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曉霜

你來過,我走過,我們是否相遇過? 也許是某一個場景,也許是某一個人,也許是某一首歌,也許是某一段文字, 曾經給我們留下刻骨銘心的感動,記錄下這些生命的痕跡,在歲月靜靜流逝的長河裏,讓我們知道自己曾經這樣活過。—— 曉霜
個人資料
相約曉霜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謝剛博士:愛子有方, 疫情下的管教

(2020-07-20 11:44:10) 下一個

 謝剛 相約曉霜 

曉霜寫著前麵】疫情期間謝剛老師做了40多場公益講座。6/7日 謝剛老師應加華心理健康互助群、情商育兒俱樂部等多方機構的邀請作了一場以“愛子有方-疫情下的管教”為主題的公益講座。主辦方收集了一百多個問題,大家深感在疫情下育兒的各種挑戰。因很多家長的要求,謝剛老師整理了這個講座的文字版。

 

每一次聽謝剛老師的講座,我都受益無窮,她有理論有實踐有方法有大愛。多麽希望自己能早一點得到她這些專業的指導!帶著這樣的心情與大家分享她又一精彩的講座。歡迎朋友們轉發!

 

講座後,很多家長要求回放或一對一的谘詢。謝剛老師特別選了自己最有價值的兩場分享傳在vimeo on demand 上,歡迎收看。

 

 

【作者介紹謝剛,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美國 Temple University學校心理學博士,2000年起任職美國加州 Fremont聯合學區學校心理學家,從事學生的教育心理測評及谘詢、行為管理、教育方案的設計等工作,同時兼任 Sofia大學研究生院積極心理學講師。其專著《我在美國做學校心理學家》入圍 2016年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  *  * 
 

首先,感謝家長們拿出寶貴的周末時間一起線上交流疫期下的管教。感謝各主辦方辛苦組織。

 

居家隔疫期間,最賺的"應該"是家長!因為,按三個月隔離期算,每位家長賺到多和孩子相處一整年的福利(原來平均每天和孩子在一個屋簷下的時間,除去上學/課外活動/睡覺等,一天4個小時左右;現在除去睡覺一天有16個小時;16x90天=1440小時, 除以4等於360天!)

 

可朝夕相處,孩子的時間管理、學習效率等方麵的弱點暴露無遺。尤其是疫情期間課堂搬到了網上,對自律性的挑戰更是嚴峻。就連年近50的自己,也發現在家工作效率不如坐班時。這也是為什麽大多數公立學校把疫情期間的考核標準降低到“60%以上就是有學分”而不是給具體成績。不少原本學習還不錯的學生上網課竟上出了網癮,更不用提原來學習習慣就不鞏固的學生們。居家上學對家庭教育的新考驗,從家長們提出的問題可窺一斑: 

 

  • 信息時代,學校教學幾乎電子化,目前疫情期間都是網課,screen time本就是個問題,現在更是家長和孩子的矛盾所在。如何才能正確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避免把時間浪費在遊戲、社交媒體上?

     

  • 14歲兒子,知道用功也想放棄電遊但又很想social,所以禁不住朋友邀請還是繼續電遊。做為家長,老想盯著幫他擺脫電遊,遭他反感,想辦法瞞著家長玩。家長想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發現他好像又放縱自己去玩電遊,家長該如何是好?

     

  • 13歲8年級兒子,學習上隻是花最少力氣把老師布置作業完成,成績中下,不肯花extra力氣,是放手讓他fail還是不能放鬆?老說父母不信任他(事實也是如此,因為不能自我計劃或自律)很多時候respond negative 或者采取defensive 態度,怎麽辦?

     

  • 高中男孩子24小時手機不離手。這種情況是應該讓他自己管理還是嚴要求一定放在另一房間。

     

  • 15歲兒子喜歡打遊戲,以遊戲等級為目標,如何讓他樹立更高人生目標?

     

  • 14歲兒子,長時間在計算機前,怎樣幫助孩子養成多運動多讀書的習慣?

     

  • 九年級的女兒晚上喜歡熬夜到一兩點,如果不讓她看手機和電腦,她寧願看書畫畫也不想睡覺,然後白天睡到很晚起不來。請問有什麽好建議能讓她打破這個惡循環,早睡早起呢?試了到午夜把Wifi 關了有效果但跟孩子關係受影響,孩子說她感覺被“Control”。

     

  • 8年級兒子,理想是找能玩遊戲的工作。上過編程課。但現在叛逆,什麽學校以外的都不學,為了親子關係不敢推上任何課,如何引導建立內驅力, 自己主動學習?

     

  • 孩子要上初中了,有的事反複提醒還是不改,用強硬的批評方式不好,那應該用什麽方式溝通,才能幫助孩子改掉不好的習慣,如拖延?

     

從二月份以來給國內外不同社區做了幾十場講座,常看到管教不當而導致問題惡化的案例。一位父親在氣頭上打了13歲兒子的臉一下,雖然事後已經請求孩子寬恕,但到現在一個多月了兒子都不理父母,除了睡覺就是在電腦上,日夜顛倒,不洗臉不刷牙不洗澡。

 

每次看到這樣的案例我都很痛心。管教的目的是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成為負責任、尊敬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強、對社會有貢獻的成員,要達到那一步孩子需要學習很多生活和社交技能,所以,管的目的是 “教”。英語裏的 discipline 詞根原意也是“引導”(to guide)。管了但沒有教給孩子任何解決問題更好的方法,甚至還造成傷害,那就失去意義了。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如何管,才能達到教的效果?

 

講座開始前我想先請教大家幾個問題:

 

請問各位家長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最常用的管教方式是什麽?

效果怎麽樣?

 

問這些問題的原因是:我們做父母的default管教方式,往往是自己小時候被管教方式自動化反射出來的。

 

而三四十年前國內有效的育兒方法,不一定適用於我們北美華裔的下一代。

 

比如體罰,和短期的“聽話” (compliance) 相關,這也是對許多成人最大的吸引力。從我們的“棒下出孝子”到美國的“不用棒子,毀了孩子”(Spare the rod, spoil the child),對它的信奉可見一斑。

 

到目前為止雖然全世界53個國家明文禁止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體罰孩子[1][2],但在美國和加拿大,隻要沒留下傷痕,在家裏體罰孩子是合法的。美國還有19個州法律仍然允許在學校體罰孩子。

 

 

可那留在心裏隱形的傷痕呢? 六十多年來研究的綜合分析發現,與很多成人的期待相反,體罰對孩子道德觀念的內化並沒有任何長期作用,同時更容易造成對親子關係、社會性、同情心和攻擊性行為的負麵影響。對34653位成人的調查發現,小時候經常被嚴厲地體罰和成人後的情緒障礙、焦慮症、酒精或藥物依賴,以及一些人格障礙顯著相關[3]

 

一位成年朋友告訴我,他的父親從小對他管教的唯一方式就是拳打腳踢,然後他就在學校對同學動手,闖禍以後回家裏再受體罰。這種惡性循環直到初中以後才終止,因為那時候他的身高超過父親所以開始還手。二十年後和父親還是形同路人。這種例子不乏其人。

 

如果家長手裏唯一的管教工具是錘子,那任何問題在他們眼裏都會被看成釘子。

 

 

很多家長發現打得多了,孩子都“打皮”了,沒一點兒作用。經常被體罰的孩子很少記得自己為什麽被懲罰,隻會記得自己當時的恐慌和屈辱,因為人的記憶力對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事件印象最深。日積月累,大多會對懲罰自己的成人及環境,比如家和學校,產生憎恨和厭惡。

 

這裏並不是說曾經對孩子動過手的家長都是罪人。就像 “狼爸” 蕭百佑先生,雖然他以體罰著稱,但他執行的過程有兩點可取之處。一是家規事先定好,清晰一致,體罰不是父親氣頭上的衝動。再是他能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對父母絕對尊敬,他對自己的母親也十分恭順。立的行為規範自己先做到,身教大於言傳。

 

另外,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決定了懲罰的效果。平時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鼓勵讚美,他們常被尊重才會對父母積累由衷的尊敬而不隻是恐懼。一位父親曾告訴我,他和兒子關係一直很好,一生隻在九年級時打過他一次,因為“不可原諒的原因”。父親說自己在打之前告訴兒子今天不得不打他的原因,而且打的時候父親是邊打邊哭。打完後兒子抱著父親,感謝他的懲罰,如今依舊尊敬熱愛父親。這種體罰的效果和盛怒之下出氣就有天壤之別了。

 

為什麽不聽話?

 

父母不願意看到的行為,隻有一小部分是需要懲戒的“明知故犯”的行為,大部分是由年齡發育特點,或者心理需求未被滿足而引發的。

 

 

 

比如五歲以前,孩子自控力和計劃性弱,再加上語言表達能力還在發展中,所以錯誤行為多和年齡特點有關。稍加留心就會發現,哭鬧、打人甚至咬人等問題行為不外乎幾種可能性:表達身體饑渴或不舒服,想得到別人的關注,想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卻不熟練正確的表達方式。父母如果能事先準備充足,比如符合年齡特點的益教玩具、教給他們正確表達自己要求的言語等等,大多都可以通過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來解決。

 

 

 

 

看到這張照片我很感動:  孩子有自閉症,對觸覺敏感,不喜歡有東西碰到耳朵,這不是他自己能控製的。這時候如果堅持讓他按常人的標準戴口罩,隻能引發衝突和孩子的過激反應。智慧的媽媽在他最喜歡的帽子上縫了紐扣來掛口罩。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達到安全的目的,是真正的"管教"的彰顯。

 

青春期親子間衝突的頻率增加,絕大多數情況是因為父母的期望和要求與孩子自己的理想、愛好及同伴的壓力不一致時,孩子在家裏被尊重的心理需求未被滿足時的反應。澳洲心理學家 邁克爾·霍頓博士(Michael Hawton)在《自控力成就孩子一生》和《青春期行為問題管理手冊》兩本書中強調 ,很多孩子“自控力差”的行為,其實不是故意搗蛋,和大腦發育的程度相關,因為掌管判斷力、預測力、時間管理等自控力的前額葉皮層要到25歲後才發育成熟。

 

這也是為什麽80-95%的大學生存在學業拖延的狀況[4]。他建議一定把煩人卻不嚴重的行為,和不可接受的行為區別對待。霍頓博士還指出孩子在強烈情緒體驗下,會因為“情緒過載”更失控,出現反擊或逃離的反應。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父母首先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然後找到合適的語言去描述孩子的感受,傾聽並試圖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體驗,幫助孩子疏導負麵情緒後,自控力才能恢複。

 

 

事實上孩子犯錯很少是專門用來氣我們的。比如我大兒子七歲時,有一天淩晨3點多把我叫醒了,因為自己頭一天特別累,導致晚上尿了床。他告訴我已經把尿濕的睡褲、床單等放在洗衣機上,叫醒我是因為不知道該去哪裏接著睡。雖然“尿床”是我們不想看到的行為,但在那個年齡階段有情可原,而且他當時的處理方式,還值得表揚。

 

行為有目的性,為了得到想要的或者為了避免不想要的。分析孩子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和想達到的目的,然後想辦法幫助他們找到並練習更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才能達到更長遠的效果。

 

 

積極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基於兒童行為理論[5],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簡·納爾森博士 (Dr. Jane Nelsen) 和林恩·洛特 (Lynn Lott) 的同名暢銷書 中得以被大眾了解和接受 。當問題行為出現時,傳統管教方式為過去而賠償(pay for the past),所以在麵對不恰當行為時會產生憤怒、暴力和損壞性的反應,但積極管教是用以下四種方式來幫孩子為未來的成長而學習(learn for the future)。

 

1. 正麵反饋好行為: 抓住孩子做得對的時刻,及時鼓勵

 

行為主義之父斯金納博士(B. F. Skinner 1904-1990))早在上世紀中期就通過實驗證明,獎勵行為良好的動物,比因不良行為受懲罰的動物學得更快。人類也是如此。天生自律的孩子屬於少數。五月時我工作的初中做調研,發現9%左右的學生反應作業留的太少。這和2009年斯坦福大學對舊金山灣區近五千位高中生的調查結果一致,隻有10%左右的學生 回答他/她們享受學習的過程。大部分孩子的行為是因為得到及時的鼓勵,才會重複發生,最終成為習慣。比如2009年的調查發現,還有52% 說他/她們學習很努力但不享受學習的過程,因為“努力“能 得到好分數、師長表揚、同伴尊重等正向反饋,也可以助力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我們成人一樣。如果先生洗碗時得到太太及時的讚美等積極反饋,那他第二天還洗碗的幾率就大很多。相反,如果洗完太太責備洗得不幹淨,甚至被講成”幫倒忙“,那再遇到”洗碗“等家務就隻會躲著走了。

 

2. 負麵反饋

 

這是孩子年幼時常需用的方法。如果孩子采取不適當的方式,比如哭鬧,來試圖讓父母關注或達到自己的無理要求(如買不需要的玩具),那離開當時的場景比如商場、“忽視”哭鬧、同時引導孩子鎮定下來再交流,將是最有效的幹預。

 

 

3. 正麵懲罰

 

正麵懲罰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懲罰”,更接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比如要求孩子把自己灑出的牛奶擦幹淨。疫情期間一位6歲的孩子說要在Amazon上找玩具,半小時後媽媽發現他在看YouTube。媽媽當時脾氣失控後想自己先冷靜一下,去臥室關了門不讓孩子進來,結果孩子在臥室門口的地毯上撒尿。媽媽需要理解:發脾氣會讓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失去安全感,所以他會想方設法重新得到離開的媽媽的關注,哪怕是負麵的關注,都比沒關注強。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是和孩子一起清理,同時問孩子:媽媽發火或難過的時候,有什麽可以幫媽媽不用離開你就能鎮靜下來的方法嗎?

 

 

4. 負麵懲罰

 

明知故犯的問題行為發生後處理的基本原則有:

 

  • 自然後果: 比如不交作業,成績就下滑;    

  • 邏輯後果: 比如不能遵守約定的遊戲時間, 本周就失去再玩的特權;    

  • 讓孩子們了解犯錯誤並不可怕,隻要從中學到教訓,因為機會=責任=後果。

     

明知故犯後某特權被收回,必須提前立好合理一致的規範。上周我的小兒子被發現晚上偷打遊戲,我們把他的手機號碼暫停了。因為這是他簽的手機使用規則,所以承擔後果他無話可說,目的是為了他能從錯誤行為中提高將來行為選擇中的責任感。

 

 

看到一位電遊設計者說「父母師長不可能防止小孩電遊成癮,因為你們是業餘防止成癮,我們是專業研究如何成癮。你們唯一能做的不是禁止,而是引導他們了解跟管理人生。」我深以為是。管教,預防大於善後。在日常生活中幫孩子提升自控力、建立良好的習慣等,是麵對誘惑時最強的學習免疫力。

                        

今天我們就以電遊成癮和作息習慣為例,看如何能“管”出“教”的效果?

 

美國近 90% 的青少年會玩電腦遊戲或使用社交網站,但8到18歲間達到“上癮”程度,嚴重影響到生活和學習的不足 10% 。

 

研究發現,網絡成癮的人在打遊戲時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 (Dopamine) 水平是不打遊戲時的兩倍,而多巴胺則是給人帶來快感的荷爾蒙 [8]。類似的發現出現在近幾年不同的樣本中。所以一旦上癮產生生理反應,治療起來就更加困難。

 

網絡上癮,和所有管教中要解決的問題一樣,最強有力的防禦措施是健康的親子關係,孩子才能聽得進我們的建議。這也是為什麽美國曆史最久的網癮戒除學校reSTART [9] 最根本的治療理念就是通過強化優點來重建家庭中的愛、聯結和歸屬感,從而帶動孩子遠 離網遊的內驅力。

 

美國精神病學家和教育家魯道夫·椎克斯 (Dr. Rudolf Dreikurs 1897 – 1972)在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Dr. Alfred Adler 1870 –1937) 的個體心理學理論基礎上,建立兒童行為理論,認為兒童的不良行為是缺乏歸屬感造成; 中心思想是,當孩子們感到自己是集體中有價值的一員時,不需要懲罰或獎勵就可以學會合作。

 

 

最近兩個月我通過家庭教育課程帶了兩期家庭成長營,很多原來用網失控的青少年在幾周內顯著進步,無一例外都是在健康關係的基礎上發生的。

 

比如一位九年級學生原來手機24小時不離手,媽媽在家庭成長營開始時就坦白地告訴我,“兒子從小學到高中不斷被老師投訴,我很害怕接到學校的電話。我曾試圖找counselor幫他,但都沒有什麽實質性的進展,而且兒子很抗拒去見輔導員。過去我想盡辦法讓他管理好時間和手機電腦使用,總是不起任何作用,很讓我抓狂。”  

 

三周內媽媽反饋,“周六兒子用4小時做數學練習題,45分鍾跟我學中文,20分鍾看書,下午教魔方課45分鍾,五個多小時沒玩遊戲,不可思議!他很喜歡謝博士,很喜歡跟你溝通,所以願意聽你的建議,去改變自己,挑戰自己。他的進步,治愈了我的焦慮與擔憂。” 

 

我告訴這位母親,“其實最該感謝的是您。孩子效果好,是因為信任我;可他為什麽信任一個陌生人呢?根源是因為和您母子關係好,他信任您的介紹。歸根結底,育兒也好,谘詢也好,有了相互信任的關係,改進隻是早晚的問題。

 

孩子一出生,我們就自動站在“父母”這個位置上,就有了positional power。這在孩子10歲前是管用的,不嚴自威。可10歲以後,隻有和父母健康的關係才能化作孩子改進的力量。比如一位西裔學生,因為在校園賣大麻被開除到我們學校來。他對我說:“I will do everything you ask me to do because it kills me seeing my mom being so sad.” 他什麽都願意做,因為不願看到媽媽這樣傷心。這就是一種relational power。

 

如果親子關係不好,沒有relational power,那我們對孩子的影響力就沒有,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一位父親本來出發點很好,擔心11年級的兒子淩晨一兩點才休息會影響健康,但親子關係不好,他照常以指責的方式提出問題,結果激烈衝突後兒子每晚撐到淩晨六點再睡!

 

如何建設健康的親子關係,歡迎參考講座“疫情下的親子關係https://vimeo.com/419794738。其中關鍵因素是避免自動化的負麵反應,通過改變理念來看到每個需要提升的地方都是孩子最佳的學習機會,從而讓家長控製住情緒,有機會理智地幫孩子麵對需要學習的生活技能,比如自控力。

 

父母看到孩子電遊時想幹預,出發點很好,但常常口不擇言,用 “我數三下,再不結束遊戲,我就把網絡掐了!” 等威脅的語氣,或者“成績都下降了還有臉打遊戲”等內疚感套子,很容易引起衝突,適得其反。

 

學生試卷上做錯題,是指給老師看自己哪裏還不明白,需要再教一次。同樣,孩子哪裏做錯事,是告訴家長自己還不知道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需要我們再做示範或引導。如果可以把所有的錯誤當作學習的機會,不止告訴他們什麽不可以做,而且示範並鼓勵該做的,那管教的效果就事半功倍了。網癮問題,深層原因也因為網遊能滿足孩子所有的心理需要,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有帶來同樣成就感、自主感和歸屬感的活動,那就一定不會輸給網絡。不然我們的過激反應,隻能讓孩子把我們看作問題,而忘了實際麵對的任務是如何更有效地抵禦誘惑,管理時間。

 

 

ABCDE反駁法,是通過尋找理性證據來辯駁(Disputation)對負麵事件長久化、概括化和個人化的理念, 從而激發 (Energization) 積極情緒和行為。一位9年級學生的媽媽分享,她曾經一看到孩子上網課時忍不住打遊戲就火冒三丈,正麵指正時孩子一定會反駁,甚至對媽媽推推搡搡,大叫“Leave me alone!” (別管我!)學習家庭教育課程後,她發現自己原來以為是孩子玩遊戲造成自己大發雷霆,其實是自己看到孩子電遊時長久化的理念(他打電遊就是學習態度不認真,會影響成績,考不上好大學,將來無法在社會立足)造成了由焦慮而引發的憤怒。

 

一旦媽媽把玩遊戲看作是孩子暫時時間管理能力還沒發育成熟,同時用“孩子成績一直很優秀,還做不少公益活動,有責任感”等優點來辯駁負麵理念時,她的情緒穩定了,會悄悄過去拍拍孩子的肩膀。先建立情感的聯結再提出指正建議,孩子則馬上道歉,回到該學的科目上。

 

我在疫情期間深有體會的管教原則是必須有張有馳才能讓青少年聽得進。如果事事要求他們按我們的標準完成,像是否在室內穿拖鞋等,隻能導致衝突,憑增煩惱;那真正需要嚴格要求的地方,比如時間管理等,就聽不進去了。很多原來的規矩需要通融:比如我家兩個青少年兒子,正常上學時都留短發;但五月初我好心提出來要給他們剪頭發,兩人一致告訴我不需要,因為想嚐嚐留長發的滋味。短頭本來是不成文的規矩,但想想他們說的不無道理,因為正常上學時,他們完全沒這個機會或意願留長發。

 

青少年期間的發育特點就是喜歡嚐試新事物。家長需要在安全的範圍內多給他們選擇,體驗自主感。我從沒想到過自己會高高興興地支持他們留長發,但目前這個特殊時期,居然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雖然我看著還是很不習慣。這樣才能在無法讓步的底線上堅持,比如責任感。

 

一位原來因沉迷電遊而掛科的19歲大一學生,四周內能逐步調整作息時間,關鍵也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去指正他從7年級就沉迷的網癮,而是關注在建設親子關係,才能在每周設的一個自律的小目標時有意願去配合。第一周做到午夜斷網並交手機,父母就及時鼓勵,並忽視他斷網後依然會打 off line遊戲;第二周開始做固定的家務,父母就在他做到時提供大量真誠而具體的積極反饋;第三周開始周六白天不用網絡,父母就一天陪伴,一起做包子餃子等孩子喜歡的食物,讚美他和麵、幫妹妹學鋼琴等活動;第四周父母更是通過支持他拉網線(避免打遊戲時網絡卡),並為他換了能調整高度的電腦桌等,讓他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才開始按建議保證起床後兩個小時學習時間。

 

建設健康的親子關係,交流中保持洛薩達比例也是關鍵的組成部分。

 

組織心理學家瑪西奧·洛薩達(Marcial Losada)博士采用了對人際交流性質的編碼方法,顯示企業中上下級之間交流的積極和消極性比例如果在3:1 與 6:1之間,效績最好 [10]。這個高度預測團隊成功的積極性表達與消極性表達比率,被稱作洛薩達比率(Losada Ratio)。

 

積極心理學家芭芭拉·弗雷德裏克森博士(Barbara Fredrickson)的研究進一步確認,收到積極反饋大於消極反饋三倍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顯著高於比例低的同齡人。這些發現在其它場合都得到了驗證,被引用上千次。其實,類似發現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驗證,比如研究發現老師讚美對批評的比例是4:1時,及時並具體的積極關注和反饋會提高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學習更專心,並減少問題行為 [11]

 

父母給孩子反饋時原則也一致,一味的批評隻能讓孩子失去前進的動力。如果目前還沒有做到,請試試每天至少保證看到孩子三個值得自己欣賞和鼓勵的地方,及時而真誠地提供具體的積極反饋。堅持一周,就會慢慢改善家裏的氣氛,而那是孩子更容易接受我們建議的基礎。

 

建設積極的親子關係,還要做到任務分離(separation of tasks)[12]:區分什麽是孩子的,什麽是父母的;我隻負責我的任務,而孩子隻負責孩子的任務。

 

如何評判到底任務是誰的?很簡單,看行動的直接後果由誰來承擔。承擔直接後果的人負責該任務。

 

臨床心理學家肯尼斯·威爾格斯博士(Kenneth Wilgus)在他的暢銷書Feeding The Mouth That Bites You: A Complete Guide to Parenting Adolescents and Launching Them Into the World 中建議,孩子13歲後,父母必須把學習和生活的主動權交給他們。

 

一個健康的關係,是有自主性、選擇權、同時對自我負責的。而不安全的關係會導致拖延、抗拒,及對他人情緒反應的敏感。孩子和家人之間的情感聯係更緊密,所以對家人的感受也更敏感。

 

合理一致的家規和孩子一起提前商議、訂好,然後父母就不用做“警察”,隻需要鎮定地做“法官”,讓他們承擔後果就好。比如我不知趣地過問九年級兒子的作業,覺得是“關心”、“好心”,但他耳朵裏聽到的,卻是我“侵犯了他的領域,不信任他”,隻會讓他產生防禦心、戒心甚至憤怒。隨自由而來的是責任。父母不再過問作業,但一旦成績下降到大家訂好的底線,就會失去一些特權,比如手機。不再嘮叨幾點睡覺,但早上要獨立按時起床。不再提醒打掃房間,但也不會替他們打掃,衣服等需要自己定時洗。邏輯後果在這個階段尤為重要,放手讓孩子在試誤中成長。

 

我們愛孩子,但目標是在他們18歲時能離開家獨立生活。13 到18歲間,是訓練他們過渡到獨立成年期的關鍵。

 

想要孩子在某方麵進步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首先要問一個問題:我們想要孩子改變的,是成長過程中的常態,自然發展的曆程?還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青春期親子關係中父母常體驗的憤怒、焦慮、沮喪、怨恨等情緒,通常來自於我們試圖讓孩子臣服於自己頭腦中已有的規則。而孩子與頭腦中的規則相差甚遠時,父母越是接納孩子的現狀,而不是在焦慮或憤怒中和現實慪氣,就越能利用現實來實現自己的願望。大部分煩惱都在於妄圖控製自己不能控製的事,卻不對自己能控製的事,比如管理自己的情緒等,行使控製權。

 

在這個階段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尤其需要父母劃清責任上的界限。

 

我們可以用描述性語言,而不是評價性語言,來表達需求。比如“你淩晨1:40才休息,有損健康;而且在我提醒你遵守立好的規矩11點前睡覺時對我大吼大叫。我對你的關心得不到回應或尊重,讓我覺得很傷心。”

 

孩子接受與否,是他們的任務,我們控製不了,也不應覺得他 “應該“怎樣回複。我們可以問具體的問題,並關注現在能做的,而不是事情的結果。比如,“很佩服你睡眠時間這麽少的情況下成績還都不錯!關於上課遲到,不能按時交作業等問題,請問你計劃怎麽改進?我能幫上什麽,你盡管告訴我。我願意支持你順利畢業。但選擇權在你手裏。

 

大多數青少年隻要小時候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責任感,學業或課外有更健康的活動吸引,比如運動、演講隊等,帶來成就感、歸屬感和自主感,那電遊成癮的幾率就很小,因為趕走黑暗,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光明”。我在疫情期間幫助多位高中生擺脫網癮的途徑就是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長和興趣,安排他們教魔方、數學、音樂等課程,用有意義的活動減少電遊時間。

 

 

健康的親子關係絕不是對孩子言聽計從,必須包括合理一致的規矩:父母需要理解絕大多數孩子沒有自控力去抵禦手邊網絡遊戲的誘惑,所以提前立好規範把電子產品放在家裏公共房間用,如餐廳或客廳的桌子上,以便家人互相督促,避免讓孩子和電子產品單獨相處。和孩子一起商量每天最多打多長時間的遊戲、什麽時間可以玩,比如作業和課外活動完成後、不可以是一天中記憶力最強的時段(早上或入睡前);如果超過了規定時間後果是什麽(邏輯後果是第二天沒有玩遊戲的特權)等。對青少年來講,家規一定要取得他們的同意,不然不會在執行上合作。自己訂的規則,才會更容易去遵守。

 

疫情前我們家並不需要強製性斷網。但隨著居家上學時間的推移,我清楚地看到兩個青少年孩子越來越有困難按時離開電腦。從六月起,提前通知他們後,家裏開始晚11點斷網絡。雖然剛開始孩子們有怨言,但他們心裏明白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而且我和先生以身作則,也是11點左右休息,讓他們能很快適應新的規矩,保證充足的休息。

 

建立規範時關鍵是父母的語氣是鎮定的,態度是溫暖的,讓孩子感受到規範是為了他們的成長提供他律的環境,以達到將來自律的目標,而不是懲戒。

 

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親子關係,讓孩子經常從父母這裏感到歸屬感,是所有管教問題的金鑰匙。親子交流原則強調避免無效說教或舊事重提,減輕對後果的恥辱感,集中精力解決問題。孩子如果感受到父母的理解,會更容易從失敗中學到教訓。讓孩子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父母重視他們的貢獻,他們會感到歸屬感和價值。比如全家一起打掃房間的時間來避免關於家務的爭執,每周固定時間開家庭會議討論不同問題等。常用的交流方式有:

 

1.     “什麽”和“如何解決”問題: 通過問孩子“發生了什麽事” 、“你覺得怎麽發生的?” 、“你怎麽看?” 、“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麽?” 、“解決這個問題有什麽好主意嗎?” 一類的問題,幫助孩子們發展思考和判斷能力。

 

2.  問好奇的問題: “請再說清楚一點” 、 “還有嗎?” 、“要不要我們一起想想所有的可能性?”     

 

3. 反饋式聆聽:  父母重複聽到的信息。

 

4.  積極式聆聽: 聽出孩子言語中表露的情緒,幫孩子感受到他們被理解和認同。    

 

5.  用“我注意到……”來點出問題,避免指責的語氣,比如“我注意到你今天的戶外活動時間還沒完成。請問你會幾點出門?”

 

我也走過很多彎路,才慢慢吸取教訓。有時在急躁下依然對孩子態度不好,15歲的大兒子總會提醒我:“Mom, what do you want to accomplish?” 

 

自控力

 

很多家長感慨:為什麽以前父母嚇唬我們“不讀書等自滅”管用,但對我們的下一代不管用? 有青少年甚至真決定退學在家繼續打遊戲!

 

因為我們下一代的成長環境,網絡、社交媒體、智能手機普及,加上多樣化的教育標準,對自控力等的要求超出了這個年齡階段的發育特點。

 

幫助孩子提升自控力,家長也需要了解背後的生理和心理機製[13]

 

1. 自控力的生理基礎

 

大腦前額皮質,位於額頭和眼睛後麵的神經區,控製我們關注什麽並掌控行為。過去10年中神經學家發現,人腦對經驗有超乎想象的反應,會根據要求重新塑型。像鍛煉肌肉一樣,應用會讓某些區域的密度變大,連接更緊密,聚集更多的灰質,從而更快地傳遞信息。比如正念冥想,持續8周的練習使前額皮質的灰質增多。把呼吸頻率降低到每分鍾4-6次,也被發現可以激活前額皮質,從壓力狀態調整到自控力狀態。其它能提升自控力的生理因素包括:

 

  • 低血糖飲食,比如瘦肉,堅果,豆類,粗纖維,麥片,水果蔬菜等

  • 綠色鍛煉,比如每40分鍾左右的學習後到戶外綠色的空間走5分鍾

  • 8 - 10個小時的睡眠:長期睡眠不足,影響體內葡萄糖的吸收,而葡萄糖是能量的主要存貯方式。能量不足時身體會感到疲憊,更容易感到壓力,受到誘惑時則更難控製情緒或集中注意力。

 

2. 積極情緒提升自控力

 

焦慮、憤怒、恐懼、自我懷疑、孤獨等負麵情緒下,大腦進入尋找獎勵的狀態,確信隻有獲得那個獎勵才能得到快樂,所以麵對壓力時,誘惑會變得更有吸引力。這也是為什麽家長越是嚴厲批評指責,越譏諷反對,孩子越失控,因為自我批評會降低積極性和自控力。相反,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證明:“自我諒解、擺脫罪惡感讓人更有自控力”,增強責任感的不是罪惡感,而是自我諒解。可以利用獎勵機製來增強自控力,比如把孩子總是拖延的任務和讓多巴胺燃燒的事聯係在一起,邊喝熱巧克力邊做作業,或邊聽音樂邊收拾房間等。

 

3. 重複嘮叨會強化父母想消除的行為

 

實驗證明當人試著不去想某件事時,反而會比沒有試圖控製自己的思維時想得更多,因為認知偏差造成一個想法的頻繁出現會讓人認為它重要而真實。這個效應在人處於緊張、疲勞或煩躁狀態時最為嚴重。比如在品嚐測試前被要求努力不去想巧克力的人,吃下了有機會表達自己想吃欲望的人兩倍多的巧克力。換句話說,越想通過抑製想法來抵製誘惑,自控力越弱。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接受或表達自己打網遊的想法,意識到這種想法和感覺並不受自己控製,但他可以選擇是否把它付諸實踐。同時,用積極語言把“我不要”變成“我想要”,比如“不要打遊戲“變成”做完作業後可以打半小時遊戲”。

 

4. 壓力削弱自控力

 

這也是為什麽備考壓力最大的時候,往往是高中生打遊戲最失控的時間。體育活動、聽音樂、有創意的愛好等健康的抗壓機製都會提升自控力。另外,把“應該做”的,變成“我想做”的,也會減輕壓力,比如按時完成作業是我為了自己的目標(考上理想大學)而想做的事情。

 

5. “十分鍾法則”開啟良性循環

 

對未來獎勵的預期不如即時獎勵更能激活最原始的獎勵係統,所以神經科學家推薦“十分鍾法則”,因為十分鍾會很大程度上改變大腦處理獎勵的方式。告訴自己“堅持先做10分鍾作業,然後可以去打遊戲”,結果往往是隻要一開始做作業,就會繼續做下去。

 

6. 榜樣作用

 

身邊自控力強的人可以增強自己的自控力。鼓勵孩子把提升自控力變成集體項目,和朋友或家人一起相互記錄和鼓勵,能更容易實現自控力目標,因為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觀察他人在做什麽。別人的目標,特別是孩子喜歡的人,會激活他心中共同的目標,自豪等社會情感也能更迅速、直接地影響我們的選擇。孩子公開自己的自控力挑戰,有家人或同學朋友觀察並支持他的行為,進步會更快。

 

神經科學家的實驗顯示自控力是有限的,通常早晨最強,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每次使用後,大腦的自控力係統活躍程度會降低。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明智地使用自控力,比如把最需要意誌力的任務放在早上,不要試圖控製所有思想、情緒和行為。

 

*  *  *

 

孩子出生時沒有附帶 “管理說明書”,可朝夕相處,父母會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敏感的孩子可能父母皺一下眉頭他已經掉下眼淚,而不敏感的孩子可能父母大吼幾句他還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教子的方式沒有最好的,隻有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因人施教才會有效。但有效管教的標準不變:

 

1. 幫助孩子感到自己受重視,有歸屬感; 
2.  有長期效果: 考慮到孩子們還在學習如何思考、感受和決定對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觀點以及將來類似情況下如何應對;
3. 教給孩子重要的社交和生活技能,比如如何尊敬、關心他人、解決問題、合作、為家庭、學校和社區貢獻力量等;
4. 給孩子們機會去發現自己的潛力,鼓勵建設自主性。

 

篇幅有限,講座中很多內容無法記錄在這裏。有需要的家長可以參考講座錄像: (https://vimeo.com/ondemand/positivediscipline $4.99)

 

疫情對我們成人的心理承受力也是挑戰。下麵的係列公益講座供大家參考。

  • 非常時期的情緒管理(總論)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8-ovyhSYgz8Oi0SS7P4VHVGIhIwUi--D/view?usp=sharing
  • 非常時期的情緒管理(0-10歲)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J5N2lzVBcgAGDr9IhpGv_tj4DoZc2Tvz/view?usp=sharing
  • 非常時期的情緒管理(10-17歲)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3s9I22Te-efT3I3O0jnMWX2FuRKitmfY/view?usp=sharing 
  • 非常時期的情緒管理(父母如何不惹兒女的氣?)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1-QFMPcPrKjlQJu-_JN5B2VbEbKOkMRb/view?usp=sharing

 

願我們每一位家長都有智慧和力量,在“管“孩子們的過程中,通過歸屬感、自主感和成就感的建設,教給他們需要的生活技能,啟動內驅力,向成人期順利過渡!

 

                                                                                                     

 

注:文章版權屬於謝剛老師和北師大出版社。文中照片由謝剛提供,版權屬於原作者。

 
 

推薦閱讀相關文章:

 

1)謝剛:麵對疫情,如何在應激反應下提升心理複原力?

2)謝剛:如何培養心智健康的青少年

3)謝剛:麵對疫情,“積極少年Mini 係列”公益微課

4此時此刻,曼哈頓更是我的家

5)一個有信仰的“普通”美國人的生活

 

 

謝剛老師文章 References:

 

1.2. https://www.worldatlas.com/articles/countries-where-child-corporal-punishment-is-illegal.html

3.  Afifi TO et al. Physical punishment and mental disorder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US sample. Pediatrics 2012 Aug; 130-184.

4.   美國精神病學家和教育家魯道夫·椎克斯 (Dr. Rudolf Dreikurs 1897 – 1972)在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Dr. Alfred Adler 1870 –1937) 個體心理學理論基礎上,建立兒童行為理論,認為兒童的不良行為是缺乏歸屬感造成中心思想是,當孩子們感到自己是集體中有價值的一員時,不需要懲罰或獎勵就可以學會合作。

5.  http://www.positivediscipline.com/

6.  Gentile D. A. Pathological Video-Game Use Among Youth Ages 8 to 18: a National Stud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20(5):594–602.

7.   Griffiths, M.D. (2005). A ‘components’ model of addiction within a biopsychosocial framework. Journal of Substance Use, 10, 191-197.

8.   https://www.netaddictionrecovery.com/

9.   http://thebluebanner.net/study-finds-up-to-95-percent-of-college-students-procrastinate/

10.  https://www.happierhuman.com/losada-ratio/

11.  Brophy, J. (1981). Teacher praise: A functional analy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1, 5–32.Beaman, R., & Wheldall, K. (2000). Teachers’ use of approval and disapproval in the classroom.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 431–446.

12.   https://stoicanswers.com/2019/05/12/separation-of-tasks/

13.   暫無中譯本,題目意思是《喂那張咬你的嘴:養育並幫助青少年成功過渡到成人期大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