索中

(2025-10-10 08:18:53) 下一個

與人同框, 別人化妝, 你素顏; 與人連麥, 別人開美顏, 你關美顏; 上朋友圈, 別人 P 圖, 你用手機直出的圖 ---- 結果如何, 明擺著的呀. 王朔在小說《頑主》裏寫過一句話: 孔雀開屏是好看, 轉過去就是屁眼兒. 在美顏相機玩魔術的鏡頭下, 是一個更漂亮的你. 當有一天, 去掉濾鏡, 看見臉上的痘痘和痘印, 細細的皺紋, 臃腫的身材, 幹枯稀疏的頭發, 不知會否令人抑鬱, 崩潰? 

AI 讓每一個人的網上人生更完美, 更使人羨慕, 也更加標準格式化. 不管任何年齡, 一律雞蛋殼似的橡皮娃娃臉, 超模的大長腿, 小蠻腰. 人種 / 膚色隨心所欲來回切換, 有何不可? 兩條烏黑黑的大辮子, 秒變一頭嫵媚的金色長卷發; 黃三妮變白雪公主, 不過是瞬間的活兒. 

有些人上網像上班一樣打卡, 蹲守論壇十幾數十載, 從青年到中年到老年, 一直慣性開閘灌水, 一直在幼稚園裏兜兜轉, 集體性疊字互稱, “找呀找呀找朋友, 笑嘻嘻呀點點頭, 你是我的好朋友”. 路過時, 看到的, 聽到的, 恍然間, 覺得這不恰是巨大的密不透風的濃厚濾鏡麽, 甚至, 道德和曆史也被美顏. 認知不凍齡, 談何容易! 長年累月浸淫在虛詞之中, 導致心理創傷 (麻木) 和生理變異 (離不開多巴胺), 回不到邏輯的世界了. 

虛假的東西包括虛擬的權力, 掌控感, 帶來的情緒價值, 彌補了現實中的匱乏感, 成為精神上的剛需. 真實, 乃是奢侈品, 觸不可及, 或者, 沒有力氣接受. 現實愈骨感, 虛幻愈豐滿. 如此活著, 墮落還是與時俱進,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哦.

至今為止, 不為自己仍舊依賴日常生活每一個不加修飾的姿態每一個真實的體驗而羞於不夠新潮, 或擔心被大時代 / 新技術拋棄. 前幾天看見柯 Sir 和他 95 歲的母親, 媽媽病了, 胃口欠佳, 人更顯憔悴. 兒子抱怨母親不聽他的話, 母親反駁兒子說是他不聽自己的話. 母子倆的互動, 他一句, 她一句, 一來一往, 語氣溫和, 氛圍無比的溫馨趣致, 夾雜些許的心酸. 倆人離開時, 老太太扭頭對我說: 我們現在去皇朝食粥, 打包一碗給你, 好嗎? 我說: 謝謝! 不用, 我不餓. 就這樣, 她鋥鋥放光的眼眸貫穿我的情緒內核.

曾坐下來, 讓 AI 莫奈給畫一張人像, 效果還行. 正打算 Figure out 如何用 AI 讓我的照片動起來之際, 萌發了以上《真與假的遐想》. Btw, 生成式 AI 貌似有提高醫療效率的巨大潛能 (Killer Application), 但它會產生幻覺 hallucination,  這在真實世界的醫學領域是十分危險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真實世界不完美,但有許多美好的東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