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2024 (102)
2025 (4)
2023年3月10日,美國矽穀銀行倒閉,這不得不讓人思考,美國金融係統哪裏出問題了?美國金融係統的問題,很可能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政策性錯誤。
古典銀行係統,利率是市場利率。市場利率的機製是這樣的,就是經濟發展好的時候,有很多市場前景好的投資項目需要錢,於是企業向銀行貸款,銀行沒有那麽都錢,就提高利率,利率就是貸款的價格,價格隨供需而動。需求高供給少,價格就高。有很多貸款需求,利率就高,高利率吸收更多儲蓄到銀行裏,變成貸款投資到實體經濟中。這是自由市場經濟的銀行運作。銀行吃利差,貸款利息高於儲蓄利息,這個差價就是銀行的收入。
自由市場經濟是華盛頓共識,是西方政治正確。但是,西方其實很早就有了政府宏觀控製經濟的運作。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時候,羅斯福新政就才有了凱恩斯的需求理論,建立了社會保險等政府係統對財富二次分配,以增加需求。因此,從那時候起,就有了政府宏觀控製經濟,經濟有了一隻看得見的手:政府。政府宏觀經濟政策有兩條腿,一個是財政政策,一個是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就是反周期政策,以對衝經濟周期。這和中國古代平抑糧價的政策是一樣的。中國古代政府在豐年買入穀子入倉,以防止穀賤傷農。災荒年政府開倉賑濟,抑製糧價高攀。貨幣化的資本主義時代,財政政策就是經濟蕭條的時候政府舉債刺激消費,增加市場需求,刺激經濟增長;市場繁榮的時候政府縮減開支,使得財政有盈餘,用於還債和儲備。
宏觀經濟一大學派是貨幣學派,貨幣學派把經濟周期看成是貨幣供給的問題。經濟過熱了,就減少貨幣供給,減少投資,降低經濟活動。經濟蕭條了,就提供貨幣流動性,激活經濟。利率就是貨幣宏觀控製經濟的一個工具。由於政府的貨幣政策,利率就從市場利率變成了政策性利率。
2008年以來,美國政府債務不斷攀升,開始是凱恩斯政策,就是增加需求。但是,凱恩斯政策是逆周期政策,就是說,政府增加開支了,就能帶動經濟複蘇。但是2008年以來西方經濟就一直停滯,從來沒有複蘇過,盡管科技進步一日千裏突飛猛進,經濟卻一直在地位徘徊。財政政策宏觀控製失效了。但是,宏觀政策有兩條腿呀,還有貨幣政策呢?從2009至2021年,美聯儲一直在提供貨幣流動性,曰量化寬鬆。十多年一直是零利率政策,零利率,貸款成本極低,刺激經濟發展。但是,零利率政策也沒有使得西方經濟複蘇,西方經濟一直地位徘徊。曰長尾。經濟指標有起有落,是為周期;落下來就不起了,就是長尾巴。
美國舉債增加政府開支為什麽沒有刺激經濟發展呢?美國政府增加的開支是增加軍費開支,2009年奧巴馬就開始了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經濟是小有起色的,軍工經濟發達嗎,但軍工經濟最終結果是戰爭,是在全球經濟中催毀財富,而非創造財富。那麽,零利率為什麽沒有使得經濟複蘇呢?零利率就是投資貸款成本低呀。為什麽沒有刺激經濟複蘇呢?因為經濟確實不景氣,沒有什麽有回報的投資項目。美國現在有政策性投資呀,如把富士康搬到美國,政策性投資就不講回報的,虧本也投資。美國視中國為競爭對手,競爭手段不是提高自身競爭力,而是打壓中國發展,美國耗費巨大資源用於地緣政治,入不敷出,寅吃卯糧,財政政策用盡了,貨幣政策也用盡了,然後用上司法資源,逮捕孟晚舟,用上國家力量,斷供華為。
到了特朗普時代,美國發動貿易戰。貿易戰是雙輸遊戲,在象棋中就是對子策略。如果盤麵上我的子多,我就和對手對子,對到最後,對手沒有子了,我還剩一個,我就可以將死對方,就贏了。美國經濟體量比中國大,對子策略是特朗普遏製中國的貿易戰法。這一對子,加上三年疫情,美國政府大量撒錢,把債務推到新高。美國貿易戰已經把全球產業鏈打亂了,西方製裁烏克蘭戰爭加重了全球產業鏈的斷裂。經濟倒退,開支暴漲,導致通脹。政府債務導致通脹是一般的經濟規律。美元是全球硬通貨,債務高攀十多年沒有通脹,已經是奇跡了,但經不住特朗普貿易戰折騰,終於把通脹頂出水麵了。沒有了中國了廉價商品,沒有中國購買美國高附加值的芯片,兩頭夾擊,通脹就出來了。對子策略就是雙輸遊戲,通脹是對子策略的必然結果。
十多年零利率充足的貨幣供給都到哪裏去了?都跑到金融資產裏了。政策性利率把資金導向政策性項目,如氣候變化項目,五角大樓采購,強迫芯片製造到美國,這些都是違反市場經濟盈利模式的項目。經濟學理論認為自由市場可以最佳配置資源,美國政策性利率導致資源錯配。於是美國製造了一個地緣政治的尋租經濟,符合美國地緣政治利益的項目就有錢,虧本項目也上。誰追隨美國了,誰就可以拿到項目。加拿大政府誇耀的好多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議,其實都不是自由貿易,因為這些所謂自由貿易協議旨在排除中國經濟。中國是最大的製造國和最大的貿易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加拿大執意要把自己困在美國戰車上,執意要和中國脫鉤,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搞得所有與中國的來往都是國家安全問題,經濟能好嗎?
民間資本找不到美國尋租經濟項目的,隻能在金融資產中轉,購買房地產是最好的保值增值金融資產。這就造成了房價不斷攀升造成住房難以負擔的社會問題。房價高攀,完全是十多年零利率政策的結果。
通脹就是貨幣供給過多而商品供給過少。疫情期間政府發錢紓困,就是給錢讓人不工作,不工作就是商品供給減少,發錢就是維持高購買力,這就造成錢多貨少,造成通脹。政府撒錢買選票是民粹政治的必然結果,西方政府都樂意在疫情中大手筆發錢。羊毛出在羊身上,又不是自己掏腰包給選民發錢,反正是政府舉債發錢。所以,政府在新冠疫情中豪放舉債,觸發了通脹。
麵對通脹引發的怨聲載道,政府又想到了貨幣政策了,通脹不就是錢多商品少嗎,那就加息,加息就是減少貨幣供給,讓人多存錢少消費,讓企業貸款成本更高,減少市麵流通的貨幣。這就是加息的口號:抑製通脹。
銀行加息吸收儲蓄,但有沒有可以貸款的項目,這是政策性利率,不是看銀行是否需要更多錢而提高的利息。所以,有史以來第一次出席銀行虧本的現象。矽穀銀行隻是冰山一角。
這圈子又兜回來了,加息了,貸款成本高了,企業還能活嗎?經濟還能發展嗎?現在加拿大政府還有人關心經濟發展嗎?他們忙著捕風捉影的中國幹涉加拿大大選,中國在加拿大開警察局,中國氣球,TikTok威脅。對了,還有各種自貿協議旨在與中國經濟脫鉤。在美國戰車上,就跟著美國的對子戰略走吧,經濟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損害中國,如果能損害中國,損害了加拿大經濟也在所不惜,這是保衛民主反對中國專製,就是加拿大人民要付出的通脹成本。
現在加拿大對華政策是上綱上線,寧要民主通脹,不要專製經濟複蘇。加拿大一切政策,都是地緣政治政策掛帥。華裔能關心加拿大經濟發展嗎?你關心別人都害怕,害怕那是中國幹涉加拿大民主,擔心那是中國影響。華裔當務之急,是確保加拿大憲法得到尊重,加拿大法製得到公平維護,否則華裔將成為種族歧視的受害者。如今加拿大地緣政治掛帥,法律是選擇性針對華裔。如反對外國幹涉加拿大選舉,這說得冠冕堂皇,而政府和媒體實際操作,是隻反對可能的潛在的好像是的中國政府幹預2019和2021選舉,對2015年六百萬美元從美國湧入的競選經費視而不見裝聾作啞。這完全是違背了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法製精神。選擇性強製法律就把司法機構變成種族迫害的工具。3K黨當街酷刑殺害無辜黑人的時候,美國沒有法律嗎?有。但是,美國選擇性強製法律,當黑人是犯罪行為受害者的時候,司法機構不追究,乃至酷刑殺害黑人成為時尚,有酷刑殺害黑人的狂歡節,有酷刑殺害黑人的家庭聚會,把受害黑人的頭發做成工藝品框在相框了掛在客廳炫耀。選擇性地強製法律會帶來種族歧視的災難。選擇性歧視性實施法律,是對法製精神的褻瀆,降低了法律的權威性,是今天暴力犯罪猛增的原因之一。如果2019和2021外國幹涉,為什麽2015的外國幹涉就不追究呢?這樣機會主義的玩弄法律,法律還有和尊嚴?選擇性歧視性應用法律,就是把司法係統變為種族迫害的工具。當年3K黨光天化日酷刑殺害黑人無罪,而黑人男人正眼看一眼白人婦女都被治罪,就是選擇性歧視性應用法律。法律明文不必有種族語言,可以說“人是生而平等”是美國立國精神,當法律是選擇性實施時,這中美國精神就是一塊遮羞布。
希特勒時代有一個“猶太人布爾什維克”陰謀論,說猶太人是俄羅斯共產主義的主謀,猶太人與俄羅斯布爾什維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猶太人是德國最要提防的國家安全最終導致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最近加拿大流行“中國警察局”的陰謀論,說華裔組織勾結中國統戰部脅迫騷擾加拿大境內的華人。這個陰謀論已經主流沒有廣泛報道,並有官方背書這個陰謀論,這和當年德國媒體和政府一起炒作“猶太人布爾什維克”一樣。說它是陰謀論,是由於至今都是傳言和推測,電視播放的是六四天安門廣場鏡頭,一個不露臉的“證人”說他的親屬在中國受到迫害。這些都不是超出合理懷疑範圍的證據,都隻是含沙射影。“中國警察局”陰謀論於希特勒的“猶太人布爾什維克”陰謀論幾乎一模一樣,隻要把猶太人換成華人,把俄羅斯換成中國就是了。媒體炒作,政府背書的“中國警察局”陰謀論,足以造成對華裔的歧視,而且是政府政策性對華裔的歧視。《排海法案》可能會在100周年重新演變成各種國會提案。現在加拿大政界討論是否建立外國機構注冊法,華人對此深感恐慌。這個所謂外國機構注冊法,是因為現在炒作的“中國幹涉加拿大選舉”和“中國警察局”而起的,如果這個法律出台,八成是針對華裔社團量身製定的法律,幾乎所有和中國有丁點聯係的社團都會被強製注冊,而那是和歐美國家光天化日勾勾搭搭來來往往的組織可以不注冊也沒有法律追究,就是成為徹頭徹尾的種族迫害工具,就是《排華法案》2.0.
美國金融係統出大問題了,問題出在2008年以來的對華政策,問題在於一切經濟外交軍事政策都圍繞遏製中國這個大目標。加拿大經濟風險極高,根源在於追隨華盛頓壓製中國的地緣政治。華裔要打醒精神,嚴防成為城門失火的池魚。對於政府和媒體違背憲法、違背法製精神的行為,一定要盡早盡快發聲,以防微杜漸。
我覺得美國的不論什麽問題是沒有長期計劃性,就是那麽幾年任期的考量,那麽決策就明顯具有短期效應的特點,我死以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耶倫不久前警告今年需要債務升頂4-4.5萬億才夠用,五年內美債達到50萬億。這已經超過了曆史上任何總統的債務增加數量和速度。
從克林頓卸任開始,美債每八年翻番,等於是2的指數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