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二)
山,我是見過許多的。
廈門的山,我走了不知幾多次。每次入山出山,都有不一樣心情。
在廈門,轉幾個彎,走幾級台階,你就有可能由城市步入山間,由喧囂進入寧靜,由繁華轉向淡泊。
廈門的好,大多數人隻看到她的海,我卻體味到了她的山,以及她山海之間的別樣風致。
當年爬華山,是在夜裏,景致多有疏落,隻記得她的險:如九十度橫立天際的雲梯;如斜傍絕壁的棧道。或許當日浮躁,無法深味華山的多種情致。印象所及,除了險,還是險。
《論語》有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常常歪想,夫子這句話很有些道理,但是把仁智生生分割了,或許是不完備的。依我愚見:非大智無以成大仁,無大仁亦難得全大智;仁智二者,往往相輔相依,相得相成。
許多時候,仁智為一,難得區隔,就如同這山與水,二者雖為二物,但往往是山中有水,水倚山生,相得益彰,難能切分。
明月山便是如此,他山或亦難出此定式。
初近明月山,首先看到的是明月廣場和明月女神。據說,這明月女神曾為宋代(南宋)某位皇帝的皇後,姓夏,名雲姑。
因明月山形酷似半月,遂有明月之號。半月的內圓,十分開闊豁亮。明月廣場即在內圓之中,其氣勢自與別山不同。在數山圍成氣勢恢宏的半月形起伏的坡地形態的大空地上,形成連綿的地勢,有月牙泉,有灰瓦白牆的類徽派建築,大氣而穩重,明秀而不失風韻,明月女神屹立其間,真有“母儀天下”的皇家氣象。
明月女神為銅鑄像,其豐姿綽約,直難用言辭描說,身材高挑,體態秀頎,麵容端莊,氣度高雅,正與這廣場融成一體。
在明月廣場看明月山,隻見霧氣繚繞,蒼山含翠。遠眺,是霧裏看花、戴紗觀舞的景狀,雖有朦朧之美,但多少有“終隔一層”之憾。轉念一想,這或許也是明月山的另一種豐姿吧!
廣場上,有零星的小販,看神態與打扮,均是淳樸與憨直。雖然也是在打點生意,但完全沒有城市化商人的厭人精神與逼人氣勢。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可愛可親,沒有刻意的吆喝,沒有生硬的拉客,更不要說死拽爛纏了。
有一婦人,主動與我們搭話。說是這裏陰天、多霧,但山頂陽光燦爛。婦人所說的情景,我實在無法想象。雖如此,但沒有半絲懷疑,因為,從她的談話中可以讀出真誠。
穿過廣場,開始進山。進了山門,如入江南書香人家的大庭院。山作屏障水作點綴,多少有些如在夢境的迷幻。山、水、樹、林之間,偶有灰瓦白牆的建築若隱若現,真有些飄飄然恍在桃源勝境的景狀。
記得當年發癡,曾有作江南書生,夜伴青燈閑讀,吟嘯山水,遊藝棋琴,丹青香墨,紅袖作陪的奢想。
誰知今日入山,真有親臨江南的意味。
走過一段庭院式的路,便入竹林。
古人有雲:“食可三日無肉,居不可一日無竹。”東坡《於潛僧綠筠軒》亦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被人傳為佳話。我卻不以為然。以“肉”對“竹”,還牽強過得去;以“肉”比“竹”,真是俗了,且是大俗。
肉裏有多少血?有多少腥?更有多少欲?……
竹嗎,那可就沒得說。
我是北人,卻極愛南方的風物景致。對於南地,我的第一喜,便是這青青翠竹。
當日有一林姓友人生子,讓我取名,我力薦“林茂竹修”為名,惜其未采納,於此或可見我對竹鍾情之一端。
竹的美,首先在它的身,節節分明,正直無邪;其次在它的色,青翠欲滴,宛若潤玉;第三在它的葉,層次分明,團團緊簇;最好是它的態,清臒秀頎,幹淨無染,積極向上,德高節潔。
從來,沒見過這麽多的竹子,沒見過如此清秀雅致的竹子。
明月山的竹子,樹幹別有情態。青翠的幹上,有一層薄薄的白紗,似落了霜又似描了白,青白之間,見其質樸純良,又見其清幽高致。大自然的美,還在於它的天然配色。青與白的混搭,是絕配,猜想也是大匠思路之所難及。青白之間,是柔婉,又是靜穆;是和約,亦是清肅。化工之妙,正在其無言大美之中,天地之造化神奇,正在其能奪能工巧匠之所精,成凡夫俗子之所難及也。
美哉,天地!
大哉,造化!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