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曉霜

你來過,我走過,我們是否相遇過? 也許是某一個場景,也許是某一個人,也許是某一首歌,也許是某一段文字, 曾經給我們留下刻骨銘心的感動,記錄下這些生命的痕跡,在歲月靜靜流逝的長河裏,讓我們知道自己曾經這樣活過。—— 曉霜
個人資料
相約曉霜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廖冰博士: 情商育兒,疫情下的親子關係

(2020-07-13 11:38:29) 下一個

 廖冰 相約曉霜 

【曉霜寫著前麵】本文是廖冰博士6月21日在加華抗疫心理健康線上公益講座的文字版。根據講座內容,整理成文。廖博士和大家分享了新澤西州PCE俱樂部,十幾年來所積累沉澱的以情商為基礎的育兒理念。廖冰博士充滿激情,風趣幽默的演講,持續3小時的講解和答疑,讓家長們收獲滿滿。

 

 

* * *

 

今天是父親節,祝各位父親,父親節快樂!

 

感謝主辦單位的邀請和組織。我並非教育專業出生,我們講育兒的本質實際上是育己。今天我會再次跟大家分享我們PCE俱樂部(Parents and Children Education Club)過去16年所積累的經驗。從2014年開始,我給過很多講座,與很多家長進行過交流。

 

我們講以情商為基礎的育兒理念(EQ Parenting),有以下三要素:

 

第一:關係

第二:內驅力

第三:接受不完美

 

每個孩子都不同,父母的三觀也不同,我無法給每個家長的每個問題提供解決的答案,但是我希望,也相信大家了解了這些方法後,可以通過學習,解決自己的問題。我也會談談在普林斯頓大學CPS (Counseling & Psychological Service) 做心理疏導實習工作的經曆。

 

我首先把 EQ Parenting 的三要素講一下。

01

              良好的親子關係

 

 

關係是一切的基礎。我們的態度是,永遠和孩子站在同一條戰壕裏,這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的關鍵。

 

這要求家長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了解孩子為什麽會這麽想,為什麽這麽感受,他們有什麽需求。關鍵是我們要了解孩子的feelings & needs。

 

有些青少年到了12-13歲表現得非常反叛,到底是什麽原因呢?這有生理和心理的成長因素,學校也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因此,盡管他們的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他們有獨立的欲望,有自我的認知。傳統的育兒方式讓青少年難以接受,我總結成兩句話“有一種窒息叫無微不至的愛,有一種傷害叫都是為了你好”,以至於很多孩子與父母關係很糟糕。

 

我們要知道,實際上孩子青春期反叛的是家長傳統方式的“權力與權威”(power and authority)。如果從小就跟孩子建立起一種民主的溝通方式,那麽青春期的孩子就不會那麽反叛。

0202

02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

 

 

我們主要講講如何幫助孩子喚醒/找到他們真正的內驅力。內驅力,我們稱它是與Passion相關的 Intrinsic Motivation。

 

我們PCE俱樂部曾經請專家來講Intrinsic Motivation,它就是指發現內心真正的熱愛。

 

Intrinsic Motivation與Inner motivation 還有不同,它們都是內在的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基於對某種事物的熱情追求,Inner Motivation 往往基於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我女兒,常常有人稱她為“別人家的孩子”,我讓你們來判斷她。女兒在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讀了5年建築係,經過建築係要求的多方麵的綜合訓練,但是畢業後她去了上學時打工的那家烘焙店工作。她告訴我們,非常喜歡建築係的學習和各種綜合能力的培養,但是她的真正興趣在烘焙上,她希望有一天能夠自己開一家烘焙店。

 

我們家的孩子都是大學畢業後不給錢了,孩子要自己獨立謀生。她就是對烘焙感興趣,不在乎別人會說什麽。這就是Intrinsic Motivation的一個例子。我對孩子自己的選擇都會支持。

 

多久可以發現孩子的 Intrinsic Motivation 呢?這個沒有時間表!

 

有一本書《Unconditional Parenting》by Klfie Kohn,指出育兒不能靠對孩子的評判(judge),我們知道過多負麵評判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和樂觀精神,但過多正麵評判也容易成為操縱孩子的工具。有些孩子為了父母學習,為了別人的誇獎而努力,這就是Inner Motivation,雖然也是內在的動機,但它可以是雙刃劍。

 

廖冰博士在演講中(照片來自網絡)

 

我在普林斯頓大學實習時,見了200 多個學生。普大校內有20多個,校外有100多個心理學家和谘詢師,但還是常常約不到。大部分來尋求幫助的學生有兩類問題:一類是焦慮症(Anxiety); 另一類是抑鬱症(Depression)。

 

這些美國頂尖名校的學生,他們讀書好,很自律,是那種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麽在這裏?很多學生焦慮或抑鬱。

 

這些“別人家的孩子”,他們可能是出於不讓家長失望,或者是為了不在別人麵前丟人而學習。這些孩子應該說是有內在的動力(Inner Motivation)的, 但這並不是我們所說的內驅力(Intrinsic Motivation),因為他們不知道為什麽在這裏。國內專業人士把這種叫 “空心病”。他們情商高,善解人意,這些孩子很容易被家長、被別人當作乖孩子,很容易與別人相處。表麵上,很難看出這些孩子有什麽問題。

 

他們不愁吃不愁穿,為什麽會有焦慮?他們也許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壓力很大。焦慮的根源,可以來自原生家庭。

 

曾有人做過一個調查,老一代直接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而他們的子女,往往因為文革的動蕩而沒有擁有一個幸福穩定的童年,這使得一些人在成年後易患焦慮症,缺乏安全感,比如表現為對子女容易有較強的控製欲。

 

我們的上代人經過文革的創傷,他們的焦慮,可能會遺傳給後代,影響到下一代。年輕學生所經受的焦慮,我們往往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所經曆的生活。

 

我的童年一直到上小學幼兒園,都是在文革期間,父母分別去農場和幹校,常常幾個月都見不到父母一麵。父母的缺失,在我們那個年代很普遍。幸運的是我的原生家庭充滿了愛,尤其八歲以後全家人在一起生活,家裏浪漫溫馨,對我影響很大。

 

如果你在兒童時期經曆過貧困,或者被忽視,或者家庭的缺失,都可能成為孩子長大後心理障礙的根源。

 

在普大,我見到一位華裔學生有特別嚴重的頭痛病,但一直查不出任何原因。學生自己也沒有覺得家長給她什麽壓力。

 

後來我跟那位學生交談,因為我了解咱們的文化,發現我們家長和原生家庭的影響會反應到孩子身上,家長會把自己內心的焦慮映射到孩子身上。我們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可以是無形的暗示,可以是無處不在的有的時候孩子已經覺得是一種常態了,“內化”了(“internalized”)他們所受到的壓力。

 

我的女兒跟他的男朋友家去度假,他們一家好幾個人租了一個Airbnb, 第二天早上11:00點大家起床,然後問:“So what are we going to do today?”  第二天早上問,“今天幹什麽?” 他們完全是放鬆的度假狀態,沒有任何計劃。我們中國人出去度假的話,很早就會安排好行程。提前一天就會告訴孩子,明天早上7:00集合,要去好幾個景點,安排得滿滿的。好像度假的時間也不能放鬆,不能浪費。也許我們並不意識到,或者不能夠接受“浪費時間”。

 

其實,我們並不善於給孩子,給自己和家人放假,這是我們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這一代,第一代移民原生家庭的影響會傳到孩子身上。

 

這些乖孩子,他們不會反抗,會接受家裏的權威“Power and authority”。They don’t know how to speak out. 他們是那些以後會坐在我的辦公室哭的成人,因為他們太善解人意,他們沒有反叛精神,他們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一切的努力也許隻是為了外在的reward,他人的期待。

 

內驅力,是否可以通過物質刺激獲得? 

 

也許暫時可以管用,但是外在的獎勵,反而會讓內驅力消失。怎麽發現內驅力?我們PCE俱樂部就是說大家要“咬著牙等孩子開竅”,靜待花開。

 

我們英華國際學校的理事會以前有一位理事,他是個著名的教育專家。在他博士答辯的時候,他媽媽也去了,哭著說:“真沒想到還能有這一天,你小時候是不喜歡學習的……”  

 

他說:“媽,我隻是比別人晚了20年。”

 

廖冰博士在演講中(照片來自網絡)

 

每個孩子都不同,家長是園丁我們過去隻說老師是園丁,其實,家長更是園丁。你拿到手裏的是什麽種子,不由你挑。看著苗慢慢長大,給予陽光、養分,為他澆水,你需要耐心等待他的成長。不能拔苗助長,也不必看著三個月的苗,就著急以後要是老這個樣子可怎麽辦。不能把自己當作木匠,總想去修理他,應該因勢利導去發現孩子的特長。

 

如果我們隻是根據大學的錄取需求來培養孩子,我們“修理”出來的孩子,就如同剪去了翅膀,你把他們關進那些highly selective 的大學的籠子,他們即使長出了漂亮的羽毛,四年後等他們出來的時候,他們還能夠飛嗎?

 

我們不可能去motivate我們的孩子,因為motivation是靠內在的動機。那麽到底我們能夠做些什麽呢?怎樣才能夠幫助孩子喚醒他們的內驅力?

 

我們可以做兩件事:

(1)Inspire

(2)Influence (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孩子不聽你的話,也許他就是不想長大成為你那樣的人。

 

幫助孩子找到他的熱情(passion),這個沒有時間表。想想我們做父母的,想想你自己有什麽passion?你多久才找到自己的passion?有沒有passion?那麽我們怎麽能夠要求孩子一定要在什麽時候找到呢。

 

你所能做的就是講講你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這樣可以激勵和影響孩子。潤物細無聲。要與孩子共情。

 

還有家長繼續問,那在孩子沒有找到passion之前,我們還能做些什麽?

 

分享另外的三點建議:

 

1. 給孩子的時間留白

 

請不要把孩子的日程填得滿滿的,要讓孩子有自主的時間。不要去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和想象力,不要剝奪他們自由發揮的時間。

 

我們常常給孩子安排得滿滿的。我們想讓孩子學琴,孩子不想學琴了怎麽辦?到底是堅持還是馬上就停呢?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以後孩子學什麽都沒長性,那怎麽辦呢?這樣不容易培養自律,不能養成這樣的壞習慣,於是就逼著孩子繼續學,最後把跟孩子的關係也搞壞了。

 

我以前的印度老板非常有智慧。他對孩子說,你要學琴,我花錢買了琴。至少要學三年,然後我們再討論是否要繼續。這給孩子希望,別讓孩子看不到希望。這需要家長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一定要給孩子的時間留白。否則,如果牛頓出生在你們家,他就發明不了萬有引力定律了,他剛躺在樹底下,蘋果還沒掉下來呢,你就逼著孩子去練琴了。

 

還有一些家長講,我不把孩子時間安排滿,他就總是打電腦遊戲,浪費很多時間,怎麽辦?我們可以教他們怎麽玩。我們辦過一個暑期班,一個月的時間,我們把手機都收掉。開始孩子非常不高興,可是後來就習慣了,因為他們發現還有別的好玩的東西。並不是隻對孩子說玩遊戲如何不好,讓孩子從小就看到其它好玩的東西和有意思的事情,他們就沒有那麽迷戀電子遊戲了。

 

2. 區分孩子與家長的責任


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事情,屬於他們自己責任範圍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做決定,讓他們自己麵對後果,學會擔當。先講情後講理。比如說考試,那是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情,應該由孩子自己責任。這次沒考好,留點時間談一談,看孩子是不是需要家長幫忙,但這應該是孩子的責任,孩子的問題應該讓他們自己take ownership, 而不是父母。

 

我喜歡爬山,有時我就想,我們為孩子設計的人生道路好像就是在黑夜裏為他們挑的一條路,我們告訴他們,不要往兩邊亂走,這樣一直走下去就可以到達目的地,我們覺得目標很明確,萬無一失。

 

孩子在這條路上,摸黑朝前走,根本不知道兩邊是怎麽回事,不知道兩邊有什麽,就很容易焦慮,而且一旦走錯一步,就以為有多麽不得了。如果孩子從小試過各種道路,走過彎路,他就不怕犯錯誤,不怕做選擇,也許找到了更好的路。影響孩子未來和他們應該負責任的事,讓他們自己去決定,這更能培養他們的內驅力。

 

3. 培養孩子有責任感,懂得感恩

 

比如,讓孩子做一些適當的家務事,家裏的事往往是“誰看不上眼誰做”,孩子在家裏能夠幫大人做什麽呢?不要一下就要求孩子去幫你做那些你看不上眼的事情(比如收拾他的房間),而是從小事做起,如洗自己的衣服、幫助家裏洗碗、扔垃圾、除草、吸地、照顧寵物、做飯等等,主要是以讓他能負責任為目的,而不是變成每天家長還得去催去嘮叨,目的是讓他們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廖冰博士在演講中(照片來自網絡)

 

2013年,保羅·塔夫 (Paul Tough) 在他的暢銷書《How Children Succeed》中總結了最能預測孩子成功的七個性格因素。這裏的“成功”並不隻是指物質上的成功,而是指財富、身心的健康和生活的滿意度。

 

這七個性格因素是:

 

  • Grit(堅毅)

  • Self-control(自控力)

  • Zest(熱忱)

  • 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能)

  • Gratitude(感恩)

  • Optimism(樂觀)

  • Curiosity(好奇心)

 

Grit(堅毅),它是毅力和熱忱的組合,為目標不懈努力的品德,近幾年成為美國教育界最被關注的概念。

 

如果孩子不喜歡鋼琴,父母堅持讓孩子將鋼琴彈到10級,那最後你家最“堅毅”的是你,而且損壞的也是父母孩子間的親子關係。應該在孩子的passion上培養堅持、堅毅和有意義、有意識的努力。

 

這裏有另一個問題,有時父母說 “你能!一定能!” 這也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壓力。有些孩子一些方麵比較弱是天生的,要承認孩子的天賦不同。比如說某個孩子數學不好,別的都可以,父母就說你的數學要努力學習,你能行。這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教育係統用統一的標準來判斷孩子,這很傷害孩子。家長要跟孩子站在一起。如果,標準是看誰爬樹爬得好,但是你家的孩子是條魚,他把肚皮蹭破了,也比不上猴子,而且永遠會覺得自己太笨了。

 

熱忱,對孩子的影響,讓孩子對生活充滿向往。中國家長認為有的時候喜歡把醜話說在前麵,認為將來他們要麵對社會呀。但是你們是他們的爸爸媽媽,是避風港。如果說外麵都是病毒,我們在家裏是給他們更多的病毒,讓他們獲取免疫力嗎?這種方法不對吧,我們在家要讓孩子增加抵抗力,增強體質,才能到外麵去麵對病毒,即使被感染了,也可以扛過來。就是要讓孩子在有愛的環境裏,變得更有自信。

 

03

                   接受不完美的孩子

 

 

最後一點,就是要培養完整的孩子而不是完美的孩子,要接納和欣賞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擁有一個完美的孩子,而是要培養出有著自己特長和個性的真實的孩子。

 

有個Power Reading的培訓,讓學生在培訓前,先做一次閱讀速度測試。一個暑假下來,再做一次閱讀速度測試,看哪種學生進步最快。大部分人會覺得原來讀書慢的孩子可能長進比較快,因為他們有更大的成長空間。但是實驗證明,原來讀書快的孩子,通過這種方式讀得更快。這個實驗給我們的啟發,不找短板,找長板。充分地發揮你的強項優勢,可以帶動其它,就可以實現人生的價值。不用去擔心你的弱項,不用去補那個短板。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強項要加強,弱項要補習,不管強弱,什麽都上補習班。其實沒有必要,如果能找到孩子的最強項,讓他們充分去實現人生價值就夠了。

 

如果孩子拒絕、排斥與你溝通,怎麽辦?我們要表達對孩子的欣賞和接納,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要多聽他們說。

 

我們可以把感情關係當作一個銀行賬戶,有取錢和存錢的功能,感情上也有“存”和“取”兩種方式。當我們的Emotional bank account裏有足夠的deposit,才可能跟孩子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才可能願意跟你溝通。

 

如何在感情的賬戶裏存下更多愛的存款呢?

 

推薦《愛的五種語言》,這本書本來是講兩性溝通的語言,但是它的這些方法是可以普遍適用的(該作者還寫過一本《兒童愛之語》)。

照片由曉霜拍攝

 

愛的五種語言

 

1. 肯定的言語

2. 愛的禮物

3. 精心的時刻

4. 服務的行動

5. 身體的接觸

 

正麵肯定的語言,就是講你的感受。下班回家本來很累,一天遇到什麽不高興的事情,但是回到家看到孩子做飯,表示感謝。並且讓他知道你的感受,它是具體的,真實的,不是簡單的評判。正麵肯定的言語,哪怕是一句簡單鼓勵的話就可以給人帶來安全感和連接感。

 

愛的禮物,這不是物質刺激,而是愛的信物,它是一種愛的表達。可以是小禮物,不一定昂貴,最重要它以感情為基礎,表達一種心意。看重的是禮物背後所傳遞的心意,讓禮物化成愛的記憶。

 

精心的時刻,就是我們所說的quality time。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多聽孩子說話,而不是教訓他們。我們總是忍不住要發言,要告訴孩子一切。我們要學習跟孩子說話,要允許他們說話,不加評判地聽,傳播自己的三觀要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不是通過說教訓話。我建議,如果你愛插話,那孩子跟你講他們的故事的時候,你就一邊吃香蕉,一邊聽,把嘴堵上,讓他們多說, 大人多聽。

 

服務的行為,就是為孩子做事,為他們服務。藉著替他們做事表示對他們的愛。為孩子提供服務,可以轉化為愛的存款。中國家長比誰做得都多,開車,做事,付錢等等。但是要注意,例如你開車送孩子去這去那時,不要變成一種強迫,讓孩子成為負擔。而且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還是要讓他們自己做,培養責任感。我在機場,經常看到華人家長推著一大堆行李,身邊的孩子空著手,這是我們要反思的。

 

身體接觸,這本來不是我們的文化,如果你不習慣擁抱,你可以拍拍孩子啊。總而言之,你要表達對孩子的愛,告訴他們你的感覺

 

什麽時候適合跟孩子溝通?

 

跟孩子對話要在不發火的時候,能夠平靜交談的時候。

 

我們曾經分過什麽是“紅區”,那就是絕對不能碰的,這可能會有不可逆轉,不能改變的後果,有生命危險等等都是紅區。“綠區”是無關緊要的區域,你是不是一定要跟他談,都是無關緊要的。最主要的是“黃區”,除了紅區和綠區以外,都是“黃區”。

 

在“黃區”還要分清什麽是孩子的責任,什麽是家長的責任。如果是孩子的責任,讓他們自己去管。如果是父母的責任,或者是孩子與父母共同的責任區域,都要“坐下來談”。要先講情,後講理。要告訴孩子你體會到他的感受是什麽,然後再講你的感受,然後通過頭腦風暴列出不同解決方案。如果是孩子的責任,要他自己選擇解決方案。如果是雙方共同的問題要尋找到一種雙方可以接受,共贏的解決方案。

 

講座後,廖冰博士對家長提出的很多問題進行答疑。她再次談到任何育兒理論和經驗,不可能對每個家長的問題提供具體的答案,但是大家根據這些大的原則,通過學習,能夠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

 

*  *  * 

 

【作者簡曆】廖冰,北京大學物理學士,休斯頓大學物理博士,Rutgers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任美銀美林大數據分析和建模高級研究員,曾任The Lawrenceville School 私立高中數學教師。創建英華語言學校、英華國際學校、“英華在北京”語言與領導能力暑期學院、英華普林斯頓語言與領導能力暑期學院等非營利教育機構;擔任新澤西州父母子女教育俱樂部總顧問十六年,並作過親子關係等各種主題的講座、家教論壇和交談會一百餘場。

 

 

推薦閱讀以往文章:

 

1)謝剛:愛子有方, 疫情下的管教

2)謝剛:麵對疫情,如何在應激反應下提升心理複原力?

3)謝剛:如何培養心智健康的青少年

4)謝剛:麵對疫情,“積極少年Mini 係列”公益微課

5)謝剛:怎樣溝通,青少年兒女才聽

6)斯坦福大學精神科專家Dr. Steven Sust:如何培養內心強健的青少年

7)“注重表現和注重愛的家庭有何不同?“ 訪談邵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