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海歸 小故事(四)

(2018-04-07 04:09:48) 下一個

除了在海外動員外,國內要求留學生家屬寫信,動員他們在海外的子女親屬,爭取他們回國。雖然與國外的普通郵件都已禁止,但政府於1949年12月成立“辦理留學生回國事務委員會”,專門負責處理有關留學生回國的各項問題,包括與國外留學生的聯係,保證留學生與家人的信件暢通。各省市還成立了“留美學生家屬聯誼會”,定期活動,交流“動員”經驗。他們還經常請剛回國的留學生一起聯歡,從他們那兒打聽自己海外親人的情況。北京的張青雲就是從剛回國的高聯佩那裏打聽到弟弟在美國的新地址的。

“上海留美學生家屬聯誼會”有這樣一段報道:“在回國的留學生中,不少是經過家屬或親友的努力爭取而促成回國的。1957年回國的留美工程理學博士羅祖道,其父親和姐姐發揮了很大作用;1958年回國的留美物理學教授黃國祥,就是通過他嶽父做了很多工作;1958年回國的留美土壤力學博士錢壽易,從與科學家錢學森的通訊聯係中得到了啟發,加上他姐姐、愛人和家庭的動員而回國;1959年回國的留美物理、機械碩士馮永祥是在老師張靄墨(上海市留美學生家屬聯誼會副主任委員)的推動下,由其父親請回來的。”

羅祖道回國時已經37歲了,當人問他為什麽放棄優越的生活回國,他說“家父年邁,我回來是應盡之道”。另外,他單身一人,到了1959年40歲,才與舞蹈家胡蓉容結婚。

馮永祥,威斯康辛大學機械工程和物理雙碩士,29歲回國,也是未婚。在美工作學習共10年,勤工儉學,在一個美國人家裏當過廚師,是威斯康辛中國同學會主席,已入美國籍。回國前曾參加瑞士世界青年聯歡會,與中國代表接觸,了解回國問題。父親馮積明,解放前是上海瑞和進出口行老板,公私合營後任上海工藝品出口公司草帽科科長,有盜竊國家經濟情報行為,但因兒子在海外留學,未處理,條件是必須要動員兒子回國。

 

爭取有機化學碩士薑堯的過程相當艱難。薑堯30年代就出國,解放後薑堯的父親薑子賢和弟弟薑三綱多次寫信動員他回國,但薑堯表示已在海外20年,“勿談回國”。父親雖想念兒子,但心裏也有顧慮,多次向政府了解,兒子在美國的成就和著作在國內會有多少科學價值,回國後的待遇和地位會怎麽樣。原教育部副部長林漢達曾是薑堯在美國的同學,現在成了右派,父親很擔心兒子回國後說錯了話,也會被打成右派,請求政府“對剛回國的人多多包涵”。政府在動員薑堯的同時還要做父親的思想工作。畢竟有思念故土之情,薑堯接受了香港方麵的邀請,有意在香港大學任教,又遇到許多挫折。“上海留美學生家屬聯誼會”與國務院專家局、薑三綱所在單位包頭鋼鐵設計院共同協調,打算安排薑三綱去香港與哥哥見麵,表達國家的熱情期盼,甚至願意幫助解決薑堯在美國出書的版稅問題。結果,一拖再拖,到了1959年無果而終。

在陝西西安工作的季福南因積極動員嫂兄施履吉回國遭組織審查。原因是為了得到施履吉在美國的地址,曾寫信和在香港的國民黨反動人員聯係過,而且施履吉回國後的表現讓組織上不很滿意。這一下子他怎麽解釋也解釋不清了,盡管他把所有來往信件統統交給了組織,他的政治結論遲遲拖了兩年才做出。一旦清白,他立刻調動工作去了江蘇常熟。

施履吉,哥倫比亞大學生化博士,1955年回國,跟生物所行政副所長康子文有衝突,看不慣設備管理和領導工作作風,曾提出離開生物所,甚至說周總理有來去自由的政策,要回美國去。以後被選為院士。

 

謝希德在麻省理工學院獲物理博士,回國前心情很矛盾,她首先想到新中國剛成立,科研條件和物質條件遠不如美國優越;還考慮到對馬列主義不甚明了,對共產黨了解也不多,還聽說國內政治運動駭人聽聞。當時在菲律賓的父親謝玉銘也強烈反對她回國。她在國內的弟弟謝希仁不斷給她寫信,宣傳新形勢,還詳細描述了清華是如何熱烈歡迎錢三強回國的,一而再、再而三動員姐姐回國,對謝希德下決心1952年回國起了關鍵作用。父親以後移居台灣,至死也不跟女兒聯係,讓謝希德很傷心。

 

李敏華也在麻省理工攻讀博士,她姐姐李瑞華在上海想做些小宗買賣,每次寫信提回國的事少,買東西的事多。先是要妹妹買些派克鋼筆,一次寄三五支,發現銷路很好,利潤豐厚。以後胃口大了,看回國的留學生多起來了,就要妹妹托人帶收音機,並多帶真空管,型號是35GL、12SG7等;打字機牌子要好的,如Underwood和Royal;縫紉機要Singer的。她還認識在紐約的進出口商,“隻是你們在波士頓,比較困難”跟他們接頭。李敏華和丈夫吳仲華1954年回國。

範秉哲解放前是雲南醫學院院長,當地名醫,在西南地區聲望很高。剛解放,因家裏有地產,怕被抓鬥,帶著一家子從越南逃出國境到法國。妻子譚蕙英原是地下黨,曾被清除出黨,因此對黨也心懷恐懼。雲南省統戰部一直把他當成爭取對象,通過他以前的學生曾恕懷、杜棻不斷寫信,範秉哲一家於1956年回國。嚴格講不該算海歸,隻是高教部留學生管理司和國務院專家局都參與了爭取工作,而且為從事研究工作他自費購買了價值6000美元的先進醫療設備帶回國,所以並不能僅僅算是“愛國民主人士”。

老海歸 小故事(三)

老海歸 小故事(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