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 張文宏教授
主持人 李芳靜醫生
3/28/2020 ANACP講座記錄
李芳靜醫生(靜心無塵)整理
大家好,很高興能為大家主持今天的講座。
首先,,感謝劉健醫生,為我們聯係到了百忙之中的校友,張文宏教授。
張教授是上海市anti-COVID-19臨床救治專家組的組長,複旦大學 華山醫院 感染科主任,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內科學 係主任,有著豐富的anti-COVID-19臨床經驗。
以下是張教授的講座的內容:
張教授昨天還在和歐洲的專家們視頻討論,目前的重災區在歐洲。估計美國的高峰在四月中上旬,要在夏天結束很困難。
美國第一波防疫控製不錯,但是留下了後門,就是沒有控製與歐洲,澳大利亞等地區的聯係。
美國第二波的控製,阻斷社區的傳播沒有成功。
中國第二波的控製很成功,現在都是輸入型的感染,沒有當地社區的傳播。
上海一月底的病例主要是從武漢來的,按照當時流行病傳播的模式,推算到上海會有80萬人受感染。在嚴格控製後,最後隻有350人發病。
在武漢是采取了徹底lock down的對策,對控製疫情擴散,有很大的幫助。
而上海並沒有完全shut down,張教授領導的專家組一直在宣傳,讓大家Stay at home, 大家都很自覺。盡管大的商場,食品店都是開的,但去的人很少。關閉了地鐵與公交汽車,政府也將春節結束時間從1月24號延後到2月9號。
在上海,如果有疑似病例就收入隔離病房;如果PCR檢測陽性,就收入新冠治療中心,由張教授領隊的專家組專門治療。
張教授曾幾次與美國的專家討論,在國內大部分病例,都能追蹤到傳染源,並隔離接觸者;在美國,隻能追蹤到一部分。
現在紐約及其他部分城市采取curfew 宵禁措施,關閉餐館,大型商場,娛樂場所等,應該會有所幫助。兩周以後,如果新病例不再增加,那麽形勢會慢慢好轉,如果新病例還在增加的話,形勢會變得非常嚴峻。
張教授主張要多做檢測,標準是有發燒及有接觸史的人都需要檢測,這樣能做到及時隔離,防止傳播。CT 上的小病灶異常,有時候很難區分是輕症新冠肺炎還是與其他病原體引起的肺炎。
一般病人症狀出現的中位時間,是在6-7天左右。比較嚴重的,從出現症狀,到需要住院治療,是四到五天。
關於治療問題
現在上海新冠治療中心的161例新冠患者,目前還沒有一例需要氣管插管。最好是能夠不用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or。
現在的意大利、西班牙以及中國早期的武漢,病死率高,是因為病人太多,呼吸機嚴重短缺,病人一旦出現缺氧,就沒有辦法控製。也非常缺ECMO。
美國是全世界呼吸機及ICU最多的國家。
美國如果兩周以後新發病例不再增加的話,目前的醫療資源應該可以應付。不然的話也會出現短缺。
華盛頓州的大暴發與養老院大批老人受感染有關。
藥物治療方麵。
張教授本人沒有試用過Remdesivir 。
但他用了所有其他的抗病毒治療的藥物,以及羥化氯喹,目前還沒有獲得非常肯定的效果,要等最後的研究結果出來。
法國醫療團隊關於羥化氯喹與阿奇黴素療效的報導,設計有些問題。張教授他們在新冠病人的治療中,沒有辦法得到類似的臨床效果。
羥化氯喹副作用不大,在療效上還不能屬於“神藥”一類。
上海關於羥化氯喹的隨機試驗結果,最近會發表出來。
病死率與醫療資源的充足程度肯定有關。
法國的病死率是7%
德國的病死率是0.5%,他們的醫療資源很充足。
上海的病死率1%左右。上海最近17例新冠並發ARDS,都用上了呼吸機治療。
抗凝治療在新冠的治療中非常重要。住院病人需要監測D-Dimer, FDP, LDH。
LDH 增高與死亡率有關。LDH大於500時,死亡的可能大大增加。
早期要非常積極的對症治療。
1.支持全身器官的正常功能。
2.穩定各項生命指征。
3.足夠的營養補給。
4.鎮痛治療,如果需要的話。
5.控製好氧飽和度,用nasal cannula, ventilators, ECMO等。
嚴重新冠病人肺纖維化的情況,不是很常見。
關於激素的使用問題。
皮質類固醇的使用需要很謹慎,大部分時間不需要用。
隻用於少部分病人,有缺氧情況但不是很嚴重,肺部影像學病變發展很快,可以用一周左右,劑量在0.5-1mg/Kg
氣管插管以後一般就不要用激素了。
然後張教授回答了一部分醫生朋友的問題。
1,從感染科醫生的角度,中國全民戴口罩對於對抗COVID-19是否有效和必要?如果必要,您預計國內民眾口罩還要戴多久?
是否應該戴口罩,取決於當地的情況。
如果發現病人數多的情況,帶口罩會有幫助。
聽說德國也在改變,準備讓大家戴口罩。
但是全民戴口罩,需要有充足的口罩來源。
2,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都沒得新冠,是不是完全歸功於PPE的正確使用。
是的,高規格的PPE很重要。
現在國內醫護人員的PPE比美國的要好。
3. 如何預防炎症風暴?出現這個反應早期臨床表現是什麽?有了以後主要用什麽藥?
如果CT 進展很快肯定要查D-Dimer, LDH, CRP, Cytokines 如IL-6。
尤其是LDH增高,大於500的話,預後很差,沒有很好的幹預辦法。
抗凝很重要,支持療法,激素使用(見前麵)
IV Vit C在septic shock病人可以用到的一天5-10Gram。可以用於重症COVID-19的救治。
4. 有一部分20-40歲,從輕症變成重症的病人,患者有什麽相似的risk factors嗎?年輕輕症患者目前大多數在家裏隔離觀察,有些什麽征兆or signs需要大家注意的嗎?
如果病人有其他疾病如心肺病疾病,及缺氧等情況,要引起警惕。
5. 如果目前大量無症狀攜帶者不收治、會不會成為潛在因素引發第二波爆發?
主要是發現及隔離。
少數無症狀帶病毒者,病毒量(viral load)最高是在七天左右,二周後基本測不到了。
6. 病人症狀沒有了之後還要繼續隔離多長時間,看報道有測試結果陰性出院又轉陽,是本身病情反複還是又被感染?
這種情況一般是出院的時候沒有測到病毒量,可能那時病毒量很少,回家以後活動增加,痰液可能被咳出來,一些殘留的病毒核酸可能可以檢測到,並不是又被感染。
7. 病毒在空氣中存活多久?密切接觸才傳染,請具體”密切接觸“方式。
據目前所知新冠病毒可能有氣溶膠的現象存在。
一般家庭成員的互動,都是屬於密切接觸。
8.兒科病例的診斷, 治療及發病率和治愈率.
兒童患者較少,而且症狀都比較輕。
9.醫務人員接觸新冠病人後,一般幾天後測定會陽性.
醫務工作者接觸病人以後,不管結果如何,都要隔離7-14天,取消隔離時候要做測試,。
10.新冠胃腸道表現除腹瀉之外,對胃腸功能有什麽其他影響,作用機製是什麽
這個病毒除肺髒外,還作用於腸道的ACE2受體感染腸道,可以有腹瀉便秘及各種症狀。
11.聽說國內口腔醫生複工穿防護服,能談談口腔科醫生在診治病人時應該注意的防護嗎?
在新冠爆發的時候,牙醫診所都關門了,所以有牙痛的病人很痛苦。
牙科醫生應該穿戴所有的PPE,護目鏡,N95,gown
12.有沒有牙醫被感染的數據?如有,是與工作有關還是社區傳播?
根據目前的資料,主要是社區感染的。
13.聽說國內有人用Entecavir 來prophylaxis?
這個藥沒有用,所有抗病毒的藥物都有待於臨床研究確認。
14.檢測臨床隱性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血清抗體治療效果?
有的抗體沒有中和作用。
15.重複感染的幾率是多少?有症狀者檢驗陽性轉陰性以後再複發陽性的幾率是多少?
張教授也與美國的專家討論了這個問題,目前的觀點是,感染了新冠病毒以後產生的抗體有防止再感染作用。
16.普查抗體指導早期複工的可行性?如果隻查IgM,怎麽判斷無症狀者是處於潛伏期還是恢複期?
隻用Ig M很難判斷。最好還是同時做核酸檢測。
感謝張教授給我們帶來的精彩講座。對我們目前的抗疫工作很有幫助。再次感謝你 張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時間與我們交流。歡迎你有機會來美東玩。
北美華人醫生聯盟是非營利組織,自2016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會員之間的交流與對社區的醫療服務。今年年會定於11月在亞特蘭大城舉行,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疫情得到完全控製,大家能夠相聚在五彩繽紛的秋色裏。
謝謝大家, 謝謝楊文醫生,程淮勇醫生,汪策醫生及其他醫生會員無私的奉獻和付出。
今天的講座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