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侃侃而談道德經(58)

(2011-11-23 06:47:24) 下一個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政治平和,則民風純樸。悶,形容詞,默不作聲的樣子,聲音不響亮的樣子,悶悶,重疊修辭,強調是形容詞而不是動詞或其它詞類。重疊也增添文學色彩。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與上半句剛好相反,政治原教旨化了,刁民就多了。如文革上綱上線,就是“察察”,結果,原來很好的思想原則變成了整人的工具。美國法製也是“察察”,公司50%的會計工作量就是為了避稅和烹調財務報表以合法欺瞞投資人, 2008金融海嘯華爾街沒有法律責任,用“察察”的法律找不到法律條文懲罰貪婪的華爾街。如果不是那麽“察察”的話,誰都知道華爾街鑽了法律空子損害了公眾利益,以中國不“察察”的法律,就是民憤極大,不除不足以平其民憤,早就槍斃幾個華爾街金融欺詐犯,也不至於鬧得占領華爾街。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事務都有正負兩麵,原教旨化了就是生弊端。一人一票直選也是福禍相倚,不必把它上升為普世原則。中國人經過文化革命洗禮了,知道什麽東西一放到“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察察”高度就弊端叢生。把市場經濟和西方民主政治形式放到“普世”高度可以忽悠一部分中國人一段時間,不能長期忽悠所有老百姓。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怎麽知道福在什麽程度就變成“察察”的禍呢?其無正也,不要原教旨化就行了。沒有什麽東西是普世真理,即便理想中有實踐中沒有必要“察察”貫徹之,不要上綱上線。這個道理老子很早就知道了,那就是世事是變化發展的,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理念去框變化發展的事務。正,就是正常的穩定狀態的運行,奇,就是變化,事務變化了,規則理念也要變化,一旦原教旨化了,規則理念就會僵化而阻礙社會發展。“其無正也”,就是不要僵化,就是無為而治。

“正複為奇,善複為妖”。這是社會發展規律。一個製度運行一個時期(正),就要改變(奇),三十年計劃經濟(正)變(奇)為市場經濟三十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麵臨有一個變局。大英帝國維持了百年殖民地-宗主國國際政治秩序(正),二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奇),進入兩大陣營冷戰國際秩序(正),蘇聯解體(奇),進入美國單極國際社會秩序(正),2008金融海嘯(奇)使得美國單極國際社會秩序難以為繼(奇)。這就是福禍相倚,正複為奇。美好的民主願望淪落為發動戰爭顛覆別國的工具,是“善複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好的東西迷進去了,就成為原教旨了,就僵化了,就不知道時代變化了。美國夢迷久了,消費經濟就坐大了。市場經濟迷久了,兩極分化就加劇了。還迷在那不思變換思維,就不可自拔了。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這就是老子的“無為而治”的一個表述,“無為”就是順應曆史潮流,不要固守成規,社會該變了,就讓他變,不要阻礙進步,這就是“無為”。要能做到順應曆史潮流,平時就不能走極端,好的要做,但不要做過頭,做過頭了,曆史潮流來了,船頭就掉不過來了。所以要“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這和儒家中庸之道殊途同歸。老百姓知道,凡事留有餘地,不要做絕了,否則雖然今天可以得理不饒人,來日可能就是一個禍根,“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一個社會也一樣,不要發展得一點餘地都不留。中國三十年計劃經濟,留了一片“自留地”和趁墟趕集的尾巴,留下了市場經濟的後路,後來一個包產到戶就把市場經濟做起來了。蘇聯70年集體農莊把市場經濟後路給堵死了,結果要震蕩療法,人均壽命短十年。如今中國市場經濟也沒做絕,也留有國企一片天地,甚幸甚幸。可見老子思想深入華夏文明骨髓,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至今不衰。

----山有木兮跟帖---
想起了楊善洲 [ 山有木兮 ] 於:2011-11-22 20:41:43 複:3615514

“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這樣的人,不是沒有的。

如果要我隨便舉個例子,我就想起了楊善洲。

前幾天在家看那個電影,看哭了我F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這句,就是問,物極必反這個“極”,臨界點,咋能知道到了呢?沒有標準呀!

這個確實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不僅因為人類的認知局限,還因為社會組織是複雜係統,裏麵的元素互動紛繁。

順勢?說來容易!真相其實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既然如此,那腫麽辦囁?

所以才應該不“迷”於福禍,正奇,善妖之絕對。所以提倡: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正所謂君子溫潤如玉,正所謂外圓內方。

不是自己不能沒有原則和堅持,而是說即使如此,在界麵上也圓融和煦--不割,不劌,不肆,不耀。

對吽兄舉例說明時候用的文革以及計劃經濟和包產到戶之類的評論,我與兄看法不同,保留意見。竊以為用這樣有爭議的,尚無定論的事情做舉例說明,影響讀者讀此文的注意力,但因為這是吽兄的自己的心得筆記,我讚成這樣原汁原味的真實記錄F

----唵啊吽 跟帖 ----物極必反,這已經是中國人的常識了

月滿則虧。《易經》最上一爻總是物極必反的爻辭。

太極拳有個名詞叫雙重,就是姿勢走老了,關節被鎖死了。博弈中對手的力道會變,隻要自己不把姿勢走老了,就可以順勢四兩撥千斤。

圍棋下子也講究輕靈,不能走重了,即要搶占要點,有不能走重了。如此對手變化戰略是可以順勢。這可能就是你說的水無常型。

總之,這一章用的不走極端的思想已經融入華夏文化方方麵麵,應用廣泛。

這個係列冠以“侃侃”,就是聊天,侃大山,享受《道德經》,不要太累。謝謝你把想法寫在這裏一起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xiangxinshj 回複 悄悄話 也侃兩句老子的道德經,它是創造主上帝給懂中國文字的人們寫的信啊。
老子說,道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淵兮,似萬物之宗,--- 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先天地生,字之曰道。"。老子一直在說的聖人,乃是耶穌。曾為人,又是神,神之長 - 曰聖,故是聖人。這個聖人的形象,活脫脫的同聖經裏的耶穌一樣。聖人之治,"社稷主,天下王",是他來治理人的情景。
老子的確也指明了人的生死之事,"出生入死。生之徒,十之有三;死之徒,十之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之有三。",與聖經同。
再順便說,老子,便是天地老子的意思,道德經是天地老子他說: 我是你們的天地老子,我在跟你們這些小子們說啊,我道者是怎樣的品德,你們要聽清楚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