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來,你去安慰別人,開導別人,規勸別人,大抵都是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填別人負能量的坑。如果你正能量很是充足,你安慰的人對你很信任,也願意聽你的規勸安慰,這種效果通常是雙贏的,你既幫助了別人,自己的能量也沒有消耗多少,而且還能收獲一些成就感,信任感等。
可是,若是你正能量不足了,而別人負能量的坑恰好比較大,那你很可能被負能量給帶走,掉進坑裏去。
如果這個“別人”, 是同事,朋友,或者同學,其實你都有施放正能量的主動權,根據情況,可收可伸,或者說見到情況不好,至少先要保護好自己的正能量,不要被別人帶到陰溝裏。
可是,如果這個“別人”是自己的父母呢?
你能做到隨時收回自己的正能量嗎?你能做到適可而止的結束談話嗎?
太難了,因為親情的存在,這個邊界真的難以把握。因著是自己父母,我們又總是傾向於多多付出。在疫情的大環境下,不能回去,電話裏總想著表現自己的關心,在乎。
也許是基於這個邏輯。我愈發體會到和觀察到最近半年來,我與父母之間通電話時的“能量交換”。
一種情況是,他們平平淡淡的,接你的電話,既不興奮,也不期盼,也不關心你這裏的情況。聊的話題無非是天氣怎麽樣,冷了吧,冷了就少出門,多穿衣服啦。要省錢,屋裏要開開空調。最近有什麽想吃的嗎,我可以買給你等。母親會說說她去超市買了些啥,晚飯做了些啥,哪個親戚最近來過家裏等等。談話及其流水平淡,你能感覺的她的心很平,我的心也很平,沒啥波瀾的,隻是接通了電話而已。放下電話,我這裏沒任何感覺,該忙啥忙啥,他們立刻就從我大腦裏消失了。這樣的談話,不多。
還有一種情況,是他們抱怨,發泄。接通電話,沒說幾句。母親就會說,你看看誰誰家孩子在身邊,多好啊。你跑的那麽遠,管個什麽用?我們老了,眼前連個使喚的人也沒有。要不就是說她腿疼,腳麻,眼睛看不清楚了。晚上老睡不著覺。父親接電話,常常是說他生不如死,生病了需要人照顧,不如早死了好。他說他煩,看不到希望,每天都在熬著。遇到這種場景,我的大腦就像套了一個緊箍咒,輕聲細語表示關心,比如你需要什麽藥,我幫你買。你最近想吃什麽,我給你買了發過去。需要人手,可以找鍾點工或者保姆,錢我來出。或者就是跟父親說,你時候未到,老天爺不收你。既然不收你,你就好好活著,活一天就賺一天吧,想吃什麽想喝什麽,我給你買。
我不知道這樣的談話對他們來說,效果如何。對於我,有時候就像臨門一腳,一下子把我踢進深坑裏。不管我之前在幹什麽,打過電話,我會陷入壓抑。那種負麵的氣場會把我牢牢的抓住,我會難過的掉眼淚,我會夜裏睡不著覺,我會夜裏醒來再也睡不著,我大腦裏會常常浮現我父母扭曲斥責的臉。有時候,我會有一種人在這兒,心在那兒的分裂感。
每每意識到這種情況,我就問自己,一定要這樣嗎?我能不能不受他們影響?我能不能不被他們的情緒所左右?我那麽努力的學習工作,一點都沒有讓他們操過心,我一直努力孝敬他們,為什麽他們一直不滿意呢?我要怎麽做才能讓他們滿意呢? 他們要是永遠不滿意我怎麽辦? 這樣的思考會讓我進入另外一個通道,一個我一個人永遠也解不開的通道,但是至少在當時能讓我從情感轉移到理智。我的痛苦少了,但是我找不到答案。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主導了談話。我勸他們接受保姆,勸他們不要那麽扣鎖,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勸他們換一種活法,換一種思路。我給他們講我在國外看到的老年人的生活狀態,生活態度。這種時候,他們隻是聽著,偶爾表示同意,我更像是表演獨角戲。表演結束,一切結束,我說過啥,他們絲毫沒有印象。從此,我直到改變一個人的觀念有多麽難。我不再責怪他們過分省錢,我也不再勸說了,我自己覺得累了。苦口婆心,掏心窩對他們好的建議,他們全然不接受,隻剩下我自己幹著急。算了,我接受了人各有命,一個人一個命運,我動不了別人的因果。我改不了大勢。
最後一種情況就是具體的事情,比如聯係鍾點工去家裏麵試,我了解麵試的情況。我買了魚發過去,我問魚怎麽樣,還滿意嗎。這些個及其具體,操作層麵上的事情,不多。通常交流的氣場是很順暢的,很平和的。
細想這幾年,和父母的談話,幾乎就是這四種模式反過來複過去。他們也很少很少問我的情況,從來沒有問過我工作累不累,身體健康嗎,有限的幾次問我的孩子。聽老公跟他父母通電話,不是這裏玩就是那裏玩,你感到的是一種活躍的,輕快的氣氛。而我的父母,已經被病痛和不滿包圍了,看不到別的。
看別人博客,說快樂是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的,沒有健康,不可能快樂起來。
看父親中風後,就是這樣, 人整個消沉了。再看母親,因為家裏有個病人,她一邊照顧一邊反感。給他們雇保姆,因著母親過於挑剔,過於省錢,總是問題百出。
像是一個死結,所有的情緒,又向我這邊傾倒,我躲無可躲,藏無可藏,隻能迎頭頂著。學習好,不在身邊,變成了一種原罪,情緒,像張網,罩下來。壓的人透不過氣來。
先深呼吸吧。哎。
對呀,父母如果無法經常跟你抱怨,他們就會找其他渠道釋放自己的負能量。
如果他們一不開心,你就送上門,久而久之,你就成了他們負能量唯一的釋放來源。某天你不願意了,他們一定會怪罪你不體貼不關心他們,那時,你更委屈,更鬱悶。
1) 不為別人的情緒負責,是你的頂級自律
2) 被影響不是因為別人有情緒,而是因為自己沒邊界
3) 總是照顧別人的情緒,甚至想拯救別人的情緒,表麵上看是事關道德,其實是自戀在作祟。 在自戀者眼中,別人不開心就是自己的責任,如果自己沒有做點什麽,讓別人的情緒好起來,內心就會產生內疚感。
4) 請相信,別人是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幹涉對方的決定,隻是默默陪伴著對方,才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和照顧。
其實大可不必。我們的命也是命。沒必要自己給自己套枷鎖,折麽自己。我現在大多數時候發email 問候一下,負能量立馬減少。不必內疚,我們不欠父母的,想開了後,我的日子一下子好過多了。關鍵是要過自己心裏這關,不要覺得這麽做不近人情。想想西方人遇到這種情況,恐怕父母連個賀卡都收不到,咱們做的不錯了。
不良的情緒,最好都留給自己,發泄出來對誰都沒有好處。另外不要責備你的父母不關心你的情況,他們多半是不知從何問起,除非你經常把你的問題,麻煩都說給他們聽,而他們也能給你建議,那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