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個老海歸的三個20年

(2025-10-15 07:07:57) 下一個

談鎬生,空氣動力學家,在美國留學工作20年,回國後被打成“特嫌”20年,發揮餘熱20年。

談鎬生1916年出生於蘇州,1939年畢業於上海交大,1946年考取公費留美,1949年獲康奈爾大學航空力學博士學位,1965年回國。在美國近20年期間,在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任教授、研究員等職務。

談鎬生為什麽到1965年才決定回國,隻有他自己知道。他曾是中共組織的“留美科協”成員,受到50年代回國潮的熏陶。然而1949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卻並沒有隨波逐流。他和郭永懷都是空氣動力學專家,談鎬生在康奈爾大學讀書時,郭永懷已經被聘為康奈爾大學的教授。沒有記載談鎬生師從郭永懷,但他們在康奈爾相識。郭永懷1956年回國後,曾動員談鎬生回國。

談鎬生1965年10月回國,被分配到力學所。當局對他嚴密監控,在一份匯報中有這樣的評論:“談在回國問題上一直拿不定主意。他有一個讀書人的習氣,比較鬆散。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不是很鑽,不大努力,工作做得一般。政治上少許有些認識,自稱屬於進步派,但沒有行動,僅停留在口頭上。他對個人的地位名利等則考慮較多。”

他一回國就被當局扣上“特嫌”的帽子,一戴就是20年,到1985年才公開為他平反。被扣上“特嫌”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曾任美國海軍特邀顧問。在這20年裏,他的博學才華被淹沒,各種建議被打入冷宮,一度被趕出力學所,在鍋爐房燒鍋爐。郭永懷因工作太忙,請他分擔自己的部分工作,但因“政審”未能通過,被拒之門外。一直到文革結束,他還是得不到信任,隻能從事基礎研究工作,像科學發展規劃和招考研究生等,出國考察、接待外賓都沒有他的份。1978年在人大會堂召開全國科學大會,與會者名單上沒有談鎬生。妻子為他四處奔走,寫信給鄧小平,最後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1980年,戴著“特嫌”帽子被評為院士,應邀出國講學。

說到妻子,這也許是他回國的原因。他在美國盡管學有所成,但48歲了還是單身。他自己說,沒有一個對象願意跟他回中國,所以一直沒結婚。早就過了而立之年,該成家了。可惜一回國就成了“特嫌”,誰敢跟他結婚。有情人終成眷屬,大軍閥的“臭小姐”鄧團子經人介紹,認識了談鎬生,兩顆苦難的心連在一起。1969年,52歲的談鎬生和43歲的鄧團子在中關村街道辦事處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緊跟著,談鎬生放棄了北京的生活和工作,陪伴被下放的鄧團子來到河南農村落戶。不知在農村呆了幾年,有記載說是粉碎四人幫以後他們才回到北京。

一直到1984年,談鎬生的檔案中還有“特嫌”問題的材料,工作和生活還常受到無理的排斥和非難。自己早就沒脾氣了,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對妻子說“算了,算了”,然而妻子不服氣,再次上書鄧小平,要討個說法。科學院按照鄧小平的指示,組織專人進行調查,全麵澄清了談鎬生的所謂“特嫌”問題。1985年,力學所在大會上正式為談鎬生平反。在“關於談鎬生同誌平反的決定”中有這樣的段落:“談鎬生同誌1956年晉升為終身教授,旅美20年作出了對國際力學界公認的傑出貢獻。回國20年來的事實證明,談鎬生同誌是一位熱愛祖國、襟懷坦白、關心科技事業發展的科學家,他對科學事業,特別是對力學學科發展的一些主張和建議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和作用。他對培養科技人才傾注了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從而映證了過去對他的非難、迫害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令人痛心的。”

那年談鎬生69歲,到了退休年齡,終於走出了陰影,堅持工作,發揮餘熱20年。頭頂“特嫌”帽子20年,就算是受了一點委屈吧,比有些老海歸被打成右派,下放勞改20年強多了。

談鎬生於2005年去世,享年89歲。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