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一、故事 Nebbia v. New York (1934)
1933年,紐約州為了穩定乳製品工業,規定了牛奶的最低價和最高價。其中規定了商店出售的牛奶價格固定在每誇脫九分錢。涅比阿是一家雜貨店老板,他被指控違規出售牛奶,因為他以一角八分錢的價格出售兩誇脫牛奶和一條麵包。涅比阿上訴到紐約上訴法庭,敗訴。然後他又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狀告紐約乳品價格控製違反了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再次敗訴。
二、理由
規定牛奶價格是否侵犯了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文呢?法院認為牛奶價格規定是對所以商店一樣的,所以是平等的,沒有歧視涅比阿的雜貨店。
關於合同自由問題。法院認為,沒有絕對的財產權利和合同自由。沒有限製的競爭是一種邪惡,市場供求關係不足以阻止這種邪惡對社團的損害,殺價競爭最終會降低奶農的收入。
關於正當程序問題。正當程序主要有三個要素:合理,沒有任意性或歧視性,沒有不相關性。法院將收集到的事實對照這三條原則,得出的結論是紐約州牛奶固定價格的製定符合正當程序。
關於政府權力與財產權利的衝突,法院再次引用英國大法官黑爾(Hale)的教義:當私有財產影響了共眾利益的時候,它就不再是司法管轄權內的私有財產了『參見(53)穆恩訴伊利諾斯州』。
三、討論
此案司法評論顯然推翻了『(54)洛克納訴紐約州(1905)』和『(55)愛德金斯訴兒童醫院(1923)』兩案中合同自由受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保護的教義。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認為此案對美國憲法的解釋正確,而前兩案對美國憲法的解釋錯誤。此案肯定了政府幹預市場的權力,認為市場機製失靈的時候政府有責任糾正,這反映出美國經過大蕭條以後接受了凱恩斯主義,擯棄了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的神化。所以,此案的司法評論解釋和前兩案的司法評論解釋都正確的解釋,都是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映。美國建國兩百年成為當今人類文明中心,不是因為美國憲法神化般地在兩百年前製定好了美國發展藍圖,而是美國憲法的內涵被不斷解釋以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國。
此案與『(53)穆恩訴伊利諾斯州(1877)』立場一致,但原因不同。『穆恩訴伊利諾斯州』一案是政治鬥爭結果,是格蘭吉運動的政治力量影響了美國法院的裁決。而此案是經濟力量,是大蕭條的教訓使得人民不得不放棄自由市場的神化。
中國接受市場經濟以後,殺價競爭使得中國內需長期得不到顯著增長,三農問題也受連累。此案控製殺價競爭以保護農民收入的做法或許可以作為中國的借鑒,尋求一個控製殺價競爭出口和提高農民工收入和增加內需的途徑。
此案裁決認為美國政府有權規範美國經濟。同理,全球化需要對全球經濟的規範。如WTO,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都對全球經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規範,WTO公民待遇原則就和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平等保護和不歧視原則接近。但是,由於有強製能力的強國奉行強權政治外交,把國家利益放在人類利益之上,使得這些國際組織成為某些強國的博弈工具,人類福祉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四、鏈接
http://caselaw.lp.findlaw.com/cgi-bin/getcase.pl?court=US&vol=291&invol=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