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湖

神州夢裏風思靜, 域外窗邊雪不停. 古今中外皆無理, 字裏行間豈有情?
正文

貪婪無恥的華爾街

(2018-01-12 05:14:37) 下一個

 (2012-11-12 21:11:40)
 

   在大陸一個綜藝節目中,得知一位年青的男嘉賓來自美國華爾街,頓時全場一片讚歎。的確,華爾街是世界霸主美國的金融中心,自然也就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是金融界精英薈萃的地方。一個人能在華爾街立足,本身就表明了他過人的才智。而在華爾街一夜暴富,更是無數青年才俊的夢想。

             

   當一位年青人躊躇滿誌地踏入華爾街時,仿佛一步跨入天堂。可是,接下來他就要發現一個嚴酷的現實:任憑他才華使盡,卻正如尼克·李森在《我如何弄跨巴林銀行》中所哀歎的那樣:掙錢是多麽的難!

 

   學過經濟學的人都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最複雜的經濟學模型也無法包含經濟活動的各個要素,因此無法預測經濟的走勢。換句話說,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無法預測經濟的前景;華爾街的大師也無法告訴你明天股市的漲跌。在現實的經濟大潮和股市風雲中,華爾街人的才智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無數精英折戟沉沙,大機構的投資基金虧損累累。而被尊為“股神”的巴菲特,用得是常人都瞧不上的做法:計算出股票的價值高於股價就買進,反之就拋出,不敢越雷池半步。

 

   不過華爾街的精英畢竟有不同凡人的聰明,於是替人理財的業務蓬勃發展,向客戶熱心地提出買進賣出的建議,並表現出令人驚歎的職業素養:客戶日進鬥金不羨慕;日損百萬也不慚愧。他要的隻是交易的手續費。如果不開竅的客戶不買不賣,那就定期收取客戶投資帳戶的管理費。

 

   要是以為華爾街人就是如此平庸,那就大錯特錯了。華爾街其實不乏天才的發明: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就是其中的一個。在美國前不久的房地產泡沫中,銀行不顧高企的房價,繼續以房屋抵押方式貸款給償債能力低的人,然後把抵押貸款合約賣給保險機構以規避風險。保險機構再以信用違約互換合同的方式把這些合約分拆打包轉售給其他投資者,這種合同像瘟疫一樣傳遍了整個金融界。當房價下跌,購房者無法償還貸款本息的時候,原本個別貸款銀行的虧損倒閉轉變成了整個金融體係的災難,引發了美國的次貸危機,發展成全世界的金融危機,又演變成現在的全球經濟危機。

 

   麵對華爾街即將崩潰的現實,美國政府不得不出手相救:宣布擔保銀行全額的儲蓄存款、向虧損銀行注資直至購買股份,使儲戶的利益不受損失,企業和個人的信貸得以維持,也使華爾街躲過了滅頂之災。而這一切,用的都是美國納稅人的血汗錢。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讓全世界都感到憤怒:許多華爾街機構用美國政府的救援款大發獎金紅利。不是因死裏逃生而捫心自責,倒像是凱旋歸來在論功行賞。並且振振有詞:如果不這樣做,華爾街的精英就會流失。

 

   一個金融機構賺了錢,給它的員工分發獎金紅利是天經地義,而且分多分少誰也管不著;但是如果國家給它的客戶存款全額擔保,那分的時候是不是要悠著點呢?如果它其實是虧損、甚至本該倒閉,虧得國家出錢救活,在這種情況下,還好意思分哪怕是一分錢嗎?華爾街可能是真不存在羞恥二字!

 

   其實,以華爾街人的精明,完全知道房價不會隻升不跌。但正是一種極度的貪婪引誘他們不顧風險,繼續發放抵押貸款,並且向明顯沒有償還能力的人貸款,指望的是明天的房價漲得更高。此刻他們已喪失了理智,完全一副賭徒的心態。結果房價越推越高,直至泡沫破滅。而規避風險的機製,實際上是把個別銀行破產的風險轉嫁到整個金融體係,最後危機爆發時大家一起垮台。正應了中國一句老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

 

   在華爾街,貪婪並不是罪過,但如果不加製約,就會導致無恥的行為,必將摧毀金融之都的信譽。前不久“占領華爾街”的運動,就是美國老百姓對這種貪婪無恥的聲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