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23 環遊波羅的海(8)- 小城故事

(2023-10-08 08:35:47) 下一個

錫古爾達(Sigulda)離開裏加大約50公裏,因為我們還會回到裏加,於是這一晚我們略過裏加,選擇了這兒作為我們進入拉脫維亞第一天的落腳之地。

到達錫古爾達的時候,已是黃昏,我們訂的是小城中心的一家B&B。

Booking.com評價這家酒店提供的是正宗的拉脫維亞特色美食。

酒店的裝飾很簡樸,東方麵孔的客人就我們仨,兒子說,我們終於可以像拉脫維亞人似的吃吃喝喝了。

拉脫維亞人喜食肉類,大約是為了解膩,他們特別喜歡醃製素菜。

著名的拉脫維亞甜菜湯,當地人在湯中加酸奶,放入搗碎的甜菜根、蛋、洋蔥和小茴香,濃鬱的味道中帶著特有的清香。

錫古爾達隻有不到一萬五的居民,但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它號稱是拉脫維亞的瑞士,我倒沒看出兩者有什麽相似之處,但這座小城確實非常美麗,擁有眾多的城堡。

這座城堡是錫古爾達最年輕的城堡,名字就叫新堡(New Castle of Sigulda),這是科柔頗肯(Knyaz Kropotkin)家族於1878年在一座中世紀城堡基礎上修建的私家莊園。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莊園的整座建築群都被摧毀。

1937年重建後,這兒成為歐洲記者和作家的聯誼會。

城堡外觀是典型的新哥特風格,大概是重建不過百年的緣故,相對於我去過的其它城堡,這兒有點太新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新城堡被用作德軍北方司令部,戰後,蘇聯又把這裏改成了高級官員的娛樂場所,直到拉脫維亞獨立才重新對外開放。

如今這兒是錫古爾達區議會所在地。

站在新堡平台上眺望,不遠處還有一座城堡,隻是如今隻剩廢墟了。

這是建於1207年的利沃利亞騎士團城堡(castle of the livonian order in sigulda)。

利沃利亞騎士團, 又稱寶劍騎士團。1193年,為了拔除波羅的海沿岸不信基督教的異教徒,羅馬教皇塞雷斯汀三世(Pope Celestine III)號召發動“北方十字軍”,當時的裏加主教阿爾伯特(Albert of Riga)在裏加成立了一支“利沃利亞基督義勇軍”,後被羅馬教廷授予“寶劍騎士團”的稱號。

隻是和當時以貴族為主的三大騎士團: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相比,寶劍騎士團都是由平民組成,戰鬥力極差。

1236年在與立陶宛人進行的蘇勒之戰(Battle of Saule)中,寶劍騎士團大敗,從此不得不接受條頓騎士團的指揮,而這座城堡卻一直是他們的駐地之一。

 

其後城堡多次被毀,多次重建,直到18世紀徹底荒廢。

離開利沃利亞騎士團城堡不遠處的山穀間,有一座新古典主義外表的豪宅Krimulda Manor。

它由一位伯爵出資建於19世紀中葉,但網上關於這座建築的介紹卻很少。去之前從照片看起來,很有隆達爾宮的氣勢,但身臨其境,卻大失所望。

昔日的豪宅,如今早已改建成旅館,裏麵雜亂無章,典型的蘇式辦公樓的格調。

 

世界上很多東西不都是這樣嗎:遠看不甚了了,近看不過爾爾。

錫古爾達最漂亮的城堡是圖雷達城堡(Turaida Castle)。坐落在美麗的戈雅河畔的城堡當初也是由寶劍騎士團所建,可惜城堡沒法開車進去,環繞它的公路沒法停車,從最近的停車場徒步前往,距離起碼5公裏以上,還是飛一下無人機,從空中鳥瞰一下吧。

拉脫維亞古城很多,但如果說到最美古城,則非采西斯莫屬。

采西斯(Cēsis)瀕臨戈雅河,古城很小,隻有二,三條街道,居民很少,不到一萬人,但它卻是拉脫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3世紀時,這兒曾是寶劍騎士團最重要的駐地。

小城中心靜悄悄的,幾乎沒有行人。

城內沒有紅綠燈,在路旁隨意停下車來。

走入采西斯,仿佛走入曆史,街旁遍布古屋,看不見一棟現代建築。

Cēsu Maize是采西斯的一家網紅麵包店,我原以為它網上名聲這麽大,去的客人也一定很多。沒想到,推開門,屋內隻有漂亮的母女兩人。

這是一家主打手工麵包的作坊。店很小,食材全部來自有機原料,共有六種不同口味的麵包。

在漂亮的女主人熱情介紹下,我依次品嚐了後,購買了其中一款。

采西斯中心的St.John's Church是拉脫維亞最古老的中世紀教堂之一。

教堂由利沃利亞寶劍騎士團建於13世紀初,由於采西斯是騎士團的大本營,這座教堂在當時也具備了特殊的宗教重要性。

教堂的管風琴的下圍鐫刻著耶穌的十二門徒,這是拉脫維亞最大的古管風琴。

在拉脫維亞曆史上,采西斯和錫古爾達都曾是寶劍騎士團非常重要的基地。

建於1209年的采西斯城堡是整個波羅的海地區曆史最悠久,同時保留最完整的城堡。

蘇勒戰役之後,幸存的寶劍騎士團成員被並入條頓騎士團,並形成一個獨立的分支,稱為利沃尼亞騎士團,采西斯城堡成了他們的大本營。

距離相近的采西斯城堡和錫古爾達城堡互相依靠,構成了騎士團的防衛體係。前者是大本營,騎士團大團長所在地,而後者是騎士團二號人物 - 大元帥所在地,曆代騎士團大團長死後都會埋葬在采西斯。

 

1481年,俄羅斯入侵利沃尼亞,騎士團將駐地遷往距離莫斯科更遠的裏加,存儲在采西斯的財寶和重要文件也被轉移,自此這兒不再是騎士團的重要駐地。

1577年,俄羅斯沙皇伊凡四世派兵占領了采西斯地區,大軍包圍采西斯城堡,在伊凡四世軍隊的圍攻下,采西斯城堡中守衛的士兵300多人引爆了炸藥,將城堡炸去大半,自己也同歸於盡。伊凡四世占領采西斯等利沃尼亞地區後,立即受到周邊國家包括波蘭—立陶宛同盟、丹麥、瑞典的聯合抵抗,他不得不於1583年放棄利沃尼亞地區的領土,退回俄羅斯,這場持續25年的戰爭,消耗了伊凡四世一生大部分精力,波羅的海主要國家都卷入其中,俄國由於孤立無援,終於失敗,回到莫斯科後不久,伊凡四世便於第二年即1584年鬱鬱而死。

經過曆次戰爭的考驗,采西斯城堡盡管還是當初被炸毀的狀態,但城堡的遺址依舊,有的地方得到一定的修複。為了保持原貌,城堡的部分區域沒有安裝照明設施,進入城堡之前,遊客要從這位漂亮的小姐姐那兒領取點著蠟燭的小燈籠。

城堡內漆黑一片,不借助燈籠真的是寸步難行。

當年的騎士團的戰士是不是在這座大廳表示了引燃炸藥,和入侵的俄軍同歸於盡的誓死決心?

和曆史悠久的立陶宛不同,拉脫維亞在1918年前,從未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存在過。

 

13世紀早期,德國人控製了今日拉脫維亞的大部分以及愛沙尼亞的南部地區,並且在這裏建立了十字軍國家即後來的利沃尼亞,後者也成為漢薩同盟一部分。16世紀,隨著漢薩同盟勢力的衰弱,利沃尼亞地區成為波羅的海其他列強的爭奪焦點,並於1558年至1583年爆發了持續25年的沙皇俄國與波羅的海諸國爭奪利沃尼亞的戰爭。16世紀末,利沃尼亞被瑞典、丹麥和波蘭瓜分。17世紀中葉,瑞典占領了利沃尼亞地區。1700年至1721年,彼得大帝為了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與瑞典進行了長期的“北方戰爭”,最後打敗瑞典,迫使瑞典簽訂《尼什塔特和約》,割讓利沃尼亞給沙俄,從此,沙皇俄國統治這個地區200多年。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國進行談判,《布列斯特和約》簽訂後,德國軍隊便開進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羅的海三國,占領了這些屬於沙俄的地區。

1918年11月德國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布列斯特和約》宣告作廢,拉脫維亞於1918年11月18日宣布獨立,1919年6月22日,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軍隊在采西斯附近與德軍作戰,將德軍徹底逐出了波羅的海地區。這次勝利,是拉脫維亞獨立之路上的重大轉折點。

拉脫維亞雖小,她曾經影響了世界;采西斯雖小,她曾經影響了拉脫維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