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明月

全部為作者原創作品。
正文

高考將使中國再次錯失良機

(2019-01-22 05:48:41) 下一個

每年高考前一百天,中國各地的高中就會以“決戰”的口吻激勵學生朝高考衝刺。我經曆過那種燈火通明的不眠之夜,我經曆過那種手不釋卷的身心疲憊。我經曆過那種心神不定,等著審判的恐慌…如今離高考不足一百五十天了。

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中國的應試教育已經走上了一條死路。如今它既無法繼續滿足中國經濟在今後的發展需要,也無法挑戰日新月異的世界發展潮流和格局。人海戰術將隨著密集加工的退潮而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中國的教育官僚喊教改已經喊了幾十年。幾十年來高考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它除了每年在接連不斷地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新悲劇,也給各種各樣的騙子造成了借機騙錢的新機會。高考從生理,心理,人格和自信上使很多年輕人質疑人生;它扼殺了年輕人的獨創,見解和潛力;它實際上成了維穩的政治手段。

高考絕不會使中國變得強大,相反,高考將使中國錯失全球競爭力。

大約在2000年,世界上的主要工業國家為提升全球競爭力,開始在教育領域相繼提出重視應用科學,技術應用,工程和數學(STEM)學科發展的概念。十八年後的今天,在美國從大學到有條件的高中,初中,都已經開始逐漸形成了穩定的教師陣容,調整和建立了文理交叉互惠的課程,從資金,實驗室及設備上趨於完備,很多研究成果已經得到應用和推廣,很多新理論和概念已經變成了新產品。

為提高在全球的競爭力,中國近年相應地推出了“中國製造2025”與“千人計劃”,在全國各地出現了大批的私立大學和中小學。但是它們都無法繞過高考,中國的教育體係已經深陷高考泥潭,說得嚴重點,它已經使中國到了不攻自破,不戰自敗的臨界狀態。

中國的教育相互之間是脫節的。它的初中和高中很少與大學有任何學術關聯。大學與企業之間的跨行業聯係少之又少。大學之間,甚至學科之間很少有學術合作。同行相妒,隔行如隔山成了老死不相往來的借口和鐵律。雖然高考近年來在形式上開始要求考生不要過早偏科,實際上為了提高升學率,在校高中生早已分為文理科兩大陣營。這種劃分過早地限製了一個學生拓廣知識的潛力,實際上限製了他今後在專業領域的發展。大學在新老交替的換代期則出現了為解決職稱而搞課題出成果的現象,甚至為此在學術上好大喜功,弄虛作假,互相傾軋。一方麵同行相妒在繼續,另一方麵互相吹捧,以此得利成了標準操作。 一個學生從小學起的奮鬥目標就是考入一所好的大學,進入大學以後考研,找個掙錢多的好工作成了新的奮鬥目標。這一切對經濟的持續發展都產生著無形的阻力。中國在世界經濟的排名第二是付出了慘烈代價的!

文革結束以後,高考的文理劃分使百廢待興的中國經濟迅速地從全國搜羅到了大量的專才,縮短了中國經濟的恢複和發展期。但是今天世界經濟的發展在要求學校培養通才而非專才,電腦技術的推廣使科技與社會的互動及幹預變得越來越重要。變革社會已經遠遠超出了口號和感念,它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和延申。因此知識麵廣博,能跨越語言和文化去有效交流,有視野和潛力,能夠靈活多變的人才脫穎而出。遺憾的是中國的高考製度在繼續製造著尋找標準答案,照貓畫虎,作繭自縛的被動接受者,中國經濟將因缺乏創新力而漸漸失去競爭力和引領世界的機會。不根本扭轉照貓畫虎的複製型學習和操作,中國無法麵對日新月異,新思維不斷產生更新的世界。一個一九七七年倉促搭建的高考製度,沒有理由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成為讓範進,孔乙己不寒而栗的噩夢!

中國的無效教育綁架了家長和學生,它正在蛻變為新文化運動時人們切齒痛恨的教愚。

 

2019年1月22日星期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