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尼燕京人

本人近期完成了曆史記實故事,以我家四代為中心,在中國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甚至世界所發生的真實故事。希望讓後人知到也可作為曆史的側影,供寫這段曆史的人參考。也是一為老人在離開世界之前想說出的話。
個人資料
佩尼燕京人penn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燕京人我的自述4:序言,生日宴所想

(2018-05-08 13:37:03) 下一個

    序言

 

 

       燕京的真正含意是北京。這裏用它是兩層含義,一個是在北京發生的事情;另一個是燕京大學的簡稱。這裏“燕京人”是指學習、工作、生活在燕京大學的人。

         我在美國的名字佩尼來自英文名字(Penny)的讀音,這是52歲上英文學校時美國老師給的,說英文的國家知道這是佩內洛普(Penelope)的愛稱。如果第一個字母小寫這個字的英文意思就是一分錢。當時一些不精通英文的人說我為什麽接受這樣便宜的名字,是否讓人貶低了。我說我喜歡這個名字,它反映了我的性格。

         一分錢不論在美國和中國都是園形硬幣,可以滾動,滾到任何地方,也可以停在任何地方。它不值錢,沒人要,就可呆在那裏仔細觀察,思考,想清楚了呆夠了再滾到下一個地方。我一生就是這樣不停的滾動著,這不,我從中國滾到了美國。

         這個書名是想紀念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中國最著名的教會大學之一,燕京大學。它也是解放前北平的三大並駕齊驅著名大學之一:北大、清華、燕京。它隻辦了33年,學生不到一萬,中科院院士42人、中工院士11名,許多人是中國領導人的大翻譯,為中國培養了大量高質量的人才。當時是有相當影響力的,本書就是要紀念燕京大學。

         它是由著名教育家司徒雷登(以下簡稱司徒)創辦的。這個美國人在中國有家喻戶曉的”臭名”,由於“別了,司徒雷登”上了學校的課本,就是文中說的那位美國駐中國的大使。 這本書要表達我對他的敬意和紀念。他出生在中國,熱愛中國,為中國辦了這樣一所學校,對中國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自從燕京在1952年被拆散消失後,老校友們一直奮鬥恢複燕京大學,但都沒成功。現在活著的燕京人越來越少,燕二代也是七、八十歲的老人。 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記住中國曾經有這樣一所優秀的大學。多一個人寫這方麵的書籍,多一份力量。

        2019年將是燕京建校100周年希望本書能做為對校慶的獻禮。

        我家五口都是燕京人,這本書將從這家出發來寫燕京人。書中出現的人大多是燕京人,這些人都在傳承燕京校訓: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本書希望表現出我們都在各自崗位捍衛這個校訓。

         每一個家都生活在世界,都受到時代的影響。本書也希望能反映這近100年變化最大,動蕩最激烈的曆史,是它的側影。

 第一章       抗日勝利前的燕京大學

 

 

         生日宴所想

 

 

        2015年春三三汝斌妹來電話說她六月將帶她麗嫂來東部參加吳表姐的八十大壽的宴會,她把我也算上了,是做為同鄉。其實我從沒見過這位表姐,真不好意思去吃大餐。她說離開紐約十年沒見,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和我見一麵,並且還想見在東部她學習、工作的親友,和我們共同的老友我的小哥哥乃揚。

        我邀請她來住我家,她婉言謝絕。我倆是本家,我的輩分比她高一輩應叫我姑姑,但隻比我小兩歲。她的姐姐汝光是我同學,她是我妹妹同學,我們以同學、好友相待,從不去想這輩分,輩分把人弄得生分。上小學時我們幾個姑娘常在一起玩,我們已相識七十六年。

        小哥哥是我一輩子的老小哥,相識七十二年。我們三人都是燕二代,他們兩位是我在美國能堅持下來的支柱,在我幾次特別困難時都是得到他們的大力幫助,特別是三三。小時一起長大知根知底,和其他在美國的朋友有很大的區別。

        六月的那天我按時到達金豐大酒樓,馬上上樓到接待處問三三來了嗎?幾個人同時回答沒來。已經到點了怎麽不來?我又到人行道去等,因為她若不來我就不好意思去了。我沒手機,跑到接待處請他們打電話給她,一位穿中式旗袍漂亮的太太說不用打,她一定來。又問我是她的朋友嗎?我報了名字,她表示知道。讓我先坐下,到同鄉這桌去坐,她也屬於這桌。我馬上把禮物交給他們,跟著帶位人到了這個桌子。帶位人介紹給我那一對剛從老家來的年紀稍大的夫婦。我坐下後馬上自我介紹,並講了1989年五一節去老家尋根的情況,如此馬上我和大家的關係就拉近了。

        過了半個多小時三三和嫂子來了,一直道歉,這時已經講過開場白了。那位漂亮的太太就是這晚的老壽星,可真不像年已八旬。三三說他們夫妻是醫生,丈夫已去世。這個宴會是她的子女的心意。我從沒參加過近二百人的生日大宴。食物太豐盛了,特別吃了聽說過但從沒見過的菜,例如烤乳豬。每桌一隻,這得宰多少隻,得花多長時間、多大的烤爐來烤呀,真是長了見識。邊吃邊聊邊照相。

        這時嫂子拿出三三哥汝敖關於家譜的一些資料。

        我們都來自廣東新會慈溪鄉,這是宋朝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的後代,南宋最後小皇帝跳海的古井鎮就在附近,我家與三三家關係太遠,六百年前卻是兄弟。

        他們是為村裏建小學的那支,已有一百多年以上,僑胞經常去修繕,我見過這個學校是較大的樓房,做為小學是相當好了。

        我祖父趙建渠的貢獻是他的財產由三姑媽玉葉和爸爸承信決定捐給村民作村醫院,到現在也是上百年了。這位剛來的老鄉說一切都保持得很好。

         宴會後我們說好了三天後去小哥哥家聚會。這年小哥哥也是八十大壽,我們提前為他慶生日。來美國後我從沒去過他的家,這次是我第三次見他。二十五年前三三開車帶我去他們經營的餐廳為我洗塵,後來我在他們鎮附近的中餐館打工時他曾開車來看過我,給我壯膽。因為我和兩個餐館老板住在餐館後麵,怕我被欺負。

         慶生日那天,三三嫂從加拿大帶來小哥哥的好友送他的禮物,一個大彌勒佛。我送的是花生,表示他們有一兒一女,生生不息。他們家是古色古香的中式家具和藝術布置,這是他太太劉教練的藝術觀點,很漂亮。我們照了不少照片、參觀了這個漂亮安靜的小區,泳池、小樹林、小溪。回來後我為他們彈了幾曲,首先彈的是小哥哥點的:致愛麗絲、土耳其進行曲;然後我彈了這幾年練的蕭邦練習曲:別離、革命。小哥哥喜歡我彈的這些曲子,後兩個他也聽過。然後午餐、吃蛋糕。由於提早半年過生日,氣氛不熱烈。

         在返回紐約的火車上讓我想了許多往事,非常激動,特別有點自責。因為做為子女從沒給父母慶生日,一想到2017年就是他們110歲生日,雖然他們早已離去,怎樣表示對他們的紀念呢?我想寫點什麽吧。從今年一月到十二月,我痛快的寫了這拾柒萬字的書,越寫越覺得有許多要寫的。現在已寫完,呈現在大家麵前。

         我 已是近八十歲的老人,在我思想還清楚之時,想把我一生經曆的故事寫下來,讓朋友和後代子孫了解,也用它來寄托自己的思念。

         我們是一個五口之家,是一個普通的燕京家庭。父親承信、母親培誌是燕大1926年到1930年同屆學生,我們三姐妹都生在燕京,就讀於燕大附小,燕大附中。我從一個當年的小孩所見所聞來寫這個時代發生的大事件,及各種經曆過的小事,接觸到的伯伯、叔叔、阿姨、姑姑、同學和小朋友。

         我父母都生於1907年。說句老實話我不知道他們的生日。他們的父母隻告訴他們陰曆的出生日,不清楚陽曆生日。他們非常浪漫、也非常具有文人氣,媽媽叫爸爸菊花,爸爸叫媽媽荷花。爸爸出生在菊花盛開的秋天,媽媽出生在荷花盛開的夏天。

        從我記事起從沒見給爸爸,媽媽慶生日。也許他們有他們秘密的方法來慶祝。但他們總給我們姐妹按時慶生日。解放後政治運動頻繁,他們一直是被改造的對象,那有心情去慶生日。我們一直處於要與他們劃清界線的狀態,就更沒有這種膽量去給他們慶生日。直到後來他們都相繼去世,也就再沒有機會給他們慶生日了。我很想念他們,特別是爸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月滿樓99 回複 悄悄話 序言寫的真好。
江郎山閑話 回複 悄悄話 為您鼓掌,您完成了!您父母為您驕傲。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一分錢不論在美國和中國都是園形硬幣”,圓形。
BnBinUS 回複 悄悄話 燕京,燕京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析寶貴曆史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真實的分享,曆史應該從各自的側麵反映出來更真實
城西兔兒爺 回複 悄悄話 CUSBEA:
1981 年,繼 CUSPEA 項目發起以後,華裔分子生物學家、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吳瑞教授( Ray Wu )發起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 China - United States Biochemistry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gram),在中國國內選拔優秀的學生赴美國學習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開辟了國內大規模地選派優秀學生到美國學習生命科學的通道。短短八年間共招收400餘名頂尖的中國學生赴美學習研究生課程。
吳瑞是燕京的,沒畢業從東單機場飛走的。
城西兔兒爺 回複 悄悄話 燕大是規模極小的私立貴族學校,民國第一私立大學,沒有之一!
三十多年不到一萬學生,相對總人口是杯水車薪。
現在一所大學的一屆學生都有一萬。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我小時的鄰居就是燕大20年代末期的學生,在我的那篇文革時我家的鄰居裏提到了。
群思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您為我們和後代留下這寶貴的歷史記憶!
遇方則圓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真摯感人!
閑閑客 回複 悄悄話 多謝您分享真實的曆史,寫得很好很親切,跟讀之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