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江上兄的古羅馬新中國想起

(2020-12-08 13:41:41) 下一個

將平等自由博愛 -法國大革命的三理念與中國社會上婚配的種種怪象聯係起來,不得不佩服江上兄的眼光老辣。意識形態的價值觀不可能不反映到生活的價值觀中來,這個意義上來說,社會帶有一定的全息性,局部也包含了有關整體的信息。有人跟老鍵說上海浦東的濱江大道好玩,就去了,沿江景色確實不錯,但最為吸引我的是在現代藝術館附近一道牆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欄,這樣的宣傳欄城裏也有不少,但老鍵不好意思駐足細讀,因為那景象在熙熙攘攘匆匆而過的路人看起來太傻太神經,這回正好,濱江大道路人稀少(盡管保安和攝像頭百來米一個),我就悠哉悠哉地學習起來。數數12個理念,要四次法國大革命才能達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反正這世上高大上的名詞基本都收刮來了,記得還有歸類,前四是國家層麵的 ,中四是社會層麵的,末四是個人層麵的(老鍵學習態度認真吧)。越品越有味,漸漸就從十二度美中品出蹊蹺來了(美食家都這樣造就的),盡管色香味俱全,總覺缺了點什麽,十來分鍾後終於給我逮到了,缺了“博愛”。跟著也馬上意識到,這麽匠心的收集整理,缺了什麽不太可能是疏漏,而是故意為之。

博愛者,“是廣泛地愛一切人,或無差別地平等地愛一切人”(取自維基上最短小的解釋,更完善的解釋很多)。其實據我有限的知識,法國大革命中,比起平等和自由,博愛這一理念也是姍姍來遲,而且一開始語義也不十分明確,有點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江湖味,所以博愛從這樣一個比較原始的狀態發展到今天成為現代西方文明的一大支柱,也是最為耐人尋味的。個人以為,平等,主要是物質層麵上的訴求,自由,主要是精神層麵上的追求,而博愛,則是靈魂深處人性這個總體的呼喚。缺了精神,物質是無本之木,缺了靈魂,精神是無源之水,缺了博愛,自由和平等也成了空中樓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