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楊懷瑜醫生 (Dr. Huaiyu Yang, MD, MPA) ,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係,曾任哈佛教學醫院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和 McLean Hospital 精神科住院醫師和住院總醫師,後在斯坦福醫學院及Palo Alto VA繼續精神醫學專業進修,曾獲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院嘉獎。目前為灣區中半島San Mateo 精神科執業醫師。
主持人:大家好!今年二月到現在我們經曆了許多事情,被新冠禁足,BLM,遊行示威到加州的ACA5提案, 總統大選等等,很多華人父母發現自己與孩子在各個議題上都有很大分歧,雙方很難溝通。很多家長是第一代移民,而孩子們在美國出生, 受美式教育。如何來理解對方,與孩子有更好的溝通和良性互動、如何培養陽光健康的下一代?
今天我們非常有幸請到楊懷瑜博士來這裏分享,她是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對臨床治療,調解華一代與華二代的家庭矛盾與衝突有多年的經驗。
如何更好地與孩子溝通
主持人:我們第一代移民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大都受過高等教育,但是在我們的孩子們眼裏我們思想“跟不上趟”,與他們的理念格格不入。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如何更好地與孩子溝通?
楊醫生:首先我覺得家長要去聆聽孩子的心聲。我做臨床工作多年,從中國到美國,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亞裔還是西人,我從來沒聽誰抱怨:我的父母、配偶、同事、或者我的老板,聽我聽得太多了!從來都是不斷聽到:“他們不聽”,“他們不明白”。最讓我難過的是聽到“我不願意說,因為他們不會聽,講了也沒有用。”
我們在中國長大,中國文化就象血液一樣在我們的心裏流淌,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比如飲食習慣,相信在座的很多和我一樣都有一個中國胃,不管咱們去哪兒旅行,也許頭幾天還可以,過幾天後還是想吃中國飯。還有中文,不管咱們的英文多流利,與講自己的母語還是不一樣。很多屬於文化的東西不管你願不願意,文化就象根一樣,都在那裏。
這裏有一個概念,我覺得對於我們華一代特別重要,那就是 bicultural(雙重文化),我們知道 bilingual (雙語),我們講中文也講英文,但是在文化層麵,我們也可以向這個方向努力,也就是說我們一邊保留自己的文化,一邊去努力地適應美國的文化,在兩個文化中都能如魚得水。
對於生長在這裏的華二代,美國文化是他們從小接觸更主要的文化, 但華二代即使再怎樣西化,即使他一句中文都不講,他的樣子看起來還是亞裔,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我們做父母要想辦法讓小孩能夠接受,欣賞中國的文化,幫助他們也成為bicultural的人。
當我們在孩子們眼裏成為思想“跟不上趟”,與他們的理念格格不入時,我們能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聆聽孩子,聽聽他們想法, 試試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想想為什麽我們與他們有不同。
上個星期我和Kelly (主持人) 通電話,她說第一代移民的父母大多是中國式權威教育:我是父母,你小孩子就應該聽話。這種文化與美國的文化也是非常不一樣。
主持人:西方文化的中心價值是自我,獨立,讓孩子有主見,中國文化希望孩子聽話和順從。怎麽讓孩子保持中西文化的精華,遇事既有獨立的見解和思考能力,又能理解我們這樣跨文化地域過來的第一代移民在認知方麵的不同、保持東方文化的精華與美德呢?您作為心理醫生能推薦一些技巧嗎?
楊醫生:我可能會讓大家失望,我覺得沒有特別的技巧。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每個小孩,在每個不同的心理,生理發育的階段的也有不同的養育需求。
孩子從出生到小學低年級,與父母的大部分的矛盾其實還沒開始。真正困難的是青少年時期,有的孩子從9、10歲開始,開始要尋找他們的 Identity (身份)認同,她/他是誰?是怎樣的人?從哪裏來?將來要去哪裏?他們渴望從父母的羽翼下分離出來,成為不同的獨立個體。從心理學來講是青少年這個年齡段開始的心理需求;從生物學來講是大腦逐漸成熟的過程,是他們需要完成的一個 mission (使命)。
從種族的觀念來看,作為一種生物或者動物,到了一定的年齡,也是要讓年輕的一代出去,讓他們去 explore,獨立門戶,擴大自己的疆域,這樣種族才能夠繁衍昌盛,這也是種族進化的需要。我是蠻相信進化論的,相信孩子有這樣的使命,需要他們要去 explore,孩子比我們先進,我們要多聆聽他們,向他們學習。
怎麽樣讓孩子 appreciate (欣賞) 中國的文化,我覺得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不是一定需要特意去做,可以從小潛移默化和耳濡目染,比如說我們過中國春節,我們講中文,我們吃中國飯,這些文化的種子就已經種在小孩子的心裏。
楊懷瑜醫生在8/8號講座
怎樣麵對兩代人的衝突
楊醫生: 今年很多兩代的矛盾得到激化,有很多社會的問題、文化的問題、政治觀念上麵的衝突。上次與Kelly通電話的時我們特別講到,今天最好不要談政治的話題。但如果現在要談,我講的完全是我個人的觀點,不代表主辦方,也不代表任何他人。
比如說BLM,在我遇到的年輕人中,幾乎沒有不支持的。但是一打開微信,我看到非常非常多的反對意見,這是怎麽一回事?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說,是我們一代誤解了整個的時局,還是二代他們太年輕不懂事?
主持人:碰到這種意見衝突的時候很多家長,特別是上了大學生的家長說孩子被“白左教授”洗腦了,思想觀念與自己的背道而馳甚至衝突很激烈,這個情況您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楊醫生:首先我想談談 Empathy (同理心),現在很多人叫“共情”,這個是心理學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實人的同理心是與生俱來的,如果沒有的話,人類就無法生存,種族就無法延續。同理心就是說我看到你難過,我也能感受到你的難過,小孩從很小就有這種能力,能夠感受到周圍人的感受。看到你傷心,哪怕是小小孩也會過來給你一個擁抱,或者親你一下想安慰你。
如果沒有的同理心,可能是生病了。比如說孤獨症病人,就有困難解讀他人的情感;還有反社會型的人格,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些都不是正常的情況。對於我們大部分正常的人來講,我們都與生俱來有這樣能力,是能夠體會到別人情緒的,也可以經過訓練,變得更有同理心。
第二點是 Compassion (悲憫心),它是同理心的延伸。如果直接地翻譯,它就是悲天憫人的情懷,就是說我如果看到他人受苦,我想去幫助他。我能夠感受你的情感,能夠理解你的認知,能夠知道你這些情感是從哪裏來的,然後我還想去幫助你,減輕你的痛苦。Compassion還包括 Self-compassion,對自己的悲憫,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不完美。
再講到兩代人之間的衝突,你就要想一想,為什麽小孩子想的跟我不一樣,或者為什麽我想的跟他不一樣,我們能不能夠去理解他的這個想法是怎麽來的?他的價值觀和我們有什麽不同?我們能不能有更好的方式去交流。我講的是平等的方式,而不是大人獨霸一方,給孩子講我們認為的大道理。
中國文化的家長製是要小孩聽話服從,聆聽要求父母應放下自己的身段,與孩子平等交流, 才能更好地與孩子溝通。你要多了解孩子的角度,即使我真的不同意,我能不能多聽聽孩子的觀點,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我個人的經驗,包括我自己,我覺得華裔父母在這一點上做得很不夠,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間。
主持人:孩子小時候我們容易做到,從上到下這種權威式的教育好像也沒有很大衝突,但是到初中後情況就不一樣了。記得一位中學校長講,他說孩子初中的時候會有很大的變化,到了高中後家長最好不要多去管他們,應該讓他們獨處;從心理學角度,您覺得這樣做對嗎?
楊醫生:要不要 leave it alone,我不確定,我自己還在探索。這裏我想跟大家分享青少年的大腦神經生物學發育,孩子從青春前期,他們的大腦已經開始有很大的變化。
有什麽變化?有一個過程叫 pruning,如果你做過園藝就知道,pruning 就是“修剪”。小嬰兒的大腦一出生就有很多神經元細胞,但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不多,隨著小孩的生長發育,與外界的接觸學習,神經元的連接才越來越多,到了青少年時期大腦就開始“修剪”,經常使用的神經元及其連接被保留下來,不常使用的則被被修剪去掉了,小孩的大腦就開始specialized,顯現小孩的特長和愛好。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是神經係統的myelination (髓鞘化)。髓鞘是包裹在神經細胞軸突外麵的一層膜,髓鞘化就是指神經係統的髓鞘生長過程,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是電信號的傳遞,據說髓鞘化以後的神經元之間的信號連接會加快3000倍。這是大腦發育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它一直要到25、26歲,我們講孩子大腦的發育,其實要到那時候才能完成。
健康的大腦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做父母的有很大的一個任務,就是要保證孩子的大腦健康地發育,小時候給他們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讓大腦的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充得分的到生長,到青少年時孩子開始有特長天賦傾向時,繼續保護和支持他們的特長愛好。
大腦的健康還需要健康的飲食,鍛煉,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還需要很多正麵積極的反饋 (positive feedback)。我的看法是你還真的不能夠完全 leave it alone。
對於大腦發育的過程,這些年有很多新的發現,非常有趣。比如說有一個在波士頓做的試驗,讓青少年看一組不同的表情,有憂傷的、憤怒的、輕蔑的等等,然後把他們放到功能性核磁共振中去看他們的大腦活動,研究人員發現相當一部分小孩子不能總是正確地去識別這些emotions,他們會把好些不同的表情都誤讀為 angry (憤怒)。
這個實驗提示青少年在大腦發育成熟以前,為什麽很多小孩子不是defensive,不斷為自己辯護,就是主動出擊,專門與你對著幹,因為他很有可能把父母或者周圍人的情感反應都解釋錯了,可能不是他真正要跟你對著幹,是他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不能夠正確地來識別周圍人的情感,他對周圍的反應也就相應不一樣了。
這個年紀他們需要充滿新奇的東西,他們需要去冒險,想知道他們的歸屬在哪裏。為什麽他們的同伴比父母越來越重要,這時他們的大腦發育到這個階段就是這樣子的。
如果我們家長理解這個年齡段的神經生物學和心理學,可能會增加我們對孩子的理解和包容,減少兩代之間的衝突。
華裔如何融入和適應美國社會
主持人:作為過來人看到華人家長一般從小就培養孩子彈琴運動讀書畫畫,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又熱衷於奧數、科學競賽上拿獎,從不輸在起跑線到拚藤校,很少有家長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多參與社會活動、為社區做貢獻,其實這種對社會的參與讓他們未來更能融入社會,這種參與為什麽重要?
楊醫生:我在想融入或者文化適應的目的是什麽?你就是要去參與,認同,你要融入適應這個文化,然後你才能真正成為它的一個成員,你要去 participate (參與), 你要去 engage,這個過程需要 action (行動)。你不能隻是在家裏吃美國飯,講美國話,過美國節,你如果走不出自己的家庭,我覺得融入是非常困難的。
主持人:如果孩子在童年沒有這種參與(社區和社會活動),是不是以後很難再“融入”?
楊醫生:我覺得It’s never too late! 任何時候都不晚。大家可能聽說過Growth Mind vs. Fixed Mind,成長性的思維與固定性的思維不同。如果你用成長性的思維,你就會相信新的機會和可能性,明天會比今天更好,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相反固定性的思維會覺得沒有機會,你沒做好就完蛋了,再也做不好了。
我有太多這種故事,包括我自己的,有時候覺得小孩子好讓人生氣,第二天還在生氣,但是過去了的真的就讓它過去,明天還不知道在哪裏,你把每一天都過好那就很好,真的不會晚,機會總是有的。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二十幾歲的young adult (年輕人)或者大學剛剛畢業,如果與父母有非常深的矛盾,改變的確不容易,但是不能說不可能。我有病人,真的是離家出走了,他覺得和父母沒有什麽可以交流的。
我聽到過比較極端的一個例子,不是我的病例,這是原Cupertino 市長Barry Chang告訴我的,一個華裔的子女,父母一心要讓他學工程,最後這個小孩子去了斯坦福,拿到畢業證的那天就交給父母,說這是你們要的,然後就離家去了LA。他喜歡表演,寧願到LA去端盤子也要去當演員。不是說當服務員就不好,但與父母的期望完全是南轅北轍。
兩代人有矛盾的時候,你首先要去聽聽孩子他是怎麽想的,他到底想要什麽。
主持人:有朋友的孩子想學藝術,但是家長對孩子的選擇一不接受二不認同三不做經濟上的支持,您對這樣的家長有什麽建議嗎?
楊醫生:我覺得你還是要讓他們去了解,去嚐試,即使是你認為會吃虧的事情有時也應該讓小孩子去試一下。我相信很多聽眾可能不同意,我是從自己的經驗看,可能是比較 biased,因為我看到很多非常讓人心痛的例子,最後孩子抑鬱、焦慮,或者有其他行為方麵的問題,如酗酒吸毒,最後會出問題的。
我覺得我們的孩子比我們當年有太多的機會和選擇了。這些孩子可能機會多得挑花了眼。我們生活在美國,我們有這樣的條件,真的可以給小孩子這種luxury,讓他們去嚐試。如果他不去試,他可能會後悔一輩子。這樣的例子也是非常多。小孩的特長愛好也是他的大腦發育pruning修建後的結果。
主持人:您的職場經曆從哈佛醫學院到斯坦福醫學院,現在又是精神科的醫生,一定看過不少身心健康有問題的孩子。華人的第一代移民家庭的孩子由於與父母的文化衝突比其他族群更容易有精神健康的問題嗎?
楊醫生:可能是因為在灣區的原因,我確實看到非常非常多的病例,但是這方麵的研究其實不太多,所以這算是個人的臨床經驗,而且這種兩代人的衝突我覺得今年真的是到達頂點。
比如我們回到BLM,首先我相信今天這裏沒有人是支持抗議中的暴力行為的,但是有的孩子說為什麽父母不讓我去?認為父母完全不可理喻。還有孩子說,你看我的同伴,或者其他年輕人,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去的,冒著暴亂的可能,還有疫情,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去發聲。他們說我就不能理解我的父母為什麽不能夠看到這些。
主持人: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精神健康的問題,如多動症,躁動症、憂鬱症、 自閉症等等,很多家長不願意看醫生或不願讓孩子吃藥治療,怕有副作用,您覺得這樣做對嗎?有何建議?
楊醫生:有問題你至少要去做評估,確定是什麽問題。如果有問題,知道有什麽治療的選擇。你說是自己去猜想,還是有專業的人給你指導好?
在美國的流行病學調查中,年輕人中,每5個就有1個是抑鬱症者;每6個人中在過去一年裏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這些數據是非常驚人的。所以我們作為父母,我們要非常 sensitive (敏感),而且要非常 open minded (思想開明)。
醫學發展到今天,精神科發展到今天,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已經有成熟的評估流程、也有很多有效治療的方法。
大部分精神方麵的問題,很難一下子就自愈,與其在黑暗中摸索,等待不確定的病情轉歸,我強烈建議,一定要去尋求專業幫助。
MC Grant & Irene Li (APAPA PNC 理事會主席)在8/8號講座上
楊醫生:我覺得自己的孩子你是最了解的,有的孩子就是慢熱,有的孩子走到哪裏馬上一大堆朋友。如果孩子內向一點,交朋友慢一點,其實也不一定是問題。但是確實一些有障礙的孩子會有這方麵的問題。
如果孩子交朋友有一些困難,你要為他創造機會;要多給他一些 exposure;你要多給他一些讚美 (positive feedback) 與鼓勵。與中國文化不同,我剛到美國第一個星期得到的讚美,可能超過我在中國所有的時間。我們中國的文化就是講謙卑,自省,不能過度表揚自己。美國文化真的是非常不一樣。對於年輕人的大腦來講,他們需要很多正麵積極的反饋。如何表揚,這也有很多研究,你是表揚他考了高分,還是讚美他在這個過程中的努力,這個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楊醫生:我非常喜歡這個問題,我恐怕無法直接給你答案,但是我很願意分享我自己的一個故事。我有個10歲的小孩子,這麽多年,我發現(也是無意中發現的),她自己尋找到了一個自我安慰的辦法,她非常喜歡看書,任何時候都願意看書,看書就成為她安慰自己的方法。當我們和她有矛盾時,或者她不開心的時候,她就去房間裏看書,看一會兒後她的情緒就平和了。
你要幫助你9歲的兒子尋找到他的 coping skill (應對技巧)。每個人不一樣,我看到有很多例子,有的人是聽音樂,有的人出去散步,有人跑步,還有人去拳擊,給朋友打電話,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
9歲的小孩子是成長的黃金時間,你要幫助他找到適合他的,可以讓他安慰自己的辦法,這個太重要了。我們做父母的也不可能一輩子跟著他們。
有心理學家提出青少年要擁有的四個心理素質才能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第一是要有empathy (同理心);第二是要懂得感恩 (gratitude); 第三是會饒恕原諒(forgiveness); 第四是要謙遜 (humility)。我們大人有任務去幫助小孩子學習這些。
楊醫生:今年真是太不尋常的一年,因為疫情我們都在家裏,沒有辦法和朋友們在一起是小孩子很大的損失。孩子一天到晚在網上玩遊戲,這種現象很普遍,我家小孩子在屏幕前的時間也大幅度上升,我們也都很著急。
自從今年疫情開始,我也請教了一些做少兒心理、精神科的同事,怎麽辦?直接的答案是沒有的,但你可以看他在網上,是主動的參與,還是被動的參與。如果是一個被動的參與,比如說漫無目的看YouTube,還是和朋友一起邊聊天邊上網,是不一樣的。那我們父母能不能為他們創造一些機會,增加其它的活動時間,如出去散步、跑步,或者給他更多的與人交流的機會,不隻是跟電腦打交道。就說看電影,我認為全家人一起看也比他一個人看要好。
楊醫生:我的拖延症也很嚴重。我覺得要看他拖什麽,有的事情他拖拖真的沒有關係。你要去了解,為什麽他會拖?往往小孩子的priority 跟你的不一樣,你覺得學習是最重要的,他覺得最重要的是和小朋友在一起。你覺得他要把飯吃好,他覺得你的飯根本不好吃,你要看具體情況。
講到不想做的事情拖拉,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心理學的大會,聽到一個治療師講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我在很多病人中試過,覺得有一些效果。她說就是 “5分鍾法”,有的病人,比如小孩子恐怕可以用3分鍾。比如說你洗碗或者做什麽事情,小孩子說我真的不想做,我做不了,集中不了精力。我給你設一個時間,就 5分鍾,不管你如何不想做,你知道5分鍾後就可以做其他的事。但他們一旦開始做了,往往不止做5分鍾。這是一些工具,我們家長可以應用。
電子煙上癮,我相信恐怕是大一點的孩子。他為什麽吸煙,小孩子吸煙往往有很多meaning的。比如說他的朋友都吸,有的覺得很酷,還有那個煙真的是會成癮的,一旦吸上就難戒掉了,你要了解到底是怎麽回事。如果真是電子煙成癮,非常有害。第一步你可以去找兒科醫生尋求幫助,得到信息,需要時要找專家幫助戒煙。
楊醫生:這個問題,其實網上有很多信息,包括 YouTube,你可以去找一下看看,如果是病理的情況,影響到孩子的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還需要看醫生。
楊醫生:我覺得這個信心的培養什麽時候都不晚,但是確實是越早越好。小孩子的信心從哪裏來?這是個反饋,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組神經元它非常有趣,它就像是鏡子,就是說我看到你,然後我也有反應。我看到你開心,我這個大腦也有反應,也會開心;我看到你不開心,大腦也會反應不開心,跟你有鏡像的反應。
小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怎麽讓他做得好,他有能力,或者做什麽事情他做得比較漂亮,就是要靠你不斷地給他這種反饋。這種正性積極的反饋太重要了。中國文化非常不一樣,我們非常謙虛,這是中國文化的烙印。但是對於小孩子的自信心的培養,我覺得是需要做很多工作,就是要給他積極的反饋,才能讓他有信心。要允許他犯錯誤,即使他犯了錯誤,他吃了虧,他做什麽事情沒有做好,你也要去鼓勵他,告訴他這個結果不重要, 繼續往前走。
我覺得從做父母的角度來講,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做很好的榜樣。我們小孩子有我們一半的基因,這是生物學,沒有辦法可以改變的,這是從我們的祖先那裏傳給後代的基因。你經常可以看到,一家人往往很像,不隻是長得像,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像。我們每天能做的就是要給孩子做好的榜樣,讓他們去學習。我相信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大人要做個好榜樣,我們做錯了,能夠去認錯,然後我可以做得更好。信心就是這麽一點一點,一天一天慢慢積累出來的。
楊醫生:這方麵我自己也在探索中,我覺得對於我們這一輩來講,語言恐怕真的是一個問題,這是文化融入,或者說文化適應的第一步。你如果語言不夠好的話,那交流是非常困難的。
第二代其實沒有語言上的問題,他們的語言好,就要你要給他們講話的機會。他們如果在美國念書,在學校有非常好的練習發言的機會,在家你也要讓他講話,你首先要聽,你不聽他不會講的。我碰到一些亞裔,包括中國人,他們很幽默,也很外向,也交很多朋友,所以那種認為對中國人刻板的印象怎麽改變?我覺得就是靠我們小孩子去改變,就是要鼓勵他們去參與。
我分享自己的經驗,在個性上,我是上課寧願坐在最後一排,最好老師看不到我。後來在美國,我就自己鼓勵自己,每次開會我至少要去問一個問題,不管問得好不好。後來發現,我講得越多,就越來越容易了。
我鼓勵今天在座的各位家長,我們作為華裔第一代,我們第一要好好學語言,第二要鼓勵自己去說話,講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
楊醫生:夫妻之間的不同意見還是要通過交流溝通來達成理解和共識。如果有嚴重的分歧,還可以尋求專業的谘詢。
楊醫生:輕症的小孩子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可以找到適合的非藥物方法幹預,幫助他的學習、社交和其它方麵遇到的困難。嚴重的恐怕是需要用藥的,很多ADD的患者同時受益於心理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一些病人慢慢長大就好很多,也有一部分病人的症狀一直持續到成年,我就有成年的ADD病人。
楊醫生: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覺得隻能慢慢來。有的是孩子個性的一部分,很有可能他的父母也是這樣的人。其實在灣區的華人,特別是第一代,很多都屬於是完美主義者,要不然他們不會有這樣的成就,但是同時有這樣素質的人,在生活中是蠻辛苦的,對工作,家庭、朋友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還對自己不滿意。
怎麽樣讓小孩子找到 Balance, 你要跟他溝通。你自己也要去做榜樣。有些事情,不是得過且過,但是也不必太追求完美。
就講自己的例子。我剛開始學醫時,那時還是手寫病曆,一頁一頁寫下來,我有時一頁寫到最後一排寫錯一個字,或者那個字寫得不好,都會從頭來。慢慢地我意識到沒有必要這樣做,後來我就不再從頭寫了,寫錯就改一下。這種改變要慢慢來。
楊醫生:18歲的孩子可能還沒有離家。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孩子已經離家,然後他真的跟家裏 cut off ,甚至在經濟上都跟你切斷了聯係,所以要想辦法保持溝通,保持 connection,你要付出一切的代價保持這樣的聯係。如果還在家裏,或者還保持聯係,我覺得總是有機會的。隻要你有這種意願,給他講話的機會,聆聽他的想法,試著從他的角度看問題,不做對與錯的評判,就有修複的機會。
楊醫生:當然要!最近我遇到一例,小孩子有很嚴重的心理和生理方麵的問題,父母一直瞞著學校,因為家長擔心孩子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歧視。但我認為,肯定應該馬上讓學校知道。因為學校有義務幫助你的孩子,如果孩子需要特殊教育,那學校就有義務給你孩子提供特殊教育。你如果不告訴學校和老師,他們不知道怎麽幫助你孩子。
楊醫生:我覺得第一代要多聽第二代的聲音,他們是代表進步的,他們代表未來。我們需要他們比我們更好,一代更比一代強,種族也是這樣才能進步。
* * *
講座後,Grant 感謝楊醫生和主持人Kelly, 感謝 APAPA PNC 理事會主席 Irene 和其他義工組織這場精彩的分享會。最後,斯坦福大學航空工程係著名教授Fu-Kuo Chang做結束語。
斯坦福大學航空航天工程係Fu-Kuo Chang教授在8/8日講座上
此文由曉霜根據8/8/2020 講座的視頻整理成文。
1)斯坦福大學精神科專家Dr. Steven Sust:如何培養內心強健的青少年
2)通向大學之路:社區服務,科學競賽和體育運動如何幫助孩子進入理想大學
3)感受謙卑的力量 —— 聽麥當勞大王,尹集成先生講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