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樵耕讀

雲淡風輕,凝思靜聽。
正文

人之初,性本善乎?

(2018-01-12 06:32:13) 下一個

人之初,性本善乎?

 關於人性善惡的討論,是哲學大題,不會休止也難以結論。

 什麽是人性?可有兩種說法,一是哲學意義上的人性(humanity),指的是人之所以為人而異於其他動物的情感行為。是人類專有的特性。人們常說某人殘暴,喪失人性,禽獸不如,指的就是這個人姓。還有一種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性(human nature),指的是人作為人這個物種所具有的所有情感行為。是人的自然屬性。告子有一句話,常被塞到孔夫子的嘴裏, 說,“食色性也”。指的就是人的這種自然屬性。

  那善惡又是什麽呢?簡單地說利人的行為情感是善,損人的行為情感就是惡。

善包括仁慈,溫和,恭敬,孝順,誠實,守信,公平,寬容,謙卑,剛正,堅毅,勇敢,愛護,關懷。

惡包括自私,貪婪,吝嗇,嫉妒,挑剔,自大,傲慢,尖酸,刻薄,虛榮,拜金,庸俗,凶狠,殘暴,說謊,欺騙,偷盜,搶劫,跋扈,猜疑,固執,浮躁,霸道,計較,小雞肚腸,睚眥必報。

以上種種,難以概全。每個人的人格中都具有以上這些人性,不同成分的多寡,強弱,組合,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也造就了大家是不同的人。

  中國文化中關於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惡的爭論,一直很熱鬧。還有無善無惡之說,也有既善又惡之論。他們都有例證來說明自己論點的正確,也有很多例證來反駁其它論點的謬誤。無論哪一種論點都強調後天對人性的影響和決定作用。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告訴人們環境和社會因素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非常大。在和諧的社會裏,人性趨向善,正像水向低處流。在動蕩的年代中,惡棍當道,刁民遍地,人性趨向惡。這些論點都輕視了人的天性(動物性),而強調了人的習性(文化性)。錯莫大焉!

 個體人性之善惡其實是先天已經決定的,基因已經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後天的影響中物質的因素又要大於情理的感化,文化教育影響甚微。不述大論,舉兩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一下。

  所有唐氏綜合症的患者都相當仁慈,不具惡念,為人和善,不傷人,不損人。後天什麽因素都不影響他們的情感行為。

  一個城市如果對鉛含量進行管製,整體汙染下降,20年後該城市的犯罪率會大幅度下降。紐約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是朱利安尼的功勞)。如果鉛汙染嚴重,數年後這個城市的犯罪率也會隨之升高。

  這裏想講的是,人之初,性已定。善惡基因,己決終生。後天影響因素中,物質大於情感。什麽情理感化,個人經曆,文化教育,有影響,但甚微,更多的是讓人學會怎麽去偽裝。

  我相信,在不太遠的將來,科學家們將會找到是哪一段基因決定著人性的善與惡,是哪一些物質和元素影響著人類的情感行為。

  人性的善惡不但受後天的社會文化影響不大,更無關乎人的貧富,強弱,智愚和美醜。人性的善惡在不同的文化中內涵也不一樣,它包含著意念,行為,言語與態度等因素。

  愛是人性中最光鮮的善良情感。所謂愛也就是為所愛的人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為我的父母,我的愛人,我的子女,我的家園和我的祖國,隨時準備犧牲一切。為我的朋友兩肋插刀,為我的理想赴湯滔火。但當這個”我的”與“非我的”發生衝突,你愛憎分明,你保家衛國,英勇戰鬥。你站得高一點看, 這種愛,也是另一層次的自私,不是善。那愛還是善嗎?

  偷盜是最常見的一種惡行。一個人因饑餓而偷食時,如果給自己吃,一般不會予以諒解,也算是惡。但如果自己不吃,給別的饑人吃,那就是善,而且似乎很偉大。 那偷還是惡嗎?

  哺乳綱動物是不吃同種的,在災荒時候,人會去吃人,此刻人性己低於貓犬屬。又搞出個易子相食,這又算什麽?人性一定高於禽獸嗎?

  人有善惡之別,好壞之分。同時也是相對的,複雜的。所謂的君子好人也會幹壞事,惡貫滿盈的壞蛋也有助人為樂的本能衝動。

  善良包括兩部分,一是善心(善端,善念),二是善行。有善心而無善行,稱偽善。無善心而有善行,叫作秀(假善以莠)。

  人類善惡的本性存在於個體的內質中,外部的生存環境讓它們有不同的表達。弘揚真善,人道公正的世界,惡質會受遏製。而在奸人處處得利的群體裏,惡質就會膨脹。所以社會環境因素不是改變一個人的善惡本性,而是讓一個人的善惡本性如何表達。

 人類的生存本性是趨向安全,飽暖,富足和希望。文化,製度,法律的產生,必須有利於人性中善性的表達。一個法律健全,政治清明,經濟發達,文化健康,觀念崇高的社會,必然是人類幸福的社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