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隨地吐痰與老海歸

(2022-09-04 06:01:47) 下一個

“隨地吐痰”是國人的國恥,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禁止隨地吐痰”運動成了重要的麵子工程。隨地吐痰並不是國人的專利,歐美人也曾經有過這個壞毛病,隻是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以及文明衛生教育,20世紀初就開始逐漸消失。

1924年,孫中山在一係列關於三民主義的公開演講中,提到國人的不良個人習慣,包括留長指甲、不刷牙、大聲放屁打嗝、隨地吐痰。他闡述道,外國人看到中國人有這些惡習,就看不起中國人,認為中國人一定治理不好一個國家,就要來幹涉。他還講述了好幾個國人惡習的故事,讓他感到羞恥。

不久,肺結核開始在上海猖獗流行,人們“談癆色變”。上海社會各界精英與醫學界同仁共同發起組織了“中國防癆協會”,積極開展癆病防治工作,宣傳隨地吐痰的害處。防癆協會自1934年起每年都在上海舉辦一次勸止隨地吐痰運動,在民眾中影響很大。

為了擴大這個運動在全國的影響,1947年又成立了一個“勸止隨地吐痰委員會”,印發廣告傳單,通過政府發行有關郵票,郵局還在信件上蓋上“痰能傳癆切勿亂吐”的圖章。“勸止隨地吐痰委員會”還組織了一個“公益協進社”,專門協助救濟慈善事業和各種社會公益活動,提高民眾對隨地吐痰害處的認識。

“勸止隨地吐痰委員會”和“公益協進社”的執行幹事之一叫梁於華,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生。1948年,僅當了不到一年幹事便出國留學了,1950年獲美國密西根大學國際法碩士學位,1952年回國。

一回國才發現,他這個“吐痰幹事”成了曆史劣跡。在政府的檔案中記載了他的眾多問題,其中有這樣一段:

梁於華在1948年參加了資產階級分子(上海工商界二流子)陸梅僧、黃宣平、劉念義(中華火柴公司的經理)、潘垂統(新中國保險公司經理)、徐國懋(金城銀行總經理)等人發起的“勸止吐痰運動委員會”,任執行幹事,並且兼任這些資產階級所組織的“公益協進社”的執行幹事。梁在上兩組織內進行過實際活動,據梁自稱,“公益協進社”每星期一上午在大眾華火柴公司六樓聚餐,商談做些社會工作,其目的在於積蓄政治資本。其他集會全參加,做記錄和向資本家們匯報勸止吐痰工作情況,成為打著“改良主義”招牌的資產階級的代理人。

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勸止吐痰也成了罪過。背了這麽個黑鍋,加上其他問題,梁於華的工作就打水漂了,詳情且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加加妹 回複 悄悄話 樓下真是胡攪蠻纏,這麽好的提議隻能對民眾有好處,跟他做其他有什麽關係! 看來你肯定有這些惡心習慣的人
jack1 回複 悄悄話 不知這個中華民國總統孫中山當年講這話時是否為自己偽造美國出生證明加入美國國籍而感到羞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