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此行的第一個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
14至15世紀,立陶宛大公國曾是與俄羅斯論高低的東歐強國,但曆經幾百年的滄桑,她已經衰落成一個人口不到3百萬人口的小國,但昔日的輝煌並沒有消散無影,它在波羅的海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維爾紐斯。
維爾紐斯老城擁有多種風格的建築,包括哥特式、文藝複興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義式。作為曾經接壤了希臘與拉丁這兩大歐洲文明傳統的地方,古城天際線密布閃閃發光的十字架、尖塔與穹頂。
我們訂的民居位於維爾紐斯的心髒地區,出門百米處,就是世界聞名的聖安妮教堂(Church of St. Anne)。
聖安妮教堂是維爾紐斯老城40多座教堂中最著名的一座,建於1581年,被譽為哥特式建築藝苑中的明珠。雖然沒有德國科隆大教堂那麽宏偉,但她更加秀氣和精巧。
教堂全部用紅磚壘砌而成,僅外牆就用了33種不同形狀的紅磚。遠遠望去,整個教堂布局和諧,色彩絢麗,頂端主塔被若幹個小塔環繞,好似眾星捧月,蔚為壯觀。
據說,拿破侖東征時路過這裏時,曾被聖安妮教堂的精美深深吸引,他感歎道:“如果把它放在手掌中帶回巴黎,那將是一件多麽美妙的事啊!”
維爾紐斯不愧是巴洛克之城,雖然教堂外麵是哥特式,內部卻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
祭壇上供奉的是祖孫三人:嬰兒耶穌,她的媽媽瑪麗和瑪麗的媽媽 - 安妮。
教堂內部不是很大,但內飾無論是木雕,花窗,吊燈還是祭台,都非常精細,此情此景,忍不住舉起相機的遠不止LG一人。
教堂附近的廣場矗立著波蘭最偉大的詩人亞當 密茲凱維奇(Adam Mickiewicz)的雕像,因為他的出生地屬於舊立陶宛的國土,於是立陶宛人也自豪地把他視為自己民族的驕傲。
36年前的1987年8月23號,聲勢浩大的抗議蘇聯占領的“波羅的海之波”組成的人鏈曾穿越這座廣場。
波羅的海三國首都中,維爾紐斯是最大的一座,不同於另兩座首都裏加和塔林瀕臨波羅的海,維爾紐斯地處三國腹地,一條維爾尼亞河(Vilnia River)如一條彩帶,蜿蜒穿過古城。
跨過維爾尼亞河,這兒有一座國中之國 - U?upis。
在立陶宛語中,U?upis意為“河的對岸“,於是中國遊客又把這兒稱作對岸共和國。這個所謂的國家的邊界就是那條細細的維爾尼亞河。
很早以前,這兒是猶太人聚居區,二戰期間,大批猶太人被殺,餘下的逃離,這兒慢慢成了被拋棄和被遺忘的地方。不知什麽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搬來這兒。
1997年愚人節,一群藝術家在這兒成立了國土麵積不到1平方公裏的“對岸共和國”。
進入這個“國家”,不需要任何簽證,但他們有一個條件,就是來客需要保持蒙娜麗莎般的微笑,於是在橫跨維爾尼亞河的橋頭,就有了這一座帶有蒙娜麗莎微笑的的牌匾。
這個所謂的共和國有自己的總統,憲法,貨幣和十二人的一支小軍隊。
進入U?upis,首先出現在眼前的是用23種語言鐫刻的憲法牆。上圖是其中的中文版本。兒子看著這些憲法條文,對我說,如果世界上真有實行這部憲法的國家,那她的人民一定是非常自由,快樂和幸福的。
U?upis還有一處小廣場,天使加百列站在一個金色的蛋上吹號。傳說某一天這裏的居民被告知,將有天使降臨,但說好的日子到了,天使卻沒來。國會立馬在廣場上放了一個巨大的雞蛋雕塑,告訴民眾天使將從蛋中出現。2002年的一天深夜,蛋失蹤了。當人們醒來時,看到的是正在吹號的天使加百列。
藝術家的思維真是與眾不同,我實在從中沒看出啥特別的含義。
這個對岸共和國其實就是一個藝術社區 - 優雅的咖啡館,構思奇巧的塗鴉,隨處展示的雕塑,壁畫,耳邊時不時還傳來舒緩的音樂。
這個街頭的餐館牆上的招牌頗引入注意,上麵寫著: Today's special: Nothing. You are special(今天本店特色 - 無,因為你就是特色)。
進入立陶宛以來,雖然每天吃的都不錯,但我們品嚐的都隻是在加拿大也能吃到的尋常西餐。今晚,兒子強烈要求去嚐嚐正宗的立陶宛美食。
這家被窮遊網推薦的The pub Lei?iai酒吧確實不錯。
Cepelinai(肉餡土豆餃子),Q彈,勁道。
Bulviniai blynai(土豆肉餡餡餅)多汁鮮美,再加上一杯立陶宛當地啤酒,夫複何求。
聖帕拉斯凱維東正教堂(Orthodox Church of St. Paraskeva),是立陶宛最古老的東正教堂,建於14世紀,曆史上這座教堂曾經曆多次被毀和重建。
1705年,維爾紐斯在北方戰爭中被俄羅斯攻陷,當時的沙皇彼得大帝來此為軍隊的勝利祈禱,並為亞伯拉罕.彼得羅維奇.漢尼拔(Abram Petrovich Gannibal )做了東正教的洗禮,此人名氣不大,世人更多知道的是他的曾外孫 - 俄國大詩人普希金。
夜幕下,安靜的維爾紐斯街道。
黑暗中,聖安妮教堂顯得更加俊俏。
次日一早,繼續暴走維爾紐斯。
維爾紐斯舊城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她也在2009年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
維爾紐斯大學位於老城中心,是歐洲北部最古老的大學之一。1570年,耶穌會會士建立了一座帶有圖書館的學院,以阻止新教運動擴張,九年後,它便被國王和教皇授予大學地位。
幾個世紀以來,維爾紐斯大學校園逐漸擴張,增添了哥特式、文藝複興、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
大學建築群由13座建築物,13個庭院,聖約翰教堂和鍾樓組成。
大學裏的教堂 - 聖約翰教堂(The Church of St. Johns, St. John the Baptist and St. John the Apostle and Evangelist)。
這座路德宗的新教教堂內部美輪美奐,這是是我看過的最漂亮的新教教堂,它徹底顛覆了我對新教教堂近似於社區禮堂的印象。
教堂的四周有300多個不同形態的“天使”雕塑,圍繞在祭壇四周的,則是耶穌的12門徒雕像。
巴洛克藝術和建築風格在17世紀盛行於歐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被其他藝術和建築風格所取代,如洛可可風格和新古典主義。但在維爾紐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和文化元素得以相對較長時間地保留和繼續發展,直到18世紀末。
於是維爾紐斯又被稱為“歐洲晚期巴洛克的最後一道光芒”。
維爾紐斯整個古城都是禁飛區,於是聖約翰教堂的塔樓成了居高臨下,鳥瞰古城的最佳點。
在曆史上,維爾紐斯曾因為各種政治及軍事的原因,先後隸屬於不同的國家。
公元13世紀,維爾紐斯是立陶宛大公國重要的文化和商業中心。
14世紀末,波蘭,立陶宛成立聯邦,當時首都設置克拉科夫,維爾紐斯成為波立聯邦的一部分。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維爾紐斯被俄羅斯帝國占領。
19世紀初,波蘭和立陶宛地區成為法國拿破侖統治下的瓦爾塔公國一部分。隨著拿破侖戰爭的結束,維爾紐斯回歸波蘭立陶宛共和國。
1815年,根據維也納會議,維爾紐斯再次被劃歸俄羅斯帝國統治,一直持續到一戰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維爾紐斯成為波蘭第二共和國的一部分,直到二戰爆發。
隨後,維爾紐斯被並入蘇聯,一直持續到蘇聯解體。
1990年,立陶宛宣布獨立,維爾紐斯成為立陶宛共和國的首都,直到今天。
如今的維爾紐斯居民,隻有大約一半是立陶宛人,接近二成是波蘭人,14%為俄羅斯人,4.0%為白俄羅斯人,1.3%為烏克蘭人。
也許正因為如此,這座古城才會兼容並蓄,廣納外人。
離開維爾紐斯大學不遠處的這座建築,就是立陶宛總統府,每周日中午,這兒會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很可惜,我們去的那天是周三。
這扇黑門後麵是總統辦公廳,門口竟然沒有衛兵。
大教堂廣場(Cathedral Square)是維爾紐斯老城的中心,廣場上的雕像是奠定維爾紐斯曆史地位的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納斯(Gediminas).
廣場地麵上有一塊特別的地磚,上麵寫著“Stebuklas"(立陶宛語”奇跡“的意思),傳說如果你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獨自找到了這塊幸運磚,許個願,然後繞著它順時針轉三圈,願望就能實現。
這座廣場也是發生在1989年的波羅的海三國手牽手抗議活動的起點。
1989年8月23日,大約200萬來自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群眾手拉手,從維爾紐斯開始,途經裏加直到塔林,形成了舉世震驚的人鏈,橫跨420英裏。
在廣場上靠近大教堂的位置還有一塊特殊地磚,上麵有一個腳印,這是當年人鏈的第一個人站立的地方。
我實在難以想象,通訊技術遠沒有如今發達的那時,橫跨幾百公裏的人流,需要多少協調工作才能在那個特定的時刻步調一致地牽起手了 - 但200多萬小國寡民做到了。
如今陽光下綻放著燦爛笑容的新一代,應該會感謝三十多年前為他們爭取權利的父輩吧。
走進新古典風格的大教堂,裏麵相對比較簡樸,有種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感覺。
從大教堂走出來,我發現廣場上人聲鼎沸,喧囂異常,兒子緊張地問我,會不會俄羅斯軍隊打到這兒來了?
廣場上一大群人舉著紅白相間的旗幟在呼喊口號,原來這是白俄羅斯反動派在紀念他們國家2020年”不公正“的選舉三周年。
正在台上慷慨激昂演講的是三年前白俄羅斯總統選舉參選人之一,盧卡申科的主要競爭對手Sviatlana Tsikhanouskaya(斯維特蘭娜·季哈諾夫斯卡婭),選舉失利後,她流亡立陶宛。
一位漂亮的電視台主持人正在采訪遊行參與者,兒子在主持人身後轉悠了半天,然後很興奮地告訴我,他肯定上立陶宛國家電視了。
中午時分,LG強烈要求吃一頓中餐,於是我們去了這家”中國酒家“。
餐館滿滿中國風,但這頓飯卻是我們整個波羅的海旅程中最難吃的一次,沒辦法,進去才知道,這是一家立陶宛人開的糊弄立陶宛人的假冒中餐館。
聖母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the Theotokos),是立陶宛曆史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來這兒祭拜的多是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人。
維爾紐斯古城有兩個中心,一個是大教堂廣場,另一個是市政廳廣場。
我們經過的時候,這兒正在舉辦音樂會。
市政廳的外牆上寫著美國前總統小布什2002年來此訪問的時候說的一句話:誰侵犯立陶宛,誰就是美國的敵人。
市政廳倒是隨便可以逛,但因為不懂立陶宛語,我們轉了半天也不知道市長的辦公室在哪兒。
聖加西彌祿教堂(Church of St. Casimir),建於1618年,是維爾紐斯曆史最悠久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古城外表最漂亮的教堂。
可惜原教堂1812年毀於拿破侖的入侵,如今的教堂是後來重建的。
東正教聖靈教堂(Orthodox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是維爾紐斯內外反差最大的教堂。
這座教堂最初是一座木質教堂,18世紀時,木質教堂毀於大火,現在的石質教堂修建於1749年至1753年。
它的外表非常普通,我們路過的時候幾乎遺漏掉它,但其內部精致的洛可可風格卻讓人大吃一驚。
教堂最特別的地方是中央的玻璃匣子,裏麵安放著三具14世紀東正教受難者的聖體,麵部和全身被布料包裹,隻留下鞋子在外麵,許多虔誠的教徒會輕吻玻璃匣子,以示敬意。
很難想象死去六百多年的屍體能保存成怎樣,但看著那三雙穿著鞋子的腳,這仨仿佛正在酣睡。
黎明之門(The Gates of Dawn)是維爾紐斯九座城門中僅存的一座。
按照歐洲天主教傳統,城門之上需要懸掛聖母畫像,城門二樓也真的有一座小教堂,教堂裏收藏了一幅聖母畫像,但教堂內嚴禁拍照,LG隻能在城門下用長焦鏡頭拍下了這幅難得的黑麵聖母像。
這是一幅十四世紀拜占庭風格的畫像,傳說此畫像具有神奇的力量,因為維爾紐斯經過多次戰火,九個城門毀掉了八個,唯獨張掛此像的黎明之門安然無恙。畫像每顯靈一次,信徒就為畫像添加裝飾,如今,她全身都被金銀覆蓋,隻露出臉龐和雙手,看來這位聖母已經顯靈許多次了。
我們旅途中,俄烏之戰真酣,遠在多倫多的女兒一直在掛念”身處前方“的我們的安全。這一路以來,倒是歲月靜好,但我們在維爾紐斯的街頭,時不時地會看到漂亮的女孩披著黃藍相間的旗子在募捐。
大樓上也懸掛著巨大的旗子,默默表示著立陶宛人的支持。
聖彼得與保羅教堂(St.Peter & Paul's Church)是維爾紐斯最華麗的教堂。
如果說維爾紐斯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老城,那麽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就是這座巴洛克王冠上最耀眼的寶石。
這座教堂建於17世紀,外觀擁有一座圓頂和兩座對稱的塔。
巴洛克風格的內部擁有200多件栩栩如生的純白色精美雕飾,讓人目不暇接。
我們進去的時候,教堂正在做彌撒。我們靜靜地坐在後排,耳畔響著唱詩班吟唱的聖歌,我好想按下暫停鍵,讓時間停留在那個美妙的時刻,不再流逝......
日暮時分,我們走上十字架山,再次眺望維爾紐斯,明天就要離開了,我竟是如此地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