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霜在舊金山海灣(9/12/2020)
【寫在前麵】難以置信,已是9月,中秋季節。今年在朋友圈常常看到這樣的段子:“2020年什麽都沒做,光見證曆史了。” 疫情,山火,BLM, 選舉年,我們一起經曆了太多難以預料的曆史事件。
一年前寫的文字,已恍如隔世。還清楚地記得去年夏天七位姐妹的茶會,大家七嘴八舌幫我定下這本新書的書名《痕·記》,如同一場集體創作。姐妹們彼此懂得,我也真心歡喜這個書名。
去年9月,當我把《痕·記》的初稿和寫下的這篇《後記》交給編輯和出版社時,心裏有一種許久沒有體驗過的輕鬆感,我知道不僅僅是因為完成了這本書,而且借助整理這些跨越了20多年的文字,讓我有機會清理一下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空間,把一些久遠的,多年沒有打開的文字和情感,得以梳理和存放。讓自己的心靈空間,如同認真打掃過的房間和書桌一樣,變得潔淨明亮了許多。
交稿後,旅行前,我問責編張忠卿先生和壹嘉出版社的社長劉雁,“新書大概什麽時候可以出版?”
“爭取在年初,中國春節左右。” 劉雁對我說。
我知道,那隻是一個期待。
不曾想到,年初一 (1月25) 的早上,門鈴響,打開門,一包帶著油墨香味的新書送到我的麵前。不早不晚,就在初一這一天!那一刻,心中的感激和幸福溢滿。這是一份多麽“神奇”的新年禮物!誰能“算”得那麽準?!
1/25/20 (年初一) 朋友圈的部分留言
從年初至今,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個更合適的時候和朋友們分享這本新書,但是8個月後我意識到,2020年根本沒有什麽是“適合”的時候,於是決定今天轉發這篇存放了數月的文章。
一年前的文字已顯得遙遠。生命在繼續,我們往前走,偶爾回望,是為了能走得更遠。幸好,路上還有那些美好的記憶溫暖著我們。2020 在那麽多的“事件”中我會記得那些感動我的故事,還是那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
感謝責編張忠卿先生,出版人劉雁,為這本集子所付出的所有辛勞;感謝親友們的支持和愛。
轉發來源:壹嘉出版
曉霜是舊金山灣區大家熟悉的律師和作家,公眾號“相約曉霜”博主,在灣區眾多公益活動中我們都能看到她的身影。2019年初,曉霜的第一本書,教育隨筆《孩子,我該怎麽愛你》在北京出版,在太平洋兩岸的讀者中激起強烈反響。作為一位將兩個迥然不同的孩子送進一流大學的母親,她的育兒經吸引了很多讀者和家長。壹嘉最近出版的這本《痕·記》,是她的第二部作品,收入了曉霜多年來的散文、小說和詩歌作品。如曉霜所說,“文字是生命的痕跡,它是一種拒絕遺忘的形式”。這本作品集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曉霜二十年的人生體驗、思考和她對美的追求。
《痕 · 記》書摘: 後記
文字是生命的痕跡。
我是學法律的,多年從事法律工作,文學是我的一個久遠的夢想。
我對文字的喜歡,可能來自於兒時閱讀的記憶,以及喜歡記事的習慣。多年後我才意識到從文字產生的源頭看,它是一種記錄生命的形式,也是一種拒絕遺忘的形式。
這本作品集的文字跨越了20多年,從90年代初書寫的留學生活到青春的記憶;從初為人母與孩子的心靈對話,到“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對生活的體驗和對生命的思考。這是一段尋找自己、尋找愛的生命旅程。
九十年代初曾在中文報紙和雜誌發表過一些作品。後來在美國忙於工作,生兒育女,疲於奔命,遠離了中文和文學。我在另一個生存空間,每天在大量的文案工作中,忙於寫標準合同和法律文書,這讓我的雙眼高度近視,我生命中所有的空隙都被各種他人的“需要”所墊滿,英文是我的工作語言,我再也無暇顧及個人的興趣與愛好,中文寫作停止了很多年。
戴著博士帽的曉霜,杜克大學
但是來自生活和職業的習慣,我還是會隨時記錄一些生命中的事件,那怕隻是幾句話,甚至幾個字。總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在另一個空間,隨心所欲地讀書和寫作。
2014年的一個夏夜,我正在收拾行李,準備第二天回北京參加北大畢業30年的同學聚會。我突然驚恐地發現30年過去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那一瞬間的觸動,我意識到無論你在哪裏,無論你怎麽度過,生命之河從來就不會停止。
我可能過著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的標準生活,但是我意識到生命中有那麽一個空缺,我不知道用什麽才能把它填補。年輕的時候,我們以為愛情是生命的全部;中年的時候,我們以為孩子和工作是我們生活的全部。那麽孩子馬上都要離家上大學了, 我要什麽樣的生活?我還有多少夢想沒有時間去做?
那一夜,我在書架上翻閱我的書,除了法律的書,就是孩子的 書,僅有的幾本中文書是我出國時帶出來的。我開始在網上尋找我喜歡的作家和他們的新作。我想從北京帶回來一些喜歡的中文書。
隨著孩子長大離開了家,我有了更多的時間。撿起久違的中文, 我又一次開始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是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悅。
當我再次閱讀那些我喜歡的作家的文字,用手觸摸到紙張上一個個方塊字,再次感受到中文的溫度。仿佛每個字都在訴說著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仿佛每個字都承載著人類幾千年的思想與文明。隻覺得自己渺小而謙卑。
生活中的煩勞愁苦,生命中那些感動和美麗的瞬間,我都想用文字把它們記錄下來。我意識到文字可以記錄生命,文字是生命的痕 跡,它是一種拒絕遺忘的形式。
寫作也是一種自我的對話和自我的思考,它可以製造一種與自己和他人交流的空間。當我再次發現這個純粹的愛好,甚感幸福。
曉霜和舊金山灣區的“文青”朋友們在一起
在這本作品集出版之時,衷心感謝美國成功出版社的社長張忠卿先生對我寫作的鼓勵,他是這本書的策劃人與特約編審。感謝壹嘉出版社社長劉雁的支持和信任,她為這本書付出很多辛勞。最後,讓我借這本小集子感謝世上每一位關心我、愛我和每一位我愛的人。
曉 霜
2019年9月12日《痕·記》曉霜著 壹嘉2020年1月版,定價$16.99
美國亞馬遜、B&N網站、壹嘉出版社網站有售
閱讀相關文章:
4)你是哪裏人?
5)"知心姐姐"盧勤薦書:《孩子,我該怎樣愛你》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7)方雲華博士:談如何培養創新思維 “學生, 家長和老師的角色”
=========================
同感!
祝賀美女作家新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