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資治通鑒》卷二 評說(17) : 國際利益組合機製

(2006-03-31 20:00:27) 下一個

原文25

顯王十九年(辛卯,公元前三三零年)秦伐魏,圍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於秦。顯王四十年(壬辰,公元前三二九年)秦伐魏,渡河,取汾陰、皮氏,拔焦。顯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三二八年)秦公子華、張儀帥師圍魏蒲陽,取之。張儀言於秦王,請以蒲陽複與魏,而使公子繇質於魏。儀因說魏王曰:秦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無禮於秦。魏因盡入上郡十五縣以謝焉。張儀歸而相秦。顯王四十二年,秦歸焦、曲沃於魏。顯王四十四年夏,四月,戊午,秦初稱王。顯王四十五年秦張儀帥師伐魏,取陝。顯王四十七年秦張儀自齧桑還而免相,相魏。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魏王不聽。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複陰厚張儀益甚。

 

評說25

330年,秦攻魏而僅占河西之地。前329年,秦攻占魏國三城。前328年,秦公子華和張儀攻取魏國蒲陽,然後將蒲陽還給魏國,並送公子繇到魏國作人質,張儀說服魏國與秦和好,魏感恩獻上十五縣給秦國。

 

張儀聯橫比蘇秦合縱操作具體的多,而且有製約機製,有利益對衝機製。魏國屢敗,不是秦國對手,秦國要與魏聯橫,怎麽能讓魏國信任呢?魏國根本就沒能力製約秦國,怎樣才能成為平等夥伴呢?秦國把公子送到魏國作人質,使得魏國有製約秦國的手段,如此魏國才能作為利益主體信任秦國,也因為如此鞏固才了聯橫合作。蘇秦合縱之時,為什麽不讓六國互換公子、不讓六國聯姻來鞏固合縱呢?

 

秦國後來有攻魏,有讓張儀到魏國做宰相,都是為了兼並魏國,是因為秦國大大強於魏國故,秦國不甘心做平等夥伴。

 

利益交換要有製約機製。WTO談判對中國紡織品的條款就缺乏製約機製。條款說如果中國紡織品衝擊西方市場,西方可以重新啟動配額製,誰來裁決有無衝擊?如果這一衝擊是西方落實WTO條款的過失而非中國過失,恢複配額同時是否應該補償中國?如果恢複配額後西方進口紡織品沒有減少,而隻是少進口中國的而多進口了墨西哥和印度的,中國是否應該得到相應的補償?簽訂不受製約的條款,就等於簽訂了一個歧視性的條款。如果秦國不送人質,一個表麵平等的聯橫和約實際上就是秦國的霸王條款,應為秦國有能力強製魏國安和約行事,而魏國對秦國違約沒有手段製約。

 

如今,中國要和美國作朋友,美國總是不屑一顧,霸主是不好巴結的,由此中美產生許多互相猜忌和互不信任。於是中國使用太極推手在經濟上讓利。中國現在有很多外國公司,或合資公司,對外資給予超國民待遇。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實際上很多是國外的收入。現在銀行股份也賣給西方不少。此舉對中國有利有弊,但有一點,就是中美互換了資產,中國有美國債卷,美國在中國也有許多投資。一旦中美發生戰爭,對雙方的資產都是損失。兩國相互持有對方資產,有點類似戰國時期互換人質,增加兩國共同利益,提高了兩國互信程度。中國無意打擊美國經濟,否則持有的八千億美國債卷將一文不值,美國想搞垮中國成本也大,因為美國在中國的資產也會遭受損失。為加入WTO中國做出了重大讓步,將許多中國利益讓與了國際資本,從而外資在中國已經有相當的資產了,中國經濟也融入世界經濟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榮辱與共了。當然,兩國交惡,凍結敵國財產,如果中美相互擁有對方財產相當,則戰爭成本實際為零,但經濟賬不是這麽簡單,中國是在世界經濟產業鏈中間,中國和美國一樣,一國的經濟遭受重創有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蕭條。中國出讓了許多商業利益給外資,外商今天在中國得到利益可能會超過他們鴉片戰爭所期望得到的利益,這增加了中國國際環境的安全和穩定,但這樣得來的國際安全環境是以國內安全環境為代價的,因為中國一些農民和民工喪失了基本生活保障而引發許多社會不穩定事件,對外資傾斜過分了,中國官商就成為外資買辦了,中國政府就變成與工農對立的外國資本的代表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