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13) 給見習生上示範課,課堂討論成了“亮點”

(2024-06-14 04:53:51) 下一個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13)
給見習生上示範課,課堂討論成了“亮點”
1984年12月5日下午,華中師大教育係的楊老師來聯係聽課。她請我給中文係大四的170多位見習生上示範課,時間定在12月17日下午。我們一起查看教學進度,兩周後是《閱讀》第五冊“小說單元”的“講讀”課文:魯迅的《孔乙己》。
當時華中師大一附中還在武昌千家街老校區,學校沒有階梯教室,去物理實驗室看了看,坐不下那麽多人。於是,決定在行政樓後麵的大禮堂上課。沒有想到,附近學校和周邊縣市約一百多位語文老師得到消息後也趕來聽課,結果六倍於學生的聽課老師把學生圍在中間,上了兩節講讀課。
12月14日上午,語文教研組長吳六林老師說,這次來聽課的將近300人,囑咐我一定要認真準備,讓我與指導我進行教材改革實驗的汪厚鐸老師商量一下公開課的事情,
我請汪老師審閱我的教案,對這兩節課的教案提出意見或建議。
汪老師說:“教案沒有什麽可看的了,關鍵是要在課堂上發揮兩年來養成的好作風。”他接著說:“我們實驗班現在可以說‘基本成功’:一是課堂教學搞活了,其中有兩個經驗要好好總結,首先是學生已經養成了質疑問難的好習慣;再就是你的教學民主作風好。二是作文教學經驗可稱是最大的成功經驗。你基本上從作文堆中爬出來了,說成功是因為學生未由於老師不批改作文而無興趣寫作文,另外,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了是最有說服力的。”臨了,汪老師再次囑咐我,“當斷則斷,該講的一句不少,不該講的半句嫌多。”
12月17日下午,大型公開課講讀魯迅的小說《孔乙己》,準時開始上課。
《孔乙己》一文的《閱讀》單元要求之一是“了解小說中社會環境對表現人物的作用”。
我是這樣設計導入程序的:先請一個學生正確無誤地朗讀課文第一段,再請學生認真地聽我讀,並用鉛筆在書上圈點出我讀錯了或讀掉了的地方。我有意將這一段社會環境描寫中的關鍵詞、句讀錯或讀掉,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積極思維。
【課堂教學導入程序,根據課文體裁和內容,結合教學目的和學生實際設計,或質疑,或設疑;或引入情景,或直觀顯示,千方百計一開始上課就使學生感知這一節課學習的具體目標,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
盡管有那麽多老師圍在他們身邊,學生還是被我這樣的“錯讀”方式激活了思維,一如既往地展開了討論,七嘴八舌爭論之後,明確了學習目的。課堂教學也非常活躍了。
【搞活課堂教學,尤其要注意自始至終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有時學生的想法或說法看來有點幼稚,甚至完全錯了,也不可訓斥,更不能嘲諷。要盡可能創造有利於學生思維產生“開竅反應”的教學環境。“開竅反應是在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去尋找盡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時所使用的許多教與學的方法之一。”(引自[美]林格倫著、章誌光等譯《課堂教育心理學》第426頁)因此,課堂教學形式,必須變一言堂為群言堂。
“領導討論是一種困難的藝術,但也是很值得發展的藝術。教師必須經曆過一段時間,有時要若幹年的實驗,才能發展起既有效又舒適的方法。”(引文同上書428頁)。
     不論是公開課,還是平時上課,上好一節課的基本要求是:講清要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一節成功的好課還應該有“亮點”。讓學生將來回憶學生生活時,難忘那一節課。】
一節課是否有亮點,是可遇不可求的。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機遇”。所謂“機遇”,決定一節課是否有亮點的機遇就在那一瞬間,稍縱即逝。隻要你抓住這一瞬間,就可以點燃一節課的亮點。有的老師上課並不是沒有亮點,而是他沒有發現,更沒有抓住。再說,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當我的學生在公開課最後幾分鍾時間提出問題時,我是這樣處理的:
學生(1):文章最後一段說:“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中“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作者為什麽要這樣寫呢?
老師:對!她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呀!這個問題怎麽解決呢?我們班肯定有同學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反彈”給學生,讓學生去爭論,引起學生思維的”開竅反應”】
學生(2):“大約”是修飾“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而“的確”隻是修飾“死了”這一個詞,它們修飾的範圍不同,所以說它們並不矛盾。
學生(1):既然孔乙己的確死了,為什麽還要用“大約”來修飾呢?
學生(2):我們在《作文·漢語》書中學過,一個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語法錯誤,還要看它是否符合語言習慣。任何人一聽這句話,都覺得是通順的。(學生笑)
學生(1):魯迅是一個大文豪,他也懂語法,為什麽他要明知故犯呢?(學生大笑)
老師: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在學生爭論中點撥,繼續挑動“群眾鬥群眾”】
學生(1):他不會故意說錯的。(哄堂大笑)
學生(3):我覺得這一句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大約”是因為孔乙己死了那麽多年,沒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隻能根據推測來判斷。推測的根據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說明他的死是帶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後麵用“的確”孔乙己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也很窮,所以他死了就沒有人知道得那麽確切了,隻能用“大約”這個詞說明。【這個學生的發言不僅解答了同學的質疑,而且準確地解決了理解這篇文章的難點】
這位學生發言剛結束,下課鈴聲響了。全體見習生起立熱烈鼓掌。
雖然這場爭論隻有幾分鍾,但給學生留下極深刻的印象。積極參與爭論的李慧同學1985年5月參加武漢市中學生新聞小故事征文比賽,以《見習大學生的掌聲》為題,真實再現了這堂公開課的情景。詳盡地描寫了這場爭論。她的這篇作文榮獲武漢市中學生征文比賽三等獎。
1986年10月,我應邀到人教社參加修訂《作文·漢語》(修訂後書名為《寫作》)。有一天,在人教社食堂吃飯時,一位年輕人親切地跟我打招呼:“李老師好!我叫張德平,84年在華師一附中聽過您的公開課《孔乙己》,印象太深刻了!大學畢業後,我分到人教社中學語文編輯室來了。”
由此可見,一節課的“亮點”給學生留下多麽深刻的印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